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遺忘的千年古鎮,七裡長街,三五百間舊屋,精美豪宅大院

2020-09-05 古村遊

鹽城東臨黃海,擁有美麗的黃金海岸線,兩千多年前,以&34;而得名,歷史悠久,處處散發著濃鬱的海鹽文化。千百年風雅沐浴,無數美好的古村古鎮散落其間。這些古村鎮沉澱著鹽城的歷史和文化,但隨著新時代的到來,這些古村鎮有的被開發成旅遊景點,等待著涅槃重生;有的則被列為歷史保護區,防止人為的破壞;有的則被冷落,被遺棄,直到頹敗。

安豐鎮,位於江蘇省鹽城東臺市境內,因為地處黃海之濱,盛產優質食鹽,早在唐開元年間,這裡就成為了中國最重要的鹽場之一,古稱「東淘」。明清時期安豐達到其繁華的頂峰,48000多名灶丁齊聚於此,是聞名天下的「淮南中十場」之首。商賈雲集,安鹽遠銷全國各個省區。

串場河內千帆雲集,川流不息、繁忙異常。船家為了來回過橋便利,便常在艙內放置些石板帶到安豐,日積月累,鋪就了七裡長街。使古鎮形成了「三關六碼頭,九壩十三巷,七十二個半廟堂」的壯觀景象。那時的古鎮民安物豐,故更名為「安豐」。

走進安豐古鎮,仿佛穿越時空置身於古樸的明清時代。青石板鋪就的七裡長街,現存約378米,一條古石板路貫穿其中。街東有巷道7條,雖不知這些歷經多少年歲月,多少古人從這裡走過,但現存的豪宅大院依稀可以見到當年的繁華。吳氏家祠、萬氏古宅、郝氏古宅、朱家大院、曹家大院、錢維翔故居、袁承業故居則星羅棋布於明清古街九壩十三巷之中。

位於北玉街王家巷內鮑氏大樓是一座歷經近二百年風雨的徽式建築。鮑氏大樓高牆四圍,設內外牆門二重,巧妙地將古代徽州建築和蘇北地方文化融為一體。鮑氏大樓是清乾隆時期兩淮鹽商總務鮑志道堂弟鮑致遠建造的,前後歷時十多年時間,總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裝修精緻,磚雕、木飾尤為精美,具有明顯的徽式建築特色;既反映出清末當地商品經濟較發達的歷史,又給人以美的享受,具有重要價值。

安豐古鎮偏安鹽城東臺一隅,坐落於市井中顯得恬淡而精緻,以致於很多鹽城人也不知道它的存在。歷經千年歲月洗禮,如今的安豐古鎮遠離燈紅酒綠,安逸而寧靜,沒有過多的商業侵擾。古路兩側有飄香的美食、樸素的民居,亦可見傳承的民俗訴說著百年的歷史。古街全開放不收費,有很多原住民,幾處小景點和大宅單獨售票,但是常年遊客不多,百姓安逸,牆角的花朵靜享歲月安好。

那麼,你是否喜歡到古村鎮遊玩,感受歷史的韻味?對於現在國內充滿商業氣息的古鎮都有哪些看法?你是否喜歡像安豐古鎮這樣原始的古鎮?如果有機會你願意到這裡走走嗎?

相關焦點

  • 鹽城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千年古鎮,七裡長古街及精美豪宅,隨處可見
    ,時間長了就有了後來的七裡長街。這裡有代表安豐興盛的七裡長街石板古路,現在保留的不足400米。在古街九壩十三巷之中還有許多名人故居,富商豪宅,比如袁承業和錢維翔的故居,曹家和朱家的大院,萬氏、郝氏還有吳氏的祠堂。處處彰顯安豐古鎮的繁華。
  • 《鏡花緣》就是在這裡完成 鹽城伍佑千年古鎮的「前世今生」
    晉朝開始建鹽場,唐時稱伍佑場,明朝天啟年間建鎮,目前為鹽城市境內現存的,保留較為完整的千年古鎮。5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伍佑古鎮,撫摸跨越千年的歷史印記,探尋古鎮的「前世今生」。   走進伍佑古鎮的曾氏大樓,記者被這座古典徽派風格建築深深吸引。曾氏大樓建於清末,是古鎮現今保存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民居建築。
  • 中國一個被遺忘的千年鹽都,雲南黑井古鎮
    原文標題:黑井古鎮,被遺忘的千年鹽都黑井古鎮,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恐龍之鄉」——祿豐縣,它依山傍江,久封於龍川江河谷中差不多一個世紀。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個產貢鹽的地方,民風淳樸,風景秀麗,與世隔絕,屬雲南四大古鎮之一。
  • 江蘇美景排行榜:夢裡水鄉,煙雨江南,江蘇最美十大古鎮
    江蘇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中部,長江、淮河下遊,東瀕黃海,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全國最發達的省份之一的江蘇,自古便是富庶之地,有精巧雅致的古典園林、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鎮水鄉、有眾口頌傳的千年名剎等,旅遊資源極其豐富,尤其以獨具特色的江南水鄉古鎮聞名海內外。
  • 鹽城又一千年古鎮走紅,門票免費媲美窯灣,《水滸傳》在此著成
    文/古怪旅行社 (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 要麼心在書裡,要麼身在路上,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 如果說要評選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擔當,那麼古鎮絕對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存在。無論小鎮的規模大小,古老或現代,繁華或者衰落,它們都是所屬城市歷史發展的最佳縮影。
  • 南絲路上千年古鎮,川南最大中西合璧老豪宅,古院三十有人家
    歲月的印跡,古街古院雖然橫江鎮交通便利,經濟發展還不錯,但古老的東西卻沒有被破壞和丟棄,這裡保存了古鎮的風貌。橫江古城現存多是明清時期的建築,有七街十巷,明清成片建築超過九成保存完好。橫江古鎮是宜賓民居建築保存最完好的古鎮。
  • 鄉村旅遊看臨滄 | 魯史古鎮——在茶馬古道上撿拾遺忘的歲月
    黑惠江,背靠瀾滄江,地勢非常險要,是茶馬古道必經之地,也是滇西第一要塞古鎮。過去,馬幫過谷越江來到魯史歇腳,有三街七巷中的綠樹、粉牆、黛瓦、蹄印、古道、小巷和人家為證。古鎮坐南朝北,是典型的坡形古街,整體布局為三街七巷一廣場:三街的寓意為「天、地、人」,所以有樓梯街、上平街、下平街;地勢坐南朝北,七巷也就寓意著七星朝北鬥,分別由駱家巷、十字巷、董家巷、黃家巷、曾家巷、楊家巷構成鬥勺,鬥柄為中間的魁閣巷;一廣場即四方街廣場。
  • 江蘇有處「精美豪宅」,雕梁畫柱不輸平遙,錯字匾額至今成謎
    ,其具有非常高的欣賞價值與研究意義,尤其是各商家大院,其在建築上豪華大氣,堪稱豪宅,在江蘇的吳江也有這樣的一處建築,雖然不是各商家大院,也不是巨資修建,但是卻被稱為豪宅,一起來看看這處建築究竟有什麼魅力吧。
  • 江蘇又一景點走紅,七千年古鎮被稱「洞天福地」,景色不輸周莊
    江南的美景到處都是,秀麗的山水,古色古韻的水鄉古鎮,這些都讓人們沉醉;江南的古鎮有很多,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大概就是周莊、烏鎮、南潯等等這些古鎮了;我們今天說到的也是一座位於江南的古鎮,這裡有山有水有人家,這裡雖沒有前者有名,但是景色完全不輸前者,一起來看一看吧!
  • 「畫裡瀘溪,探秘古鎮」有格調的浦市古鎮,藏著湘西版喬家大院
    上一期小盤子和大家探秘了瀘溪境內一座用石頭打造的軍事要堡-巖門古堡,今天我們再次走進瀘溪,來盤一盤一座有腔調的千年古鎮-浦市古鎮。,竹木排筏沿河停靠長達數裡,早在明清時期,就有&34;和&34;讚譽。、24座貨運碼頭、45條巷弄、1130棟封火牆&34;、72座寺廟道觀、90座作坊(土地堂)等龐大建築群;富賈的商人們還在這裡置辦田產、建造豪宅大院,其中最大的李氏宅室就佔地20餘畝,有&34;,並有後花園和遊泳池。
  • 黑井古鎮:破而不衰的千年鹽都
    因鹽而興,又因鹽而衰,千年鹽都黑井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古鎮。當年的金粉浮華之地,伴隨著絢爛之花的凋零而歸於平淡,平淡得幾乎不為世人所知。「鹽城」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卻留下了古色古香的具有唐宋風貌坊巷,頗具明清風格的民居,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古戲臺,以及古寺廟、古鹽井、煮鹽灶戶等,特別是享譽省內外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典型的武家大院,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遊客。「王」字型的武家大院豪宅、貞節牌坊、道光皇帝的御筆、飛來寺、以前曾產過鹽的鹽井及滷水池子仍留在那裡。
  • 鹽城:在鹹的山河湖海間(下)
    跟一般印象中的「江蘇」古鎮不同,鹽城的古鎮大多沒有小橋流水和亭臺樓榭,水是廣闊的溼地,樓是實用主義的住宅,歷史和文化仍是今天古鎮的談資,普遍擁有一種「接地氣」的樸實。鹽城東臺的西溪古鎮因為宋代設立鹽倉而繁華一時,在此之前,從漢代開始,西溪就是海鹽的重要產地。北宋三相晏殊、呂夷簡、範仲淹都曾來此擔任過鹽倉監,負責收取鹽稅。
  • 一個被遺忘的千年古鎮——江蘇如東豐利鎮
    一個被遺忘的千年古鎮——江蘇如東豐利鎮,走進小鎮,街道兩旁儘是些古老的建築,青磚小瓦,雕廊飛簷,陳嵩從京城告老還鄉時帶回的精美書畫作品成了陳家最寶貴的精神遺產。目前小院裡還有後人住在裡面,透過窗戶還能看出裡面的古色古香。
  • 探訪千年鹽都傳奇古鎮黑井
    黑井古鎮   因鹽而興,又因鹽而衰,千年鹽都黑井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古鎮。「鹽城」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卻留下了古色古香的具有唐宋風貌坊巷,頗具明清風格的民居,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古戲臺,以及古寺廟、古鹽井、煮鹽灶戶等,特別是享譽省內外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典型的武家大院,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遊客。  「王」字型的武家大院豪宅、貞節牌坊、道光皇帝的御筆、飛來寺、以前曾產過鹽的鹽井及滷水池子仍留在那裡。
  • 江蘇南京有處「豪門大宅」,門票35勝王家大院,被稱「金陵之冠」
    南京作為江蘇的省會,古都之一,一直都存在著許多名門望族,這些大家族自然就建造了自己的「小天地」,如果要說院落群的豪門大宅,首先會想到的排名第一的王家大院,以及喬家大院和皇城相府,這些都處在山西。也可以說山西承包了所有的豪門大宅。但其實「豪宅」或者「豪門」不僅是山西的代名詞,更是江南富商的名號。在南京有處楊柳村古建築群,為什麼說一個村落的建築群是「豪門大宅」?
  • 江蘇徐州窯灣古鎮,傳說中的「蘇北小上海」,千年古鎮也繁華
    江浙滬古鎮不少,位於江蘇徐州新沂市西南邊緣的窯灣古鎮,京杭大運河及駱馬湖交匯處,與宿遷、睢寧、邳州三市縣相連,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和聞名全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黃金水道金三角」和「蘇北小上海」之稱,也是蘇北當今保存完好的唯一古鎮。秀美的運河風光不輸於「江北水城」之稱的南陽古鎮,窯灣古鎮的歷史可以從東周開始算起,在兩千多年前的時候,古籍上已經有了當地的記載。
  • 峨眉山腳下被遺忘的千年古鎮,仿佛另一個世界……
    ,也是歷史文化名鎮,被不少遊人甚至四川人遺忘,這就是羅目古鎮:隱於名山之下,藏於鬧市之旁。萬埝路、順河街,古鎮保留完好的老街巷:窩主在峨眉山上改造了設計酒店,在羅目古鎮設計了「角落」客棧,茶屋和酒吧。想要尋找兒時記憶的小夥伴快來感受吧。角落是個客棧,也是咖啡屋和茶屋,口口相傳,愛旅行和清淨的人慕名而來。 我睡的屋子是7間房裡最小的一間,巧的是:20多天前我在陽朔浪石的民宿掌柜也來體驗過。掌柜克見幾乎每天去爬山,話語不多,都留給了同頻道的人。角落客站門口:
  • CNT目的地|鹽城:在鹹的山河湖海間(下)
    跟一般印象中的「江蘇」古鎮不同,鹽城的古鎮大多沒有小橋流水和亭臺樓榭,水是廣闊的溼地,樓是實用主義的住宅,歷史和文化仍是今天古鎮的談資,普遍擁有一種「接地氣」的樸實。鹽城東臺的西溪古鎮因為宋代設立鹽倉而繁華一時,在此之前,從漢代開始,西溪就是海鹽的重要產地。北宋三相晏殊、呂夷簡、範仲淹都曾來此擔任過鹽倉監,負責收取鹽稅。
  • 魯史古鎮 在茶馬古道上撿拾遺忘的歲月
    魯史在距離鳳慶縣縣城84 公裡的深山裡,其前擁黑惠江,背靠瀾滄江,地勢非常險要,是茶馬古道必經之地,也是滇西第一要塞古鎮。低谷壩子中古樸的瀾滄江靜靜流淌,宛如一灣碧玉,聰慧的魯史人便是伴著瀾滄江長大的,和瀾滄江的命運緊緊相連。過去,馬幫過谷越江來到魯史歇腳,有三街七巷中的綠樹、粉牆、黛瓦、蹄印、古道、小巷和人家為證。
  • 那些年鹽城東臺美景在我們心裡刻下的烙印……
    其中歷史文化休閒片以千年古鎮西溪為核心,擁有集海鹽文化、佛教文化、孝賢文化等為一體的人文景觀區;海春軒塔 :建於唐修於宋,為「內唐外宋」兩層磚結構塔抱塔,迄今己有1380餘年,塔齡為江蘇現存58座古塔之最,民間俗稱「西溪寶塔」,又名「孝母塔」、「尉遲塔」,1982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