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叢樹
來源|魯商儒風
西安冰峰要上市,像一個大鉤,勾起了很多人對民族飲料的回憶。
天府可樂、嶗山可樂、北冰洋、山海關、八王寺武漢二廠汽水,這些曾經的民族飲料,是重慶、青島、北京、天津、瀋陽等地人的全民飲料,全國人民的記憶,很多是百年品牌,但都因被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收購,而一度消失,後來雖然被收回,產品重現市場,但要再返輝煌,距離遙遠。
類似的「配方」,冰峰也有曾有過——他們也曾與百事可樂合資,幸運的是,他們是極少數沒有受到重創的民族飲料品牌。
1、冰峰要上市,曾與百事合資
最近,冰峰要上市,竟然衝上了熱搜。
如果從規模來說,冰峰只是一個不大的企業,2017年到2019年,3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億元、2.8億元和3億元,放在如今動輒幾十億的中國企業中,只能算一家很小的企業。如果未來上市,在A股4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年營業收入將排在最小的前300家左右。
之所以如此受關注,是因為它是極少倖存的民族飲料品牌之一。
中國的汽水,是100多年前荷蘭人帶進來的,所以當時叫荷蘭水。1948年,一位姓李的老闆,從天津汽水廠購買了一套汽水生產設備,本來準備運到新疆建廠,但經過西安時,天降大雪,道路被封,只能停在了西安,1951年,他就地建成了西安第一家汽水廠——西北汽水廠。
1953年,該廠併入西安食品廠。這時,生產汽水的,只是食品廠6個車間之一。1950年代末,又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又是一場大雪,為生產汽水打水的井轆轤被凍,就像是一座冰峰。冰峰品牌就是這樣來的。
隨後,冰峰汽水逐漸成為西安人的全民飲料,如今,無論是吃涼皮,還是白吉饃,或者是油潑麵,你常常能看到旁邊必配一瓶冰峰。從1951年建廠算起,冰峰已經有70年歷史,從冰峰品牌出現,也已有60多年歷史。
如今,冰峰是西安市糖酒集團持股99%的一家公司,張軍直接和間接持有糖酒集團54.66%的股份,也就是說,冰峰現在是一家民營企業,張軍是大老闆,目前任冰峰董事長。
2、曾被「兩樂」消滅的中國民族飲料
在中國,歷史比冰峰久遠,知名度一度比冰峰高的飲料,有很多。
天津的山海關汽水, 歷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是當時英國商人在天津建立的一家汽水廠,1921年,正式使用「山海關汽水」的品牌。這也是一大怪,山海關汽水不在山海關。
1922年,遜位末代皇帝薄儀大婚,設婚宴時,他特意交待要用山海關汽水,於是招待外賓時,桌上擺滿了山海關汽水。
當時的山海關汽水是高檔飲料,進入起士林等高檔西餐廳,還和可口可樂合作。
1956年,在地方工業部組織的全國汽水會議上,山海關的檸檬汽水獲全國第一,1983年其更名為天津市飲料廠後,成為全國八大飲料廠家之一。
不過,隨後在市場衝擊下企業逐漸陷入困境,1987年與可口可樂合資,最初幾年,山海關汽水生產和銷售都還不錯,達到了歷史最高峰,但從2000年停產,山海關汽水從此消失。
瀋陽的八王寺汽水至今也已有百年歷史,其最初是由張惠霖、金恩祺1920年創辦的奉天八王寺啤酒汽水醬油股份有限公司。瀋陽被日軍佔領後,廠子被搶奪,改而生產清酒。
解放後,八王寺成為東北飲料王, 1984年,中國代表團在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時,八王寺是指定飲料。
1993年,其與可口可樂合作,隨後品牌被雪藏10年,八王寺汽水也就此消失10多年。
武漢二廠汽水的歷史更加久遠,其最初歷史可追溯到1904年的漢口和利冰廠,1917年,冰廠又派生出和利汽水廠,兩個廠都由晚清輪船招商局「安平」號工程師、蘇格蘭人沃特休斯科塞恩和人一起創辦,後這兩個廠合併。
解放後,利汽水廠重組更名為國營武漢飲料廠,汽水廠成為第二車間,後獨立成為二廠,但利汽水廠品牌一直使用到1962年,隨後「二廠汽水」幾乎成為武漢人的全民飲料。
1990年代,二廠被可口可樂收購,「二廠汽水」停產,此後從市場上消失。
還有兩個可樂,也遭遇類似的命運。
山東青島的嶗山可樂,1953年就研製出了中國的第一瓶碳酸飲料,到1980年,曾在全國有100多家聯營廠,在青島佔據80%以上市場,在全國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經。
1990年代,嶗山可樂被可口可樂收購,1997年停產,從此消失多年。
重慶的天府可樂,可能是在全國範圍內影響最大的可樂。這家企業也有80多年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36年建立的重慶美華汽水廠。1980年代,他們推出天府可樂,一度佔據國內75%的市場, 在全國設有100多家罐裝廠,還在俄羅斯設有罐裝廠, 在日本有代理商,在美國設有分公司,可能是唯一走出過國門的中國可樂飲料。
1994年, 天府可樂與百事可樂合資,很快,市場上就見不到了天府可樂。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當亞洲汽水,生產的沙士汽水曾全國有名,他們也是於1993年前後與百事全資後,沙士汽水很快被邊緣化,直到消失。
當時行業內把之痛稱為「水淹七軍」。
3、冰峰倖免於難,很多品牌收回後難重現輝煌
其實,冰峰也曾與百事合資成立了公司。但他們和其他幾家國內飲料企業不一樣,而是與百事籤訂了協議,禁止對方在西安生產玻璃瓶飲料,這讓他們擁有價格優勢,同時,他們自己沒有改變配方,一直生產,成為國產飲料的倖存者。
而其他飲料企業不僅合資,還將品牌、配都交給了對方或合資企業,為自己的消亡埋下了禍根,多後這些品牌都被收回,且重現市場。
最曲折的是天府可樂,2008年,天府集團就向百事方面提出要回天府可樂的商標、配方及製作工藝歸屬權,雙方多次對薄公堂,直到2年後,才拿回了配方和工藝,2013年才又拿回了商標。2016年,天府可樂宣布復出。
北冰洋的收回過程也很曲折。北冰洋的前身是1936年成立北平製冰廠,其汽水一度也成為老北京人的全民飲料,全國人民到北京,也必喝北冰洋。1994年與百事可樂合資後,北冰洋汽水很快消失。
2007年, 經過談判,他們終於拿回了商標,但百事可樂要求籤署協議,北冰洋4年之內不許生產碳酸飲料,因此,直到2011年,北冰洋才重出江湖,此時其汽水已經消失了15年之久。
2004年,嶗山可樂也收回了商標和配方,並很快在對配方和包裝進行更新後,重新上市。
其他幾家飲料企業也先後收回了配方和商標,重現江湖。2003年,「瀋陽市八王寺汽水廠」被「吉福(瀋陽)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全資收購,隨後他們拿回八王寺商標和另一個商標金鐸,之後汽水重新上市; 山海關汽水於2014年重新上市;武漢二廠汽水, 則於2018年才重現市場。
此時,他們的品牌已經被逐漸淡忘,飲料的主力消費人群年輕人,甚至沒有聽說過他們,而市場已基本被「兩樂」、後來的娃哈哈、農夫山泉,以及統一、康師傅等佔領,尤其是可樂,「兩樂」已基本壟斷國內市場。
曾經的民族品牌幾乎無一例外地打「懷舊牌」,但從市場反饋看,很多人認為,口味一般,而價格又太貴,僅靠「懷舊」,似乎購買的理由還不夠。目前看,這些曾經的「全民飲料」,離重現輝煌還有相當遠的距離。
反倒是當年並不算知名的冰峰,由於留了個心眼,讓自己倖免於難,如今準備上市。
不能說當年如果不合資,他們就能保持輝煌,當時不少企業已經陷入困境,加上對跨國巨頭、洋品牌的盲目崇拜和輕信,對規則又不了解,才出現了讓人痛心疾首的「水淹七軍」,這是歷史的產物,也是歷史的教訓。
而「兩樂」,則通過收購、合資,付出寥寥的代價就迅速地將對手絞殺掉,現在看來其手法並不算高明,只是我們自己太不高明。
你認為這些民族飲料還能重現輝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