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碧歐——特殊的咖啡記錄下南洋的瓊海人的鄉愁

2020-12-14 中國僑網

歌碧歐——特殊的咖啡記錄下南洋的瓊海人的鄉愁

2016年10月26日 11:10   來源:海南日報   

參與互動

  在東南亞,流傳著一句順口溜:「潮州粉條福建面,海南咖啡人人傳」。這是因為當年下南洋的海南鄉親,整合西洋咖啡技術並融合當地人喜好,研發出咖啡豆與牛油及糖在炭火上拌炒的特殊咖啡烘培方式,完成品色澤油亮,散發獨有的濃鬱風味;而衝泡方式也頗為講究,必須先將煉乳及砂糖置於杯底,再將滾燙的咖啡倒入,讓每個元素充分融合,輕輕攪拌之後味道更香醇均勻。

  如今,在中國最早種植咖啡的地方,瓊海人將有著百年當地文化傳承又與現在時尚相契合的「歌碧歐」,作為連接歷史與現代的切入點——通過一杯小小的歌碧歐,將下南洋的那些記憶,將當地人最原生態的生活方式,通過現代與時尚的演繹方式,傳遞給更多熱愛咖啡、熱愛生活的人們。

  《瓊海縣誌》載:「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華僑何麟書從馬來西亞引進咖啡種籽,在境內試種100畝,獲得成功。」這是有記載的我國首次大批引進咖啡種植成功。從那時起,瓊海人便喝咖啡成習慣,成為中國最早從咖啡中尋找到快樂的那一群時尚人士。

  生活在新加坡歸僑家庭的王秋香曾在一家四星級酒店打工17年,借著家鄉北仍村的新農村建設,她辭職回村開了一家「草寮咖啡」,以紀念當年村民們在屋前樹下搭草寮牛飲咖啡的時光。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會期間,香嫂的「草寮咖啡」接待了參加論壇的部分外方領導夫人。

  同村的林芳玉利用自家閒置的老屋在香嫂家隔壁開了一家「庭院時光咖啡屋」,成了這個明星村莊的又一大亮點,每天都吸引著來自島內島外的遊客在小院裡閒逛、品足、休閒……

  這是一座典型的瓊海青磚瓦房民居、門口水缸裡清新的旱蓮、椰子樹和老船木搭成的桌椅,牆上手繪的竹、梅與發黃的老牆和諧相融,就如同是在宣紙上畫出的一幅充滿鄉愁味道的中國畫。曾經使用過的竹筐、砧板、月餅磨具等老物件都上了牆,成為裝飾品。「這些都是我們家過去用過的東西,我們自己試著這樣裝飾,沒想到大家都很喜歡,很多人還拿來當背景拍照留念。」每有客人問起,阿玉都會指著牆上一件件的老物件,自豪地這樣介紹道。

  萬泉河邊的萬泉原鄉人咖啡屋呈現的又是瓊海另一種風情的咖啡。得地利之先,在這裡品一杯瓊海的歌碧歐,看萬泉河水悠悠而過,窗外檳榔椰子濃密,更可以在這裡品嘗瓊海最本土的小吃「瓊海雜糧」——地瓜幹樹葉粑、益母草粑、薏粑、高粱粑、雞屎藤粑仔,用舌尖體驗不一樣的鄉愁味道。

  位於十八坡的「老南洋咖啡館」隱身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檳榔林中,紅房子綠屋子,金色的閣樓讓人賞心悅目。走進咖啡館,便被濃鬱的東南亞風情所驚豔,空曠高遠的彩繪玻璃屋頂,描金立柱,木質古樸家具,紫色紗幔配上綠窗,滿眼都是濃烈豔麗的色彩,卻以大膽的配色和精巧的搭配,創造出華美和諧的色彩感。

  這間咖啡館的菜單最令人津津樂道:大量的老照片配以文字,將瓊海人百餘年來下南洋謀生的歷史娓娓道來。

  TIPS:

  一次行程要想一網打盡這些特色咖啡屋,絕對是一種相當不明智的選擇,每一家都值得停下來慢慢看、細細品!最好的安排是每次就選擇一家咖啡屋,千萬不要超過兩家,坐在室內喝喝咖啡,聽聽音樂,看看書,聊聊天,上上網,享受一天休閒的生活,這種生活很舒適很愜意……(木芯)

相關焦點

  • 尋找「瓊海工匠」 | 「老房子」咖啡館成瓊海旅遊文化名片
    瓊海工匠小檔案 姓名:王敏 編號:07 身份:瓊海「老房子」咖啡館系列設計者  花一筆大資金裝修一個「老房子」;花8萬多元建了一個空中花園,而空中花園的一張桌子僅供3名客人喝咖啡;搭建一個小閣樓,僅能供一人喝咖啡……這是瓊海王敏做旅遊餐飲走的不同尋常路。
  • 【海頭條】北仍村「夫人咖啡」火了! 博鰲歌碧歐地圖來了
    此後,這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村莊迎來了越來越多的遊人。  北仍村位於瓊海市嘉積鎮官塘村。這個只有48戶人家、一共158口人的小鄉村是海南的僑鄉之一,從村口的「有一種鄉愁叫北仍」的標語,到「北仍客廳」裡掛著的鄉愁字畫,這個枝葉婆娑的園林鄉村,飄著濃濃的「鄉愁味道」。  官塘村支書李昭良告訴記者,北仍村有200多年歷史,村名的含義就是「仍然掛念北國故鄉」。
  • 瓊海人暢遊瓊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瓊海一日遊 體驗全域5A級景區的美好藍圖
    ,正式拉開了「瓊海人暢遊瓊海」的序幕。瓊海市副市長孟維華、市旅遊委主任吳恩澤,以及市旅遊委全體幹部,瓊海市旅遊協會、旅行社分會領導及會員單位負責人、市文明旅遊志願者、市旅遊企業負責人等200多人參加了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結束後,第一批旅遊體驗人員乘坐旅遊大巴,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瓊海一日遊,遊覽了萬泉、陽江、會山、大路、長坡、塔洋、潭門、博鰲等風情小鎮,親身體驗了瓊海建設全域5A級景區的美好藍圖。
  • 瓊海最溜的鄉村遊攻略 玩遍不同特色風情小鎮!
    來,在海南,在瓊海體驗一把美麗鄉村遊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稻浪拂面,海風微醺,撒歡踏浪,穿行古道。不少人記憶中的故鄉正在遠離,但在崇尚自然與傳統的美麗瓊海,數百年傳承下來的年味依舊,鄉愁依舊!瓊海有紅色的歷程、藍色的誘惑、綠色的魅力,小編獨家定製溜溜的攻略,帶你縱情美麗鄉村,寄情田園風韻。
  • 純美北仍:閒坐草寮品鄉愁
    有一種幸福叫瓊海,有一種味道叫嘉積,有一種鄉愁叫北仍。「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造型古樸的木牌,就樹在北仍村口。  幾位古稀老人,圍著一張小桌而坐,品著再平常不過的「歌碧歐」(咖啡),聊著家長裡短。一如北仍村在周遭旅遊開發中留住的那份鄉村的純真。
  • 瓊海風情小鎮別樣景致:賞南洋騎樓觀雨樹奇景
    瓊海風情小鎮別樣景致:賞南洋騎樓觀雨樹奇景   博鰲的清新美雅、潭門的南海風韻、中原的南洋風情、萬泉的柔美水鄉……行走(海南)瓊海,每到達一個風情小鎮,就會進入一個新的境地,每次都給你不一樣的景致感觀和人文感受。
  • 國際範混搭田園風 探秘瓊海博鰲美景美食之旅(圖)
    這種情趣的和諧交融,讓人無法想像,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博鰲。  博鰲亞洲論壇會址上空飄揚的各色國旗,表明了這裡是國際矚目的焦點,每到年會期間,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各國領導人,就聚集在小鎮居民的身邊;另一邊,慢悠悠的騎樓下遊人如織,咖啡飄香、美酒醇厚,咖啡館、酒吧與這僑鄉特色建築渾然一體,讓居民在抬頭間找到心靈的棲居之所。  ——這就是博鰲,這才是博鰲。
  • 相遇瓊海丨探南洋鄉愁文化 尋海洋文化遺產
    博鰲南強村:探訪美麗鄉村「前世今生」在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博鰲亞洲論壇會址附近,有一個叫南強村的美麗村莊,這裡有成排的古宅、參天的古樹、斑駁的古井以及彎曲的青磚古道……7月26日,「天然氧吧 健康海南」——2020全國抗疫英雄海南行暨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國重點網媒推介活動走進瓊海博鰲南強村
  • 瓊海中原吃上南洋風情飯 網媒記者咖啡館中品華僑文化
    南洋文化成中原鎮靈魂  從瓊海市區進入中原鎮,道路兩旁是當地華僑從南洋引種的藤蘿雨樹,鬱鬱蔥蔥,樹冠如蓋。  「南洋文化風情不只是中原鎮,更是整個瓊海的」  中原鎮發展逐步形成吃、住、行、遊、購、娛的產業鏈形成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帶動和提升了該鎮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令來自全國重點網絡媒體的記者們豎起了大指頭。  「出街道看到一路的南洋風格建築,進咖啡館裡南洋文化讓人有了更深的感受,這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南洋風情。」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純美北仍:閒坐草寮品鄉愁
    剛拐進路口,造型各異的指示路牌便會把人引入這隱逸在噪雜之外的小村落。  有一種幸福叫瓊海,有一種味道叫嘉積,有一種鄉愁叫北仍。「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造型古樸的木牌,就樹在北仍村口。望得見那山,是不遠處巍峨的白石嶺;看得見那水,是已湧動了千年的官塘溫泉。  踏入北仍,便覺得這裡不一樣。
  • 超實用的瓊海旅遊攻略之一
    宣傳中有這麼一段話:城在園中,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看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鄉愁。田園城市瓊海會是我的夢想旅遊地嗎?經過準備,這個田園旅行終於實現了,我詳細記錄下這次旅行的行程和感受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與我一樣的收穫大園古村
  • 海南瓊海春節添亮點:中原老南洋咖啡館開張
    海南瓊海春節添亮點:中原老南洋咖啡館開張   中新網瓊海2月7日電(崔瑤)紫色的紗幔在濃鬱的咖啡香裡搖曳,午後的陽光斜斜地照進鏤空的綠窗,木質的階梯上映著各種圖案的光影,坐在藤椅上,手裡拿著菜單,卻在看下南洋的歷史……這是海南瓊海市中原老南洋咖啡館,今年春節瓊海推出的一大旅遊亮點。
  • 享受瓊海田園牧歌式的和諧生活
    本報記者 張茂 攝  鄉村美:鄉愁繚繞最喜悅  歲末的瓊海,滿溢著收穫的喜悅。歷時3年精心打造的田園城市·幸福瓊海,得到了來自各個層面的認可和讚賞。  在國家旅遊局開展的鄉村旅遊「百千萬品牌」推介行動中,瓊海收穫31個獎項和稱號,令業界對海南鄉村旅遊刮目相看:  6個村莊榮獲「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博鰲鎮朝烈村、嘉積鎮北仍村、塔洋鎮魚良村、嘉積鎮禮都村、大路鎮亭子坡村、會山鎮加腦村;  4戶農戶被評為「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戶」:花梨人家、草寮咖啡、北仍庭院時光、花梨人家咖啡吧;  6名鄉村旅遊人被評為
  • 邀您到瓊海過年:去龍壽洋採摘草莓 看櫻花[圖]
    正是在這樣的良好發展勢頭下,瓊海在成功舉辦首屆「瓊海味道」嘉年華活動的基礎上,繼續舉辦2015「瓊海味道」嘉年華活動,將通過持續一年的更廣泛、更多樣的主題活動,繼續推動這一品牌的打造,更好地推動瓊海新型旅遊目的地建設,使瓊海成為打造海南旅遊升級版的「領頭羊」和標兵!
  • 下南洋,為何文昌人最多?
    下南洋,為何文昌人最多?「下南洋」曾經是海南島東部較為獨特的人文現象。「下南洋」是海南人開拓全新的生活空間、介入世界經濟文化大潮、最後回歸故裡回報家鄉的一代瓊僑經歷的縮影,也是近現代海南乃至中國發展變遷的生動縮影,體現了一百年來海南人前赴後繼下南洋、不斷取得新業績的奮鬥精神,其海島文化特徵鮮明。
  • 瓊海美麗鄉村等您打卡
    南強村與永久會址隔河相望,村落依萬泉河而建,站在村頭,順著彎曲的青磚古道,能看到成排的老屋和攀牆而出的古樹,300多年的歷史積澱展示著僑鄉濃鬱的南洋風情。2018年,這個美麗僑鄉開始打造以「南洋鄉愁文化」為核心的美麗鄉村。在改造的過程中,把經典儘量保留,把損壞的修葺一新。
  • 「歸僑三代」吳海民的咖啡情懷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不顯山露水的咖啡館,卻上演著海南咖啡界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傳奇。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咖友,只為品嘗一杯純正的興隆咖啡,也有國外的咖啡大師前來學習交流咖啡技術。老歸僑故事的主人吳海民是馬來西亞歸僑的後代。他幼時就坐在爺爺的膝頭上品嘗「歌碧歐」。作為家族咖啡業的第三代傳人,他有種強烈的使命感,把興隆咖啡傳承好,讓咖啡文化在興隆發揚光大。
  • 南洋咖啡:我們打工人的咖啡因加油站
    烘焙意式咖啡豆用的機器 | wikipedia而南洋咖啡出於它特殊的歷史任務——為了給南洋的「打工人」提神,咖啡因含量必須得高。很多人第一次接觸到的白咖啡都是某寶賣的速溶白咖啡,便以為白咖啡的「白」是速溶咖啡裡的植脂末,其實是完全會錯意了。
  • 海南人常喝的這一杯咖啡,竟然變得如此洋氣……
    >在「南洋味」十足的騎樓裡慢啜一杯歌碧歐(海南話:黑咖啡)闡釋了島民洋味十足的慢調生活而深愛海南的人大抵也是被這種迷人氣質所吸引吧圖:飛特摩登生活海南人喝咖啡的歷史始於一批闖蕩「南洋」的海南人他們帶回了異鄉的故事也帶回了南洋的風味其中的佼佼者當屬興隆咖啡上個世紀初,歸來的華僑在萬寧太陽河畔的興隆墟破土開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