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佔庭的黃金時代

2020-12-11 言語妙天下999

導語:歡迎來到言語妙天下999,拜佔庭的黃金時代。9世紀初至11世紀初,拜佔庭帝國臻於極盛,當時帝國的行政區劃分完全以省為基礎,各省由主管行政和軍事事務的將軍統冶,這一行政軍事化,是作為外來危險迫近時的一項應急措施,由希拉克略予以實現的,帝國將各省的土地分給農民耕種,作為他們服兵役的報酬,在強有力的皇帝們的統治下,由於農民承受著巨大的捐稅負擔。

這種分省統治確保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提供了軍需儲備,填滿了國庫,拜佔庭的經濟也牢固地建立在自由農民村社的基礎上,這種村社同大地主的莊園一起發揮著作用,自希臘羅馬古典時期以來,在殘存的城市中心,工匠的技能水平很高,阿拉伯作家描寫了拜佔廷的手工藝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質量,認為只有中國的工藝品能與之相媲美,自歐亞大陸各地區經由君士坦丁堡的大量貨物同樣很重要。

它們是黑海地區的奴隸和鹽,印度的調味品、香料和寶石,埃及的紙莎草和糧食,中國的絲綢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銀、熟鐵產品、亞麻布、棉花和毛織品。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的增長,使拜佔廷皇帝們能夠發動再徵服戰爭,這些戰爭雖不象查士丁尼所發動的徵服戰爭那樣野心勃勃,卻較為實際,他們重新收復克裡特島和賽普勒斯島,從而制止了阿拉伯海軍對愛琴海域的侵襲,帝國的疆土也擴大到敘利亞北部、亞美尼亞和喬治亞。

巴爾幹半島北部的保加利亞人,一直是帝國的威脅,1014年,巴西耳二世在巴爾幹半島北部取得決定性勝利,從此被稱為"屠殺保加利亞人的劊子手"。這一時期文化上是一個穩定、同一的時期,拜佔廷人仍稱自己為羅馬人,但希臘語無論作為書面語還是口語,都是帝國通用的語言,隨著持異議的東部諸省丟失給伊斯蘭教,隨著反對崇拜偶像者和崇拜偶像者,即聖像破壞者和聖像崇拜者之間猛烈、持久的爭論的消除。

宗教的同一性也得到進一步的促進,解決爭端的折衷辦法是禁止宗教雕塑,但允許宗教繪畫,這一點至今仍是東正教宗教生活的一個重要特徵,被再徵服的克裡特島上的穆斯林的皈依,以及巴爾幹北部地區的斯拉夫人的皈依,也使拜佔庭教會顯得生氣勃勃,865年,保加利亞大公鮑裡斯為報答帝國對他的徵服的承認,接受了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以後幾年,拜佔廷傳教士為保加利亞人提供了字母表,將《聖經》譯成了保加利亞語。

並籌備了斯拉夫人的禮拜儀式,大約與此同時,象基輔公國的俄羅斯人那樣,塞爾維亞人也皈依了東正教,然而,再往西,羅馬天主教卻在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中盛行,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仿效鄰近的義大利人、匈牙利人和日耳曼人皈依了天主教,皇帝和主教之間互相支持的密切關係,也使帝國更加穩固,附屬國教會的原則是因襲的,公認的,皇帝不僅自稱為"奧特克拉特",即君主,而且自稱是"艾按波斯特羅"。

即相當於傳道者的人,10世紀選舉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儀式書中,明確規定了這種從屬關係,教會大主教們按照皇帝的命令聚集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向皇帝提交主教的三位候選人的名單,皇帝可以隨意挑選三人中的任何一個,或者三個都拒絕,指定他自己看中的候選人,而這種候選人須得到大主教承認,認為能勝任其職才行,然後,在就職儀式上,根據上帝和皇帝的旨意"宣布教會的新領導當選為主教。

總之,在這幾個世紀中,由於同西方和穆斯林世界逐步形成了一種適度的和平共處的關係,拜佔庭是穩定、強大、富裕,自滿和相當注重內部的,這些特點使人聯想起明朝的中國。實際上,拜佔廷同中國一樣沒有大學,其主要任務是為官僚機構培養官員,君主坦丁堡的大學時有時無,其作用也不正規,因而缺乏中國大學那種連續的有效性,6世紀拜佔廷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對有關神性問題的長期爭論所作的儒教式的評論。

也使人聯想到中國,他說:"我認為,所有關於神性的爭論都是荒謬的、愚蠢的,人們連自己的本性都無法知道,因此,應該放棄對神性的一切評議。"拜佔庭文化從未解決它在自己的古典遺產和宗教傾向之間所存在的矛盾心理,拜佔廷帝國滅亡的前夕,柏拉圖主義者吉米斯圖斯普萊桑(約1355-1450年),對一個深受基督教及其組織約束的國家的前景公開表示懷疑。

普萊桑作為一名著名的教師,在伯羅奔尼撤半島的拜佔廷的省府密斯特拉度過了他的大半生,他夢想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恢復古希臘社會,這一社會按照經過修改的柏拉圖式的烏託邦組成,以異教信仰而不是基督教信仰為基礎,但在拜佔廷人的思想中,這種古典的、現世主義的傾向從來沒有盛行過。

相關焦點

  • 【藝術】拜佔庭藝術的土豪金時代
    Ⅰ.拜佔庭第一次黃金時代〔First Flowering period〕 東羅馬帝國轉變成拜佔庭帝國期間,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公元 483-565年〕是一位重要的統治者。當他在位期間〔公元526-565年〕不僅阻擋了野蠻民族在邊疆的騷擾,甚至幾乎恢復了昔日羅馬帝國的光輝,因此後人稱這段時間為拜佔庭帝國的"第一次黃金時代"。 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期間,興建了很多拜佔庭式的建築,但是在公元465年的一場大火以及之後近半世紀的暴亂,幾乎將君士坦丁堡摧毀殆盡。
  • 民以食為天,拜佔庭人有屬於自己地中海食譜
    從地理位置來看,拜佔庭帝國是一個以地中海為基礎的國家。正是因為這樣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拜佔庭人的飲食習慣,具有濃厚的地中海風味。在此之前拜佔庭人的飲食文化繼承了一部分的的古希臘、古羅馬的習慣,後來在基督教的影響下,拜佔庭帝國發展出了中世紀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
  • 萬千尊寵 · 拜佔庭帝國
    立於上帝的神火中好像是壁畫上嵌金的雕飾從神火中走出來吧,旋轉當空請為我的靈魂作歌唱的教師——葉芝《駛向拜佔庭》拜佔庭帝國的強盛駭人聽聞,除了歐洲東南部,還曾包括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極盛時領土甚至包括了義大利、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古代和中世紀歐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
  • 拜佔庭帝國的全盛時代——巴西爾二世和馬其頓王朝
    古希臘時期,君士坦丁堡被稱為拜佔庭,拜佔庭帝國之名便來源於此。拜佔庭帝國從來不是這個國家的國名,只是史學界為了區分同時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而對東羅馬帝國的一個稱呼,也是對東羅馬帝國典型的希臘文化特點的概括。一般認為,公元610年,希拉克略大帝登基稱帝標誌著拜佔庭帝國的開端。
  • 拜佔庭藝術(上)
    拜佔庭藝術的美學特徵在此期間也在不斷演化。最初是早期拜佔庭藝術的黃金時代,從遷都起延續至7世紀初。726-843年的宗教偶像破壞運動之後,843-1261年形成了拜佔庭中期藝術。隨後拜佔庭晚期藝術繁榮興盛,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自拜佔庭時代開始,古典主義的寫實再現讓位給了更抽象和更富裝飾性的新風格。
  • 「女皇期」與「黃金期」之間那段拜佔庭帝國的過渡期
    由於他在任期間充實了國庫、每逢大戰還總是御駕親徵,直到戰死前線,甚至頭骨被保加利亞人做成酒杯,因此拜佔庭貴族甚至包括普通百姓都對尼基弗魯斯崇拜之極。他們都希望破一次例,而把接下來的帝國發展寄希望於尼基弗魯斯的兒子。
  • 拜佔庭的聖像破壞運動是好是壞?其促進了基督教在拜佔庭的發展
    前言公元4世紀至公元5世紀是拜佔庭帝國文化的重要過渡階段,在這個將近百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東羅馬帝國在羅馬古典文化、帝國時期的基督教文化以及東方文化的激烈交融中最終形成了拜佔庭帝國文化。這種東西方相結合的文化不僅在歐洲世界歷史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更是整個世界古代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 拜佔庭,作為羅馬帝國的榮光,為何還是難逃被亡國的悲劇?
    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消沉,在查士丁尼一世時期,帝國終於迎來了中興,在大將軍貝利撒留的徵戰下,帝國一度收復義大利半島和若干非洲地區,使地方蠻族再次被羅馬所徵服,羅馬似乎又回到了當年的黃金時代,然而可惜的是,這份時代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查士丁尼和貝利撒留的去世,他們所徵服的領土也在逐年減少。在他們之後,羅馬的統治者再也沒有重現過這樣的輝煌。
  • 《文明6》「新紀元季票」拜佔庭和高盧包現已推出
    《文明6》「新紀元季票」第三款DLC 「拜佔庭和高盧包」 現已在 PS4、任天堂 Switch、Xbox One、Windows PC、Mac和 Linux 平臺推出。重點新內容如下:
  • 一千年前的「美食王國」——拜佔庭,為何能形成獨特飲食文化?
    所以拜佔庭輝煌的歷史,和其飲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今天,就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拜佔庭繁榮的飲食文化。一、拜佔庭獨特的地中海區域位置,決定了其特殊的農作物種植和食品製作儲存方式,及獨具特色的飲食習慣和文化,「君士坦丁七世」在結合當時拜佔庭實際國情下,撰寫《農業志》記錄宣傳了農業經驗,豐富了古羅馬人的食物種類當年,拜佔庭「黃金時代」的統治者之一「君士坦丁七世」,非常有高瞻遠矚
  • 帝國興亡——拜佔庭帝國(東羅馬帝國)
    (3)希臘化時代拜佔庭帝國雖然失去了許多土地,它也從中獲益——它不再那麼混雜了。赫拉克留將全國希臘化了,他不用古羅馬的皇帝頭銜Augustus,而使用Basileus(國王)。希臘語被定為官方語言。在宗教上拜佔庭帝國與西歐的區別已經不可忽視了。不過拜佔庭帝國國內也有不小的區別,在其南方的省份裡一般更多地使用基督教的一個分支——科普特教,而不是東正教。
  • 拜佔庭藝術的瑰寶――拜佔庭鑲嵌畫
    拜佔庭也被稱為古羅馬帝國,它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杜環的《經行記》和兩唐書西域傳都對這個國家的民俗風情有著詳盡的記載。拜佔庭是早期的君主制國家,對世界歷史具有重大的研究意義。而拜佔庭藝術的瑰寶——拜佔庭鑲嵌畫,則是世界上現存的較為完整,而且數量豐富的藝術畫作。拜佔庭鑲嵌畫是用有色石子、陶片、琺瑯或者有色玻璃鑲嵌而成的圖畫。發展的初期,題材較為豐富,藝術表現形式多樣。但是由於當時社會的局限性,使得畫作往往帶有強烈的宗教意味,因此逐漸湧現出了許多的以基督教題材為表現內容的畫作,鑲嵌畫大多也逐漸被用來裝飾教堂。
  • 海上共和國(三)——威尼斯、熱那亞與拜佔庭帝國
    公元803至814年,法蘭克皇帝查理一世和拜佔庭帝國尼基弗魯斯一世籤訂了《尼斯弗裡條約》(Pax Nicephori),兩國同意將威尼斯地區歸入拜佔庭勢力範圍,而威尼斯人則稱這個條約給予了威尼斯獨立。
  • 拜佔庭及拜佔庭帝國稱呼的由來,為什麼要把東羅馬叫拜佔庭
    但是在東歐的巴爾幹與亞洲相接的地方,歷史上曾經有過東羅馬帝國,經常被人稱呼為拜佔庭帝國,而且這倆名詞經常交錯出現,搞得人摸不著頭腦。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拜佔庭三個字的來歷,以及為什麼要用這個名字來代指東羅馬帝國。
  • 歐洲也有個紙上談兵的「趙括」,而且是拜佔庭帝國馬其頓王朝皇帝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位比較特殊的守成者,他是拜佔庭帝國長達1000多年的歷史上,號稱黃金時代的馬其頓王朝的太宗。他的特殊之處就在於,身處在這個前所未有的雄霸地中海的朝代,此人卻一心想做個文人,開疆拓土他沒啥成就,卻留下了大批的文學著作。而且,這一切都是在一邊處理來自四面八方的邊疆危機,一邊著書立作的。
  • 歷史上拜佔庭是一個超級大國,它是整個歐洲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嗎
    拜佔庭帝國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大、最強大的國家。儘管西羅馬帝國衰落和滅亡,東羅馬帝國仍然設法保持了它的財富和繁榮,儘管它也面臨野蠻人的入侵和東方的薩珊帝國。拜佔庭人很幸運,有能力的統治者,如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二世、狄奧多西一世和阿納斯塔修斯一世。
  • 拜佔庭帝國的遺產
    同樣重要的是,拜佔庭還促進了貿易和經濟的全面發展。幾個世紀以來,拜佔庭一直是整個地中海盆地的經濟發動機,而它的貨幣則是國際標準交換媒介。它的商人及其商品,對於使西歐擺脫封建的自給自足經濟,對於義大利城邦走上控制地中海商業的道路,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在文化領域,拜佔庭挽救了古代文化藝術珍品,並將它們同她自身的遺產一起傳給了子孫後代。
  • 拜佔庭文明的衰落
    拜佔庭帝國的國旗同其他許多帝國一樣,拜佔庭的內部衰弱招致了外來侵略。來自西方的諾曼人,最初是拜佔庭的僱傭軍,這時轉而發對衰落的帝國,佔領了自查士丁尼徵服時期以來一直屬於拜佔庭的義大利南部領地。同樣,東方的塞爾柱突厥人突然從家鄉中亞進入伊斯蘭帝國後,被巴格達哈裡發僱為僱傭軍。這些僱傭軍逐漸變成主人,與1055年佔領巴格達,建立了塞爾柱帝國。
  • 拜佔庭帝國的藝術成就
    藝術是拜佔庭文化的精華部分,主要包括鑲嵌畫、壁畫、建築以及金屬加工和紡織等。被現代學者譽為「歐洲的明珠」和「中古時代的巴黎」的君士坦丁堡匯集了各種藝術傑作,是拜佔庭藝術的綜合裝飾之地。 鑲嵌畫是最具拜佔庭特點的藝術形式。這種繪畫由於採用天然彩色石料,所以絢麗多彩的色澤可以永久保持,使後世得以在許多拜佔庭遺蹟中欣賞到這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在世界現有的古代鑲嵌畫中,因拜佔庭的作品最豐富、工藝水平最高而被許多人誤讀為鑲嵌畫是拜佔庭人的發明。
  • Byzantine Style / 拜佔庭風格
    拜佔庭帝國 Byzantine Style / 拜佔庭風格 拜佔庭這個名字則是伊斯坦堡最早的名稱,公元330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決定把帝國首都遷至到羅馬東邊的小鎮拜佔庭,並以自己的名字為這個城市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