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固廢網訊:近日,在椒江方遠大酒店後廚空地上,雷師傅正在清洗剛倒完的垃圾桶。
雷師傅是餐廚垃圾清運人員,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開著餐廚垃圾收運車在指定時間段前往收運站點。
酒店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手機APP實時了解雷師傅的位置,及時將餐廚垃圾運至收運站點,統一收運。載著餐廚垃圾的收運車,最終將會到達台州市區有機物循環利用中心。
隨著台州市餐廚垃圾處置終端投入運行,各地餐廚垃圾收運體系逐步打通、基本建成。目前,全市各地形成了集中收運和專業處置一體化的方式。
市區範圍統一收運基本覆蓋
餐廚垃圾是個老大難問題。實際上,2018年底,我市就已出臺《台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對餐廚垃圾進行收運處理全程監控。
去年11月30日,台州市區有機物循環利用中心一期項目進入試點收運和內部聯動調試階段,並由浙江福星環境發展有限公司全面實施市區的餐廚垃圾收運和處置工作。
台州市區有機物循環利用中心也是第一批省級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示範試點項目,一期建設規模為處理餐廚垃圾150噸/日,之後還將改擴建以厭氧產沼、黑水虻養殖、廚餘垃圾處理線為主的項目。
5月底,椒江選取餐飲業比較發達的康平路、景元路、中山支路等3條路作為試點街率先啟動餐廚垃圾規範收運工作,這是市內首次以街為單位進行餐廚垃圾定時定點收運。
經過一年的發展,截至目前,椒、黃、路三區包括台州灣新區和市本級已有收運門店1300多家,日均收運量約百噸。
「主城區機關單位覆蓋率95%以上,學校覆蓋率95%以上,大型點位覆蓋率90%以上,中型點位覆蓋率70%以上。」市分類辦循環利用處處長周繼順介紹,點位包括市區範圍內的學校、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大型綜合體、酒店賓館以及部分小餐飲店,目前,餐廚垃圾產生單位籤訂回收協議的單位還在增長。
設計產能與處置需求依然可匹配
隨著餐廚垃圾管理工作開展,台州餐廚垃圾的收運、處置逐步做到「追蹤溯源」。像雷師傅的收運車到達台州市區有機物循環利用中心後,就將經過整車稱重、記錄數據後,駛入預處理車間將餐廚垃圾倒進接料鬥。
藉助螺旋輸送機的力量,餐廚垃圾被輸送至設備中經分選破碎、除渣沉砂、加熱製漿和三相分離後,實現水、油、固渣等分離。
「各地餐廚垃圾統一由當地正規的環保公司派餐廚垃圾回收車進行收運,通過一系列流程,包括大件分揀、破碎、沉沙、三相分離、中溫厭氧發酵等,對餐廚垃圾進行循環利用。」市分類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不過也有小部分流入養殖等環節,極少一部分混入生活垃圾之中,被填埋或焚燒處理。在個別地區,也存在著少量餐廚垃圾被遺棄在自然環境中。
如今,文明餐桌厲行節約氛圍濃厚,各單位的餐廚垃圾產生量有所減少,台州市區有機物循環利用中心的實際運行是否會受到影響?對此,浙江福星環境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於霞介紹,從目前情況來看,中心設計的產能和市場上餐廚垃圾的處置需求依然匹配得上。
於霞表示,對於可能出現的餐廚垃圾總量減少的情況,會根據實際情況生產能效及增加收運覆蓋面來穩定收運總量。「屆時,隨著廚餘垃圾生產線的增加,處置能力會達到飽和。」
原標題:吃出來的垃圾去哪兒了 餐廚垃圾收運可全程追蹤溯源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