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製戰艦的世界,走進「勝利」號風帆戰列艦

2020-12-16 戰爭事典

著:約翰·基根(John Keegan)譯:劉萌

1805 年10 月21 日,特拉法爾加的清晨,在英國皇家海軍指揮官納爾遜麾下的「勝利」號風帆戰列艦上,有一位名為布朗的一級水手看到了法國和西班牙艦隊的桅杆,「就像一根巨大的木頭橫亙在我們的船頭之前……」他後來回憶道。海軍專家們將200 年前稱為「木製戰艦時代」。

現代的遊客如果去看看從那個時代存留至今的戰艦,比如樸次茅斯的「勝利」號,或者波士頓海軍造船廠的「憲法」號,他們馬上就會明白「木製戰艦」指的是什麼。一旦進入這些戰艦,你將會完全被木頭所包圍:腳下是每塊寬達20.32 釐米的松樹或柚木地板(與今天公園棧道或老闆辦公室的地板相似),頭頂上是由橡木製成的、寬45.72 釐米的橫向木板。此外,你還可以看到一根聳立著的、巨大的主桅——它由一整棵冷杉樹的樹幹製成,非常粗壯,一位成年男士也難以合抱——這根桅杆穿透了甲板,與木製的龍骨甚至船底相連。如果你再登上露天甲板,便會發現位於這艘船最頂部的桅頂橫桁(Crosstrees),以及船尾、船身,甚至是艏樓也都是由木材製成的。

此外,在船內,你還會聞到各種木料及其附屬物的氣味:建造的時候,滾燙的松脂和柏油從木頭的縫隙中冒出來,浸透了壓在縫隙裡的植物纖維,因此,兩者的氣味十分濃鬱。此外,還有蓖麻纖維的氣味。在木製的固定裝置上,蔬菜汁液製成的油彩和清漆散發出甜甜的味道,瀰漫四周。這些固定裝置包括各種系纜索的木墩和配套設施,它們直接從甲板的地板上穿出來。

如果戰艦還能移動的話,你的周圍還會響起木頭相互摩擦發出的聲音:這些木頭之間有正接的,也有斜接的,有用鳩尾榫槽連接的、用木釘連接的、用榫頭連接的,甚至木料的接合處和槽口的接縫處也塞著木頭—它們一起移動,互相擠壓,組成了一首「協奏曲」,發出刺耳的嘎吱聲、呻吟聲、尖叫聲、哀號聲、嗡嗡聲和低頻震動聲。從埃及法老的尼羅河到維京人的挪威峽灣,木製戰艦的造船工藝一直發展延續了將近六千年,譬如鋪設船體所用的木板的公差,木質的軟硬程度,木料的柔順和僵化,木材的採伐和運輸,以及通過精確計算來確定船隻下水的方式等各方面,古人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將這些技藝口口相傳。

隨後,這些凝聚著造船工匠心血的、偉大的木製戰艦就航行到了特拉法爾加以及其他海上戰場—這是一種文化的「總結」和「封裝」,幾乎每個地域的人類文明都具有這種衝動:將木材從深山中開採出來,再駕馭著由它們製造的船隻遠離陸地,投入大海的懷抱。

存留至今的大型木製戰艦,比如「勝利」號,本身就是當時的造船技術乃至海洋文化的巨大載體。而且,它們均是木製戰艦發展到高峰時期的絕佳明證。對於遊客來說,相比於在陸地上觀看戰艦的照片,當然是在海上直接登船參觀更能激發他們對激烈海戰的想像力—這與參觀陸地上的戰場遺蹟是相似的。然而,海上戰場卻並不存在發生戰鬥的物理痕跡。狂風和巨浪在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內就把海面上的殘骸給颳走了,海水還會淹沒船隻以及戰鬥中遇難者的遺體。

相比之下,陸地戰場上的遺蹟能保存的時間則長得多。士兵們的鐵鍬在地面上留下的「傷疤」可能會存在很多年,例如美國南北戰爭的戰壕遺蹟。現代戰爭的猛烈炮火會把土壤打得坑坑窪窪,把森林撕成碎片, 把肥沃的土地變得貧瘠不堪,把村莊甚至整個城鎮夷為平地。在戰士們躺在自己的墳墓中多年之後,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壕地帶的景觀卻仍留有那場可怕悲劇的痕跡。通過記憶,人們將過去的戰鬥經歷與永遠屹立不倒的地標聯繫在一起,比如葛底斯堡的小圓頂、滑鐵盧的山脊、塞莫皮萊的山口、奧馬哈海灘的懸崖, 等等。只要人類關於這場戰爭的集體記憶還存在,人們就會永遠記住這些榮耀和苦難之地。

相比之下, 「勝利」號的火炮甲板——或者任何其他海上戰場的遺蹟——則可以讓遊客們直接進入到當年戰鬥行動的核心區域。走上露天甲板,遊客們可以在當年納爾遜曾站過的地方駐足,當時法軍神槍手的子彈就把他擊倒於此。從戰艦的吃水線向下走到最底層的船艙,遊客們能看到一個燈光昏暗的角落——這盞燈並不比當年那盞幫助外科醫生斯科特(Scott)截肢和探查碎片傷口的燈亮多少——納爾遜就曾躺在那裡,靜候著死亡的到來。在火炮甲板上,「勝利」號戰列艦裝備的60 門主炮(32 磅和24 磅炮)嚴格地以3.66 米的間距排列, 形成炮組。

走到這裡的遊客們會發現自己被迫採用和200 年前的炮手們完全相同的姿勢,遵循相同的動作,甚至還以相同的傾斜視角從大炮的後面注視著海面。如果趕上一個遊客爆滿的日子,登艦參觀的人們互相擠來擠去,你還能親身感受到,而不僅僅是看到,在3000 噸重的木殼裡塞進去1000 人是有多麼擁擠。誠然,對遊客而言,戰時艦上的噪音消失了:沒有將炮車推到炮口的隆隆車輪聲,沒有喋喋不休的命令聲,沒有轟然炸響的炮聲。遊客們也不用被迫保持自己身體的平衡,因為沒有海浪在他們腳下奔湧使船體傾斜或側翻,也沒有狂風吹過他頭頂約30 米高處的風帆所造成的劇烈晃動。於是,恐懼將不復存在,而因戰時高強度活動帶來的身體疲憊,以及戰場環境帶來的壓迫感與緊張情緒也將不復存在。

但是,比起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的戰爭遺蹟,風帆戰艦的火炮甲板都更能將血淋淋的戰爭場面展現在遊客們的眼前——法國人的炮彈將英軍炮手們斬首或腰斬,甚至肢解。致命的彈片紛飛著,將活人剮成碎肉。那些汗流浹背的炮手們萬分緊張地利用手杆每隔半分鐘就挪動一次3 噸重的鋼製大炮。為了給炮手補充能量,這些炮位上都懸掛著盛滿豌豆湯的容器,發射藥產生的濃煙不斷從炮管中湧出,瀰漫了一個接一個的炮位。最後,好消息終於傳到了這裡,敵軍被徹底擊敗,這場大屠殺終於得到了暫時的緩解,那些身處戰場的、耳聾的,以及似乎進入一種麻醉狀態的倖存者們才得以停下手頭的殺戮工作,開始為他們自己的好運氣,以及那些僥倖生還下來的親朋好友的好運氣而感到慶幸。

任何人只要登上「勝利」號的甲板,都會聽到特拉法爾加海戰的一些「回聲」,這些人會將「回聲」帶走,散布四方。但是,究竟是什麼把「勝利」號和它搭載的水兵帶到那個地方的?還有,他們為什麼要在那裡做那些事情?這些事並不是那麼容易弄清楚的。畢竟,特拉法爾加只是大西洋的一小塊區域,其位於直布羅陀海峽西北40 英裡處,至多2 平方英裡大。只有配備了航海圖和羅盤的航海家,才能把它和其他任何衝刷著西班牙那條長達50 英裏海岸的海域區分開來。甚至在納爾遜和維爾納夫的時代,這裡每天也都被為數眾多的沿海渡輪、漁船和商船所填滿,而且這些船上的船員都對他們即將進入或離開這一歷史上著名的「戰略十字路口」毫不在意。在我們這個時代,進出此地的船隻噸位往往超過納爾遜和維爾納夫麾下全部戰艦噸位的總和。有一個問題是,這兩個對手麾下的艦員們在如此廣闊的海域內作戰,是什麼力量驅使他們在那天將「巨大的戰艦森林」帶到默提特—拉尼亞的西部海域?事實上,直到20 世紀末,許多水手或陸上居民也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確切答案,即:究竟是什麼促使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的艦隊於1805 年10 月21 日聚集在特拉法爾加角附近海域進行海上大決戰的?

本文摘自《海戰論:影響戰爭方式的戰略經典》

相關焦點

  • 大航海時代,讓英國稱霸海上的勝利號風帆戰列艦
    文|老白380 讓英國稱霸海上的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在大航海時代,英國作為世界上最早發展風帆戰列艦的國家,有一艘風帆戰艦在英國的海軍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這艘戰艦參加過一場海戰,奠定了英國百年間的海上霸主地位。這艘戰艦就是英國的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大航海時代的傑作英國的勝利號風帆戰列艦於1759年開始建造、1778年開始服役,可以說是英國海軍最具有代表的一款風帆戰艦。
  • 怒海截殺,風帆時代的巡航艦VS戰列艦
    巡航艦VS戰列艦當時的風帆戰艦主要分成兩種類型,大型的所謂「戰列艦」用於艦隊決戰,不戰則已,開戰就是決定英、法、西、荷等海上強國國運的一場豪賭。除了這種輕易不會動用的國之重器,就是「不倦」號這樣的「巡航艦」了。
  • 戰艦世界閃擊戰:戰列艦「喬治亞」國服首發上線!
    群艦競逐,酣暢淋漓!由全球知名戰爭遊戲開發商Wargaming與愷英網絡共同研發,網易獨家代理的《戰艦世界閃擊戰》今日迎來重量級戰艦——M系IX級戰列艦「喬治亞」!它全能的屬性和強悍的戰力,將帶你盡情體驗巨炮狂轟的暢快與熱情,領略M系戰列艦的獨特魅力!
  • 前進的風帆,拿破崙戰爭時期的英法風帆戰艦
    雖然這個說法未必準確,但半島戰爭中,制海權對於反法聯軍的最終勝利居功頗大。按照史學界的普遍看法,從1792年到1815年的那段被稱之為法國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的歷史時期,是風帆時代海軍戰爭藝術發展的最高峰。
  • 世界最大風帆戰艦奇特一生:1839年領著整個奧斯曼海軍叛逃到埃及
    戰後,奧斯曼帝國蘇丹馬哈茂德二世(1808-1839年在位)認為,海軍缺乏大型戰艦是重要的戰敗原因。因此,他將建設海軍作為恢復帝國軍力的最優先工作,也希望借建造大型戰艦來恢復國家士氣。在馬哈茂德二世的命令下,效力於奧斯曼海軍的建築師梅赫梅特·卡爾法和工程師梅赫梅特·埃芬迪作為主要負責人,設計出了當時世界最大的風帆戰艦——「馬哈茂迪耶」號一級戰列艦。
  • 世界最大風帆戰艦傳奇:1839年作為土耳其旗艦,率全艦隊叛逃埃及
    由於失去競爭動力,風帆戰艦的噸位競賽在19世紀初期一度停滯了下來,排水量很少再突破5000噸的大關。 不過,位於東方的奧斯曼帝國卻在1827年掀起了一次海軍建設浪潮,進而催生了一艘世界最大的風帆戰列艦。
  • 《戰艦世界閃擊戰》傳奇戰列艦「密蘇裡」重裝上線
    由全球知名戰爭遊戲開發商Wargaming攜手愷英網絡傾力研發,網易獨家代理的《戰艦世界閃擊戰》傳奇戰列艦"密蘇裡"號本周重磅登陸,!史詩見證者,重返海戰場M系IX級戰列艦"密蘇裡"作為諸多戰艦中的佼佼者,齊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她不僅是一艘性能出色的戰艦,也是勝利的見證者!
  • 這些戰艦的戰鬥力好強!世界十大著名戰艦盤點
    這些戰艦的戰鬥力好強!世界十大著名戰艦盤點戰艦具有很強的裝甲防護能力和較強的突擊威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若干世紀裡,戰列艦曾經雄霸海洋世界,獨領一代藍色風騷,是近代海軍艦隊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來了解一下世界十大著名戰艦吧!
  • 海軍交響曲之風帆戰列艦
    續航力很長,在很長時間內是世界上最大的船。在20世紀初至第2次世界大戰末,戰列艦是一支艦隊中提供遠程打擊手段的一座戰略平臺而深受各國海軍的重視。 20世紀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列艦仍然是作為遠程打擊手段的一座戰略平臺而深受各國海軍的重視,其長期被稱作主力艦就說明了她作為海軍主力的歷史。人類歷史上的最後一艘戰列艦於1998年退役。
  • 戰列艦發展史二:前無畏艦時代!
    上一期講到了19世紀中期風帆木製戰艦逐漸被鐵甲艦取代,到19世紀末期已經出現了全鋼結構的鐵甲艦,跟木製風帆戰艦相比鐵甲艦的噸位越來越大、航速越來越高、火炮口徑也越來越大,但大口徑艦炮帶來的弊端就是主炮射速太慢。
  • 數以百計的艦炮,縱橫四海的風帆,大洋刺豚——風帆戰列艦的時代
    在蒸汽機問世之前,大洋的主宰者是風帆戰列艦,擁有數以百計艦炮的風帆戰列艦優雅而緩慢的移動,戰爭雙方排列出整齊的步伐彼此配對展開廝殺。在風帆戰列艦出現之前,各國海軍也陸續出現過一些大型水面戰艦,諸如五牙大艦,樓船,龜船等更接近與運輸船而非戰艦的水面艦艇。在大量艦炮上艦之前,海戰的形式局限於弓箭,投石機,以及近距離跳幫戰術。
  • 100年後的補刀:一艘被空襲擊沉的風帆戰列艦
    在持續兩年多的戰爭中,皇家海軍先後派出四艘三級戰列艦(布倫海姆號、康華麗號、梅爾維爾號和本文將要介紹的威裡士釐號)和幾十艘中小艦艇,除一艘風帆明輪炮艦外都是風帆艦。東印度公司艦隊派出了十多艘軍艦,全部都是明輪+風帆的機動炮艦。以上軍艦相對大清的水師,無論在硬體上還是軟體上都構成了巨大的代差。而且,四艘戰列艦是什麼概念,僅約相當於那時皇家海軍戰列艦隊實力的二十五分之一。穿鼻洋海戰中,廣東水師的中式戰船起火爆炸,注意右邊遠處的東印度公司明輪炮艦「涅墨西斯」號。
  • 以「無畏」之名,引領時代的偉大戰艦——「無畏」號戰列艦
    「無畏」號是第1艘裝備單一口徑主炮的戰列艦。她的出現誘發了一場波及全球的海軍軍備競賽,延宕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作為一種極具革命性的新型戰艦,無畏艦的概念一經確立,其後續艦的建造工作便全面鋪開,並以每年3到4艘的速度陸續下水。
  • 世界第一艘鐵甲風帆戰艦「勇士」號到底採用哪些先進技術
    1860年12月29日,世界第一艘鐵甲風帆戰艦「勇士」號在布萊克威爾下水。這艘軍艦並非完美無瑕,其阿姆斯特朗178mm(7英寸)艦炮就不是很成功。但是憑藉這艘劃時代的戰艦,英國再次證明它是海洋霸主,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海軍力量。這艘戰艦並非只存在史料中,它的設計圖完好地保存至今。從尺寸、排水量、裝甲、火炮等諸多角度來看,「勇士」號更符合戰列艦的標準。這是「勇士」號的原始圖紙檔案,可以清楚看到,它延續了19世紀上半葉經典的風帆護衛艦的外形,但裝備了最先進的機械設備。
  • 世界上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
    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於1944年建造的第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舷號:BB-63),也是美國海軍第三艘以密蘇裡州為名的軍艦。該艦為美國最後一艘建造完成,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曾經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和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
  • 風帆的落幕,蒸汽機時代的來臨,鐵甲艦時代的艦炮裝甲與火炮布局
    風帆不堪重負,風帆戰列艦裝上裝甲以後根本跑不動,所以西班牙人認為給風帆戰列艦安裝裝甲是一種愚蠢的選擇。即便如此,西班牙這種失敗的常識,也已經為海軍的變革埋下了一顆種子。順道俘虜了150名軍官,老式的無裝甲風帆戰列艦,面對擁有爆炸能力的開花彈,風帆戰列艦引以為傲的數以百計的艦炮在開花彈時代,成為了風帆戰列艦的催命符,一發恰到好處的高爆彈就可能讓一艘風帆戰列艦成為一團碩大的煙花。錫諾普海戰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慘敗,標誌著風帆戰列艦時代的喪鐘已經被敲響。
  • 怒海爭鋒 《戰艦聯盟》手遊密蘇裡號戰列艦曝光
    導 讀 祖龍娛樂旗下首款真實公平海戰手遊《戰艦聯盟》在本次為玩家們帶來的是依阿華級戰列艦中聞名於世的密蘇裡號
  • 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傳奇戰艦——厭戰號戰列艦
    厭戰號戰列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二號艦,她的名字是英國皇家海軍中的傳統艦名,也是第七個使用這個名字的戰艦。該艦於1912年10月31日在達文波特皇家船廠開工,1913年11月26日下水,1915年3月15日竣工,造價為252萬英鎊。
  • 攜信仰之力出徵《戰艦世界》S系列寧號戰列艦解析
    如今《戰艦世界》全新0.9.8版本已正式上線,現在您不僅能通過新的指令任務來獲得戰列艦「米高揚」號作為獎勵,還可在馬拉松挑戰中招攬傳奇艦長「庫茲涅佐夫」,為您的戰略生涯增添新的樂趣,而全新的7v7排位賽也即將於明日正式開戰,諸多戰爭豪禮只待您來斬獲!
  • 法復刻風帆戰艦出航 中國也有一艘風帆船正在建造中
    古帆船與現代在戰艦不太可能同框,但近日法國海面就出了這個畫面。法國復刻出了18世紀的風帆戰艦「赫敏」號,並出航了。正好與法國少軍的主力在役護衛艦普羅旺斯號同框。「赫敏」號高高的三桅,與古代舷側火炮復古之氣濃鬱。而法國現在的護衛艦則是目前數一數二的世界一流戰艦,隱身艦即先進又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