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戰役後,雙目失明的一級戰鬥英雄史光柱,後來怎麼樣了?

2020-12-17 小春說歷史

老山戰役後,雙目失明的一級戰鬥英雄史光柱,後來怎麼樣了?

「寧可前進一步死,絕不後退半步生,寧可死在上頂,也不死在山腳」。已經上了年紀的人,應該對這段話不陌生,這是一級戰鬥英雄史光柱的名言,1984年,收復老山的戰鬥打響,史光柱寫下了這段血書。

1984年4月28日,收復老山的戰鬥正式打響。

戰鬥進入白熱化狀態,史光柱所在的駐滇某部2排是尖刀中的尖刀,在向敵某高地進攻中,2排長劉朝順被炮彈炸成重傷,很多戰友犧牲,於是,作為代理排長的史光柱臨危受命,組織繼續衝鋒。

「死也要死在頂峰!」他在槍林彈雨中怒吼著。

衝鋒中,一枚地雷被踩響,史光柱再次負傷。左眼球被炸出,右眼也被彈片擊中,血肉模糊,天旋地轉。

他強忍著劇痛,又一次向山頂發起了衝鋒。

炮火將整個山頂都打翻了,史光柱在喊殺聲中重重倒了下去……

當他從戰地上醒來,問的第一句話就是:「高地拿下來沒有?」

連長哭著說:「史光柱,高地拿下來了,你的任務完成得非常出色。」

那場戰鬥中,史光柱身負8處重傷,雙眼球被炸傷……

後來,他的英雄形象被畫成連環畫、油畫,英勇事跡被譜成歌曲、寫成故事,傳遍祖國大江南北,《勇士強者史光柱》成為幾代人的記憶。

自老山戰役受傷之後,史光柱他一共哭過三次,第一次,是為去世的父親。

命運坎坷的父親是對史光柱影響最大的人,他的正直和對於真理的堅持給史光柱留下深刻印象,父親病重吋,史光柱參加了演講團,正在全國各地做巡迴報告,等他趕回家鄉時,父親已經走得很遠很遠,遠得讓他無法觸摸。撫摩著曾經留下父親氣息和痕跡的床鋪、凳子和旱菸袋,史光柱潸然淚下。

第二次是為犧牲的戰友。

史光柱到雲省麻慄坡縣的烈士陵園為戰友掃墓,遇一位悲痛欲絕的母親。老人家撫摩著冰涼的墓碑哭得肝腸寸斷,史光柱在安慰她的時候,也忍不住流淚了——老人的兒子是史光柱的戰友,在老山戰役中犧牲了。

第三次,是為自己,這是史光柱多年來的唯一一次。

有一天醫生告訴他,你右眼的瞳孔被炸碎了,左眼的玻璃球體已經流了出來,兩隻眼睛都保不住了。當時,正是南方的盛夏季節,他傻了一樣坐在那裡,大腦中一片空白,隨後,史光柱蒙在被子裡哭了。

戰友的安慰讓他更加難過,無聲的哭泣終於變成嚎啕大哭,壓抑了很久的淚水決堤似的流出來。

史光柱出生在雲南省曲靖地區的貧困農村,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出色的軍事指揮員,受傷之前,他已經入黨,並且是全團的模範標兵,他生機勃勃,正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然而,雙目失明的殘酷現實,將他永遠隔離在理想的彼岸,那一天,從中午到晚上,他一直在流眼淚,仿佛把一生的眼淚都要流盡了。

隨著和平的哨歌在時代變遷中越來越響亮,股票、房地產等一系列關於經濟、關於市場的新名詞、新概念佔據著人們的頭腦時,軍人與鋼槍 ,屁股只存在於社會的邊緣,史光柱也不得不面臨新的人生選擇。

如何才能好好地活著?雙目失明的、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也曾一度迷茫,有人讓他學音樂,但他的手指太短,彈不了琴;有人讓他學按摩,但他的腰有傷,不能長期站立,正當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迷戀上了文學。

一天,史光柱和戰友散步來到一家書店,戰友買了一本《郭小川詩集》,其中有一部分詩是描寫戰爭場面的,在戰友的誦讀聲中,史光柱似乎找到了共鳴,於是就坐在一個地方想了20多句話,念給戰友聽,結果戰友聽了不到十句就哈哈大笑,因為他寫的既不是打油詩,也不是抒情詩,有些四不像。

在戰友的笑聲中,史光柱下決心開始自學成才之路,他買了一個收音機聽文學講座,邊聽邊記,這樣的堅持終於有了收貨,他的第一首詩《我戀》在《解放日報》上發表了,這鼓舞了他的創作激情,從此開始了漫長的文學創作之路。

1990年,史光柱畢業於深圳大學中文系,畢業考試平均成績83.9,是全系三個優秀學生之一。

在上大學的四年學習過程中,他堅持每節課必上,別人學他也學,別人不學他也學,硬是憑著這種堅韌、毅力、執著,學完了全部課程。

深圳的夏天,湖溼悶熱,蚊蟲很多,一天,他坐在檣室裡,回憶思考一天的功課,突然服上被什麼東西叮了一口。原以為是蚊子,結果愛人進來見他的腿腫了起來。這才發現那是一隻蜂叮的,從那以後,他鑽進蚊帳裡複習功課,汗水常常浸溼了衣衫,他也全然不顧,他知道,自己是第一個盲從在校就讀的大學生,這和機會對他來說太重要了,別人流一份汗水可學到的東西,他必須要比別人多流10倍的汗水才能學到。

在和平的年代,史光柱沒有以功臣自居,而是始終保持英雄的木色,用堅毅、執著,創造了當代中國歷史上的五個「第一":第一個獲得學士學位的盲人;第一個演講超過2500多場次的新中國英雄;中國第一個英模作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個有創作成就的盲人詩人,先後出版了《我戀》、《背對你,投下黑色的河流》等6本詩文集,有的作品還被翻譯成俄、法、英等語種廣為傳播,並榮獲「魯迅文學獎"等全國各類文學大獎15次,由他作詞並演唱的《小草》,從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走進千家萬戶,他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08年,他又受邀參加北京帕運會開幕式,收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史光柱曾說,在生活的戰場上一樣做英雄,他的經歷就是最好的答案。

相關焦點

  • 鋼鐵戰士史光柱,老山前線打出來的一級戰鬥英雄,大校軍銜
    在眾多戰鬥英雄當中,有一位名叫史光柱的鋼鐵戰士,他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他是老山前線打出來的一級戰鬥英雄,後被授予大校軍銜。那麼史光柱究竟有著怎樣驚心動魄的戰鬥故事?史光柱出生於1963年,雲南馬龍人。
  • 1984年老山收復戰,戰鬥英雄史光柱是如何被救出的?此人居功至偉
    1984年老山收復戰,戰鬥英雄史光柱是如何被救出的?在給予越軍嚴正勸告並遭到無視後,我邊防部隊的戰士決定進行自衛還擊。1979年2月,戰鬥打響後,越軍被潮水般的攻勢打的找不到北,僅28天左右就結束了戰鬥。不過就在我方回撤以後,越軍並不接受這樣的失敗,於是繼續在邊境襲擾,還越界侵佔老山、八裡河東山、者陰山等地,隨後各部隊輪番上陣展開拔點作戰,雙方的對峙直到九十年代初才停止。
  • 來聽一首「一級戰鬥英雄」寫的歌
    (點擊按鈕欣賞歌曲)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3日訊 12月22日,由一級戰鬥英雄史光柱作詞作曲的音樂作品《脫下軍裝也是兵》新歌發布會在濟南市歷下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舉行,包括史光柱在內的8位戰鬥英雄親臨現場,與在場嘉賓一道共同聆聽這段傳遞著厚重情感的悠揚旋律
  • 珍寶島戰役結束後,成為戰鬥英雄的冷鵬飛,後來過得怎麼樣?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也是一位戰鬥英雄,他曾在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有著出色的表現,成為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戰鬥英雄,他就是冷鵬飛。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是發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一場自衛反擊戰,我軍作為正義的一方贏得了反擊戰的勝利。那麼,作為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戰鬥英雄,冷鵬飛後來過得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戰鬥英雄冷鵬晚年過得如何。
  • 戰鬥英雄史光柱被聘擔任雲南紅色旅遊專委會名譽會長和形象大使
    本次大會由雲南省鄉村旅遊協會主辦,一級戰鬥英雄史光柱及來自社會各界的200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會。 雲南省鄉村旅遊協會會長程擁斌就雲南發展紅色旅遊講話。專委會特別聘請史光柱擔任雲南紅色旅遊專委會名譽會長和形象大使。 成立大會上進行了授牌儀式:雲南省鄉村旅遊協會授予紅色旅遊專委會《雲南省鄉村旅遊協會紅色旅遊專委會》和《紅色旅遊示範基地》牌,雲南省教育基金會授予錫伯龍紅色文化莊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牌。
  • 著名戰鬥英雄史光柱擔任雲南家鄉紅色旅遊形象大使
    該專委會特別聘請著名一級戰鬥英雄、共和國最美奮鬥者史光柱擔任雲南紅色旅遊專委會名譽會長和形象大使。我拿出來了一輩子所有積蓄,修了雷鋒廣場,做了英雄群雕和蓋了四層樓的紅色展廳,我就希望現在的孩子、年輕人從小也能學英雄做好事,為國家做貢獻!」
  • 老山唯一被俘軍官汪斌,被越南迫害5年,回國後陳賡之子前來慰問
    在邊境輪戰時,我軍與越軍先後進行了扣林山、法卡山戰鬥、老山、者陰山、八裡河東山戰鬥。其中,解放軍在收復老山時犧牲233人;然而,在「兩山作戰」中,收復老山時,我軍卻出現了一個小插曲,此次戰役,我軍有6人被俘,分別是67軍王念順、李林海、姜文達、繆莆榮,還有14軍的汪斌,前5人都是戰士,只有汪斌是軍官。汪斌是誰?
  • 老山戰役最悲壯的插旗,被質疑造假,一保安笑稱:照片上的人是我
    一、老山戰役悲壯不已,英雄視死如歸保家衛國其實早在老山戰役之前,越南就一直想要進犯我國,但是都被中國軍隊擊敗了。可是他們一直沒有放棄攻擊行動,所以中國邊境人民的生活十分艱難,軍人和民眾的死亡情況非常嚴重,於是有了後來的老山戰役。
  • 老山戰役:一等功臣展亞平失去雙腿後因禍得福,現狀令人豔羨不已
    老山戰役:一等功臣展亞平失去雙腿後因禍得福,現狀令人豔羨不已文/文史紀事生命是寶貴的,但是祖國和人民只要需要我,我會毫不猶豫地為祖國流盡最後一滴血這句話出自一位戰鬥英雄之口,他就是曾經參與對越老山防禦作戰的戰鬥英雄展亞平,而他言出必行,說是這麼說的,做也是這麼做的,一諾千金令人欽佩。1979年2月,在忍受越軍不斷挑釁後,我邊防部隊為捍衛邊境領土,保障邊民生命財產安全,不得已進行自衛還擊作戰。
  • 戰鬥英雄李海欣與老山「7.12大捷」
    什麼是英雄?摧鋒之正銳,挽瀾於極危,可以稱為英雄!在上世紀80年代中越邊境老山防禦作戰中,有一個高地的名字如雷貫耳,全軍皆知,這就是「李海欣高地」。1984年7月12日在老山142高地防禦作戰中壯烈犧牲,戰後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42高地被命名為「李海欣高地」。
  • 對越反擊戰,老山前線實拍的經典電視劇,劇中女主角是當年花旦!
    當年的拍攝條件十分艱苦,沒有先進的攝影棚等拍攝條件,有一部影響力較大的電視劇便敢為天下先,帶著劇組人員上了老山前線拍攝。該劇片名由張愛萍將軍親筆題寫。我軍在老山前線奮勇殺敵,卻有影視劇組在老山前線拍攝電視劇,可想而知越軍心中會作何感想?當年的劇組的敬業精神,真心讓現在的人汗顏。這部在戰地實拍的電視劇,就是經典電視劇《凱旋在子夜》。
  • 少將:佔領老山主峰大紅旗不存在 沒這張照片
    3月16日,一則《收復老山戰役「犧牲」旗手31年後被發現仍健在》的文章在網際網路上被各大新聞網站競相轉載。文章中寫道:「在31年前收復老山的戰鬥中,一位負傷的戰士衝上制高點——老山主峰後,用身體把旗杆撐起,使軍旗在他失去知覺的情況下依然高高飄揚……跟隨主攻部隊的一位新聞幹事遠距離抓拍了這一場景(上圖)。
  • 他是魔鬼並雙目失明,漫威地獄廚房的情聖:無畏之人
    這裡的英雄/反派雖然沒有超能力,卻外掛滿天飛:牙籤殺人(靶眼),體術單挑美隊(金並),浩克畏懼之人(罰子)。。。在這些人中,有一位極其富有特色的存在。他是紳士,也是魔鬼,他雙目失明,卻感官敏銳,他就是無(da)畏(ye)之(mang)人(seng)Matt Murdock,A.K.ADaredevil。
  • 上甘嶺戰役中的戰鬥英雄 孫佔元
    孫佔元是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1925年生,河南林縣人。1946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歷任班長、排長。他作戰勇敢,機智頑強,先後5次立功。
  • 老山插旗照中的「主人公」羅仕忠,現狀如何?
    斯威夫特曾經說過:「誰高出眾人一籌,誰在眾人眼裡就是英雄。」如此看來,古今眾多英雄,總會在某個方面超出常人許多。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網際網路剛剛興起之後,一張名為《鮮血鑄造軍魂》的照片出現在網絡之上。隨後多年中,但凡是出現老山戰役那場戰役相關資訊時,總會以此照進行搭配,以突出戰役的艱難之處。
  • 約翰·彌爾頓忌辰 | 雙目失明後,他找到了人生和世界的光明
    原創 葉克飛 歐洲價值 收錄於話題#人文歷史37個雙目失明的彌爾頓,卻找到了人生與世界的光明。而在他去世後,英國迎來了新的未來。正如他所說:「上天賜給我們光,不是要我們對著光注視,而是要我們利用光來發現我們還遠不知道的東西。」
  • 對越反擊戰只打了一個月,為什麼老山戰役卻打了10年?
    可越南並不甘心, 隨即又捲土重來, 在我國較為偏僻的地區又開始修建大量軍事, 為徹底打消越南的侵略野心, 中國再次出兵, 兩軍在老山附近展開了持續十年的戰役, 俗稱老山戰役。 很多人不解, 明明反擊戰只打了一個月就勝利了, 為什麼一個老山戰役卻打了十年之久呢? 看看戰爭雙方各自的目的就知道了。
  • 我去雲南老山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乘坐的大巴從雲南文山市的汽車南站開出,出城後一路向南,一個半小時車到邊檢站,繼續向南約半個小時左右,山腳下的麻慄坡縣城出現在眼皮下。如果不是1984年4月28日發生的那場老山收復戰役,如果不是那首《媽媽我等了二十年》的歌曲, 這座邊陲小城恐怕不太會引起人們的關注。
  • 戰爭規模不如朝鮮戰場,為何老山戰役卻打了近10年
    老山系列之戰,是中越自衛反擊戰的後續之戰,其戰爭的殘酷血腥內幕,鮮為人知。老山戰役一般是指1984年4月28日至1993年4月1日,許世友、楊得志指揮的系列戰役。1984年4月28日老山收復戰,經過近10年的血戰,解放軍收復老山、者陰山。
  • 金門戰役結束後,從茫茫大海遊回來的胡清河,後來怎麼樣了?
    說到金門戰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可謂是一場極其慘烈的戰鬥。當時我軍登島作戰的三個主力團,共計9000餘人,幾乎是全軍覆沒。但大家都沒想到,金門戰役結束10個月後,原以為犧牲了的251團2營衛生員胡清河,卻奇蹟般地隻身遊了回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