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中心松山機場10多年後有可能被拆除

2020-12-12 閩南網

海外網3月12日電 據中評社報導,國民黨「立委」羅淑蕾10日在「立法院」質詢時,提到若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第三跑道完工時,是否可廢除位於臺北市中心的松山機場。「行政院長」江宜樺表示,若機場捷運完工、第三航廈、跑道完工後,可考慮拆除,未來10幾年是有可能的。

羅淑蕾質詢表示,很多市長候選人說西區無法發展,就是因為松山機場,機場捷運什麼時候可通車?「交通部長」葉匡時答覆,2015年年底可完成通車。

羅淑蕾詢問,松山機場被列為危險的機場,因為旁邊都是住家,只要翻個牆就可以進入機場,非常危險,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第三跑道是舒緩松山機場運量,是否規劃將松山機場遷走。葉表示,要等第三航廈和第三跑道完成才可能,但完工至少要15年以上。

羅淑雷指出,松山機場很危險,如果恐怖份子有心要造成飛安事件,非常容易,只要在飛機要下降時放一千隻鴿子就好了,就會影響下降和飛行。甚至走私也非常方便,當飛機一停把槍械、毒品槍放在旁邊草叢,半夜再翻牆過來拿。

葉匡時表示,松山機場有24小時完備的監控,但羅不滿說,「我就去爬過,你有監控到嗎?那邊居民還說,晚上都可以翻過去跑道跑一跑。」

江宜樺承諾,目前桃園規劃第三航廈和第三跑道,要等建設完才能考慮拆除,否則對交通會有衝擊,「未來10幾年是有可能」。不過,目前還在使用松山機場,安全部份會請「交通部」好好檢視。

相關焦點

  • 臺北松山機場惹出爭議
    日前臺灣當局將對松山機場附近建築高度從60米放寬為90米,相當於增加10層樓的高度。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質疑,松山機場限建標準放寬後,大型飛機無法起降,等於宣告松山機場不可能成為兩岸直航機場。國民黨2008參選人馬英九說,這是民進黨當局在「政治綁票」,搞選舉操弄。那麼臺灣當局對臺北松山機場附近建築高度放寬限制,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
  • 臺北市推動松山機場直航 打造亞太營運樞紐
    臺北市推動松山機場直航 打造亞太營運樞紐 2008年04月16日 10: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4月16日電 臺灣臺北市產業發展局
  • 臺北市要求將松山機場遷出 與臺灣最大機場桃園國際機場合併
    ,臺灣「民航局」局長林國顯認為,20年內不可能,目前機場與城市要學習如何相處。       2017桃園機場論壇上,在城市機場發展觀點議題上,臺北市與臺灣民航主管機構意見不一。      臺北市副市長林欽榮在論壇上上提出:臺北松山機場應該遷移。他說松山機場運量已飽和,加上臺北至桃園機場捷運已經運行,松山機場已具可替代性,遷移松山機場可讓臺北天空解嚴。
  • 臺北松山機場一年後將轉型成為兩岸航線中心
    ,簡稱「廈航」)執飛的兩岸周末包機MF881航班抵達臺北松山機場,這是位於臺北市區的松山機場迎來的第一架大陸民航客機。圖為臺北松山機場為首航航班灑水洗塵。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visorprism 」   「臺灣交通部」已規劃一年後,將臺北松山機場轉型為以飛行兩岸興東北亞為主的區域航線中心。
  • [臺灣航空]臺北松山機場
    簡介:臺北松山機場(Taipei Songshan Airport, IATA:TSA, ICAO:R 臺北松山機場Taipei Songshan啟用日期1950年4月16日服務城市臺北市由於位於臺北市松山區,臺北松山機場又通稱為松山機場或臺北機場。由於夏季暴風雨或是颱風的影響,松山機場在夏季的午後很容易形成空氣對流,較低的雲層常影響飛行。  最早興建於日據時期時為軍方專用機場,二次大戰結束、中央政府接收臺灣後改為軍民共享,也曾開設「臺北-上海」航班。在1949年國民黨政府撤守到臺灣後,松山機場也逐漸擴建,以應付逐漸成長的島內和島外航班。
  • 松山機場遷移 臺北市長參選人有共識
    遷移松山機場成為跨黨派市長參選人的最大共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3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松山機場遷或廢」再成臺北市長選戰的火線話題,不僅臺北市長柯文哲贊成遷移,包括藍綠參選人丁守中、張顯耀、鍾小平、姚文智,甚至要以無黨籍參選的臺大教授李錫錕等人也持相近看法,遷移松山機場意外成為跨黨派的最大共識。
  • 臺北松山機場的「變身」令人期待
    已經高齡六十的臺北松山機場,即將變身成為東北亞黃金航圈之重要據點,陸續與大陸上海虹橋、日本東京羽田及韓國首爾金浦機場對飛,並打造「小而美」的「首都商務機場」。臺灣《中國時報》2日發表社論指出:這不僅將明顯提高松山機場的營運,更將讓臺北市與東北亞三大重要都會緊密結合,帶動的發展契機,非常令人期待。
  • 臺北松山機場全力趕工 7月測試迎接大陸遊客
    中國臺灣網6月4日消息,據臺「中時電子報」報導,為了迎接兩岸周末包機赴臺,臺灣當局「民航局」臺北航空站正在全力趕工,在臺北松山機場增設專用通道,並規劃三處登機橋及候機樓供周末包機使用。同時第二航站樓一樓大廳,目前也在加緊趕工,增設海關查驗通道及行李轉盤,預定6月底可以全部完工。
  • 臺北市政府:松山機場是否遷移仍待研議
    復興航空班機墜落基隆河,再度引起松山機場的飛安疑慮。不少政治人物都公開呼籲應淘汰或廢除松山機場。臺北市都市發展局長林洲民表示,松山機場遷建問題過去曾有相關討論,只是還沒成熟,現階段仍以救災為重。
  • 臺北松山機場若2020遷建 原址擬打造市中央公園
    中國臺灣網11月17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副市長林欽榮今天說,松山機場(以下簡稱「松機」)若在2020年順利遷建,屆時臺北附近天空將解嚴,松機不再有飛機起落,未來規劃原地打造屬於臺北市的中央公園。鄰近區也有望解除航高限制。
  • 臺北忠孝東路是墜機地點 「朝野」籲遷松山機場
    他說,機場捷運即將完工,未來臺北到桃園機場只要半小時,且臺灣的機場要夠大,才能成為亞洲很好的轉運機場;松山機場則可變成中央公園,成為臺北市的「肺」,機場搬遷後,周遭的大樓限建解除,還能帶動中山、松山區的繁榮。
  • 臺"交通部長":臺北松山機場15年內不可能廢除
    華夏經緯網6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松山機場存廢問題每逢選戰就成為議題。臺「交通部長」葉匡時昨明確表示,受限於機場地鐵通車、桃園機場第三航站樓、第三跑道尚未興建等,松山機場15年內不可能廢除。
  • 帶動周邊產業發展 臺北松山機場規劃航空城
    華夏經緯網2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府擬和臺「交通部」攜手合作,以「機場園區」的概念,將松山機場周邊的公有土地改建為商務旅館、會展中心及百貨公司,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待「民航局」報「行政院」核定後,即可著手進行細節規劃。
  • 考慮兩岸未來直航 臺北市捷運擬改繞道松山機場
    考慮兩岸未來直航 臺北市捷運擬改繞道松山機場 2008年04月22日 14: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
  • 考慮兩岸直航 臺北市捷運擬改繞道松山機場
    臺北市考慮松山機場可能成為兩岸直航機場,規劃將原先直行民生東路的捷運民生汐止線繞道松山機場。當地捷運管理單位表示,全案仍未定案。  據臺灣媒體報導,當地捷運規劃民生汐止線,沿民生西東路,穿過基隆河至汐止市公所;含支線全線約20公裡,共設18個車站,總建設經費新臺幣665億元。
  • 松山機場的考驗尚未開始
    臺灣新生報發表社論稱,臺北松山機場直飛上海虹橋機場開航滿月,這條航線人人稱好,尤其是商務人士對能節省幾乎一半的旅行時間表示滿意,但是熱門航線需求也高,機位一票難求,旅費省不下來;只是臺北松山機場設備老舊落伍,已趕不上時代的變化,雖然松山機場的改建工程已在進行,但仍須重新思考符合需求的整體規劃,否則枉有商務機場之名。
  • 松山飛往松山 臺日同名機場10月11日首航
    圖1:松山—松山包機特派組員 左二客艙經理舛田佳代子左四機長濱鳩芳樹左五副機長陳建勳中華航空於今(11)日首航臺北松山—愛媛松山包機,以波音737-800型客機飛行,臺、日兩地皆盛大慶祝這項同名機場對飛的全球創舉
  • 臺灣中華航空首航臺北松山機場至上海虹橋機場
    本報臺北6月14日電 (記者吳亞明、徐蕾)今天上午8時45分,臺灣中華航空CI-201班機滿載著158位旅客,從臺北松山機場飛往上海虹橋機場,這標誌著松山、虹橋航線正式開通。臺北市長郝龍斌率團隨機前往上海,參加世博臺北文化周活動。
  • 復興航空空難致多人死亡,臺北松山機場遷移問題或爭論再起
    松山機場遷移是臺灣地區前領導人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時就提出來的。       「十大建設」是指臺灣在20世紀70年代為助長經濟發展而開發的10個大型建設工程,其中一項為因應臺北松山機場的運量飽和,於距臺北市西南方約40公裡的桃園縣大園鄉(今桃園市大園區),另新建佔地1223公頃的新國際機場。
  • 兩岸航線開通讓臺北松山機場重現生機
    據「中央社」報導,臺北松山機場原本就是國際機場,1979年桃園國際機場啟用後,30年來松山機場只發揮島內線機場功能。現在臺灣民航主管部門將松山機場定位為「商務機場」,兩岸航線的開通是主因。  臺民航主管部門統計,島內航線在1997年達到最高峰,當時松山機場1天起降班次多達520多班,其中臺北飛高雄航線就佔了一半,被視為黃金航線,後來因參與競爭者太多(最多時曾有9家航空公司),加上新建高速公路陸續通車,島內航空市場逐漸走下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