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學者文章:國家實力將如何重塑中國雄心

2021-01-1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11日報導美國《外交》雙月刊1-2月號刊載題為《中國想要的世界——實力能否重塑中國的雄心》的文章,作者系英國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拉納·米特。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想改變全球秩序以推進自身利益並反映自身形象嗎?這也許是當今最重要的地緣政治問題,但其引出的答案往往更多地反映了現代的偏見,而不是揭示未來這個超級大國將是什麼樣子。

一些人指出中國政策有更通融的特點,或者指出中國面臨諸多挑戰,因為這些挑戰,即使中國願意也無法重塑世界。還有一些西方觀察人士認為,一場新冷戰迫在眉睫。

這樣的預測過於僵化和籠統,無法有效描述中國崛起的複雜性——既沒有捕捉到中國未來目標的內在不確定性,也沒有認清影響其抱負的基本要素。當今中國的實力是一種由消費主義、全球雄心和技術結合而成的充滿變化的力量。

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中國領導人並不只想鞏固其國內統治,他們的抱負著眼全球。從雅典的港口設施,到5G技術在全球的推出,中國將全球雄心與經濟、軍事和技術力量結合起來,以實現真正的全球影響力。中共十九大報告宣布,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為此,中國一直在尋求促進國內商品消費。自1978年以來,中共一直在努力解決蘇聯最突出的問題之一:不能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和願望。過去40年間,中國的革命已經成為一場消費革命。中國的日益繁榮也使西方和亞洲國家受益,這些國家歡迎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為奢侈品、旅遊服務和高等教育埋單。

正是在技術領域,中國在參與全球事務方面真正有了新的方向。過去20年間,中國將經濟增長與對科研的巨大投入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最具創新精神的環境之一。中國研發的新技術增強了自身的軍事實力,為消費者生產了新產品。中國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能力是其對世界最有力、也最具吸引力的貢獻。

外交理念蘊含儒家思想

古老的歷史強化了中國對其全球角色的認識。近年來,一些有影響力的中國學者一直主張以儒家觀點來理解國際秩序。西方觀察人士常常將中國在國際關係中的行為解讀為純粹的現實主義。但其借鑑傳統思想的言辭表明,與所有國家一樣,中國希望自己的選擇被理解為道義選擇,而不僅僅是現實主義選擇。當中國領導人使用「仁」這樣的字眼時,他們以合乎道義的、理想主義的語言來描述國家利益和行動。

隨著中國影響力的提升,這些訴諸傳統的做法將變得更加頻繁。中國領導人將闡述符合全球化價值觀的儒家思想的現代化形式,強調「道德」和「共同的未來」,同時淡化較為不自由的儒家價值觀,如對社會等級制度的信仰。

從根本上說,中國是一個道德的國家,這個願景支持了另一個抱負:中國希望將自己打造成南方世界的領導者。中國認為自己不僅是1945年後國際秩序的新守護者,還是後殖民世界裡非西方反帝國主義的繼承者。

當今的中國並不謀求在整個南方世界引發革命。衣索比亞和緬甸等國就是從中國的發展模式中受益的例子。中國的支持者認為,中國促進發展的模式比任何推崇自由民主的模式都更加靈活。

提供可持續替代方案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能指望這種規模的國家僅僅根據競爭對手的條件參與全球秩序,尤其是最近中國的一些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西方的失敗。中國的5G技術對許多國家都具有吸引力,因為沒有明顯的西方替代方案。

中國並不謀求將自身制度的複製品強加給其他國家。中國致力於提升其作為一個成功的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在國內的意識形態威望,但並不需要其他國家追隨它的腳步。中國認為,其沒有義務因為對自由主義有原則的信仰而維護自由國際秩序。相反,基於中國偏好的秩序很可能包含以下要素:對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定承諾,強調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經濟發展,主要以中國經濟需求為導向的「一帶一路」倡議的擴展和整合,以及由中國規則主導的全球技術格局。當然,這種混合的世界秩序可能對堅定的民主人士沒什麼吸引力,但它可以成為一種可持續的替代方案,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現有的自由主義秩序。

相關焦點

  • 「吉林大學—牛津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跨學科青年學者論壇在牛津...
    【消息來源:社科處】「在同來自吉林大學的學者團隊圍繞倫理和公共政策進行一番很令人激動的討論之後,我很自豪地帶上了吉林大學的領帶。」當代英國著名政治哲學家Wolff在同「吉林大學—牛津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跨學科青年學者論壇吉大青年學者代表熱烈討論後,在自己的Twitter上這樣寫道。
  • 「倫敦政經-牛津中國論壇」將於9月5至6日在上海舉行
    【歐洲時報】2020「倫敦政經-牛津中國論壇」是由「牛津中國論壇」和「倫敦政經中國校友論壇」組委會聯合主辦,由倫敦政經中國校友會、倫敦孔子商學院和牛津中國公共關係組織協辦。本屆論壇將以「轉危為機:中國在全球逆境中砥礪前行」為主題,將於9月5至6日在上海舉行。
  • 何日生赴牛津談慈濟宗門思想 獲英國學者讚嘆
    何日生主任受邀前往牛津大學演講,吸引很多致力於佛教研究、中華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前往聆聽。(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全球知名印度佛教學者龔布齊(Dr. Richard Gombrich)教授,邀請慈濟人文志業發展處主任、慈濟大學副教授何日生前往英國牛津大學,分別以「佛教的文藝復興──從全球視野來看慈濟宗門」等為題,進行兩場專題講座與座談,吸引很多致力於佛教研究、中華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前往聆聽。
  • 美國時代周刊最新封面文章:中國贏了 美落居第二
    據封面文章作者伊恩·布雷默介紹,這是《時代》周刊封面第一次出現兩種語言。在內文《中國經濟是如何贏得未來的》一文中,作者布雷默指出,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中最具實力的國家,而美國則落居第二。,並在內頁刊登《中國經濟是如何贏得未來的》一文,作者布魯默(Ian Bremmer)是美國政治學者、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的創始人兼總裁、《時代》雜誌特約編輯,也是CNN、BBC、福克斯新聞等西方媒體的常客。
  • 郭嵩燾在牛津的讚嘆
    夕陽下,古老的牛津建築和充滿活力的年輕學子,構成了一幅超現代的畫面。 1877年11月28日,中國首任駐英公使郭嵩燾應邀訪問過牛津,在這裡停留了兩天,那時牛津有21個學館(學院),2091位住讀生,每個學生都有書房、臥房,兩房相連,極為清潔。牛津當時有近八百年的歷史。
  • 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原標題: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摘要 【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習近平強調,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
  • 【社會人文】東方國家共享亞洲價值——《翱翔雄心》影評|中國投資
    【社會人文】東方國家共享亞洲價值——《翱翔雄心》影評|中國投資 2020-12-10 1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王中磊出席倫敦政經-牛津中國論壇 談後疫情時代從新出發的中國...
    6日下午,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受邀出席文娛分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與上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導演高希希等行業嘉賓,就"融合與重塑:後疫情時代的文娛行業趨勢與布局"展開圓桌討論。面對更嚴苛的市場環境,如何更合理地去分配有限的製作資源,讓流程更專業,分工更明確,管理更精準。王中磊認為,這正是電影工業化所解決的問題。
  • 《中國的崛起:美國未來的競爭與挑戰》:雄心和焦慮
    實際上,如果美國想要理解當今中國的強大和雄心,它只需要照照鏡子就行了。美國可以回望19世紀,那時它的實力不斷增長,就像今天的中國,開始敲開既存國際體系的大門,當時它在這個體系中的作用還微不足道。在內戰之後,美國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安心。它沒有面臨任何入侵的威脅,並且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它不斷擴大的國內市場吸引了巨額的國外投資。
  • 當選牛津大學厄特根學者,還會彈鋼琴做飯
    >當選牛津大學厄特根學者 !瀏陽 "95 後 " 作家當選牛津大學厄特根學者今年 10 月,瀏陽 "95 後 " 作家林卓宇將赴牛津大學彭布羅克學院攻讀比較文學與批判翻譯學碩士學位。作為該專業僅有的 12 名新生之一,林卓宇更是通過學術考核與面試的激烈競爭,從牛津大學所有人文領域的碩士與博士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當選為牛津大學 2020 年度 15 名厄特根學者 ( Ertegun Scholar ) 之一,獲得全額獎學金。
  • UCAS申請攻略——牛津、劍橋,如何不被拒?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了小白的故事——他是如何痛苦地一遍遍重寫高校申請信,最終才意識到自己到底熱愛什麼專業。之後我們將探討如果申請過程中等待太長時間會出現什麼問題。今天呢,讓我來告訴你如果申請太快速的話會發生什麼。
  • 俄羅斯曾公布一批檔案,內容重塑歷史,學者:難怪中國要抗美援朝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至今,許多學者認為,志願軍出兵朝鮮的根本原因,是蘇聯強大的外部壓力導致的。《百年潮》一九九七年第二期中認為,中國出兵抗美援朝是蘇聯壓力的產物。在《史達林力主中國出兵援朝》一文中,也持有同樣的觀點。
  • 牛津大學歷史
    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傳說是古代牛群涉水而過的地方,因而取名牛津(Oxford)。牛津向來是倫敦西行路線上的重點,早在1096年,就已有人在牛津講學。在12世紀之前,英國是沒有大學的,人們都是去法國和其它歐陸國家求學。
  • 牛津:"吳楊打破牛津800年校史紀錄"新聞失實
    我是一名中國留英學生。近期,中國媒體多次報導牛津大學本科二年級中國留學生吳楊小姐富有傳奇色彩的新聞。然而,文章刊登後許多讀者對其真實性提出了質疑。為了查清事實,11月19日我與吳楊所在的學院牛津大學St.Hugh'學院和牛津大學新聞處取得了聯繫。以下是我與St.Hugh's學院學院辦公室主任Honeyman先生的通話記錄(經整理翻譯)。
  • 外媒:中國的北極政策已成型,近北極國家的一顆雄心!
    來源:TheDiplomat作者:劉能冶博士目前,中國應該已經形成了一個明確的但尚未成文的北極戰略。圖片來源:WikimediaCommons/AWeith去年年底,中國在冰島建設了一個觀測站,再次引起了人們對中國北極雄心的興趣。
  • 烏克蘭父子山寨「牛津」賣獎 中國新能源巨頭中招
    假冒的英國名校牛津大學下屬機構頒發給龍源電力的獎章圖片來源/龍源電力企業網站原標題:中企中招「牛津」假獎項近日,有報導顯示,一對烏克蘭父子從2000年起,假冒英國名校牛津大學下屬機構,給全球多個國家的許多機構
  • 德學者:將「中國研究」政治化貽害無窮!
    該機構在其官網上也寫道:「希望以此展現中國不同側面的風貌,推動公眾討論,並深化德國乃至歐洲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3年多過去了,這家智庫是否「拓展了德國和歐洲看中國的視野」?結論大有爭議。德國學者萊希貝格對《環球時報》說,研究某國的歐美機構通常會努力展示該國的多元面貌,但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例外,它發表的各類中國研究文章基本是批判性的,帶有很強的主觀性。
  • 首所區塊鏈大學今夏招生:借鑑牛津劍橋入學考試制度,一年學費19200...
    據《泰晤士高等教育報》報導,一群來自牛津大學的學者宣布將創辦世界上第一所區塊鏈大學——伍爾夫大學。什麼叫做區塊鏈大學?它將如何打破傳統教育模式?近日,紅星新聞對這所學校的創始人兼董事之一的約書亞·布洛基博士進行了專訪。
  • 《鋼鐵雄心4》國家代碼是什麼 各國家代碼介紹
    鋼鐵雄心4國家代碼是什麼?遊戲中在使用控制臺輸入國家相關的指令時,需要準確的國家代碼。馬上帶來鋼鐵雄心4各國家代碼介紹,不清楚的玩家快來看看吧。
  • 走進牛津大學,尋覓成功的答案
    在英國牛津小住,徜徉在牛津大學的9所學院裡,印象深刻。牛津大學有38個學院,104個圖書館,分布在方圓60公裡牛津城的東南西北。正因為如此,我感覺牛津整個城市的學術氛圍濃厚。大街上見到手夾書本、行色匆匆的路人,不是牛津的老師就是牛津的學生。牛津位於泰晤士河和柴威爾河的會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