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留觀病房裡,一名5歲的小男孩頂著兩個「烏眼青」,可憐巴巴地坐在病床上。小傢伙是在跟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時摔到了頭,導致顱內出血。「疼……」男孩雙眼無神地小聲哼哼著,一旁的家長顯得憂心忡忡。
大到道路交通傷害、墜落傷、誤服,小到各種磕碰、擦傷和切割傷……暑期以來,在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各種受傷患兒幾乎每日可見,且數量明顯增多。
7月29日,急診科接到了兩名車禍傷患兒。當天,一家人開車外出,姥姥抱著2歲的弟弟,與6歲的姐姐一起坐在汽車後排,兩個孩子都沒坐安全座椅。
車禍發生時,弟弟雖然被姥姥抱在懷裡,可還是瞬間被彈了出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姥姥的「安全氣囊」,孩子不僅顱內出血,還有腦挫傷;6歲的姐姐下肢骨折嚴重,一條腿的遠端動脈幾乎沒了搏動,被緊急送到醫院做了急診手術……
「這起兒童道路交通安全傷害事件很典型,如果姐弟倆當時坐在安全座椅裡,一定不會傷得這麼嚴重。」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透露,除了乘坐汽車時發生的車禍傷,還有自己騎摩託車、電動車上路的受傷患兒,年齡大多在十三四歲,傷勢也都很嚴重。
受傷患兒裡還有一些被燙傷的。前兩天,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就接診了一名12歲的男孩。孩子自己在家鼓搗小實驗,用火將一個塑料製品燒化後,滾燙的液體滴落到腳面上,當時就起了個大水泡,幾乎覆蓋了整隻腳面。孩子到醫院檢查時,已達到深二度燒傷。還有一些燙傷患兒是不小心碰灑了盛有熱湯、熱水的碗或杯子受傷的。
郭文彥醫生提醒家長,孩子發生燙傷後,千萬不要抹醬油、牙膏或香油,這些東西不僅作用不大,還可能引起感染,並且會影響醫生判斷孩子皮膚燒燙傷的程度。他建議,發生燒燙傷後,要第一時間用流動水衝洗至少15分鐘,減少熱損傷,這樣比不做任何處置就來醫院的後期恢復效果要好很多。另外,也不建議直接用冰塊冰敷,這樣不利於後期傷口恢復。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