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學城,越來越漂亮了,比如福州的大學城,有風景美麗的福州大學,有美女還有校花的福建師範大學,有百畝花草、黑天鵝、孔雀的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州大學城很美麗,我給大家介紹比福州大學城還美麗,還漂亮幾分的中國最美、最古老的學村~【集美學村】。
現在大學的校門是嚴進寬出,遊客不好進入校園內,而福州大學城的學府都是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獨立的,不進校園內是看不到風景的,不像集美學村,遊客雖然不能進入校園內,但可以從外圍觀看美麗的大學建築。
集美學村整體的建築風格是中西結合,把閩南僑鄉的風格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集美學村分布著眾多學校和名人故居、人文古蹟,較有代表性的是集美中學、集美大學、陳嘉庚故居、鰲園等,其中最漂亮的應該算是龍舟池和周邊的集美中學以及集美學村創始人陳嘉庚先生的陵園——鰲園,這幾處很值得觀賞的。
我住在廈門高崎機場這兒附近,這兒住店很便宜,去集美學村,去廈門火車北站都很方便,除了地鐵,附近公交車站也很多,到哪個景區都很方便,比如去曾厝垵,比如去山海健康步道那兒的遊輪碼頭就有很多輛公交車有前往。
中國第一條海景地鐵,我要誇一下廈門的海景地鐵。
第一次乘坐地鐵從海上大橋經過,海面波光粼粼,從車窗望出去,就可以看到集美學村全貌。
廈門地鐵一號線過廈門大橋路段在【集美學村站】與【高崎站】之間,只想要欣賞海景的小夥伴記得別坐錯了喲。錯過站也沒關係,下了站到對面坐去高崎站再返回,這下要拍好相機好好拍攝一下喲!記錄一下屬於你的風景吧!
廈門獨一無二的水上大觀園--園博苑。最近向日葵花海、蔥蘭花田美不勝收。
出了集美學村站,沿途欣賞海景,由於我是下午來,逛完集美學村一圈後已經是下午四點半了,天色漸黑,就沒有再去尋找園博苑了,期待明年夏天再來玩,夏天的風,明年夏天的廈門大學,估計可以開放了吧!
集美學村於1913年由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村包括廈門水產學院、集美航海專科學校、福建體育學院、集美師範專科學校、集美財經專科學校等高校以及中專、中小學和幼兒園、託兒所。除校舍之外還有大禮堂、遊泳池、龍舟池、體育館、電影院、醫院、航海俱樂部等。規模之宏大,設備之完美,在國內尚屬罕見。現在的廈門集美學村已經由國家教委批准統一成為「集美大學」。
集美學村大門
集美學村既是鍾靈毓秀之地,又是凝集眾美的觀光風景區。
疫情期間,不影響遊客參觀,廈門大學去不了,鼓浪嶼去不了,不妨來集美學村,要看嘉庚學府,要看大海,這兒都有。
誠毅
「誠毅」二字,「誠」即「誠在心」,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就是對黨,對人民,對祖國無限忠誠,就是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毅」即「毅在行」,是做事的基本準則,就是要艱苦奮鬥,百折不撓。
集美始祖墓,俗稱"港口墓",位於廈門市集美區集美學村牌坊右側。此為集美大社陳姓家族二世祖陳基夫婦合冢,是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祖先墓葬。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坐落於聞名遐邇的廈門市集美學村。校園佔地六萬多平方米,依山傍海,風光旖旎,交通便利。20幢具有「嘉庚風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築由低到高、整齊雅致地排列於校園內,成為一道極具特色的建築景觀。
集美大學航海學院
美麗的校園在哪拍照都是拍照聖地。
華文學院簡介
深受閨蜜和情侶喜歡的愛情小車。
希望福州也有這樣的「愛情小車」
航海學院的白樓,被譽為「中國航海家的搖籃」,藍色和白色相間代表著海洋,由於不讓進校園,只能遠遠的拍攝,好遺憾,期待明年再來吧!
航海學院允恭樓群(林志傑 攝)
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的前身是「天福興」高甲戲班。1953年,該班在廈門接受民主改制,正式命名「廈門金蓮陞高甲劇團」,1978年10月恢復建制,1988年初又恢復「金蓮升」原名。
福南小區內的家的味道
二姐和餃子,腳走酸了,可以來一盤餃子,坐在極美的房屋內,享受極美的廈門小吃。
餃子寓意著和美、團圓、幸福還有思念。
「極美」的嘉庚建築,太喜歡別具一格的嘉庚風格。
戀愛神器,我經常看到學子學女共坐一輛小車。
集美中學於1918年10月18日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創辦,校佔地10萬平方米,最有特色的南薰樓由主樓和兩側翼樓組成,典型的陳嘉庚建築,地標性建築,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舟池」池畔建有式樣各異的亭子,來往的遊客總會誇讚幾句並拍上幾張照片留念。
集美大學也正如名字所說,不僅學校美,周圍的環境也跟著美。
找個時間去廈門集美學村打卡吧,濃濃的學院氣息,集美極美。
一路鳳凰花開,集美學村承載著嘉庚精神和校園情結,串聯起你我的青春回憶。
廈門集美龍舟池的池畔建有式樣各異的「啟明」、「南輝」、「庚」及「左」、「右」、「逢」、「源」七個亭子。
龍舟池
每年的端午節,集美龍舟池都會隆重舉辦龍舟比賽,場面熱鬧非凡,鼓樂齊鳴,南音悠揚,人聲鼎沸,把平日寧靜的校園變成歡樂的海洋。
高聳復古的南薰樓主樓為15層,高54米,於1957年6月建成。建築的特點就是「穿西裝,戴鬥笠,」屋頂是中式房。「南薰」二字取自《詩經·南風歌》裡的「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寓意陳嘉庚先生「教育興國,科學興國」的偉大理想。
南薰樓全部用的是細紋花崗巖建造而成的,綠瓦飛簷無論是建築風格還是立面的裝飾,可以說都是為集美學村標誌性的建築之一。
建築景觀一角(攝影:馮贛勇)
鳳凰花開的南薰樓
榕樹掩映下的南薰樓
李林「抗日女英雄」,1915年出生於福建龍海,僑居印尼10年,在集美讀書期間受嘉庚精神影響,積極參與抗日宣傳活動。1939年,懷孕三個月的李林為掩護數百名幹部群眾壯烈犧牲,年僅24歲。
香蕉亭
香蕉亭,早期集美遊泳池男女更衣室,因形似香蕉而取名香蕉亭。
鰲園(顏志偉 攝)「鰲」泛指大龜、大鱉,在閩南是吉祥長壽的象徵。鰲園原為一座小島,三面臨海,西接陸地,因形如大鱉,所以稱之「鰲園」。
1992年,為了完成陳嘉庚先生的夙願,在鰲園北面建設了「嘉庚公園」與鰲園相通,是陳嘉庚建築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歷時兩年於1994年10月陳嘉庚先生誕辰120周年竣工。
嘉庚公園的主要景點有鰲園、遊廊、集美解放紀念碑、陳嘉庚陵墓、博物館、青石浮雕、石雕桃李芳菲、尊師重教榮譽碑等。(上圖為嘉庚公園大門,「嘉庚公園」四個剛勁凝重的大字,是著名書法家高懷先生所書。)
好大一艘龍船。
陳嘉庚紀念館。
集美區旅遊資源豐富,是久負盛名的風景旅遊區。每年到此旅遊的國內外遊客超過百萬人次。主要景觀和名勝古蹟有:廈門大橋、鰲園、嘉庚公園、龍舟池、水族館、航天城、陳嘉庚先生故居、歸來園、李林園、延平故壘及獨具風格的學村建築群、萬寶山觀光果園等。鰲園內陳嘉庚先生的陵墓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很少人,風景很美,來這兒很舒服。
可以坐在海岸邊,曬曬太陽,想想心事,吹吹海風,沒人打擾,無憂無慮。
集美解放紀念碑
陳嘉庚墓(攝影:馮贛勇)
「捐資興學榮譽碑」的主題建築為蠟燭石雕,象徵永遠燃燒的火炬,是陳嘉庚先生興辦教育、培養人才和點燃自己、燃燒別人無私奉獻精神的縮影。
遠方是廈門的什麼橋?
陳嘉庚故居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是陳嘉庚先生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這是一座淺藍色的小洋樓,建築風格大方、簡樸而不失雅致。
故居會議室(攝影:馮贛勇)
在這座小洋樓裡,紅磚鋪就的地板和牆身彰顯時代特色,半橢圓形的拱門富有西洋風韻,這樣的建築就算是現在也獨樹一幟,在上個世紀初更是新潮。
我的其他頭條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