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有浩然 學無止境:經典賦予我前行的力量

2020-12-12 環球讀者

作者:姚海濤

「氣有浩然,學無止境」是我母校的校訓。

每當我想到這句話,心裡就充滿了力量。這力量是賦予我前行的力量,並且隨著我對儒學理解的深入而更凸顯其作用。

「氣有浩然,學無止境」是儒家文化所萃之精華,代表著儒家文化一體之兩面,聯結著德性與知識、內聖與外王,甚至還聯結著孟子與荀子這兩位儒家先賢,構成了儒家的思想底氣與學識氣蘊。

「氣有浩然」出自《孟子》,是從孟子心間迸發出來的靈光,是孟子為中華民族輸入的正能量之一。

孟子是鄒國人,私淑孔子,受業於子思之門人,是儒家道統中的重要人物。在浩然正氣的感召下,中華民族出現了像文天祥、譚嗣同等一大批捨生取義、青史留名的英雄人物。

這些名字都因浩然正氣而長留人間、光耀史冊。大丈夫的氣節充塞於宇宙之中,垂範於後世,足為我輩楷模。

「氣有浩然」聯結著德行、內聖的一面,指示著儒家的理想人格。人生天地間,都是氣化流行的結果,雖有先天稟賦之不同,但通過長期的「明道」與「集義」,便可以培養出浩然正氣。

宋儒發展出了觀人氣象的理論。而現代人則講「氣場」。據研究,氣場是人散發的隱形能量的描述,是一個人氣質狀況、性格特徵以及精神境界的表現。

每個人因成長經歷之不同而有著獨特的氣場。如孔子如玉石般溫潤含蓄,可謂天地之元氣。顏回如和風慶雲,似春天豔陽般和煦。

儒家經典之中存在大量的改過遷善、克己復禮、出處進退之方,涵具深刻的齊家之道、辭受之義、處事之方。

通過讀經典確實能夠改變人之氣象,變化人之氣質,成就人之品格。所以,每日讀點古書,氣質便在無形之中已經開始變化了。

「學無止境」這四個字嚴格說來,出自清朝劉開的《問說》。「學」歷來為儒家特重者。如《論語》以《學而》開始,《荀子》以《勸學》點題。

但我更傾向於將「學無止境」歸於荀子名下。就是因為學無止境與《勸學》中的「學不可以已」實質完全相同。荀子雖為趙人,少年時代便來到齊國,遊學稷下,後長期在蘭陵從政,並終老於此。

「學無止境」聯結著知識與外王,指向了儒家的現實功業。荀子認為「塗之人可以為禹」。只要努力向學,人人皆可成為聖賢。

英國哲學家、經驗主義的開創人洛克提出了白板說,認為人生來就是一張白紙,從來沒有什麼天賦,而是一塊等待定義的白板,就看你怎麼做。古今中外聖賢思想相通,均將人生看成一個可塑性的過程。

學習離不開老師。古之學者必有師。尤其是漢代學者,均重師法,不敢越雷池半步。而「師法」一詞,是由荀子首先提出。

《荀子·儒效》:「故有師法者,人之大寶也;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毫無疑問,荀子對於後世「師法」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

今天,我們也應該發掘「師法」的正面價值,讓其成為尊師重教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學無常師,給後人樹立了「擇善而從」的好榜樣。

荀子的學生中既有儒家人物,也產生了韓非與李斯這樣兩位法家人物。這正是荀子的教化不拘泥於師法的最好證據。

道之所在,師之所存。繼承師法,而又不拘泥師法,在繼承中要有創新,而創新源自繼承。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儒家經典中有很多讓人解讀不盡箴言名句。「氣有浩然,學無止境」只是其中的兩句。細細品讀,慢慢體會,你會發現更多讓人受益無窮的佳句。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最高境界是養浩然之氣!浩然之氣如何才能練成?
    弟子公孫丑問孟子有什麼特長,孟子驕傲地回答,他最擅長的是「養浩然之氣」。「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 孟子告訴你什麼是浩然之氣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 什麼是氣?什麼是浩然正氣?怎樣才能養成浩然正氣?
    #氣# 中國人對於「氣」有很深刻的理解和探究(但是西方文化沒有「氣」這個詞)。漢語中有很多含有「氣」的詞或句子:陰氣、陽氣、精氣神、神氣、喪氣、脾氣、氣功、一鼓作氣、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等等。氣到底是什麼?
  • 告訴你到底什麼是「浩然之氣」?
    孟子回答他:「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直譯過來就是我能夠了解言語中的道理,我善養浩然之氣。「知言」和「養浩然之氣」是孟子自認擅長的兩個功夫修養,「知言」我們之後再論,因為後面的篇幅公孫丑會替我們請教孟子,這裡我們單討論「浩然之氣」。
  • 何為浩然之氣?充斥於天地之間的至大至剛的道德集義!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
  • 孟子:如何才能修煉出浩然之氣?
    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問曰):"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
  • 人人皆喜「浩然之氣」,孟子告訴你要從這三個方面去修煉
    有的厚重,有的膚淺;有的散漫,有的秩序。甚至你會覺得有些學校可以長足發展,有所作為;有的可能只是短期投機,撈一把就撤了。只是「一面之緣」並未深入了解這些學校,但是有一種氣息撲面而來,感覺就油然而生。如何解釋這種感覺?兩千年前孟子那裡有答案。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說:「敢問何為浩然之氣?」
  • 從「夜氣」與「浩然之氣」說起
    二、孟子的心學與「浩然之氣」思孟學派有一種神秘的色彩,因為他們的身份看起來是標準的儒家,但是很多理論卻跟道家相通甚至完全相同。尤其是他們的心學。孟子的心學,與他的養氣之說有著緊密的聯繫。有關「浩然之氣」的養氣之法,他對公孫丑是這樣解釋的。(公孫丑曰)「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孟子)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 《孟子》10句精華語錄,浩然之氣的大丈夫
    富貴不能亂我的心,貧賤不能改變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氣節,這就是大丈夫。2、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善於培養我的浩然之氣。
  • 蘇軾給好友張懷民寫了首詞,什麼是浩然之氣?當代青年須仔細了!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我知道,你為了我的到來,特意在窗戶上塗了一層朱漆。這讓我想起來當年在平山堂時的場景,那時的我正靠著枕席,欣賞著江南的煙雨,當我遙望遠方,還能看到天邊有孤鴻出沒。
  • 浩然正氣是真的存在嗎?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對修出浩然之氣的人來說,浩然正氣是真實存在的滄海我在網絡中的國學圈子呆了有十幾年了。運氣還算不錯,前前後後一共遇到過三個修出過浩然正氣的人。但都不是什麼高人,因為他們都是偶然修出過浩然之氣,最後沒能存養下來。
  • 榜樣的力量|馬一丹:學無止境,氣有浩然!
    榜樣的力量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鼓勵研究生勤奮學習、自強不息、刻苦專研、勇於創新,促進優良校風學風建設,培養全面發展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
  • 古代8則弘揚正氣的經典語錄!善養浩然正氣,創造智慧人生!
    人生在世要有獨立的品格和浩然之氣,這種英雄氣概的獲得是要在日常言行中予以培養的,因為浩然之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面臨困境時,以堅韌不拔的毅力逐漸養成的。孟子就曾說過:「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所以我們要想讓人生豐富而多彩,就要努力培養自己的德操與品格,使自己成為擁有浩然之氣的正人君子。
  • 遊孟子故裡 養浩然之氣 一起去鄒城
    遊孟子故裡 養浩然之氣 一起去鄒城本報聯合旅行社推出鄒城研學旅行經典線路為什麼孟母能教育出偉大的孟子?為什麼鄒城市每年都會有那麼多學子考上國家最高學府?研學體驗項目:木板印刷、拜師禮(束脩禮)、成人禮(加笄禮、加冠禮)等;觀看小劇目表演:漁鼓《孟母教子》、非遺舞蹈《陰陽板》、墜子《匡衡拒刻》。
  •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選自《孟子·公孫丑上》心不動,氣不餒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3]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 [4] ,則塞於天地之間 [5]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6] 。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 [7] 。行有不慊於心 [8] ,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 [9] ,以其外之也 [10] 。
  • 讀經明義丨《孟子》:養浩然正氣 俯仰無愧 心地光明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 為什麼熱無止境冷卻有盡頭
    關於熱無止境,我們探討一下。太陽表面最外層大氣的溫度是100萬攝氏度。宇宙裡的一些恆星的溫度還遠遠地高過太陽。太陽的溫度假如和宇宙裡高溫的恆星相比,那可就是天壤之分了,有不可同日而語之別。科學家大多認為,宇宙形成於一瞬間的大爆炸,爆炸剛開始的時候,幾秒鐘內溫度高達幾十億攝氏度。
  • 蘇軾贈給好友《水調歌頭》,其中一千古名句,成為馬雲的經典臺詞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一千頃,都鏡靜,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 愛無止境亦無邊界
    這讓我想起凱爾泰斯·伊姆雷,一個僥倖從納粹鐵蹄下生還的猶太人,獲得「自由」後不依不饒地控訴集權體制,卻對集中營的一碗熱湯,魂牽夢縈(《無命運的人生》)。這種與集體記憶格格不入的個體經驗,恰是個體對抗歷史唯一有效的東西。 關於自己的名字、來歷,甚至連驅使他逃難的戰爭,以及做恐怖分子的爸爸,庫瑪都一概不知。
  • 山東中醫藥大學「愛無止境」候鳥隊三下鄉
    「爺爺,您血壓有些高,您平時生活上要多注意;小妹妹,你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將來做一名對國家有用的人……」往年的暑假都是從炎炎烈日中開始,在空調的清涼中度過,今年的暑假之於山東中醫藥大學「愛無止境」候鳥隊的每一位隊員卻是迥然不同的經歷,她們用真心傳遞愛意,為基層群眾送去絲絲清涼。青春有我,「鄉」約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