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迪化街,給你一個臺灣的味道,看看臺北新春街頭的流行態勢

2020-12-08 福興美食1

如果你感覺到過去的臺灣,你一定不能錯過臺北的迪化街道,這是臺北最完整和歷史悠久的街道。

走進迪化老街,閩南傳統民居、西式建築、現代主義和巴洛克建築特色一一呈現在你面前,具有多元文化和中國傳統簡約的一面。

800m迪化街長一直是臺北貨物、茶葉、中藥材和布料的重要集散地。每年這條百年老街都將成為年貨交易會。

期間,附近很多人都會到迪化老街買年貨,除了各種應該調味的乾貨,我們離不開「好事花生」、諧音「好事發生」、吉利和善意。

「一府二鹿三艋舺」,指臺南、鹿港、誇家,是清代繁榮的城鎮。現在艋舺是臺北的萬華區,在萬華區上,有一條街道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剝皮寮」。

讓一部電影《艋舺》讓「剝皮寮」這條街出名,讓遊客如魚得水。「剝皮寮」的名稱來源於清代運至臺灣的木材,在到達艋舺後,必須將木材剝皮運往各地,故名「剝皮寮」。

古工藝包店。傳統手工藝品越來越難找了,這些由傳統工藝編織而成的竹袋和小物件,不僅被遊客作為紀念品購買,也被當地居民歸還。

這個時間敏感的「屈臣氏大藥房」是許多遊客的登記處,這確實是19世紀的一家老藥房,他只保留了以前的外觀,並將其與現代的文創產業結合起來,裡面有很多青商店。

在迪化老街上有著悠久歷史的「李亭香」麵包房已有120多年的歷史,的李亭香仍然堅持純手工煎餅製作工藝,注重實體質感,他最經典的「平西餅」是招牌,具有入口即時口味。

位於「明峰貢丸店」上迪化街,專營貢丸和生宮丸,貢丸其實是肉丸,這家店不僅可以在市場上賣,而且可以在家裡買和煮,但是,如果你買不到馬上煮,老闆可能不會賣給你。

迪化街的小巷和小巷是街拍年輕人和文青像街拍和紅瓦紅磚的街拍地方,每一塊磚似乎都堆積著時光年。

相關焦點

  • 百年迪化老街,給你一個古早味的臺灣,看疫情下的臺北年貨街氛圍
    若想感受一下老臺灣昔日風華的話,一定不能錯過臺北的迪化老街,它是臺北現存最完整也是最有歷史意義的老街。走進迪化老街,閩南傳統民居、洋樓、現代主義以及巴洛克式的建築特色一一呈現在你眼前,有著多元文化和中國傳統簡樸的一面。
  • 旅行丨一條迪化街 百年臺商史
    想當年,這個重要的交通要道幾乎承載了迪化街那些老號所有的海運需求,雖然如今已經不做此用,可若是站在路口等一個紅燈,也會注意到往來的人流如梭,如果再趕上放煙火表演,可是會水洩不通呢。嗯,站在迪化街盡頭。一條僅僅800米長的迪化街,深藏了眾多的百年臺灣老商號,從這一端開始走起,一直到彼端的霞海城隍廟,如果你並不趕時間,可以為這條老街留出一整個下午。
  • 百年臺北在眼前:走訪臺北「迪化街」
    百年臺北在眼前:走訪臺北「迪化街」如果對百年前臺北的樣貌充滿好奇心,可以去迪化街走走。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的迪化街是臺北現存最完整的老街,擁有閩南、巴洛克式等特色建築。19世紀末以來,迪化街一直是當地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
  • 新春看臺灣:名震海內外年貨大街—迪化街(組圖)
    新春看臺灣:名震海內外年貨大街—迪化街(組圖) 2011年02月03日 20:5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一條街讓你感受臺灣最正宗的廟會文化 臺北迪化街
    其中,大稻埕商圈最重要的老街,是仍保持著舊日風格的迪化街。今天要帶我們用一條老街探秘臺北流金歲月的發現者,是策展人Mike。「其實我不在臺北長大,從小生活在臺中鄉下。因此對於在都市生活,內心深處總有股聲音說,這不是我的地盤!但是因緣際會,來到臺北念書工作,前幾年有次換工作,辦公室的地點就位於迪化街,從此以後就愛上了這裡。留存完好的古建築,商家之間互相熟悉互相打招呼的人情味,讓我在這座陌生的城市裡,嗅到熟悉的味道,找到一種歸屬感。」
  • 迪化街,臺北年貨大街
    位於臺北大橋以南的迪化街以辦年貨聞名,是有悠久歷史的碼頭大稻埕的一部分。迪化是烏魯木齊的舊名,乾隆取的。
  • 臺灣風土人情—臺北最早的商業區|迪化街
    這條老街正式名稱是「迪化街」。早期臺灣的商業活動是從這裡開始的,所以這裡有一條所謂「洋人街」,早期有英國或者其他國家來這邊做商業活動,在這裡都有設有商辦,現在所謂的這條「洋人街」已經沒落了。臺灣的紅頂商人,幾乎一半都是從這條老街發起的。
  • 臺北最早的商業區|迪化街
    這條老街正式名稱是「迪化街」。早期臺灣的商業活動是從這裡開始的,所以這裡有一條所謂「洋人街」,早期有英國或者其他國家來這邊做商業活動,在這裡都有設有商辦,現在所謂的這條「洋人街」已經沒落了。臺灣的紅頂商人,幾乎一半都是從這條老街發起的。
  • 臺北迪化街:臺灣最有年味的老街
    近日,臺灣大大小小的「年貨大街」均已啟動,琳琅滿目的堅果糖果和叫賣聲渲染出濃鬱的過年氣氛。 在全臺灣所有的「年貨大街」中,最著名的要數擁有20餘年歷史的臺北市迪化街「年貨大街」。迪化街「年貨大街」位於臺北保留最完整的老街——迪化街一段,北起歸綏街,南至南京西路這一段及周邊區域。記者了解到,其所處的迪化街,是19世紀以來臺北市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
  • 迪化街,「年味」不要溜走(臺北傳真)
    臺北大同區的大稻埕商圈,有條窄窄的老街叫迪化街。每年農曆新年將近,這條街匯聚四面八方的南北貨,搖身變成著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賣年貨已有20個年頭,在年味漸漸變淡的今天,它正面臨新的挑戰。   今年攤位只租出七成   「歡迎試吃,不買不要緊,不好吃不要錢!」「來喝一杯薑茶,補血養氣!」
  • 臺灣自由行 最喜歡的一天——迪化街、華山1914(內有福利)
    臺灣的朋友推薦到臺北一定要去迪化街,臺北人每年過年都會去那採辦年貨,很有老臺灣的感覺。說實話,沒抱太大的希望,想到南北貨就想到廈門的中山街,可能差不多吧~      迪化街離我們住的地方步行20分鐘,我們居然真的走過去了,太陽出來了,好熱。我就是在去迪化街的路上看到了檳榔美女。
  • 中藥業在臺灣艱難傳承——訪臺北迪化街中藥行
    新華社臺北1月5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1年多前,楊凱宇從父親手中接過六安堂,成為這個中藥世家的第四代傳人,等待他的是如何讓中藥行業在艱難環境中傳承下去的考驗。儘管楊凱宇才26歲,但他的六安堂卻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了。步入店內,藥香瀰漫,明亮燈光照射下,中式櫃面後滿是人參、鹿茸、燕窩、牛黃等珍貴藥材。
  • 臺北迪化街尋「年味」:年貨要討好彩頭 春聯手寫有講究
    【解說】在臺北說到年貨大街,人們自然會想到迪化街。  春節將至,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的迪化街年味濃鬱。街道上方紅色的條幅和燈籠將沿街建築布置得喜氣洋洋,街道兩旁各類年貨琳琅滿目,商家則不斷向過往民眾熱情推銷著。  臺灣民眾過年選食材或送禮都講究好彩頭,因此有「烏金」別稱的烏魚子在迪化街成為暢銷品。
  • 圖文:走進臺北迪化街(6)
    新華社照片,臺北,2005年4月1日走進臺北迪化街 臺北迪化街的許多店鋪依然保留著被稱為「亭仔腳」的清代閩南式建築(4月1日攝)。位於臺北市大稻埕的迪化街是臺北現存最完整、也最具歷史意義的老街。
  • 走訪臺北年貨大街:迪化街,年味不要溜走(圖)
    臺北大同區的大稻埕商圈,有條窄窄的老街叫迪化街。每年農曆新年將近,這條街匯聚四面八方的南北貨,搖身變成著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賣年貨已有20個年頭,在年味漸漸變淡的今天,它正面臨新的挑戰。  今年攤位只租出七成  「歡迎試吃,不買不要緊,不好吃不要錢!」「來喝一杯薑茶,補血養氣!」
  • 徜徉臺北迪化街\馮進
    一九四七年,上海建築師鄭定邦奉命為臺北街道命名。他拿出中國地圖貼在臺北街道圖上,以南北向的中山路、東西向的忠孝路畫出一個大十字坐標,分成上下左右四大塊,左上區以中國的西北城市為名,左下則是中國的西南。依此類推,迪化街在臺北的西北部。  迪化街是臺北最完整的老街,比臺北城還要歷史悠久。
  • 迪化街:臺北最有年味的老街(圖)
    迪化街一直是臺北最有年味的地方。(江方方 攝)   有人說臺北人過年最無聊,基本都待在家裡。這話只說對了一半,臺北人為了過好這個年,除夕前家家戶戶都會大採購做年菜的食材,以一桌夠味的料理,招待難得團聚的家人。而說到採購年貨,就不得不提臺北最有名的迪化街了。春節期間,記者來到臺北迪化街,體驗了一把臺北最濃鬱的年味。
  • 你來說旅行 臺北當地人陳翰講述最具風情的「迪化街」
    這條老街正式名稱是「迪化街」。目前臺北最主要的商業活動都在「迪化街」上。在這條街上,你可以看見很多這樣的建築,現在臺北的政府為了鼓勵保留這些古老的建築,推出了建築上的獎勵政策,就是希望當地居民不要蓋高樓,保留這些所謂「女兒牆」的華麗裝飾。
  • 「賣假髮的都來」 臺北迪化街漸失年味(圖)
    「賣假髮的都來」 臺北迪化街漸失年味(圖) 2015-01-26 11:31:58《中國時報》   中新網1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想到年貨大街沾年味,愈來愈難。報導說,在大賣場、網絡購物的連手夾攻下,被稱為「年貨買氣指標」的臺北迪化街也遭殃,今年不只黃金攤位招不到攤商,整體出租率更跌落至7成。
  • 迪化街分為好幾段,整片區域古稱大稻埕,是臺北最老的城區之一!
    臺北大同區的迪化街,是臺灣知名的南北貨市場,街上的古老建築有閩南、洋樓、現代主義、巴洛克式等風格,迪化街店屋,屬於長條形連棟式店鋪,門面不寬,屋身幽長深邃,以便兼顧商業和居住的功能,是清代臺灣商街的典型,是一條極具歷史意義的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