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十年來,臺灣水果銷量翻了20倍

2020-12-11 觀察者網

去年5月臺東鳳梨滯銷,「三通」十年來,臺灣水果出口大陸已翻了20倍,這就是臺灣農民實實在在最大的獲得感。

據香港《大公報》1月7日消息稱,臺灣臺東卑南鄉美農村專業種植鳳梨釋迦(釋迦品種之一)的邱瑞源近日向大公報表示,他所在的美農村家家戶戶種植鳳梨釋迦,幾乎都是銷往大陸。

除了釋迦外,臺東也大面積種植鳳梨。去年5月臺東鳳梨滯銷,臺東縣長黃健庭在6月海峽論壇期間赴廈門尋求銷售幫助。臺灣農業整合行銷發展協會廈門辦事處主任溫仁得也特地到臺東進行協調,廈門雪中送炭,採購了臺東鳳梨500噸。

臺灣果商溫仁得此前接受採訪 圖丨12月19日海峽衛視

據廈門同益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湯藝仁介紹,廈門口岸連續10年保持大陸進口臺灣水果最大進口口岸地位。自2009年至2018年11月,廈門關區累計進口臺灣水果22.4萬噸,價值23億人民幣。

「現在臺東農民都記得我。」大陸通路不斷打開,讓溫仁得忙得很有成就感。他介紹,沒有「三通」前,臺灣水果要經由第三地到大陸,需耗費5至7天時間,不僅品質大打折扣,損耗大、運費高,上櫃銷售時間也有限,根本沒有競爭力;「三通」後,臺灣水果直接從高雄出發,經金門抵達廈門,做到「昨天採摘今晚就可以在廈門買到」,便捷的通路,使得臺灣水果在大陸遍地開花,最遠的銷往東北的漠河、新疆等地。

大陸是臺農品出口第一市場

溫仁得介紹,2006年以前,臺灣釋迦銷往大陸只是幾箱幾箱的出貨,從沒敢整個貨櫃出過,2006年受益於大陸惠臺措施,他大膽嘗試出口整櫃釋迦到廈門,從此打開了大陸市場。如今廈門成了臺灣水果進入大陸的最大口岸,臺灣鳳梨釋迦幾乎95%銷往大陸。據統計,大陸是臺灣主要農產品出口第一大市場。截至去年11月,臺灣出口大陸前十大農產品價值為11.5億美元,佔出口總值比率的23.1%。

邱瑞源也印證了溫仁得的說法,「十多年前出口大陸非常有限,但『三通』之後,我們村種植釋迦的面積迅速增長。特別是這五年來種植面積增加了2000公頃左右。」

「我們現在只要種好釋迦,把控好品質,銷往大陸的價格和數量都令我們滿意。」邱瑞源說,今年美農村風調雨順,釋迦增產,銷往大陸的價格在每斤40元臺幣(約人民幣10元)左右,只要符合外銷規格都不愁銷路,因此村民們都氣定神閒。

據臺灣「農委會」統計,截至2018年11月,臺灣出口到大陸的鳳梨有30409噸(總出口量31286噸)、釋迦9553噸(總出口量9676噸)、文旦柚3106噸(總出口3336噸),這三種臺灣水果居出口大陸水果的前三位。

溫仁得從2005年1月開始,就紀錄了臺灣水果每個月、每個品種的出口數字,他稱這是「為兩岸和平紅利所帶來的成果做見證。」據他介紹,2008年臺灣出口大陸水果總量為2251噸,截至2018年11月,臺灣水果出口大陸已經達到了53435噸。「三通」十年來,臺灣水果出口大陸已翻了20倍,這就是臺灣農民實實在在最大的獲得感。


相關焦點

  • 廈門「小三通」添新航線 臺灣水果來廈更快
    此條航線的開通,為臺灣中南部水果進入大陸市場提供了又一條便捷通道。廈門口岸進口臺灣水果有「大三通」和「小三通」兩種方式,「小三通」方式進口的臺灣水果佔廈門口岸90%以上,是臺灣水果進入大陸市場的最主要通道。廈門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進口臺灣水果誠信企業實行「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快速驗放模式,相較其它進口查驗模式,這種模式可節省通檢時間2-3天。
  • 緊急採購臺灣水果的超大集團期盼兩岸能直接三通
    緊急採購臺灣水果的超大集團期盼兩岸能直接三通 2007-01-17 20:56     來源:華夏經緯網     編輯:李桂英  大陸超大集團和供銷總社聯合緊急採購的臺灣一千二百噸柳丁,首批貨櫃十六日下午自高雄港啟程,預計二十一日抵達上海。
  • 兩岸「小三通」十年:通的橋梁 連的結點 合的紐帶
    兩岸「小三通」十年:通的橋梁 連的結點 合的紐帶 2011年01月07日 09:2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兩岸「三通」後臺灣水果首次登陸山東濟南
    兩岸「三通」後首批臺灣水果省城登陸  山東新聞網1月19日訊(記者 李君 通訊員 楊鵬 肖正平)春節將至,省城濟南的市民又有機會大飽口福了記者今天從槐蔭區商貿局了解到,120噸正宗的臺灣柳丁已運抵匡山批發市場,並隨即投放超市,將極大的豐富節日期間省城的水果市場。這是2008年12月15日海峽兩岸正式「三通」後,首批登陸濟南的臺灣水果。  在位於濟齊路118號的匡山蔬菜批發市場,臺商吳先生告訴記者,柳丁又名柳橙,果肉滋潤健胃,果皮化痰止咳,營養成份中含維生素A、B、C、磷、蘋果酸等,其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有效改善便秘困擾。
  • 臺灣水果首度經馬祖"小三通"轉運大陸馬尾港
    五月十一日下午,兩艘運載著第八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簡稱海交會)參展臺灣農產品的貨輪到達福州馬尾對臺小額貿易監管碼頭,這是將於本月十八日舉辦的本屆海交會第一批臺灣參展品,其中包括檸檬、柳橙、哈密瓜三種新增準入的臺灣水果
  • 臺灣水果首度經馬祖「小三通」轉運大陸馬尾港
    、哈密瓜三種新增準入的臺灣水果。   中新社香港五月十六日電 臺北消息:馬祖當地貨船十六日上午首度載運愛文芭樂、蓮霧等八種臺灣水果
  • 臺灣水果在大陸前景看好兩岸仍未三通是最大阻因
    中國臺灣網5月31日北京消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辦公廳副主任楊佔科在今天(31日)上午舉行的國臺辦新聞發布會上指出,臺灣水果在大陸地區已經有良好的認知度,但在進入過程中也確實存在一些困難,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海峽兩岸至今仍未實現「三通」,加大了運輸成本。
  • 水果控的福利來啦!當季臺灣進口水果便宜又新鮮~
    就如同現在一箱20斤的臺灣鳳梨批發價是100元,跟海南產的鳳梨的價格一樣。臺灣芒果、蓮霧的價格也都跟大陸水果的價格相差不多。這也難怪,隨著臺灣水果價格越來越「親民」,廈門本地市場上臺灣水果的佔比也越來越大,一些臺灣水果批發商、零售商都覺得生意比以前好了不少。
  • 全面「三通」十周年 兩岸互通取佳績
    負責運營廈門五通碼頭的元翔(廈門)海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金獅告訴記者,廈金航線年旅客量吞吐量成長了大約80倍, 從2001年的20835人次,快速增長到2017年的1614326人次,2018年預計將達173.0萬人次
  •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廈門與臺灣越走越近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廈門由此拉開兩岸全面「三通」的序幕,迄今已整整十年。十年來,廈門擁有了廈金航線、廈臺客貨滾裝航線、廈臺直航貨運航線、廈臺空中直航航線,與臺灣越走越近。僅廈門航空有限公司十年來就承運了往來兩岸的旅客超過200萬人次。  兩岸全面「三通」,讓「兩岸一日生活圈」變成現實。  在廈門創業的臺青宋愷熙,每個月都坐飛機在廈臺之間往返。她對記者說,她從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出發,約三個小時後就可到達臺北家裡。
  • 八種臺灣水果今日首度經馬祖「小三通」運往福州
    中新網5月16日電 今天(16日)上午馬祖當地貨船首度載運愛文番石榴、蓮霧等八種臺灣水果  據「中央社」報導,從兩岸經貿論壇大陸方面宣布開放臺灣水果銷售大陸政策確定以來,國民黨「立委」曹爾忠便積極爭取臺灣水果經金馬「小三通」運往大陸。包括愛文番石榴、蓮霧、香蕉等八種總重量2280公斤的臺灣水果,15目從基隆載運至馬祖,今天上午9時再由馬祖當地的19噸小型貨船合法報關後,將水果由福澳碼頭運往福州馬尾港。
  • 「三通」十周年兩岸心更通 實現「一日生活圈」
    毋庸置疑,兩岸「三通」為增加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十年來,臺灣民眾西進大陸經商、求學、就業、婚戀、旅遊等已成家常便飯。但2008年以前,情況可不是如此。­  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告訴記者,開放直飛前,因為往返兩岸耗時又花錢,他只有重大節日才會回臺灣,一年最多四五次,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很少。
  •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 實現「一日生活圈」
    在他看來,「中遠之星」上有80多個「冷插」(供冷鏈貨櫃使用的插口),在運輸生鮮、水果方面有很好的硬體基礎。「接下來我們希望通過『中遠之星』,把臺灣水果和其他農產品銷到大陸來。」  蘊含商機  直航了、船通了,有人潮往來,商路自然也就通了。
  • 「三通」十周年兩岸路通心更通 實現了「一日生活圈」
    毋庸置疑,兩岸「三通」為增加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促進心靈契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十年來,臺灣民眾西進大陸經商、求學、就業、婚戀、旅遊等已成家常便飯。但2008年以前,情況可不是如此。  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告訴記者,開放直飛前,因為往返兩岸耗時又花錢,他只有重大節日才會回臺灣,一年最多四五次,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很少。
  • 「小三通」15周年 「廈金生活圈」漸成型
    根據此前的預報,這艘最大的「小三通」客輪,當日載運超過400名民眾,近乎滿座。  15年前的今天,在睽違52年後,180餘名金門同胞分乘兩艘船隻直航廈門,廈金「小三通」由此拉開序幕。15年後,作為廈金之間每天36個班次之一,「和平之星」這一個班次運載的旅客,就為當年的2倍還多。  廈金直航第一年,採用的是專案申請,第一年客流量不過2萬餘人次。
  • 兩岸實現「三通」整10年:心通則百通
    心通則百通(觀滄海)十年彈指一揮間,2018年12月,兩岸實現海運直航、空中直航、直接通郵整10年。如今,從上海飛臺北90分鐘,在臺灣可以很便利地網購大陸商品……直接通航、直接通郵已經成為人們不經意的日常。回首兩岸來時路,感慨頗多。
  • 兩岸「大三通」助推福建臺灣「小三通」更熱絡
    中新社福州六月四日電 (記者孫賢迅)海峽兩岸「大三通」有力推動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使福建沿海與臺灣地區之間的「小三通」更加火熱。五月份,福建沿海地區與臺灣地區海上客運直航運送旅客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一百二十二。
  • 「小三通」20周年:臺灣各界的心聲,民進黨聽得到麼?
    「小三通」20周年 新黨直接喊話蔡英文 從此,廈金兩地聯繫開始密切起來,金門民眾紛紛到廈門經商、置產;2008年,大陸民眾赴臺遊開啟後,陸客經由小三通前往金門觀光、度假蔚然成風。  陸客的到來,不僅讓金門觀光業受益匪淺,連帶餐飲、伴手禮等很多行業都跟著紅火起來。在陸客來金的高峰期,當地一半以上的客源都是陸客,一半以上的伴手禮都是賣給陸客。
  • 臺灣農業界對「三通」後的大陸市場充滿期待
    ,吸引了大陸眾多商家和民眾,令臺灣農業界人士對兩岸實現「三通」後的大陸市場充滿期待。  連日來,將近六千平方米的臺灣農博會展區人頭攢動,商機湧動。許多臺灣企業帶來的當地產水果、土特產品很快被遊客搶購一空,只好從臺灣再調運一批貨源進來銷售。  一些臺灣業者還與大陸客戶達成了一批合作意向。
  • 互利雙贏 兩岸「三通」十周年閩臺記者聯合採訪啟動
    2018年12月19日 15:31:11 來源:福建日報   「全面『三通』十周年閩臺記者行」聯合採訪活動18日在廈門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