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展現高考「浮世繪」 製片人:源自生活點滴

2020-12-26 央視網

《小歡喜》展現高考「浮世繪」 製片人:源自生活點滴

原標題:

  聚焦教育題材的電視劇作品不少,但真正深入直面教育現狀的優質作品不多。這幾天,黃磊和海清主演的新劇《小歡喜》刷屏了。三個不同家庭備戰高考的故事,描摹出一幅中國式家庭「浮世繪」。《小歡喜》沒有讓觀眾失望,目前得到了豆瓣評分8分的成績,很多觀眾評價「劇情太真實,就是當年的我家」。在該劇製片人徐曉鷗看來,這種真實,並不是追求極致的戲劇矛盾,也非渲染焦慮,而是來自生活的點滴。

  《小歡喜》設置了三個高三考生家庭,都極具代表性。劇中「摩登家庭」的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與兒子方一凡、外甥林磊兒的關係開明而和睦;拒絕前夫喬衛東的單親母親宋倩,則對女兒喬英子展開了「全包圍」式的關切;而留守少年季楊楊,面對「空降父母」季勝利、劉靜的突然關懷,顯得無所適從。徐曉鷗說,希望方圓和童文潔的名字成為中國萬千普通家庭的一個代表符號,另外幾個真實鮮活的家庭,也均是中國家長的鏡像縮影。這幾個不同家庭面臨的親子關係、婚姻、家庭問題,組成了當代都市生活的「浮世繪」。

  《小歡喜》的原著是「命題作文」。做完三年前的《小別離》後,徐曉鷗和黃磊找作者魯引弓寫聚焦高考的新作時,黃磊替他起了「小歡喜」這個書名兼劇名。黃磊的解釋是:中國家庭的歡喜來自於「熬著」,過一關就開心一下——中考算過了個小關,高考就過了個大關。魯引弓補充道,「小歡喜」對應的是「大焦慮」,這個焦慮來自每個家庭的未來——孩子。而在徐曉鷗眼中,高考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能夠展現社會生活、社會發展的獨特變遷,具有普世價值。高考是一個家庭需要交出的一份答卷,既是所有人的共同回憶,又承載了時代的烙印。

  魯引弓曾用了兩年時間在浙江和寧波的高中進行調查,期間接觸到很多發生在高三學段真實的故事。有的家長過於擔心孩子,在學校門口租個房子,全職陪孩子讀書。孩子覺得媽媽盯得太緊,什麼都替他拿主意,開始懷疑自我價值,嚴重到一個月都不跟媽媽說話。媽媽緊張,配了治抑鬱症的藥,但又不敢給孩子吃,就讓老公先試藥……劇中被「全包圍」式關心的女兒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原型,她曾對魯引弓說:「媽媽以上海為圓心,上海到杭州為半徑畫了一個圓,讓我報大學不能離開長三角。可媽媽當年自己考那麼遠,我為什麼不能去北京呢?」

  許多觀眾發現,雙視角的設置帶給《小歡喜》引人深思的效果:屏幕前的觀眾成了第三方,旁觀來自劇中父母和孩子的兩個角度,無論現實生活中身處什麼位置,都能換位思考。徐曉鷗舉了一個例子:高三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和父母起了衝突,摔門而去,會不會想到門後的父母是一副怎樣的神情?

  《小歡喜》聚焦的是高考,而更深層的落點是教育和親子關係,這也是從《小別離》到《小歡喜》一脈相承的地方。在徐曉鷗看來,在現實生活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平等和尊重還是有的,但是兩代人之間的思想差異、衝突,在高三這個年齡段會表現得更為激烈和具體,「因為到了高考這個關口上,問題都會被放大,變得更加尖銳。」她介紹,劇中更多地講到兩代人的矛盾點,既讓觀眾清晰了解問題的所在,也給予了相應的解決之道。(北京日報記者 徐顥哲)

相關焦點

  • 浮世繪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江戶時代也是日本歷史上平民生活水平、經濟水平較高的時期。江戶畫師們不僅從姑蘇版畫中間接地接觸到了西方繪畫的明暗法和透視法,同時也感受濃濃的市民氣息,並將自己的繪畫題材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筆下的美人繪、役者繪、風景畫將普通市民的風俗、喜好、趣味和思想一一展現,構成了一部江戶時期的平民自傳。正如浮世繪大家葛飾北齋所說的,萬物皆可以入畫。
  • 淺議解讀日本浮世繪藝術
    浮世繪從字面的理解是「虛浮世界的繪畫」的意思,直指所繪內容是過眼煙雲的瞬間歡樂。這種繪畫形式產生於17世紀的,由日本風俗畫發展而來,由於浮世繪的題材接近百姓生活且畫面豔麗優美,它展現出了日本繪畫的新形勢和新風貌,以旺盛的生命力繁榮了300多年的時間。
  • 《白鹿原》口碑持續領跑 打造人性浮世繪
    而改編自陳忠實「茅盾文學獎」獲獎同名巨作的電視劇《白鹿原》,憑藉陝味唯美的電影級畫面、大氣雄渾的跨時代敘事風格、主演教科書式的精湛演繹,以及眾生浮世繪式的人性剖析,俘獲大批觀眾,開播以來在豆瓣網一直以高分優質口碑領跑同檔期作品。
  •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最罕見的墨線版半成品浮世繪
    7月3日,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展出。這是國內第一次從歷史視覺策劃浮世繪展覽,以日本浮世繪各階段主要大師們的最具代表性作品,梳理了浮世繪草創到成熟期的發展脈絡。其中包括從菱川師宣受明清版畫影響首創浮世繪;早期浮世繪大師鈴木春信;美人畫的演變;「全能」葛飾北齋的人物花鳥,以及歌川國貞的歷史神話、最罕見的墨線版半成品浮世繪...
  • 插畫家用浮世繪的風格,來畫「表情包」,可以說非常搞笑了
    我們對浮世繪並不陌生,這種繪畫影響了許多印象派畫家,用浮世繪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有很多。浮世繪的誕生源自中國彩印版畫,在日本民間廣為流傳,畫家們用非常豔麗的色彩去描繪風景和人物,這種特別的繪畫風格受到許多人的喜歡。
  • 訪浮世繪博物館
    日本人為何如此看重「浮世繪」?我一直心生疑惑。今年五月在長野縣旅行時找到了浮世繪博物館,讓我有點興奮;更讓我意外的是,這裡收藏的浮世繪畫作竟多達10萬件。  在館內見到各式各樣的人物與風景的浮世繪畫作,看介紹知道浮世繪是在德川幕府時期興起的一種民間藝術,主要描繪日本百姓的日常生活場面、山水風景和精彩演劇。從某種意義上說,它與中國的《清明上河圖》表現的題材有點相似。
  • 日漫與浮世繪風格結合的插畫系列
    浮世繪是日本的風俗畫風,從字面來理解就是「虛浮世界的繪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民族藝術,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風格。主要是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模板畫(日語中的錦繪),但實際上也有手繪作品。
  • 日本浮世繪如何攻佔時尚圈?
    作為日本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如何影響了西方主流時裝設計?其蘊含的東方元素又如何引領時尚?,浮世繪中人物形象的服飾、妝容等細節鮮明地體現了日本社會的巨大變遷,反映著文明開化政策下的時尚生活。,浮世繪的創作題材開始由反映市民階層轉向了精英階層,貴族甚至是天皇都成為了畫中主角。
  • 淺介紹日本浮世繪
    日本浮世繪,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在江戶時代流行開來的古老繪畫在現在看來也毫不違和,豐富的配色與畫法更接近現代人的審美,比如下面這張著名的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作者最為著名的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
  • 役者繪 帶你領略春畫之外的浮世繪
    作為一種最典型的描寫民間日常生活的藝術形式浮世繪成為當時日本藝術發展的新方向不僅受到中國木板年畫、古代仕女畫插圖等的深刻影響同時又融合了日本民間的藝術形式既代表平民的審美情趣又體現了日本民族雅致的特點浮世繪被後人理解為「虛浮世界的版畫」其最為主要的題材
  • 從浮世繪看日本美術史|浮世繪|日本美術史|藝伎|鈴木春信|日本|版畫
    什麼是「浮世」?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如此告白:生活就是為了及時享樂,將注意力集中在欣賞月亮、太陽、櫻花和楓葉之美。即使面臨貧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喪,只要學瓢瓜隨波漂浮,這就是「浮世」。如此一來,「浮世繪」一詞也因運而生。而這種代表「虛浮世界的繪畫」,便成了日本風俗畫的代名詞。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浮世繪的字面意思為「虛浮世界的繪畫」。「浮世」本來是指人世的虛無縹緲,而在日本「浮世」一詞也有「放浪生活」之意,蘊含人生如過眼雲煙,及時入世行樂之意,內容上表現市井生活、人物百態和自然風景,具有肯定現世精神的積極意義。浮世繪興起於17世紀的日本江戶,因為此時的日本正處於「江戶時代」,所以浮世繪又稱「江戶繪」。
  • 《從零開始》蕾姆和服手辦 浮世繪風少女
    《從零開始》蕾姆和服手辦 浮世繪風少女 來源:www.18183.com作者:三隻魚時間:2018-07-19 分享到:
  • 遇上「浮世繪」的復聯,更浪了
    前不久,隨《復仇者聯盟》終映,一組浮世繪版復仇者聯盟在推特上熱轉。日本插畫師TAKUMI是Marvel電影迷,使用浮世繪風格繪畫復仇者聯盟的角色。人們為表達對浮世繪的喜愛,甚至將其融入到遊戲設計裡,一個叫「UkiyoWave」的app就把浮世繪和技術結合在一起,玩起來也十分有趣。
  • 為什麼浮世繪這麼火?
    編者按:日本的風俗畫——浮世繪興起於江戶時代,鮮活地表現了當時平民社會的生活百態,為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時代記錄,被稱為那個時代的「百科全書」。近日,「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Bund One Art Museum(上海外灘壹號美術館)展出,吸引了不少人前往觀看。
  • 站在中國看世界:走進浮世繪 欣賞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
    浮世繪在許多人眼裡神秘而充滿誘惑,眾多喜愛浮世繪的人群當中,往往被浮世繪不拘一格的藝術形式所感染,能夠不斷的通過浮世繪的啟發,創作出更多的藝術之美。在200年的發展過程中,浮世繪不斷的在繪畫技巧印刷技術上突破提升,用不同於以往任何形式的表達方式展現了江戶時期的風土人情,社會現狀,她可登大雅之堂,可以柔美妖嬈,也能讓人瞠目結舌。在這複雜的體系和流派中湧現了歌飾北齋、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歌川廣重等一大批為世界所認知的浮世繪藝術大師,可以說日本通過浮世繪確立了日本藝術在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和價值。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原創 王京 活字文化從盛夏到深秋,長達四個月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可能是又一個讓你愛上魔都的理由。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在日本江戶時代興起,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是一種非常適合大眾欣賞的藝術形式。
  • 世界最小的浮世繪博物館就在京都,就在這家私人美術館,就在他家
    直覺告訴我,左手的方向應該就是「世界最小浮世繪博物館」的方位。與剛剛路過的「花見小路」相比,這裡顯得異常安靜,街道上幾乎看不到行人,只有偶爾駛過的車輛,劃破小街的寂靜。走了約百餘米,見路的南面有座普通的日式院門,外牆上掛有幾幅浮世繪圖片,門口有一塊英語的文字招牌,和我預想中的大體一樣。我即刻判定,這就是浮世繪傳人市村守的私人美術館,也是他的家了。
  • 眾籌| 繁世浮雲錦繪成!21個浮世繪流派藝術精選,限量圖書及周邊
    原創 小畫君 中國畫報出版社對於大多文藝青年來說,一提到日本,就會想到浮世繪。一提到浮世繪,你會想到什麼?是這一片浪嗎?再看看這幅梵谷的《星空》,有沒有覺得哪裡有點像呢?
  • 剃頭圖,浮世繪,又是一個兩分!
    大家好,我是姜陽陽,今天給大家說說《浮世繪》,《又是一個兩分!》「浮世繪」「浮世繪」是從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流行於日本的一種版畫。「浮世」的日文意思是「現世」,所以「浮世繪」就是反映日本現世生活的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