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健身是偽概念還是真需求?

2020-12-10 donews

文/ DoNews 翟子瑤

責編/ 楊博丞

伊一兩年前進健身房時還是一個健身小白,辦了卡後在健身房「咣咣砸鐵」,後來因為膽子小和膝蓋不好,花錢請了私教。在經歷了五個半月系統的運動與飲食搭配後,鏡子裡肉眼可見的身體線條讓她為之驕傲。

疫情發生後,伊一擔心疫情反覆,買了划船機,結合自己買的線上課程,開始在家鍛鍊。這是「DoNews」在探訪健身用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相信大多數有過健身體驗的用戶,都可以在伊一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近兩三年以來,傳統健身房病態的商業模式導致用戶對健身房賣卡賣課的方式反感牴觸,疫情的發生更加催生了傳統健身房的倒閉趨勢。而超級猩猩、樂刻、光豬圈等更加新型的健身房不斷得到用戶認可,讓健身小白們有了更多走進健身房鍛鍊的動力。

線上健身模式也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下走進更多用戶的視野。同時給更多新型健身場館帶來了更多成交金額。

據悉,「雙11」期間,超級猩猩從11月10日0時至11月10日24時,有26578名用戶參與活動,充值金額達1億元。另外超級猩猩表示,充值金額隨時可退,有效期長達36個月。樂刻運動數據顯示,從11月9日0點至11月12日24點,樂刻全平臺雙十一活動共產生55.1萬個訂單,銷售總額達1.71億元,同比增長54.1%。平均單店增長23.3%,

線上健身的模式逐漸得到用戶的認可,儘管目前中國的健身市場仍不成熟,但我們看到了新興的模式在逐漸提高整個健身市場的良性發展。線上健身項目也成為投資人今年的投資賽道之一。

資本助推

根據三體雲動數據中心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半年國內健身行業共有14起融資,相比於2019年上半年國內健身投融資為10起,同比增長40%。Keep以8000萬美元成為2020年上半年國內健身融資金額最大的一個項目。

而國外受疫情影響,健身行業共有31起融資事件中主要集中在線上。涉及領域包括健身APP、線上健身、家庭健身、健身房、服務商等領域,融資金額最大的項目來自家庭健身領域的Mirror為5億美元。

Peloton日前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其最新季度收入為7.579億美元,環比增長20%,同比增長232%。Peloton與碧昂斯合作,雙方合作創建了一系列主題鍛鍊課程,包括室內騎自行車、跑步、力量、瑜伽和冥想等。

從國內外的數據來看,國外線下健身場館損失巨大。而線上健身崛起,線上健身的模式也在今年得到了更多用戶的認可。

「DoNews」了解到,奧運冠軍陳一冰與國內資深健身教練和營養師發起了線上減脂營的活動;KT動感單車的線上減脂營在疫情期間用戶量不斷上升,也給線下場景帶來了更多用戶增量;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超級猩猩與樂刻在線下健身房恢復後也延續了線上健身課程板塊,同時做了更多改進與迭代,

線上健身的模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給了用戶和教練更多的發揮空間,但並不適用於每個健身用戶。

「我當時還算比較幸運,找到了靠譜的教練幫我制定計劃,後來因為工作變動,換了城市,健身基本靠自己和購買線上課程鍛鍊。」伊一告訴「DoNews」,線上課程更適合有一定訓練基礎,自己會練基本動作的人群,才能保證動作準確和訓練效果。

用戶價值高於商業價值

「Keep中的免費課程夠我練了,為什麼還要充會員?」

Miko也是一個資深健身愛好者,健身房、團操課、瑜伽等課程她都在線下健身房完成的。而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方面讓她的健身卡廢棄了半年,疫情期間在家跟著視頻課程上課鍛鍊也培養了她在線健身的習慣。當線下健身房恢復,出於時間方便、訓練效果以及擔心健身房關停等因素,她並沒有再去健身房鍛鍊。而是選擇了B站的健身博主和Keep的健身教學視頻。

Keep在疫情期間得到了更多的用戶增長,但用戶的付費意願較低。Keep雖然擁有可觀的用戶價值,但商業價值卻面臨尷尬的境地。

傳統健身房顯示出來的弊端越來越多,教練銷售角色明顯,流動性大,水平參差不齊,健身房關停、倒閉給了用戶極大的不安全感。按次付費的超級猩猩、光豬圈、按月付費的樂刻等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新型健身房得到市場和用戶的認可。

疫情期間,不能開放線下健身房的日子裡,線上健身課程也給予了用戶一定的運動陪伴,養成了一部分用戶的運動習慣。

KT動感單車以動感單車的方式入駐公司、高校以及部分城市公寓,滿足了用戶碎片化社交場景運動的需求。其創始人秦星在後臺數據發現,經常會有同一位置的兩三輛單車在同一時間開始、同一時間結束的情況。據他猜測,有的用戶會結伴騎行單車,同時還可以利用單車內的PK遊戲功能,多人一起PK速度和裡程。即便健身小白,也可以毫無門檻的進行簡單的運動。

樂刻線上負責人鄧西傳告訴「DoNews」,「線上課程是很好的服務延申,能覆蓋很多線下覆蓋不到的人群。他們對時間和空間的靈活度的要求更高,或者是經常出差、加班、需要陪孩子,或者附近沒有健身房,或覺得往返於健身房和公司、家庭比較麻煩。移動端的產品就很好的解決他們的需求。」

超級猩猩線上課程負責人Gama也在線上課程中意外發現,寶媽成為超級猩猩線上課程的主要群體之一。「由於在家照顧孩子,她們很難抽時間去健身房鍛鍊,線上課程給了她們提供了家庭健身場景的便利。」

據「DoNews」了解,線上課程在不同場景下滿足了用戶無法走到健身房的運動需求,但價格普遍較低,在盈利空間上需要有更大的用戶量來滿足商業價值,更多的還是作為用戶運動健身的補充形式。

更加重視服務

「媽媽,一冰叔叔的肩膀好粗壯。」一邊看視頻中奧運冠軍陳一冰的手臂,一邊手舞足蹈的跟著視頻運動練習,但動作做的是錯的。

5分鐘左右的健身視頻裡,陳一冰每天為用戶詳細拆解一個訓練動作,為期28天的減脂營,會員將會跟著陳一冰學會一套包括臀腿肩背核心等可以練到全身大小肌群的健身動作。這也是陳一冰在北師大上課中以及在多種課程錄製場景下探索出的一套運動方式。

其項目負責人吳婧稱,「一冰在之前的課程錄製中發現,有的用戶更多關注奧運冠軍陳一冰本人,會忽視他做的準確動作,當動作設計複雜時,用戶看視頻會做不對動作甚至會受傷,後來一冰研發設計了一套運動小白可以居家訓練的運動,幫助用戶建立正確的動作模式。」

減脂營中除了運動之外,專業的營養師也會給會員制定食譜,按照碳水、蛋白質、脂肪三大營養元素根據不同會員的體質搭配營養餐,讓用戶健康地瘦下來。

同樣,在KT運動的線上減脂營中也是運動健身小白居多,專業健身教練與營養師在社群內帶領會員運動,每天制定不同的運動課程,為用戶私人定製減脂餐。

同時,每個班內10人以內,同時配備一個教練、一個班主任、一個監課,隨時解答用戶的問題。群內每天的運動、飲食打卡也讓更多人堅持下來。KT動感單車創始人秦星透露,每期三天體驗課以及14天的減脂營中,課程復購率為70%以上。

而在運動為主的樂刻線上減脂營中,早上的團課教練會有Morning call 提醒會員起床上課,很多習慣早上七八點訓練的用戶也免去了去健身房路上的時間成本,而教練也需要在上課的過程中重視上課的氣氛調節,同時注意到會員的訓練狀態。鄧西傳發現,早上7-8點,或者晚上20:30-21:30,在線下為非尖峰時段,在線上卻是高峰期。

Gama補充道,超級猩猩的線上課教練也經過了培訓和挑選,線上課程對於教練的要求更高,風格與線下課不同,教練需要在經過培訓與測試後,才會開設線上課程。

課州求健學院導師組督導、華東師範大學、運動人體科專業博士程宇明從事健身行業十多年,他告訴「DoNews」,「線上授課對於教練傳遞知和技能的能力要求更高,相比於一對一,怎麼用恰當的方式讓受會員接受教練的信息更有難度。教練在授課的過程中,課時與授課計劃需要具有一定思路性的,需要對會員的運動目標有一定引導。更多從思路啟發會員如何練,這樣才能讓線上課程更好地發揮價值。

為線下場景引流

我們看到了更多線上健身課程以及健身機構做出了線上模式的拓展。但從目前的市場空間來看,線上依然還是對線下的補充,需要靠大量的用戶量才會有更大的盈利空間。更多地是為線下場景引流。

正如程宇明所說,線上減脂營最終也還是要引流到線下,更線下健身帶來更多的機會。「我認為,在未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會比較流行。」

KT動感單車創始人秦星也認為,線上健身與家庭健身也有一定區別。家裡始終是一個讓人們感到放鬆休息的場景。即便在家中買了跑步機、橢圓機、單車等健身工具,時間不長也會成為晾衣架等擺設工具,這也是他的單車沒有設置在家庭場景的原因之一。

在陳一冰發起的減脂營中,發現有更多40歲以及50歲以上更加注重健康養生的用戶。在每天群內打卡的會員中,有的還去激活了自己買過沒用的健身房卡。有會員說,一冰的運動理念讓他們有了走進健身房的欲望。

程宇明認為有四類人群適合選擇線上健身的方式:

工作時間緊張工作時間緊張,適合利用碎片化時間運動鍛鍊的人群

處於好奇心想嘗試健身的人群

在健身消費中投入相對較小的用戶

有一定訓練基礎和學習能力比較強的用戶

同時,用戶在線上健身、買課程之前需要對自己的健身目標和效果有一定認知,觀看多個健身博主以及健身機構的課程模式,選擇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和思路。

「線上健身課程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花最少的投入學百家之長。但最好還是在選擇線上之前花錢請私教上十幾二十節課讓自己對運動訓練有一定認知基礎效果更好。」程宇明說道。

哈佛大學畢業生紐約連鎖健身房 Refine Method 創始人 Brynn Putnam創立的Mirro健身擁有一個大型垂直壁掛式顯示器,既可用來播放鍛鍊視頻,又可作為鏡子供用戶查看自己的儀態,只要將這面「鏡子」懸掛在牆上,展開瑜伽墊,Mirror用戶就可以跟隨LED屏幕上的健身課程訓練。

Mirror健身鏡還可以顯示用戶的實時心率、實時動作以便糾正畸形動作。此外,用戶還可以訂閱一對一私教服務,獲得更好的訓練指導。

目前,在線上健身模式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除了用戶本身的訓練效果以及運動基礎,線上場景還有更多技術方面的發展空間,中國家庭健身場景也大多借鑑於北美模式。

因此,當技術不斷成熟,也勢必會給線上健身帶來更多機會,而在技術與內容課程方面,國內還有更多發揮空間。

相關焦點

  • 海底撈也推單人套餐,「一人食」究竟是餐飲新金礦還是偽需求?
    有人說「一人食餐廳」是下一風口,也有人說它屬於「偽需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一人食餐廳到底是不是下一個餐飲「寶藏」! 火了2年卻始終「帶不動」, 「一人食餐廳」是個偽需求! 2018年,羅振宇在跨年演講時提到了「一人食」這個概念,馬上就在百業之首的餐飲行業引發討論,不少人花上百萬去專門打造一人食餐廳,但是一直到現在也沒激起太大水花。
  • 海底撈也推單人套餐,「一人食」是餐飲新金礦還是偽需求?
    有人說「一人食餐廳」是下一風口,也有人說它屬於「偽需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一人食餐廳到底是不是下一個餐飲「寶藏」!     單身人士「有錢還追求品質」, 把一人食餐廳的熱度推向高潮! 到底啥是一人食?
  • 中視頻硝煙四起,是真賽道還是偽概念?
    中視頻並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它區別於長視頻和短視頻的時長,中視頻的時長平均在1到30分鐘。一個具有爭議的問題是,中視頻在國內是真賽道還是偽概念? 巨頭們用腳在做投票,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了中視頻的戰局。
  • Keepland、樂刻等加碼線上直播 線上健身是一時熱還是一直熱?
    「   其實還有個原因是瑜伽館開館通知還遙遙無期,儘管這樣,八媽還是不願意把瑜伽館會員停掉,在瑜伽館可以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們聊天。   而八爸也放棄了跟隨抖音蹦躂,原因是走路上班的運動量已經足夠,再者是線上教學的動作太快了,有點跟不上。   就這樣,八八一家的線上健身生活在開工後的第一周正式宣告結束。
  • 「偽精緻」還是「類精緻」:對偽精緻一文若干觀點的反駁
    偽精緻還是類精緻?對《偽精緻正在掏空年輕人的錢包和內心》一文若干觀點的反駁一.對比得出的精緻不是精緻精緻是這樣的:李銀河和劉若英的現身說法,即「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其次是平和,再次是喜樂」,「我會提醒自己臉上總要帶上笑容,心中滿是歡喜」。
  • 親子餐廳到底是大市場還是偽需求?
    來源:紅餐網作者:依晴有人說,親子餐廳是個大市場;也有人說,親子餐廳是個偽需求。真市場還是偽需求,這個大家目前都無法下定論,但是這幾年親子餐廳確實沒有走出幾個品牌來。親子餐廳到底值不值得做?面臨什麼問題,又將何去何從?
  • 【評上評】別讓「偽精緻」毀了「真生活」
    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為今後一個時期破解「健身去哪兒」提供了多項頗具操作性的「金點子」,對於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推動群眾體育蓬勃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日報:要實現全民健康,健身是基礎,場地更是關鍵。眼下,國內全民健身熱情日益高漲。然而,人們對健身場地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卻暴露出相關地方健身設施總量不足的尷尬。特別是對於群眾「舉步可就」的身邊健身設施投入不足,規劃和用地保障亟需進一步加強。
  • 站在傳統KTV肩上轉型的迷你KTV,是偽需求還是真剛需?
    [億歐導讀] 迷你KTV是否可以成功搭上「共享經濟」這個快車?在KTV市場裡到底是不是偽需求?其發展的商業模式都有哪些?線上+線下,KTV也想搭「共享快車」?2017年2月22日,唱吧正式宣布戰略投資艾美科技。唱吧號稱擁有5億粉絲量,在線上唱歌類APP中是有力的競爭者。
  • 疫情之後,「雲旅遊」會是偽概念嗎?
    截至3月8日,國內已有至少20個城市、1000多家景區開通線上遊覽服務;OTA們如攜程、飛豬、馬蜂窩等紛紛摩拳擦掌,陸續更新「雲旅遊」服務;新浪微博則在關於「#在家雲旅行」的話題上已有過7.3億次閱讀量,23.6萬次討論量……疫情之下,「雲旅遊」概念再度興起,百度搜索平臺上年初至今已有過千萬條搜索報導,然大夥對
  • 當代藝術是個偽藝術概念
    當代藝術是個偽藝術概念   文/胡天遙   宋莊自稱為中國當代藝術中心,是浪得虛名,名不符實的。儘管宋莊作為草根藝術家自發匯聚地,有著來自全國各地「自由思想」的藝術家,但由於其生發的生態環境極為相似,所創作的結果也極為相似。
  • 別讓「偽精緻」毀掉「真生活」
    為了填補之前的超前消費的欠款,有人選擇變賣「家財」,有人去做線上零工……(據4月3日《中國青年報》)媒體報導的現象很具有典型性——「寧願買800元的衣服,也不買超過10元的牙膏。」確實如此,在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消費群體。
  • 線上配餐+私人營養師 健身餐真的效果好嗎?
    Kettlebell Kitchen成立於2013年,為消費者提供定製膳食計劃,幫助其實現保健、減肥、健身等目標。在中國,健身餐行業才剛剛起步,隨著健身人數的擴大,主打健康的健身餐也有了一定需求,但目前這些品牌還尚未成規模,以線上訂餐為主和私人營養師結合為主。此外,健身餐的效果如何,還需要進行長期追蹤。
  • 香蕉出行「無法下單」 網約導遊真是「偽需求」?
    另一方面,遊客對乘車的需求也高於對導遊講解服務的需求,致使網約導遊紛紛組建車隊。共享經濟浪潮退去後,網約導遊是否是「偽需求」?香蕉出行「失靈」,曾獲雷軍、杜海濤投資近日,新京報記者獨家獲悉,小米生態鏈企業香蕉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蕉出行」)最初主打的網約導遊平臺「香蕉導遊」,已經無法在線上下單。
  • 「中視頻」是一個偽概念嗎
    10月20日,在西瓜PLAY好奇心大會上,西瓜視頻總裁任利鋒提出了「中視頻」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將中視頻與西瓜視頻綁定了起來。在任利鋒的定義裡,中視頻,即時長在1分鐘至30分鐘的視頻內容。在短視頻爆火的現今,「中視頻」是一個偽概念嗎?
  • 乾衣機到底是不是偽需求?
    根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洗衣機、冰箱、空調等家電產品都出現了30%以上的降幅,但乾衣機的線上平臺銷售額增長了17.76%,銷售量同比增幅為7%。儘管乾衣機市場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但仍有一部分人認為,洗衣後晾曬便可以滿足乾衣的需求,乾衣機根本不是一個強需求的產品,甚至部分人認為乾衣機的存在就是一個偽需求。
  • 真精緻女孩和偽精緻女孩的區別
    於是,在一眾盲目跟風的人裡,有許多女孩兒只是打著「精緻女孩兒」的口號去滿足自己的欲望,成了東施效顰的偽精緻女孩兒。那麼,到底什麼才能稱得上是真精緻女孩兒呢?她們和那些偽精緻女孩兒從哪些方面區分出來?精緻女孩兒,簡單概括來說就是指那些愛美麗、愛生活、注重生活質量、懂得提升自己、優雅從容的女性。
  • 都市裡的真小資VS偽小資
    城市裡,懂得包裝自己和品味生活的隊伍正在日益壯大,但寫字樓裡舉止優雅的先生小姐,咖啡館裡邊聽音樂邊品咖啡的年輕男女,寫稿和通信都用筆記本電腦的人們,他們究竟是在向小資生活努力發展的「偽小資」還是真資格的小資,那可得細細考量才能得知。
  • 為何現在真後宮動漫沒有多少,而偽後宮動漫卻越來越多了呢
    後宮動漫,分為幻想系和真實系,就結局而言,有真後宮和偽後宮,一般來說,幻想系引導真後宮,真實系引導偽後宮。真實系一般是偽後宮,但是結局很難做好,結局處理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比較直接結局類型比如俺妹和萬惡的友少(我要罵友少,時間是一萬年),另一種是比較委婉的結局,比如草莓,有你的小鎮,白雪後者偏胃藥(或者說炒股?),還有一些日常系偽後宮是明確喜歡一人,而與他人在讀者眼中有曖昧關係(讀者眼中),比如櫻花莊,兔女郎。
  • 看維也納酒店如何避開「偽需求」的陷阱
    一直在講需求決定市場,由需求看市場,但是,有時候,需求只是表面,太過於注重表面不去深究往往會讓我們看不清市場的內在,找不到發展的真諦。也就是說,我們有時候看到的是一個個「偽需求」,一個個將我們的運營前進方向帶進「溝裡」的「偽需求」。
  • 裁員背後,Keep 過冬:健身生意最本質需求是什麼?
    有人認為這是Keep擴張太快、商業化不夠成功、戰略失誤,亦或是市場大環境所致,但實際上,對於Keep這樣擁有2億用戶、4000萬月活用戶的產品,不管是商業化還是擴張,或許還要回到最根本的用戶需求層面去討論。Keep的尷尬通過網際網路的模式做健身,Keep這樣的App曾一度影響了線下傳統健身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