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燈風情節上,水燈小姐展示異域風採。(顏志偉攝)
市民參觀動畫創作比賽作品展。(馮立東攝)
高校歌手賽上,選手動情演唱。(天下集美供圖)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馮立東)近來,集美學村文藝活動精彩不斷——高校歌手賽、詩歌朗誦、學村導遊講解大賽、學村動漫創作比賽等輪番登場,為轄區廣大師生、市民朋友獻上了一場內涵豐富、參與面廣、專業水準較高的學村「文藝嘉年華」。
改革開放40年來,集美已發展成為廈門重要的文教區,擁有十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近20萬名高校師生。自9月底啟動以來,第二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為展示轄區廣大師生的青春風採和昂揚面貌提供了閃亮舞臺,也進一步挖掘了集美學村百年積澱的厚重文化和精神內涵,促進學村文化充分發展,深化區校之間以及各院校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發揮先進文化的薰陶引領作用,培養起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升人文集美文化品位。
辜益民
高校歌手賽音樂發燒友角逐校園「好聲音」
12月8日下午,作為第二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的重磅活動之一,2018「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高校歌手賽在位於集美新城的星巢越中心完美收官,集美校園「好聲音」十強誕生。
本次歌手賽吸引了轄區各高校的諸多音樂發燒友報名,經初步篩選,70名選手入圍7日舉行的初賽,並產生24名選手晉級半決賽。8日下午,半決賽和總決賽打響,最終,來自誠毅學院的劉書涵、集大的朱雪梅、誠毅學院的楊子晴分獲冠亞季軍。他們將參演本屆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年終盛典。
本次活動由集美區委宣傳部主辦,共青團集美區委員會、集美文教區管委會、集美轄區各高等院校宣傳部(團委、學生處)協辦,廈門市天下集美文廣傳媒有限公司承辦。
第二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啟動以來,攜手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舉辦了「開學季」專場、「龍舟唱晚」專場以及涵蓋搖滾、流行樂等不同類型的多場專場音樂會,為集美轄區各高校文藝人才搭建展示平臺,深化學村文化內涵,彰顯城市人文魅力。
動畫創作比賽促進「產城學人」深度融合
12月7日,第二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弘揚嘉庚文化·繪製人文集美」動畫創作比賽落下帷幕。比賽共評出一等獎7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21項,優秀獎若干。
「本次大賽得到集美及域外各院校廣大動漫愛好者的積極響應,共收到來自集美區各院校及廈門安防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的作品200餘件。」廈門軟體職業技術學院相關負責人說,參賽作品緊緊圍繞集美學村文化主題,既有情節精彩的動畫作品,也有三維動畫卡通人物形象設計等,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想像力。
本次大賽歷時3個月,比賽項目涉及動畫、漫畫、動畫二次創作、動畫衍生品設計等。據悉,廈門翔通動漫有限公司也參與比賽,將學村文化藝術節與集美文創產業相結合,進一步促進「產城學人」深度融合,提升人文集美的影響力。
水燈風情節300餘名留學生歡聚一堂
觀看民族舞蹈、品嘗泰式小吃、龍舟池畔放水燈……作為第二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12月8日,華大華文學院舉辦紀念「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之2018水燈風情節,來自泰國、印度尼西亞、寮國、菲律賓、越南、蒙古等地的300餘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共享喜悅歡樂。
水燈節是泰國民間極富神話色彩的節日。晚會上,各國留學生身著民族服裝,上演了不同風格的民族舞蹈,贏得滿堂彩。在傳統的水燈小姐評選環節,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蒙古、希臘等國家的12位佳麗各展才藝,展現了不同地域文化的風情。現場還有各種傳統泰式小吃供觀眾品嘗,讓觀眾在欣賞精彩慶典晚會的同時大飽口福。
晚會過後,師生們在佳麗的帶領下,到龍舟池畔放水燈,平安幸福的祈願隨著水燈漂向遠處。
導遊講解大賽推動集美院校交流合作
12月9日,「集美真水」導遊講解大賽決賽在廈門工商旅遊學校舉行。從華僑大學、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8所院校的30位選手中突圍的10名種子選手,現場展開精彩對決。
比賽以「集美山水美,嘉庚情誼深」為主題,分為個性化自我介紹、導遊講解、才藝展示三個環節,選手通過聲情並茂的講解,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感受集美的大好山水和人文底蘊。10名參賽選手各顯神通,歌曲、舞蹈、樂器演奏、魔術、朗誦等才藝展示讓人眼前一亮,贏得了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
作為本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的重要內容,本次比賽旨在進一步促進集美區內各院校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展現學子的青春風採和集美人服務海內外遊客的意識。
此外,11月24日-25日,「集美新貌,鄉村振興」集美高校牆繪大賽總決賽在後溪鎮第二農場埭溪橋社舉行,來自轄區多所高校的學生繪製的11幅牆繪作品,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助力鄉村振興的熱情,助力薴溪美麗鄉村建設。
新聞背景
激發文化正能量
培育時代新人
第二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以「時代新聲·青春集美」為主題,活動內容包括「集美學村文化研討會」 「大學生嘉庚論壇」等3場文化論壇、詩歌朗誦、學村導遊大賽、學村微電影比賽等16個比賽項目和周末文化集市、水燈節等12場展演活動,從9月持續到12月,是一次內涵豐富、參與面廣、專業水準較高的學村「文藝嘉年華」。
近年來,集美區依託百年學村、高校聚集的「人文家底」,著力加強文化藝術教育工作,積極從轄區高校借智借力,培育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龍舟唱晚·集美學村音樂節、音樂廈門·集美聲音、「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廈門星巢音樂節等一批高質量文化藝術精品,讓思想政治工作更富營養、更接地氣、更有溫情、更具活力,激發以文育人正能量,促進「產城學人」深度融合,彰顯城市人文魅力。
特寫
歌手賽冠軍劉書涵:
二度徵戰終於奪冠
點讚學村音樂氛圍
憑藉原創歌曲《one》拿下高校歌手賽冠軍的劉書涵,坦言自己是二度徵戰該賽事。去年,他也是帶著這首歌來參賽,但很遺憾在預賽中就敗下陣來。「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容易打動人,所以我在初賽中唱了改編的歌曲,挺進半決賽後,才展露自己的原創才華。」劉書涵把奪冠歸因於採取了「田忌賽馬」的策略,「當然,經過一年的修煉,我的唱功也有了較大的提升」。
劉書涵是集大誠毅學院英語專業的大四學生,從初中起,就沉迷歐洲古典布魯斯、黑人靈魂樂等,上大學後,開始運用英語專業特長,創作類似風格的作品。目前,劉書涵共創作了10多首英文歌曲,有的還入駐網易雲音樂。
「對喜歡音樂的學生來說,周末音樂會是一個展示才華的好平臺。」近年來,劉書涵還參加了龍舟唱晚等音樂活動。他說:「我們集美學村的音樂氛圍真的非常好。」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