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去往哈市江北大學城路過小耿家路段時,曾經佇立在學校教學樓房頂的「恆星學院」大牌子,被「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所取代;開往學院路的213路公交車終點站,也從「德強學院」改成了「黑龍江財經學院」……改名的背後,這些院校在專業設置、促進就業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調整。招生難和學生就業難,雙重壓力倒逼我省民辦高校改革。
民辦高校教師
的艱難招生季
外語立校
招生人數增多
「這幾年生源成下降趨勢,但我們卻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反而超計劃完成招生。」對於2013年的招生,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教務處副處長郭玉鑫說。
郭玉鑫認為,學校用專業立校的成功轉型打贏了招生這場仗。去年黑龍江省有20.8萬考生參加高考,與前年的21萬相比,考生減少了2000人。而該校外語專業計劃招生人數1030人,實際錄取人數1273人,全都是第一志願線上錄取的。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最好的專業,哈爾濱華德學院的理科專業比較強,黑龍江財經學院的經管專業比較強,而要想和他們競爭,就必須找到自己的陣地,有自己的特色。」郭玉鑫說,當時在那麼多的民辦院校中,學校擴大發展已不是主要目標,如何立足成了民辦校首要關心的問題。
2011年4月,那時黑龍江外國語學院還叫哈爾濱師範大學恆星學院,學校的第一大系是商學系,經管專業招生最多,大約在七八百人。而600多人的英語專業是第二大專業。學院當時確定了用外語專業作為學校的主打特色專業,將語言類專業劃分為英語系、東語系和西語系,開設法語、西班牙語、德語等新專業,招生人數大幅度增加,成為學校的第一大專業。
「語言類專業在辦學這麼多年有一些沉澱,將來的發展方向也會以語言類為主,也就是以外語專業立校。」 郭玉鑫說,以外語立校,主要就是突出「特」,最重要的就是打造自己的師資隊伍。學校近5年會公派老師到海外留學,今年暑假的兩個月時間裡,學校的16名老師就去了美國的羅格斯大學深造,獲得了該校的資格認證。教師的視野、觀念、策略不一樣了,在教學方面能提供給學生更多、更前沿的東西。
就業容易了
就不愁招生
「考進學前教育專業,工作就有了著落。」就讀於哈爾濱劍橋學院的學生小宇告訴記者,雖然學前教育專業有公辦校,但是從就業角度考慮,她還是選擇了這所民辦高校。
「考進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等於給就業上了保險。」小宇說,選擇在劍橋學院學習這個專業的同學,大多是衝著畢業後可以直接到該校出資建立的連鎖幼兒園工作。
「公辦重視理論,我們更重視實踐性功課,就業時學生更具備優勢。」 副院長線恆錄說,學校從1985年建校之初就設立學前教育專業。從2011年起,學校名字也從「黑龍江大學劍橋學院」改為「哈爾濱劍橋學院」,學前教育專業被當作學校今後發展的一個品牌專業。
「出資方在全國33個大城市有100多所幼兒園,自己培養的大學生到自己辦的幼兒園任教。」線恆錄介紹,較高的就業率成了學校招生的法寶。
由於學校培養出來的幼師較為出色,不僅是自己家的幼兒園願意用,國內的很多知名幼兒園也紛紛到學校「搶人」。廣東、湖南、山東等省份都非常喜歡用該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很多學生到了集團設在當地的幼兒園工作後,會被當地薪酬更高的幼兒園挖走,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受到認可。
「找好自己的定位,找好專業定向,將特色專業做強」成了劍橋學院轉型的目標。從2011年的555人,到2012年的631人,再到2013年的839人,學前教學專業的招生人數也在逐年增加。該校2014年學前教育專業的計劃招生人數將近千人。
部分高校開始
嘗試專業調整
吳楠楠是哈爾濱廣廈學院2010級漢語言文學(新聞傳媒方向)專業的學生,今年6月即將畢業,目前正在某媒體實習。而她所學的專業在2012年已被取消,合併到漢語言文學專業裡面。她說,2009年在中文系開設了漢語言文學新聞傳媒方向和影視劇作的專業,招生大約在四五十人;但是從2012年開始,學校取消了這兩個專業,合併到漢語言文學專業裡面。類似這樣合併專業、取消專業或是減少招生人數的現象,在省內的民辦高校中開始慢慢增多。
以前是什麼專業熱、就業好、社會需求量大,很多高校一窩蜂地開設。前幾年無論是招生還是就業都比較不錯,比如計算機等專業,但發展到現在,計算機專業的就業率一直處於較後的位置,人才趨於飽和,導致很多學生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與所學專業不符。而近些年來,我省很多民辦高校開始相繼合併專業,就業率低或者社會需求量小的專業相繼取消,不再盲目地開設新專業、新課程。
教育部門: 我省已開始推進
民辦高校轉型工作
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熊炳奇說,我國2017年高考生源將會達到最低谷,靠規模生存的辦學路線已經無法生存了。民辦高校一定要有自己的定位,以就業為導向,培養職業技能人才,與企業合作,增加學生更多的就業技能。
據黑龍江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丁哲學處長說,目前轉型的不止這幾所學校,從2010年開始,我省開始推進民辦高校轉型工作,共有11所民辦高校(含兩所獨立學院)開始根據自己學校特色,建設有水平的特色應用型本科院校。比如,哈爾濱華德學院注重培養工科的應用型人才,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方式去培養人才。與哈工大或者哈理工等高校注重研髮型人才相比,民辦高校更加注重的是操作型、實用型人才的培養方向。(記者 欒微 史東旭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