港媒:入學門檻低 港生今年報讀臺灣大學人數增五成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港媒:入學門檻低 港生今年報讀臺灣大學人數增五成

2014-05-17 11:40: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今年有5466名港生透過「個人申請制」及「聯合分發」報讀臺灣四年制學士班,創歷年新高。圖為成功大學畢業生。來源: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5月17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港府資助大學學額供不應求。去年多達1.6萬名符合大學入學門坎考生未能升讀資助學位而要另謀出路,其中提供免試招生的臺灣成為一大升學熱點,今年有多達5466人報讀,比去年勁增逾50%,創歷來新高。學界人士指出,臺灣院校升學門坎較低,港生可以校內成績報讀,加上當地學費便宜及與香港文化相近,令赴臺升學人數大增。

  香港學生如要赴臺修讀四年制學士學位課程,可通過「個人申請制」及「聯合分發」申請。「個人申請制」在2012年推出,申請人以校內成績及校長推薦申請,最多可選填3個志願,未獲錄取者進入「聯合分發」階段。「聯合分發」以公開試成績申請,最多可選填70個校系,可與個人申請制同時報名,未達大學最低錄取標準者將被分發至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修讀一年後再依成績銜接各大學。另外,臺灣「教育部」自2013年起為香港學生新增技職院校二年制學士班(2+2),讓副學士畢業生插班臺灣科技大學三年級,修讀兩年取得學士學位。

  「個人申請制」於2012年推出,該年有687名港生透過該途徑申請赴臺升學,較申請「聯合分發」的3106人少。不過,今年「個人申請制」申請人數達3130人,首次超越「聯合分發」報名人數,總報名人數5466人,比2013年的3636人增長53%,創歷年新高。

  334學制後兩地接軌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幹事吳寶城表示,外地大學一般都要學生以公開試成績報讀,內地大學也要求港生文憑試成績須達到3322,臺灣「個人申請制」僅要求學生提供校內成績及校長推薦,無須考慮公開試成績,吸引不少對文憑試成績沒信心的學生報讀。他稱,臺灣文化與香港相近,加上學費便宜,一直是香港學生心儀的升學地點。不過,以往兩地學制未能銜接,香港學生中五畢業後要多讀一年中六才能赴臺升讀大學,334學制實施後兩地學制接軌,促使更多港生選擇赴臺升學。

  吳寶城提醒有意赴臺升學的學生,應考慮自己興趣及就業出路,不要單單因為臺灣的大學「易入」、「學費平」就貿貿然入讀。他舉例,一些行業如醫生、律師須考取專業資格,但臺灣回流的學生在某些專業考試的合格率並不高,港生赴臺前宜多作資料搜集。

  學額過剩開拓生源

  香港中文中學聯會近年積極鼓勵港生到內地及臺灣升學,主席譚日旭表示,臺灣的大學入學門坎低,加上社會氣氛開放,令家長放心讓子女赴臺升學。他指出,臺灣院校學額過剩,須積極開拓生源,因此宣傳攻勢十分積極,例如不少院校校長會親自赴港宣傳。

  雖然愈來愈多港生選擇負笈臺灣,但仍有不少人質疑當地院校的學歷認受性。海華服務基金會主任李志文表示,臺灣院校畢業生將課程資料提交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需時約三星期便可獲認證,成功率逾90%,畢業生就業以至在本地、海外報讀碩士課程都沒有問題。(記者 胡家齊)

相關焦點

  • 港媒:美國普渡大學提高英語門檻 內地學生遇難題
    港媒:美國普渡大學提高英語門檻 內地學生遇難題 2015-11-25 09:58:32,登月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母校珀杜大學最近在入學要求方面有了改變。
  • 2020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創新高!除高考,副學士也能去香港讀大學?
    根據教育部最新數據,2020年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相比去年多了40萬,是十年內報考人數最多的一年。雖說從1998年以來,中國的高考錄取率一直有在增長,近幾年錄取率超過了80%。但是高考錄取率高並不等於本科/985/211錄取率高!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創新高,讓今年的本科錄取形勢更加嚴峻。因為不少省市的985、211、一本錄取率都是非常低的。
  • 臺灣「高考」人數創新低 10所大學招不到學生
    5萬人報指考創歷史新低大學指考今年報名人數共5萬871人,創歷史新低,外界憂心可能會有大學校院擋不住衝擊而關門。近期是不少大學的期末考周,一名女學生坐在空蕩蕩的教室裡溫書。海外網6月21日電 大陸高考剛剛過去,臺灣地區的「高考」即將來臨。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今年臺灣高校「指考」7月1日至3日舉行,僅5萬871人報考,創下歷史新低。專家表示,今年大學新生來源較去年少約2萬人,足夠讓10所大學完全招不到學生,「大學現在都很緊張」,8月大考分發發榜後,哪些學校辦不下去就可揭曉。
  • 香港高中畢業生人數下降 赴內地升學仍具吸引力
    專家指出,近年香港高中畢業生人數下滑,連帶報讀內地高校的人數也呈下降趨勢。然而,到內地升學對港生仍具相當吸引力。  受出生率下降等因素影響,近年香港高中畢業生人數和參加文憑試的考生人數大幅下滑。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數據,文憑試考生人數(不包括自修生)逐年下跌,今年的人數由去年約6.2萬,減少約5000人至5.7萬,是歷年最低。
  • 解讀:去臺灣讀大學其實比香港容易的多
    近日,香港各高校招生計劃陸續出爐,也預示著今年港校報名到了最後的階段。有意願去境外讀大學的考生們在三四月份就要開始留意港澳臺高校的招生信息了。今年是臺灣高校赴大陸招收本科生解禁的第三年,「大陸生赴臺讀大學」這一「新鮮事」也漸漸撥開迷霧,越來越多考生把去臺灣讀大學當作一個新的選擇。
  • 如何去港澳臺讀大學(寶島臺灣篇)
    前面兩篇文章分別講過如何去「動感之都」香港和「賭城」澳門讀大學,這篇就是說說如何到「寶島」臺灣讀大學了。香港和澳門已經回歸祖國,實行「一國兩制」了,當然還要辦港澳通行證,很多地區還不能自由行。臺灣回歸祖國呢,咳,還沒有日程表。不爭氣的國民黨下臺後,民進黨又使得兩岸關係日趨冷落。
  • 解讀:去臺灣讀大學其實比香港容易
    ■新快報記者 何寧 實習生 李思文  近日,香港各高校招生計劃陸續出爐,也預示著今年港校報名到了最後的階段。有意願去境外讀大學的考生們在三四月份就要開始留意港澳臺高校的招生信息了。今年是臺灣高校赴大陸招收本科生解禁的第三年,「大陸生赴臺讀大學」這一「新鮮事」也漸漸撥開迷霧,越來越多考生把去臺灣讀大學當作一個新的選擇。
  • 島內高校開始頭疼,臺灣指考人數減半,到大陸的學生卻穩增
    臺灣2013年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指考報名人數減少近一半!」就在大陸高考剛過,臺灣大學入學方案中三大考試之一——「指定科目考試」(指考)也緊張到來。然而據臺灣「中央社」24日稱,由於少子化,加上考試入學分發管道名額逐年減少,指考人數也逐年遞減,和10年前相比,報名人數減少近一半。
  • 中山大學成港澳臺學生報讀首選學校(附圖表)
    中新網5月25日電 非典型肺炎(SARS)疫潮令報讀內地大學的港臺學生比去年減少近300人﹐但中山大學的受歡迎程度顯著上升﹐今年更首度躍上學生首選院校和報讀榜第一位。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京港學術交流中心董事副總裁郭明華表示﹐中山大學近年辦得出色﹐兼且毗鄰港澳。
  • 2020年澳門大學碩士申請人數暴增6成!澳門留學真的這麼香?
    澳門地區的大學,去年著實的大火了一波,各校的申請人數都創下了歷史新高!澳門大學收到了超過8,000份研究生申請,比去年增加了6成!澳門科技大學更是突破了12000份申請,當中還有不少申請者來自劍橋大學、加州大學以及清華北大這些頂級名校!
  • 今年入讀暨南大學的澳門新生實增一百五十人
    今年入讀暨南大學的澳門新生實增一百五十人     中新社珠海十月二十五日電(郭軍 盧健民) 據廣州暨南大學招生辦主任莊友明今日介紹,今年報考該校的澳門考生達一千一百四十三人
  • 港澳臺高校畢業生赴內地深造人數趨增
    港澳臺高校畢業生赴內地深造人數趨增 2009年09月23日 13:5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高考生需理性面對港校招生
    去年,內地生報考香港高校人數下降,為吸引優秀內地生報考,今年香港高校都加強了宣傳力度。據悉,目前排名前八的香港高校內地招生計劃共達1400餘人。    去年港校報考遭遇拐點    去年,除了香港大學外,其他幾所往年熱門的港校基本都遭遇了「拐點」,內地報名人數持續上揚的勢頭在去年出人意料地逆轉。    多所香港高校去年內地生報讀人數大幅減少。其中,浸會大學減少近2000人,科技大學減少近2000人,香港教育學院減少近百人。
  • 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九年新高,港籍的便利可不止這些!
    小德昨天看到了這條熱搜:#港生申請內地大學比率創九年新高#每年都有大量內地學生來香港求學。其實,每年也有不少香港學生"北上"求學!今年,又有一大票內地知名高校到港招生,幾乎所有的985/211都來了!中國教育留學交流中心6月16日公布,截至6月1日,今年通過各種途徑報考內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有10778人,其中文憑試收生計劃有3993人進行了確認。,佔參加文憑試人數7.58%,比率創九年新高,總申請人數比起2019年增長了13.7%。連通港澳臺聯招、北大清華等6校自主招生,港生內地升學報名總數超過萬人。
  • 香港恒生大學 | 2021年內地生本科申請開始
    內地的歷屆高考生(包括復讀生)是否可以報考香港恒生大學本科專業?參加 2021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並達到最低入學要求的高考生都可以報考香港恒生大學本科專業。如果申請人擁有其他學歷,大學將按情況個別審批。3. 正在就讀大學或大專課程的內地學生可否報讀香港恒生大學?大學將按情況個別審批擁有其他學歷的內地學生。
  • 12個狀元今年讀哪科?
    (圖片來源:大公報)不要以為這個分數很容易拿,香港的大學錄取率出了名的低!改名之後,恆大的報考人數也逆襲式上升,今年較去年漲了5成。在今天DSE放榜後,估計競爭會更激烈。香港學生想來內地讀大學年初香港學友社對2000名應屆考生做了調查,發現有20%考慮去內地上大學,比去年多了1%,反而往年大熱的臺灣下降了3%。
  • 臺灣起薪不到香港一半 港生:高雄求職很洩氣
    港生梁欣儀認為高雄營銷商業相關工作機會很少,考慮回香港或赴上海求職。(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7月1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都說臺灣薪水低,港生果真見識到了!今年大學畢業的港生梁欣儀在高雄求職受挫,她覺得十分洩氣,因為開缺薪水不及香港一半,連想找營銷、設計的工作也很困難,她透露,若再找不到理想工作,考慮到臺北試試,或乾脆回香港或上海尋求新契機。據報導,香港女孩梁欣儀是實踐大學高雄校區營銷管理學系畢業生,日前她在前鎮區參加徵才活動,現場職缺開出的起薪落在新臺幣2.2至3.2萬之間。
  • 什麼人會選擇去臺灣上大學?看完這篇就懂了
    一種是攻讀學位 其實,大陸赴臺升學人數並不多。到2017年度,也不過1693名陸生,大學畢業留臺繼續深造人數也是新低,只佔37%。 部分學生學習成績不穩定,在國內優秀高校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沒有太大把握,但要達到去臺灣讀大學的門檻問題不大,而且這裡面還含有不少臺灣聲譽較好的大學。而且,臺灣高校的學歷在國際上的認可度較高,在臺灣獲取大學學歷將來在海外深造或求職時,出路會寬得多,特別是在臺灣完成研究生學歷後,對於申請歐美頂尖名校的博士或是第二個碩士學位都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 臺灣大學入學學測成績出爐 259人獲得滿級分
    新華社臺北2月23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臺灣「大考中心」23日舉行說明會,公布2018學年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成績,共有259人獲得滿級分75級分,創下近4年新高。  學測是在臺灣舉行的一種大型考試,旨在測驗考生是否具有接受大學教育的基本學科能力,是大學校系初步篩選學生的門檻。學測共有語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5科,每科滿級分15分,總計75分。今年的學測在1月26日、27舉行,有136465人報考,比去年增加近8000人。
  • 廣州多區積分入學政策出爐,非穗籍生如何選學校?
    此前,信息時報教育研究院做過關於本地生升學的分析。近期,天河、黃埔、南沙、越秀、花都等區陸續發布了關於今年積分入學的公告,引發非穗籍學生的高度關注,歷年數據顯示,廣州市小學六年級非穗籍學生人數約有3萬至4萬人,約佔六年級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非穗籍學生還能進公校嗎?小升初新政下如何才能進入更好的學校?應該怎麼填報志願?……信息時報教育記者再追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