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餛飩,今天我要給你們講影響了中國歷史的三姐妹,劇情來自電影《宋家皇朝》。
那是一個動亂不安的年代,父親宋查理帶著大家一起燒洋貨,抵制美國迫害華工,還讓三姐妹把手裡的洋娃娃也燒了。
兩個妹妹年紀小,什麼都不懂,只能不情願地將娃娃扔進火裡。
大姐姐宋藹齡則扔了大娃娃,悄悄在袖子裡藏了一個小娃娃,她年紀稍長,看著世間亂象,凡事都有了自己的主意。
那日,父親的工廠在偷偷印刷革命宣傳資料,官兵突然闖進來,原來清政府懸賞20萬緝拿革命的孫叔叔(孫中山)。
孫叔叔帶著印好的資料跳窗逃走時,不慎落下一隻鞋子,是宋藹齡急中生智把鞋子丟進印刷機,全家才躲過一劫。
雖然外面兵荒馬亂,但宋查理還是盡力給孩子們最好的成長環境。他少年時偷渡到美國做過工,後來上了學、信奉基督教,成年後以傳教者身份回國經營工商業和實業。
為了讓孩子們自由的玩耍,宋查理把家安在了郊外。夫人倪桂珍出身書香門第,受過新式教育,平常他們就在家裡教孩子們說英語、彈琴。
下雪天,查理還會帶孩子們跳企鵝舞。夫人心疼女兒,怕凍病了,宋查理卻說,「只有窮,才會讓人生病。
為了讓女兒接受更好的教育,宋查理決定把孩子送到美國去上學。離家那天,父親再一次唱起那首美國民謠,為女兒們送行。
此去今年,3個女兒回家時,都出落成大姑娘了。1912年,由於袁世凱竊取政權,孫中山逃亡日本。
此時的宋藹齡是孫中山的秘書,在日本,她認識了日後的丈夫孔祥熙,這個人稱哈哈孔的男人不僅是山西大富戶,還是孔子第75世孫、耶魯畢業生。
宋藹齡從小看見了父親與孫叔叔的艱難歷程,她已經對政治和革命沒有多大興趣了,反倒像母親一般為家庭而努力。
這和熱衷於研究貨幣的孔祥熙不謀而合,兩人從家世到志趣都極為般配,這是一種令宋氏夫婦非常滿意的婚事。
婚後,宋藹齡致力於相夫教子,並幫助丈夫經營家業、開設銀行,而二妹宋慶齡則接替她,成了孫中山的秘書。
宋慶齡是個理想主義者,與父親頗為相像,她對革命充滿熱情。令人意外的是,宋慶齡和她的孫叔叔(孫中山)相愛了,這讓宋查理勃然大怒,他的女兒和自己的老朋友相愛,這是雙重的欺騙和背叛。
父親不僅不答應這門婚事,還將宋慶齡軟禁在家,不許她回日本。然而,慶齡為了她的愛情和夢想,可以不惜一切。
在那個月光皎潔的夜晚,宋慶齡跳窗而逃,而母親則看著女兒奔跑的背影,在月光下越來越遠。
隻身回到日本的宋慶齡和孫中山舉行了婚禮,那年她22歲,孫中山49歲。
追來的父親大罵孫中山是個騙子,並當場與孫中山斷絕朋友關係,與宋慶齡斷絕父女關係。
這樁婚事深深的傷了查理的心,然而,宋家的三小姐美玲卻支持二姐的選擇。
三年後,孫中山在廣州被叛軍包圍,當時懷有身孕的宋慶齡在逃亡中流產,並且再也不能生育。
也是這次,作為聯軍的孫中山和孔祥熙見面,當時追隨孫中山的蔣介石也在場,彼時,蔣介石還只是孫中山手下的一位年輕幹將。
孔祥熙願意出錢資助孫中山,包括建立軍隊和軍事學校,孫中山讓蔣介石來做軍事學校的校長,意味著把軍權交給了他。孔祥熙很清楚,這個蔣介石不簡單。
1925年,孫中山肝病發作,彌留之際,宋慶齡握著他的手籤字。10年前,他們也是這樣在婚約上署名,這一次竟然是遺囑。
孫中山告訴宋慶齡,他這一生唯一的一次率性而為,就是和她私定婚約,他留給她的東西不多,只有一些書,和一棟裡面有回憶、外面有夢想的房子。
孫中山死後,獨攬大權的蔣介石背叛了孫中山的意志,宋慶齡對此非常憤怒,她不得不站出來,捍衛亡夫的思想。
然而這時,小妹宋美齡卻說要嫁給蔣介石。父親宋查理已經去世,對於這門婚事,宋家內部態度不一致。
宋慶齡非常反對,她告訴美齡,蔣介石不是中國的林肯,他只是寧波的拿破崙。
宋靄玲卻是贊成的態度,在此前的多次接觸中,蔣介石對宋三小姐的心思很明顯。
他們第一次見面是在戲院,剛從美國回來不久的宋三小姐,穿著一襲蕾絲花邊的服飾款款而來,名門閨秀的高貴風情令蔣介石念念不忘。
中國自產第一架飛機試飛那天,宋美齡看著二姐作為第一夫人登上飛機,很是新鮮。
如今時任北伐總司令的蔣介石,再加上宋家的名望與孔家的財力,將會成為強大的權勢集團,這是宋藹齡的籌謀,也是宋美齡的展望。
和蔣介石相處下來,宋美齡也漸漸發現此人有勇有謀、心性深沉,並非池中之物,只有這個男人能成就她的野心。
1927年冬天,宋美齡的婚禮在上海舉行,然而這樁婚事成為了宋家三姐妹之間不可彌合的裂痕。
三姐妹選擇了不同的婚姻
宋慶齡是共產國際駐華代表,而宋美齡站在了蔣介石的身邊,兩姐妹的反目,最傷心的莫過於宋老夫人。
1937年,日軍侵華、山河破碎,這片古老的土地在風雨中滿目瘡痍。
就在這個冬天,宋老夫人病倒了,三姐妹在母親的病榻前重逢。
母親已經有些糊塗了,腦海裡都是他們小時候一家人開開心心的樣子。
三姐妹一時感慨萬千,宋美齡走到鋼琴前彈起那首熟悉的曲子,宋慶齡習慣地坐下四手聯彈,大姐則拉起了小提琴。
在這個寂靜的冬夜裡,彌留之際的母親和父親的遺像,把她們帶回了家。
父親在臨終前終於原諒了慶齡,他強撐著虛弱的身體,親手給女兒披上百子圖錦,這才安心離去。如今母親也要走了,他們的家,還在嗎?
母親走後的那個中秋節,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希望慶齡能和蔣介石達成和解,結果他們還是吵了起來。
三姐妹不由自主用英文討論起美國的自由和中國的自由,蔣介石聽不懂英文,只能憤而離去。
此後,不時有暗殺宋慶齡的行動都被宋美齡阻止了,儘管第一夫人的頭銜讓她們姐妹的關係變得微妙,但只要有她在,別人就休想動二姐一根汗毛。
彼時,日軍趁著國共內戰長驅直入,蔣介石不聽勸諫,哪怕學生以自焚抗議,他也不為所動。
直到西安事變,張學良和楊虎城把蔣介石扣在西安,瞬間南京暗流湧動。
宋美齡隻身一人前往西安,說服了蔣介石聯共抗日,他們立刻離開了西安。
但由於南京機場的照明設備被炸毀,他們的飛機在機場上空盤旋,遲遲不能降落。
眼看飛機的油快要耗盡,大姐宋藹齡讓南京所有的汽車開亮車燈,照亮了飛機跑道,飛機一著陸,也就宣告國共合作正式開始。
聯合抗戰一打響,三姐妹一同出面組織婦女援助抗戰,並展開全國勞軍,成了抗戰前線耀眼的一抹亮色。
然而抗戰落幕,每人又要各奔東西,宋藹齡夫婦決定去香港,他們要去一個只講經濟,不論正直的地方;宋美齡要去重慶,而宋慶齡則回上海。
當年父親送姐妹三人去留學,要她們成為做大事的新女性,她們確實做到了。
從國共合作破裂到國民黨敗退臺灣,只有宋慶齡留在了大陸人,歲月流逝,愈發思念親人,此時,宋家姐妹只剩她和小妹美齡還在世。
然而遠在美國的美齡終究還是沒能來見慶齡最後一面,根據籤名的遺囑,慶齡死後被埋在父母身邊。
二姐過世後,美齡孤身一人在美國又度過了22年,享年106歲,按照遺囑,她死後埋在紐約,不回臺灣。
一門天下同根殊途,然而風雲散去,一個傳奇的家族命運,一個國家半個世紀的變遷,與她們而言是理想還是權力?是愛情還是革命?是現實求財還是舉案齊眉?也不過是時勢造人,過眼雲煙罷了。
那麼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關於宋家三姐妹,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餛飩愛語文,做有趣有料的知識分享官,感謝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