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庚子鼠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對疫情沒有預計到如此嚴重的情況下,緬甸自由行如期出發了。做好防範措施,既來之則安之,此篇當下的所見所聞,也是我們人生旅途中一次非常難忘的旅行了。
如圖的三個紅圈所示,此行主要在曼德勒、蒲甘和仰光的深度遊玩。
1、機票:可以仰光往返。也可以曼德勒進,仰光出。具體看航空票價及轉機的時長而定。
2、籤證:攜程上辦理電子籤,2個工作日完成。
3、住宿:BOOKING 預定,曼德勒和蒲甘的住宿性價比很好,仰光稍貴。
4、交通:偶爾體驗一下馬車和TUTU車也不錯,但天氣熱灰塵大,包車有空調,飯店都有預定。
5、貨幣:使用美元現金,100/50/10美元兌換當地幣的匯率不同,有摺痕和破損的美元不使用。酒店使用信用卡需加2-3%的手續費。
6、物品:穿拖鞋涼鞋,進寺廟必須光腳,帶足溼紙巾擦腳。口罩防塵、防曬、防蚊蟲、喝瓶裝水加熱。
7、蒲甘熱氣球:提前在馬蜂窩或飛豬預定。
1月22日傍晚的南京—深圳—仰光,為避開南京南站,直接打車到S1翠屏山。這一天南京機場有小於50%的人帶了口罩,機場人員卻沒有帶,情況似乎並沒有很嚴重。到達深圳時,機場人員全部口罩,頓時感到氛圍有些凝重。登機時特別檢查了有無電子E-VISA,及是否帶了美元現金。如果沒有辦理,機場會提前聯繫仰光,抵達後辦理落地籤。
1月23日的凌晨2點到達了仰光國際機場。排隊過境中,我打了一個噴嚏,頓時引來了四周矚目的目光,特殊時期人們異常高度的敏感性。為銜接23日第一班7:00 仰光—曼德勒的飛機,小夥伴們在機場小憩,真正熱愛旅行的驢友是任何環境下,宜甜宜鹹宜苦均能承受。從國際機場出來,到右手方向的國內機場,步行5分鐘即可。機場內的早餐很不錯,補充了能量後便精神煥發。
曼德勒(Mandalay)地處內陸,是緬甸第二大城市,是4個古代王朝曾經建都的地方(如蒲甘王朝、阿瓦王朝、敏貢王朝等),也是華僑聚集的城市。曼德勒地區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主要有四大古城遺址。
1、阿瑪拉普拉古城。一座橋(烏本橋)+一座僧院(馬哈根達揚僧院)+一個湖(東塔曼湖)。推薦指數★★★★★
2、因瓦古城。坐船1500緬幣/人,馬車7500緬幣/人含4個景點。寶迦雅寺的門票10000緬幣/人、馬哈昂美寺、瞭望塔等。推薦指數★★★
3、敏貢古城。購買門票5000緬幣/人。辛比梅寶塔、敏貢佛塔。推薦指數★★★★★
4、實皆古城。無門票。松烏蓬那信寺、烏敏東色寺、貢慕都佛塔(乳塔)。推薦指數★★★★★
5、此外,曼德勒的主要景點有:曼德勒皇宮、金色宮殿僧院、曼德勒山、馬哈木尼佛塔、固都陶佛塔等。推薦指數★★★★
曼德勒機場取行李處,一眼望去的是OPPO手機和格力電器的廣告牌,我為祖國的發展強大而感到自豪。
這裡天氣炎熱平均30度,因此脫掉了口罩。司機接了我們,直接趕往馬哈根達揚僧院,千人僧飯的時間是在上午10:30分。我們9:50分到達時,已經站了很多遊客。陽光透過樹枝灑落下來,斑駁的樹影,喧鬧的街道和彩色的僧房,看不出這裡是能容納千人規模的佛學院。無論從規模或者氛圍上,較之我國的色達五明佛學院似乎少了些修行人的安詳和寧靜。這裡是旅行團打卡的景點,如果晚到了便無落腳之處了。在僧侶們途徑的路上,我們選擇了從不同的角度觀看,管理人員會不時地提醒,禁止使用照相機,可以手機拍攝。
僧侶們準時地從各自的宿舍中走出來,他們大多低著頭,神情肅穆,雙手捧著缽,赤著腳一路疾行。年齡小的大約七八歲的樣子,年長的大約中年以上,今天看到的青少年居多。身著白色的是小沙彌,若是看到粉色的是比丘尼,普遍的僧侶服飾是醬紅色。路邊的行人布施零食,他們列隊約10多分鐘後進入大廳集體吃飯,進食時勿拍。
人群突然散去,街道慢慢安靜下來,我忽然覺得僧侶們每日的吃飯,也被當做了一場秀在觀看,於遊客而言是幸事,於僧侶們而言又當如何?
遊人可以參觀廚房間,與我們的食堂並無區別,此時幾口巨大的鐵鍋裡翻滾著食物,僧侶們各種葷素都食,化緣到什麼吃什麼。他們一日兩餐,凌晨4點左右,上午10點左右,過午不食,只能喝水。廚師揮動著鐵鍬,廚房裡充滿了煙火氣,打飯的婦女們微笑著示意著,老外穿著隆基與本地人討價還價,路邊可愛的鄰家小姑娘也想討點食物。眾生百態,讓這裡的僧院看起來更加開放和多元化。
在曼德勒和蒲甘的路邊和寺廟裡,有很多這樣的小亭子,放置著幾個罐子,是給當地人飲水的,條件好一點的寺廟會有自來水了,遊客們還是建議不要嘗試了。
每一座僧侶的宿舍前都有這樣的牌坊,列的都是捐贈修建人的功德,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圍欄。
午飯後,年輕的小僧侶們,不失孩童的活潑,彼此間打鬧著、奔跑著、跳躍著,或在樹下蕩著鞦韆。這宿舍與我們中學的教室是不是很類似。
第一頓午餐去品嘗了緬餐,大大小小的碗碟鋪滿了一桌,小菜的口味與韓國的泡菜有些類似,總體口味是偏鹹的。司機告訴我們說,本地人每天要吃米飯的,用湯、菜拌飯,這吃法與河南的燴麵很相似哦。
銀行的環境比我們想像的要好很多,2位漂亮的美女把我們當做VIP接待,幫助我們兌換外幣,而幾位男士則傻傻地樂呵著看著我們,在他們眼中我們也是外國人啊。凡是摸過紙幣後,記得一定要擦手哦!
四大古城中,存在時間最長的是因瓦古城,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十三世紀,元朝的蒙古鐵騎一路南下,所向披靡攻入緬甸,緬甸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國家蒲甘王朝滅亡,至此開始了緬甸的」南北朝「時代。北部的撣族在今天的因瓦建立了阿瓦王朝。1893年的一場大地震徹底摧毀這座城市,二戰期間讓因瓦古城再受重創,只剩下支離破碎的歷史遺蹟。
坐著充斥著柴油味的機動船,擺渡幾分鐘後就到了因瓦古城。一輛馬車只能容納2-3人,馬兒跑起來很是顛簸。也許是每個人欣賞美的角度不同,我對因瓦古城的印象很一般。一來這裡的條件最差,泥土道路滿是灰塵。二來寺廟分散在莊稼地中,甚是破舊荒涼。三是我們到達時的光線太強烈,柚木寺的光影之美沒有體會到。
寶迦雅寺Bagaya Kyaung,又稱「柚木寺」。建於1782年是曼德勒阿瓦最古老的建築,整個寺廟都是柚木結構,懸空建在267根柚木柱子上,建築上刻有很多精美的浮雕。柚木是一種主要產於東南亞的名貴樹種,它在日曬雨淋乾濕變化較大的情況下不翹不裂;耐水、耐火性強;能抗白蟻和不同海域的海蟲蛀食,極耐腐;在緬甸被稱為「國寶」。
烏本橋 U Bein's Bridge 建於1851年,長達1200米,有1086根實心木建造而成,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橋頭和橋尾分別有6座亭子,體現了佛教的六合精神。這裡也被稱為「愛情橋」,是情人們約會的地方。
都說日落比日出要美,今天的重頭戲便是它了。傍晚5點鐘到了東塔曼湖,租一條船20000緬幣。船夫把船搖到湖中間,我們靜靜地坐在船上,愉悅地看著黃昏的太陽在逐漸西沉,隨著湖水的拍打,小船晃晃悠悠地,烏本橋上的黑色剪影絡繹不絕。看著遠方天空漸漸的由深紅色變成粉藍色,太陽一點一點地消失在天空。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明天的日出,又是一個嶄新的一天!身在異國的我們,也時刻關注著國內的病情傳播及防範情況,祈禱祖國平安!祈盼親人朋友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