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碗臘八粥,成就了釋迦牟尼佛

2020-12-19 一個人的藏地故事

昨天晚上,父親發微信告訴我,明天是臘八,他已經準備好了食材。明天會給我們熬好臘八粥等我們。歲月匆匆,如果不是父親提醒,我壓根沒有顧得上臘八節。回想起來無比慚愧。

與臘八節緣起有關的另一段往事,也令我感到內疚。那就是悉達多被牧羊女供養的傳說。

在北印度朝佛的旅行中,我們一路奔馳,牧羊女供養處所在的蘇迦塔村就是其中一站。

然而,直到離開此地半年後,我才得知臘八粥的緣起就是這座我曾參拜過的北印度小村莊。一股悵惘之情油然而生。

從小至今,老父親一直堅持著臘八煮粥的習慣。他會在臘月之初就備齊了糯米、晚粳米、黑米、赤豆、花生、米仁、紅棗、蓮子、桂圓,還有葡萄乾、枸杞、山藥等食材。

熬製臘八粥的過程我們都不曾看到,只到時節來臨那一刻,父親會招呼我們一起喝臘八粥。

父親的臘八粥非常實誠,由於材料多,熬製起來煞費苦心。他全不為意,反而會煮上一大鍋,兒輩、孫輩都能分享,有時候還會特意招呼我的好友一起上家品嘗這份年節的饋贈。

對於父親而言,這份儀式感的背後有著他對我們的體恤與慈悲,也有著他對歲月的敬畏與感恩。

臘八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粥是這個節日裡的傳統美食,為什麼寺廟會有臘八節舍粥的傳統呢?

釋迦牟尼佛成道前,身為悉達多太子,曾嘗試六年苦行而毫無收穫。

他從迦毗羅衛國出發尋找人生的真諦,先後在阿羅邏和優陀羅羅摩子兩位當時的宗教導師處短暫學習,很快他就超過了老師,覺得並非究竟的解脫之道。

悉達多日食一麻一麥,歷經六年仍無法成道,乃知苦行並非通往覺悟的正道,於是入尼連禪河沐浴,接受牧羊女蘇迦塔供養乳糜後,前往缽羅笈菩提山。因此山為佛成正覺前所登,名為「前正覺山」。

依唐玄奘大師著《大唐西域記》記載:「如來勤求六歲,未成正覺,後舍苦行,示受乳糜,行自東北,遊目此山,有懷幽寂,欲證正覺。自東北岡登以至頂,地既震動,山又傾搖。山神惶懼,告菩薩曰:『此山者,非成正覺之福地也。若止於此,入金剛定,地當震陷,山亦傾覆。』

菩薩下自西南,山半崖中,背巖面澗,有大石室,菩薩即之,跏趺坐焉,地又震動,山復傾搖。時淨居天空中唱曰:『此非如來成正覺處。自此西南十四五裡,去苦行處不遠,有畢缽羅樹,下有金剛座,去來諸佛鹹於此座而成正覺,願當就彼。』

菩薩方起,室中龍曰:『斯室清勝,可以證聖,唯願慈悲,勿有遺棄。』菩薩既知非取證所,為遂龍意,留影而去。」此大石室,人稱「留影窟」、「龍洞」。

苦行修煉的悉達多在快要體力不支的時候,附近村中的牧羊女用乳糜供養了他,讓他恢復體力,在菩提樹下參悟,最終走向正道。

正是這段佛祖往事,讓蘇迦塔村成為朝佛之旅中繞不開的一個聖地。然而朝佛之旅無比辛苦,在攀登完「前正覺山」後,印度炎熱的氣候已經令人體力消耗很大,我們一行穿越尼連禪河前往參觀蘇迦塔紀念塔,拜見供奉悉達多和牧羊女的寺廟。

這是緬甸佛教徒所捐資修建的蘇迦塔廟,相傳此為蘇迦塔供養佛陀乳糜處。原在蘇迦塔村有一阿育王石柱,為阿育王感念蘇迦塔供佛乳糜所建,在十九世紀摩訶菩提大塔重新修復時移至塔區。

因為是近代修建的佛教建築,塑像和建築本身並不細膩。炎熱的天氣也是對意志力的極大考驗。面對牧羊女和悉達多的塑像,我雖然畢恭畢敬朝拜,但對於蘇迦塔廟與傳說故事的真實性還是略存疑惑的。雖然我並沒有把這些說出來,但內心的感受卻記憶猶新。

半載之後的臘八節,當我在與友人交流中得知,牧羊女供養悉達多的蘇迦塔村其實就是臘八粥的緣起之時,這份愧疚無以言表。

傳說牧羊女用乳糜供養了悉達多,讓他恢復體力,在菩提樹下參悟,最終走向正道。

這一天,剛好是臘月初八。所以,印度的佛教寺院,每年的這一天,都用米、谷、棗、蓮等煮粥供佛。後來,為了回報、感恩信眾,僧人們也開始在這一天向信眾施粥。

再後來,這一習俗隨佛教一起,從印度傳到了中國。

北宋《東京夢華錄》記載:「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之後,歷朝歷代都有寺院施粥的記載。這種寺院施粥的傳統也一直持續至今。現在,僧人們煮臘八粥布施給大家,體現的是佛教以施粥的方式感恩社會、回報信眾供養的感恩精神。

在蘇迦塔村,面對供養悉達多的牧羊女,我是如此無知,甚至懷疑傳說故事的真實性;

在父母養育我的這些歲月裡,我也沒有完全做到感念哺育之恩,時常會以忙碌為藉口忘記關念親恩。比如這個到來的臘八節。

整理這篇文字的時候,我頓然感受到這個節氣的意義:為了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及成道之前牧女供粥給佛陀之外,我們喝著這碗暖暖的臘八粥時,更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親恩,感恩身邊每一個與我們結緣的眾生,感恩歲月的這份饋贈。

欣慰的是,當我和餐桌前的孩子談及臘八節的由來,他已經懂得了臘八的緣起。

從牧羊女到悉達多,從我的父輩到我的孩子,一碗歲月的粥把他們都連在了一起。粥暖情深意更長……

相關焦點

  • 正是這碗臘八粥,成就了釋迦牟尼佛
    然而,直到離開此地半年後,我才得知臘八粥的緣起就是這座我曾參拜過的北印度小村莊。一股悵惘之情油然而生。從小至今,老父親一直堅持著臘八煮粥的習慣。他會在臘月之初就備齊了糯米、晚粳米、黑米、赤豆、花生、米仁、紅棗、蓮子、桂圓,還有葡萄乾、枸杞、山藥等食材。
  • 佛教臘八粥,竟然充滿了這麼多吉祥的寓意!
    一碗臘八粥,成了許多人每年過臘八節的念想,吃了方覺妥帖滿足。拿在手上的是小小一碗粥,其背後卻是許多人辛勤勞作和緊密配合才能成就。熬十裡飄香的粥,結四面八方的緣臘八,既是我國的傳統民俗節日,也是釋迦牟尼佛的成道紀念日,它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正是佛教所提倡的慈悲與感恩。
  • 恭迎佛陀成道日 蟬友圈這碗別具匠心的「豆漿臘八粥」 是給來年最吉祥的祝福
    臘八節也是佛陀釋迦牟尼佛的成道紀念日,這一天在佛教中也被稱為「法寶節」或「感恩節」。在釋迦牟尼佛成道吉日暨傳統臘八節到來之際,願大家廣發善心,廣行善業,廣做功德。以感恩之情,感恩佛陀的出世,讓芸芸眾生有所依怙,讓我們有幸得聞佛法,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了解六道輪迴,從此不再迷茫顛倒。
  • 媽媽這碗臘八粥才是臘八節臘八粥的意義!
    今日臘八節,家家都該吃上一碗屬於自己家裡獨特的臘八粥了吧。雖然,在我對臘八粥的回憶裡,這朵記憶之花起初是那麼的孱弱而迷離,似乎一不小心,就會被迷霧給遮離住了。可是,再對往事的漸漸追溯過程中,它卻慢慢地盛開了。當我想起臘八粥時,是站在一種別致的角度,置身於一個完全篤實的環境之中。印象中,家境清寒,似乎從沒有認真過臘八節。
  • 今日臘八,民間風俗要吃臘八粥,可還記得這碗臘八粥
    今日是臘八節,臘八過後不久便要過年,中國傳統風俗中,要過了農曆大年三十,這一年才算過完。雖然現在我們都通行公曆,但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團圓飯,圍桌看春節聯歡晚會還是多數國人的習慣。因此,在臘八這一天喝臘八粥相信也有不少地方還保存著這個習俗。
  • 恭迎釋迦牟尼佛成道日人人都在這一天喝臘八粥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
    恭迎釋迦牟尼佛成道日:人人都在這一天喝臘八粥,卻不知道還能積攢那麼大利益!在釋迦牟尼佛成道吉日暨傳統臘八節到來之際,願大家廣發善心,廣行善業,廣做功德。祈願佛力加持,一切眾生消災延壽、離苦得樂;吉祥如意、善願成就!祈願世間清淨和平、風調雨順、無有災厄!
  • 媽媽這碗臘八粥才是臘八節臘八粥的意義!
    今日臘八節,家家都該吃上一碗屬於自己家裡獨特的臘八粥了吧。雖然,在我對臘八粥的回憶裡,這朵記憶之花起初是那麼的孱弱而迷離,似乎一不小心,就會被迷霧給遮離住了。可是,再對往事的漸漸追溯過程中,它卻慢慢地盛開了。當我想起臘八粥時,是站在一種別致的角度,置身於一個完全篤實的環境之中。印象中,家境清寒,似乎從沒有認真過臘八節。
  • 又嘗臘八粥香甜 || 高僧大德談「臘八節」和臘八粥
    六年以後,他意識到無謂的苦行並不能通往解脫,於是放棄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的乳糜,這碗乳糜就是臘八粥的原型。佛陀喝下乳糜恢復了體力,終於在四十九天之後,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證悟成佛。這一天就是臘月初八,佛教稱之為「佛陀成道日」!為紀念佛陀成道,每年臘月初八日,各地寺院效仿牧羊女供獻乳糜之典故,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並將臘八粥贈送給善男信女。
  • 臘八粥有哪些食材?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記得喝這碗臘八粥
    臘八粥有哪些食材?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記得喝這碗臘八粥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在臘八節這一天,人們會煮臘八粥,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多種食材熬煮而成的粥。人們在臘八節和臘八粥的傳統歷史悠久,一直到現在,人們一直傳承著這個習俗,那麼大家都知道臘八粥有哪些食材嗎?
  • 講故事 | 倒掉雞湯,幹了這碗臘八粥!(文末有福利)
    古法製作臘八粥是這樣的,人們會在臘八節的前幾天就開始著手準備製作材料,把紅棗錘破以後泡湯,到了臘八節的前一天晚上,再加入多種食材,經過一宿的辛苦熬製,到了臘八節清晨,全家才會吃上這碗稠稠的臘八粥。 單獨來看,製作臘八粥雖然使用的都是樸實的五穀雜糧,比如紅棗、慄子等,但人們賦予了它無數美好的含義。
  • 沒有臘八粥的臘八節——我卻想起冰心奶奶和俠客島的那碗臘八粥
    孟庭葦有一首叫《沒有情人的情人節》,寫這篇關於臘八的記憶的文字的時候,我自然而然的想到這樣一個題目,沒有臘八粥的臘八節。我使勁的在自己腦海裡搜尋關於瀘州臘八的記憶,不過我始終想不起來在瀘州生活了三十多年,臘八到底是什麼樣的。
  • 三寶地|這是一份免費到寺院結緣臘八粥的指南,轉發即功德!
    | 智慧 | 修行 | 禪心 | 佛音 2000多年前的一個十二月初八智慧光明照耀於菩提樹下靜坐的佛陀的內心因緣和合,福慧圓滿佛陀證悟諸法實相,現證無上佛果這不只是佛陀一個人的解脫>和合佛粥 · 福養身心這是蘇州寒山寺的萬人施粥活動每一年,寒山寺都會免費向市民布施數萬份「和合佛粥」
  • 臘八節 | 飲了這碗有音樂的「文化臘八粥」
    原標題:臘八節 | 飲了這碗有音樂的「文化臘八粥」 臘八粥到底多難煮?不少網友將著名女大提琴家杜普蕾令人扼腕的悲慘命運與這首傷感的曲子莫名結合到一起,一度有謠傳此曲是杜普蕾演繹的」天妒英才「之作。
  • 臘八節、臘八粥的由來
    相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佛的成道之日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後來漸漸成為中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臘八這一天吃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最早有文字記載始於宋代。
  • 今日臘八,除了喝臘八粥,濟寧這碗蛙魚也不能落下!
    一進臘月,滿滿的年味向你襲來,喝一碗心心念念的家鄉臘八粥,這個年就此開始啦。盤點山東的那些碗粥,除了臘八粥,還有哪些山東經典美食粥呢?跟隨好客君,去尋找你家鄉的那碗粥吧!那碗臘八粥臘八節喝臘八粥是民間傳統習俗,山東有碗臘八粥喝過的人每逢臘八定會砸吧砸吧嘴,回味那口香甜。山東的「孔府食制」中,共有兩種臘八粥,在封建古代等級嚴明的制度下,這兩種臘八粥給不同人群食用。
  • 喜慶法寶節 北京雲居寺、杭州靈隱寺普施臘八粥
    臘八節喝臘八粥,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傳說最早來源於佛教。佛經記載臘月初八為釋迦牟尼佛的「成道日」。(圖片來源:資料圖)(圖片來源:資料圖)佛經記載臘月初八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日」臘八節喝臘八粥,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傳說最早來源於佛教。佛經記載臘月初八為釋迦牟尼佛的「成道日」。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子。他從小養尊處優,成年後走出宮門目睹了人間的生老病死,極想找到解脫人間痛苦的至道。
  • 沒有臘八粥的臘八節——我卻想起冰心奶奶和俠客島的那碗臘八粥
    孟庭葦有一首叫《沒有情人的情人節》,寫這篇關於臘八的記憶的文字的時候,我自然而然的想到這樣一個題目,沒有臘八粥的臘八節。我使勁的在自己腦海裡搜尋關於瀘州臘八的記憶,不過我始終想不起來在瀘州生活了三十多年,臘八到底是什麼樣的。
  • 臘八節、臘八粥的由來
    相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佛的成道之日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後來漸漸成為中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臘八這一天吃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最早有文字記載始於宋代。
  • 世間覺 ‖ 寒冬,心裡的那碗暖意臘八粥!
    因為河北等地疫情的發生,更期待心被臘八粥的暖意填滿。但是,由於各地防控疫情的要求,今年多地寺院臘八節取消施粥等活動,那碗暖粥便成為心中暖意的念想,將曾經的一碗粥,溫暖一座城的溫情和甜蜜收藏在心底深處。」2021的開年似乎有點冷。年初,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邢臺南宮市等地區出現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 臘八節順口溜祝福,喝了這碗臘八粥,今年保你大豐收!
    一、臘八節到了,送你一碗臘八粥,願你身體溫暖如粥,暖呼呼;愛情纏綿如粥,甜蜜蜜;生活豐富如粥,樂滿滿;人生美滿如粥,美滋滋。二、今天是臘八,我送你一碗自製的臘八粥,喝一口一個微笑,兩口開心,三口快樂,四口平安,五口吉祥,六口健康,七口順利,八口發財,一定要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