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鎮委書記黃啟光接受記者專訪,從園區統籌、產業升級、民生工程三個方面,介紹了洪梅新一輪的發展目標計劃(記者 鄭志波 攝)
經濟總量小、產業落後、缺乏大項目……洪梅鎮在全市經濟發展中長期扮演「追兵」的角色。「我來洪梅後,主要是抓經濟效益、經濟質量。」10月20日,洪梅鎮委書記黃啟光接受東莞日報記者專訪。在近一個小時的訪談中,他從園區統籌、產業升級、民生工程三個方面,介紹了洪梅新一輪的發展目標計劃。
今年洪梅鎮引進10個億元以上項目,全部投產後,預計年產值150億元,年稅收8億元。「充分用好市委市政府的幫扶政策,我們有信心3-5年內再造一個洪梅。」黃啟光說。
看成績
今年1-8月份稅收同比增長40%
從東莞市區出發,沿東莞大道駛入水鄉大道,在水鄉大道與望洪路交會處,左轉進入洪梅鎮,在不堵車的情況下,全程只需20分鐘。
10月20日,東莞西站(原望洪樞紐)正在緊張施工。這是東莞水鄉新城的核心位置,佛莞城軌、穗莞深城軌、莞惠城軌、東莞地鐵1號線交會於此,無縫對接佛穗莞惠深五城。
水鄉新城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9個省級創新節點之一,定位為東莞對接灣區專業化城市副中心、區域交通樞紐、水鄉地區的綜合服務中心。規劃14.5平方公裡的面積中,洪梅鎮佔了一半。藉此契機,洪梅鎮區位優勢逐漸顯現。
建設水鄉新城、「倍增計劃」,以及次發達鎮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多項利好因素疊加,洪梅鎮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把握機遇,洪梅鎮經濟發展成效顯著。記者了解到,洪梅鎮去年全年稅收7.5億元,今年上半年實現5.3億元,1-8月份稅收增幅40%。4家市級「倍增計劃」試點企業開局良好,上半年稅收增長110%。
「水鄉新城打造成東莞城市副中心,是洪梅新一輪發展的關鍵定位。洪梅鎮一定要落實好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把握機遇。錯過這個機遇,是對洪梅發展的不負責。」黃啟光說。
產業發展的提質增效,關鍵看項目。利用次發達鎮產業發展的扶持資金,洪梅鎮今年引進10個億元以上項目,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4個,預計撬動資金80億元,全部投產後年產值150億元,年稅收8億元。
談產業
強鏈補鏈與招引新興產業並舉
抓好「三舊」改造工作,是洪梅鎮招引優質企業,提高優質項目支撐力和承載力的關鍵。隨著「兩高一低」企業的退出,該鎮重新規劃閒置的舊廠房,加大「工改工」力度,變土地資源的存量為增量,補強傳統優勢產業。同時注重招引創新型、技術型、資金型和高稅收的新興產業,填補歷史空白。
理文造紙是洪梅鎮支柱產業,今年上半年完成3億元稅收,與去年全年納稅相當。目前已經布局生活用紙領域,計劃打造四條生活用紙生產線,其中兩條將在今年11月份投產,預計年生產能力9萬噸。屆時將有一批下遊企業、貼牌企業跟隨理文造紙落戶洪梅,進一步壯大洪梅造紙行業產業鏈。
傳統優勢產業的強鏈補鏈外,洪梅鎮還注重引進新興產業。比如該鎮梅沙村已經和光大We谷達成合作,後者在松山湖有個孵化器,根據合作協議,梅沙村將承接孵化器的落地項目,填補洪梅產業空白。
黃啟光表示,「三舊」改造項目將通過「工改工」承載一批優質項目,等洪梅產業有較強基礎後,再考慮工改居,滿足相應居住需求。
據了解,洪梅鎮今年引進的聯合技術安防、辰達智能總部等10個億元以上項目,投產後年稅收達到五六千萬元,甚至2億元以上,對做大做強洪梅經濟總量,將發揮引領和支撐作用。「充分用好市委市政府的幫扶政策,我們有信心在3-5年內再造一個洪梅。」黃啟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