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堪稱神設計!80㎡住5口人不擁擠,還有超多儲物空間!

2020-12-10 拾色設計

在新房面積小,居住人口多的情況下,空間布局規劃這塊是最令人頭疼的。因為若強行增加房間數量,那麼必然會對居住舒適度產生極大的影響。所以如何合理的規劃空間,提高居住舒適性,也是裝修設計中,最大的重點之一。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這套新房案例,在空間布局上,就堪稱是神設計。在面積只有80㎡的情況下,不僅滿足了全家5口人的居住需求,且完全感受不到一點擁擠感。同時,還擁有超多的儲物空間,以便家裡的雜物有合理的收納位置。

原始結構圖

新房套內80㎡,雖說目前只有屋主夫婦兩個居住,但考慮到以後會有孩子,以及父母會偶爾過來小住,所以在成員定位上,至少是要以5口人的居住需求來設計。

從原戶型上來看,可以說是兩室兩廳的結構,也可以說是三室一廳的結構。但不管怎樣定位,空間結構這塊都是要重新規劃的,否則,對居住體驗影響會非常大。同時,原戶型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進門就是一個暗廳,衛生間過小,房間過大等等。

平面方案圖

結合5口人的居住需求,空間規劃如下。

1、以開放式結構來設計廚房,從而引入廚房的光線,提高客廳的採光。

2、主臥結構不變,老人房做空間縮小設計,從而規劃出一個儲物間,解決家裡的雜物收納。

3、擴大衛生間的使用空間,採用三分離結構來規劃,併兼具洗衣機功能,讓生活更加的方便。

4、縮小後的次臥,也就是預留的兒童房,目前作為書房來使用。

玄關

廚房做成開放式結構後,進門右邊的牆體,採用鞋櫃來做隔斷,不僅很實用,也提供了大量的收納空間。左邊整面牆都包上木飾面,則與白色的鞋櫃形成了明顯的對比效果,且增加了空間的溫潤性,讓人一進門就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鞋櫃側面做成黑板牆飾面,不僅方便了留言互動,上面貼滿的小飾品,也算是屋主夫婦從最初的相識,到最後成為一家人,最好的見證。給玄關地面單獨鋪上六角地磚,則起到了防水作用,且與地板之間,也有一個很不錯的過渡。

客廳

放棄常規電視牆配置,選擇更加實用的櫃體,在新房面積小的情況下,也算是非常合理的設計了。頂部預留的投影幕布,則保留了觀影功能,從而提高生活的娛樂性。書房與衛生間的門做成隱形效果,則保證了空間的整潔性。

雙人位的沙發配置,雖說略顯緊湊了,但在目前只有兩個人居住的情況下,也完全夠用了。而當父母過來小住時,也完全沒有什麼影響,畢竟白天屋主夫婦都不在家。沙發側面的牆體,一抹米黃色的乳膠漆造型裝飾,則起到了點綴空間的作用,讓空間更加活躍。

當廚房做成開放式結構後,借用門洞的空間設計吧檯,算是解決了屋主夫婦的用餐需求,且完全不佔空間。而當家裡需要多人用餐時,則可以將茶几搬走,擺放一張摺疊餐桌來使用,非常方便。

廚房

櫥櫃採用L形來設計,並在轉角處擺放冰箱,使空間得到了很好的利用。頂部的吊櫃以及牆面的收納架,則彌補了收納功能。

衛生間

在家裡人多且只有一個衛生間的情況下,如何最大化提高生活便捷性,應該是很多人都考慮過的問題。因此,提高衛生間的使用面積,使淋浴區、馬桶區、臺盆區完全獨立,應該是最合適的了。

在臺盆區正對面,規劃出一塊內陷空間,用來解決洗衣機的擺放需求,也算是釋放出了陽臺的空間。同時,將洗衣機設計在衛生間裡,生活使用時也極為的方便。

主臥室

考慮到主臥室的空間比較小,衣櫃採用轉角結構來設計,既合理利用了空間,也提高了收納空間。床頭櫃採用隔板並與衣櫃做成一個整體,則在節省空間的前提下,實用性也非常的不錯。

床頭背景牆刷上淡綠色的乳膠漆,搭配上木色家具,則為空間營造出了一抹清新自然的氛圍。床頭右邊配置一張梳妝檯,也兼具了床頭櫃的作用。

老人房

即便老人房縮小了一部分空間,但在收納空間的設計上,依然十分的強大。比如進門旁邊的衣櫃配置、整面電視牆的衣櫃配置,充分保證了家裡的收納能力。

陽臺採用半牆來設計,既提高了房間的休閒趣味性,也不會影響到通透性。同時,窗戶下面的一排內嵌式儲物櫃設計,再次增加了家裡的收納功能。

書房

書房由於是為孩子預留的,所以在空間布局上,全部以活動家具為主,這樣後期在調整時會非常方便。臨窗配置的雙人書桌,則解決了屋主夫婦的辦公需求。

縱觀整個案例的空間布局,個人認為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在衛生間及儲物空間的規劃上,更是突顯出了實用性。或許餐廳的設計,會讓人感覺到有一點遺憾,但對屋主夫婦來說,還是挺實用的,畢竟目前只有兩個人居住。

圖源:研築設計

相關焦點

  • 神爆改 30㎡劃分7個空間,住四口人、一隻狗,還有超大儲物間!丨第一...
    本期改造:和很多上海老房子業主一樣,陳女士一家也面臨著空間狹小、居住窘迫的問題。90年代的老房子住三代人,又是令人頭疼的條頭糕戶型,實際使用面積不到30㎡,一個臥室承擔著四口人和一隻小狗的全部生活起居,毫無隱私、舒適可言。
  • 樓梯轉角處與其閒置,還不如做一下延伸設計,可多出5㎡儲物空間
    ,儲物空間也能多出5㎡。小戶型的房子很推薦這樣去設計,當然房子大要設計也是可以的,畢竟儲物空間再多也不會浪費。 當然了轉角處的空間若是小於5㎡的話,則不建議延伸打造卡座,因為這樣,會讓原本就不太寬敞的空間,變得更加的擁擠
  • 櫥柜上方留出80公分,如今塞上塑料盒子,又能多5㎡儲物空間了
    櫥柜上方空間也能利用,你們有沒有想過?就像這位業主,當初裝修櫥櫃的時候,特地給上方留出80公分的高度,打上一圈開放式置物架,如今塞上塑料盒子,又能多出5㎡儲物空間,小戶型可以學一學。在給廚房做儲物的時候,很多人想到的第一點,就是給廚房打上櫥櫃的設計,方便做做鍋碗瓢盆的存儲,而這位業主想法不一樣,給櫥柜上方留出80公分:櫥櫃不要打滿,而是給頂部空間留出80公分做向外凸出的置物架,比到頂的櫥櫃擁有更多的儲物空間
  • 《夢想改造家》上海86㎡小家擠5口人,規劃4個空間滿足三代人需求
    《夢想改造家》這個系列我們之前也寫過很多期了,新一季第一期是在上海金橋的小唐一家,為了孩子上學,拋棄了大房子,一家五口擠在了這個86㎡的房子裡,他家的問題估計也是很多小戶型業主共同的煩惱。,集儲物、娛樂和學習為一體;4號盒子為親子活動區域。
  • 香港45㎡小宅住5口人,半平米空間都不浪費
    這套房子位於香港九龍,雖說是兩居室,總面積才45㎡(套內),卻要滿足夫妻兩人、小嬰兒以及來照顧嬰兒的保姆與老家前來幫忙的母親等5口人居住需求;如何合理有效規劃利用空間與布置收納功能是屋主在裝修新房時的訴求。
  • 儲物空間不足?看她家裝修,電視牆打滿柜子,餐廳設卡座,真實用
    很開心能給大家分享屋主家這套新房,她家是兩居室新房,經濟能力有限,當時買了相對面積比較小的房子,而且與父母住在一起。裝修主要要求儲物空間一定要足夠,更多擔心以後生活,東西會越來越多,比方說家裡的鞋子、衣物、行李箱等等都需要收納起來,相信很多朋友買到小戶型的房子都會有這樣的擔憂。如果你也是買到小戶型的房子,擔心儲物空間不足?
  • 三代人蝸居80㎡,逼死80後的居住困境,新一季《夢想改造家》給解決了
    像第七季,節目組第一期就直接將鏡頭聚焦到80/90後「獨一代」普遍面臨的困境:三代混住 。很多人工作忙、壓力大,不得不請父母來幫忙帶孩子,三代同堂雖是好事,可隨著家庭成員的不斷增加,家變得擁擠不堪。房子不是說換就能換的,可面前又擺著一個巨大的難題:房子不夠住。
  • 一家5口住30㎡小三層,擁擠尷尬,改日式小洋房,「太空艙」臥室
    一家5口住30㎡小三層,擁擠尷尬,改日式小洋房,"太空艙"臥室這次要說的這戶家庭,是一家5口人住在一起,眼看著孩子們都大了,可是還是在一個臥室中擠著,不管幹啥都顯得特別的擁擠,雖然是親人可這樣的生活方式住著也十分的尷尬,後來全家決定將房子進行改造一番
  • 北京屋主曬出50㎡新家,布局堪稱神設計,能滿足六口人居住
    50㎡的新房,在大多數人看來,只能算是一套單身公寓,哪怕多一口人居住,都會感到擁擠。但對於坐標北京的屋主來說,不僅要滿足全家四口人的居住需求,還要考慮到女方父母的居住問題。而原因很簡單,就是在有了二孩之後,需要父母過來幫忙帶孩子,以便夫婦倆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因此,迫於現有的家庭情況,也不得不對新房進行改造。
  • 南京夫妻89㎡小家,住下五口三代人,空間布局全是細節
    平面圖 在這裡又出現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一個小家如何住得下五口三代人,又該如何安排才能滿足各自的需求。來自南京的一對夫妻給出一個滿分答卷,他們的家只有89㎡,三代同堂不嫌擁擠,空間布局都是細節,溫馨又和諧,堪稱完美。
  • 一個人住26㎡公寓,空間小巧如鼠窩,她卻說:一個人住,真幸福!
    面對水漲船高的房價,許多在北漂一族大多選擇「租房過日」,然而租房戶型缺陷、狹窄等問題,讓許多人的租房生活,其實並不「美好」。在北京職場打滾了7年的@橘子小姐姐,選擇買上一套小公寓。作為人生的第一套房,僅有26㎡,她卻在裝修上下足了功夫,花了30萬裝修,看似小巧的公寓,一個人住,卻真的住出了幸福感。
  • 140㎡原木風的家:裸露梁、開放式書房+超多收納...住三代人一點不亂!
    家的要素, 讓城市裡忙碌的年輕人住得更好。 說在前面 這套三居室位於合肥,屋主是一家四口。經過一番比較,屋主最終找了習本設計幫忙改造,希望設計師能從專業角度幫他們把控各種想法,打造契合一家人生活狀態的理想家。 屋主需求: 1.
  • 伸縮門又是收納架,任意切換,足足又多出了1㎡儲物空間!
    生活中常見的是平開式門窗,門窗開合過程中需要有個活動範圍,門扇要佔用一定的空間,對於小戶型或是門窗周邊有櫃體等家具的,開合不便,影響使用,裝過5套房的朋友拿室內門來說,建議做隱藏伸縮門,可朋友家伸縮門怎麼是個收納架?
  • 一家三口幸福入住55㎡小屋,餐廳是「借」來的,還有超多收納空間
    關於幸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驗。像今天的這一家三口,他們住在一套面積僅55㎡的小屋,生活依然幸福感滿滿。不過為了更好的生活體驗,原來老房存在的諸多問題還是要改善的,比如:沒有餐廳,動線混亂,到處堆放的雜物。下面,我們一起看看設計師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 一個人住有多爽?看她家33㎡的小窩就知道了,難怪這麼多人不結婚
    這個交代在別人看來可能是結婚生子,但在我看來就是一個穩定的家,不用到期搬家,不用每次都勉勉強強過日子,所以儘管這套房不咋樣,但是我有信心能把它裝好,況且老小區周邊設施都很齊全,出門就有地鐵、有商場、有醫院,這已經足夠了。」這是剛到手的時候她拍到的老房子內部的樣子,要不是打光夠亮,這裡會更糟糕。
  • 北京夫妻曬出70㎡新家走紅網絡,兩個人住太舒適了,被超多人羨慕
    對年輕人而言,兩口子居住的剛需房不需要太大,70㎡足夠了!尤其是在像北京這樣的超一線城市,能有一套如此面積的住宅,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了~今日要分享的裝修案例就是如此,這對小夫妻曬出這套北京70㎡新家後走紅網絡,裝修簡約精緻,細節考慮頗為周到,空間利用也非常極致,兩個人住真的太舒服了,這樣精緻的居家場景和生活狀態被超多年輕人羨慕,極致溫馨,賞心悅目。
  • 這才是神設計!北京屋主57㎡新房,能住八口人,還有大空間感
    家裡有八口人共同居住,這聽起來本身就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更何況還要在空間僅有57㎡的新房中實現。本期給大家帶來的這套來自北京的新房案例,屋主家的情況就是這樣。不過在平時生活中,家裡只有屋主夫婦、孩子、女主的父母共同居住。而在節假日時,男主的父母會帶著另一個小孫子過來小住。
  • 50㎡的三室一廳,你想住嗎?
    帶大家看過這麼多學區房,但是第一眼看到這個戶型圖時,說實話我是崩潰的。狹長的一字型,讓本不富裕的 50㎡ 雪上加霜。常住人口是夫妻倆和兩個女兒,奶奶也時常會留宿。5 口人同時居住的情況,相當於需要主臥+兒童房+客房。
  • 他用一整面牆的柜子,讓無用空間變西廚,80㎡的美家超好住
    人與空間、環境發生的任何關係都是居住,投身進去的相處與安放一個人是居住、兩個人更多是相處家就像容器,裡面有你,裡面有我
  • 現在餐廳流行這個設計,定製餐邊櫃,讓家用儲物空間增大5倍
    為了增加儲物空間,大部分人裝修都會在玄關、廚房、客廳、臥室等地方設計儲物櫃。 現在很多戶型都是客餐廳連體設計,為了明確各區域功能,餐廳也逐漸流行定製餐邊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