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臘八,民間風俗要吃臘八粥,可還記得這碗臘八粥

2020-12-13 俠客說

今日是臘八節,臘八過後不久便要過年,中國傳統風俗中,要過了農曆大年三十,這一年才算過完。雖然現在我們都通行公曆,但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團圓飯,圍桌看春節聯歡晚會還是多數國人的習慣。因此,在臘八這一天喝臘八粥相信也有不少地方還保存著這個習俗。

據《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慄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開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這是民間臘八粥的做法。俠客君總是讀金庸,今天要說的是金庸先生小說寫過的那碗臘八粥。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這碗臘八粥,出自金庸先生小說《俠客行》。俠客島每十年就會派出兩名弟子到中原武林請武林高手赴俠客島喝臘八粥,那些被請去喝粥的武林高手全都一去不回,對於那些不願去喝臘八粥的武林人士,動輒被俠客島弟子滅門,因此武林中人對俠客島的臘八粥聞之色變,有不少人就想著法逃這臘八粥。

長樂幫原幫主司徒橫為躲臘八粥失蹤了,長樂幫本來也是介乎正邪之間的幫派,長樂幫中的第一高手貝海石為了避免滿幫被滅,便找來了石中玉改名石破天當傀儡幫主,想讓石中玉當替死鬼。石中玉也不是個好鳥,不願意當替死鬼,於是耍了個花槍也失蹤了。貝海石沒辦法,只好又找了和石中玉長得一模一樣的「狗雜種」來當幫主,「狗雜種」就成了石破天。然而到最後,這位石破天還是沒搞清楚是誰!

金庸先生小說在人性善惡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看《俠客行》這部小說,我們可以發現整部小說當中幾乎沒有什麼壞人,因為壞人都被俠客島的賞善罰惡使給殺掉了。剩下的人,要麼是如石清、閔柔這類的武林正道,要麼就是謝煙客、長樂幫幫眾這種介於正邪之間的人。謝煙客貌似是個壞人,但是石破天卻認為他是個大善人,後面謝煙客也哭笑不得地只好當好人了!長樂幫則一直都是一個亦正亦邪的幫會,像「一日不過三」和「一日不過四」這不三不四兩弟兄,也是正邪之間的武林高手,丁不四後面也上了俠客島。

到了俠客島之後,大家才發現俠客島派人請武林高手上島是好意,至於令人聞之色變的臘八粥其實是大補藥,可以增加大家的內力。十年一次,其實是因為用來做臘八粥的那一味主藥「斷腸蝕骨腐心草」要十年才開花一次,而等開花之後效力才好,所以俠客島的龍木二島主就選了十年一次,請這些武林高手上島來吃臘八粥。

吃完臘八粥之後,竟是請大家一同鑽研「俠客行」武功。

我們仔細想想可以發現,有很多事情光聽人言是不夠的,正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別說有時候眼見都未必為實,更不要說道聽途說了,必需要自己去了解清楚才行。

相關焦點

  • 臘八粥有哪些食材?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記得喝這碗臘八粥
    臘八粥有哪些食材?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記得喝這碗臘八粥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就是臘月初八,到了臘八就離過年更近了一步,民間有民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蒸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 今日臘八 | 喝一碗臘八粥,年近了...
    特別是在臘月初八這一天,暖暖糯糯的臘八粥與熱度相氳氤,彌散在寒冬大地上空。今日臘八,因受疫情影響,各寺廟不再進行臘八粥派發活動,不妨在家做一碗美味的臘八粥。為什麼叫臘八?關於這個節日,古已有之。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往後才叫臘日。
  • 今日臘八 為什麼要喝「臘八粥」?怎麼做?
    這是團聚的日子,是美好的時節。流傳千年的臘八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在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
  • 「記得喝一碗臘八粥」
    民間有「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過完臘八就要置辦年貨了。今年大寒和臘八在同一天,大概是希望在寒冷的大寒節氣,有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溫暖我們吧,祝臘八節快樂。老舍在《北京的春節》裡也有寫到臘八粥,他說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還記得以前臘八節的時候,玫瑰花奶奶總是會熬一大鍋臘八粥。從早上就開始準備,熬製兩個多小時。
  • 今日臘八,送您一份臘八粥
    小時候媽媽做的那碗臘八粥香香糯糯、甜甜的一想都有點要流口水  臘八節那天,民間流行吃「臘八粥」的習俗。濃濃的臘八粥不僅營養美味,也把年味傳遞開來。各地臘八粥的做法多有不同,爭奇鬥巧,品種頗多。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面
  • 聊聊臘八與臘八粥的傳說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臘八節是人們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在臘八這一天民間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但是中國人過臘八喝臘八粥是怎麼回事呢?
  • 「過了臘八就是年」!今天記得喝碗臘八粥|漲知識
    早在宋代,臘八喝粥已成風俗皇帝向眾大臣賜粥百姓熬粥饋贈親友一碗熱粥傳承千年歷史臘八粥的講究真不少紅棗、蓮子、核桃、慄子、杏仁…>精緻的做法要用二十多種食材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臘月初七開始忙活臘八一早大功告成滿口香甜凝結著勤勞為什麼先民如此重視臘八粥?
  • 今日臘八:一碗臘八粥,好個臘八節
    早在宋代,臘八喝粥已成風俗皇帝向眾大臣賜粥百姓熬粥饋贈親友一碗熱粥傳承千年歷史臘八粥的講究真不少紅棗、蓮子、核桃、慄子、杏仁…>精緻的做法要用二十多種食材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臘月初七開始忙活臘八一早大功告成滿口香甜凝結著勤勞為什麼先民如此重視臘八粥?
  • 「臘八」節到了,臘八粥、臘八飯、臘八面……你家臘八吃什麼?
    「臘八」節的主要習俗是「喝臘八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因為關於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 各地農村風俗不同,臘八節你吃臘八粥嗎,臘八粥都有些什麼典故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民風淳樸,各地農村的風俗習慣各有不同,農村就有這麼一句俗語「五裡路裡改風俗」,意思是民間的風俗幾裡路就有不同之處,像我們這個地方村莊與村莊之間就有不同語言說法。在我山東濟寧這個地方一直就有臘八節,不過我們這邊都是純小米粥,臘八節這天早早熬上一大鍋,小米特別多,還一個別名叫「粘乳」,不過吃的時候還要撒些紅糖。如今條件都好了,沒有什麼稀罕的。小時候可真是美味,也是盼著這個節日了,熱騰騰一碗「粘乳」撒上一紅糖,用小勺子一層層的吃,吃完了一層再撒一層紅糖,甜甜味道帶著香噴噴氣息,一碗下肚全身熱乎乎,別提有多美了。
  • 聊聊臘八與臘八粥的傳說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臘八節是人們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在臘八這一天民間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但是中國人過臘八喝臘八粥是怎麼回事呢?
  • 今日臘八:一碗臘八粥,開啟春節的熱鬧吉祥+美文欣賞:臘八粥(葉梓、沈從文、冰心、梁實秋)喜迎新年!
    一碗香氣撲鼻的臘八粥,既有溫暖的親情,也浸透著濃濃的年味兒。臘八節,也俗稱「臘八」,是古代慶祝豐收、感謝先祖和神靈的一種古典祭祀儀式。因為在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舉行,故稱這個月份作為臘月,把進行儀式的這一天稱為臘日。作為一種民間風俗,農曆臘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臘八節在老一輩人心裡是一個重要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喝臘八粥的生活習俗。
  • 媽媽這碗臘八粥才是臘八節臘八粥的意義!
    今日臘八節,家家都該吃上一碗屬於自己家裡獨特的臘八粥了吧。雖然,在我對臘八粥的回憶裡,這朵記憶之花起初是那麼的孱弱而迷離,似乎一不小心,就會被迷霧給遮離住了。可是,再對往事的漸漸追溯過程中,它卻慢慢地盛開了。當我想起臘八粥時,是站在一種別致的角度,置身於一個完全篤實的環境之中。印象中,家境清寒,似乎從沒有認真過臘八節。
  • 各地農村風俗不同,臘八節你吃臘八粥嗎,臘八粥都有些什麼典故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民風淳樸,各地農村的風俗習慣各有不同,農村就有這麼一句俗語「五裡路裡改風俗」,意思是民間的風俗幾裡路就有不同之處,像我們這個地方村莊與村莊之間就有不同語言說法。在我山東濟寧這個地方一直就有臘八節,不過我們這邊都是純小米粥,臘八節這天早早熬上一大鍋,小米特別多,還一個別名叫「粘乳」,不過吃的時候還要撒些紅糖。如今條件都好了,沒有什麼稀罕的。小時候可真是美味,也是盼著這個節日了,熱騰騰一碗「粘乳」撒上一紅糖,用小勺子一層層的吃,吃完了一層再撒一層紅糖,甜甜味道帶著香噴噴氣息,一碗下肚全身熱乎乎,別提有多美了。
  • 臘八節為什麼要吃臘八粥 臘八粥的由來
    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成佛之前曾經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苦行,這時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後,恢復了體力,便端坐在菩提樹下入定,於12月8日成道,稱為「佛成道節」。  佛寺在這天舉行誦經,並效法成道前牧女貢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做粥供佛。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
  • 臘八飯臘八粥
    這天,這有灰霾的天,懶散地竟然一點也不像記憶裡的冬天。 小時候的冬天比現在冷得多,說滴水成冰一點兒也不誇張。當冬天的寒冷積攢到進入臘月時,出去轉一圈,你的腳步在寒風中會不由自主地快起來,耳朵也凍得生疼。小時候大人們常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又因為臘八總是與小寒大寒節氣接踵而來,民間就又有「小寒大寒縮成一團」的諺語。
  • 當大寒遇上臘八!今晚吃糯米飯,還是臘八粥?
    ① 大寒吃糯米飯嶺南民諺道:「小寒大寒,無風自寒」,所以佛山民間有大寒節瓦鍋蒸煮糯米飯的習俗。舊時窮苦人家屋漏牆透,被席單薄,防寒條件太過簡陋,每到這一天都要面對苦寒的煎熬。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 今日臘八,除了喝臘八粥,濟寧這碗蛙魚也不能落下!
    一進臘月,滿滿的年味向你襲來,喝一碗心心念念的家鄉臘八粥,這個年就此開始啦。盤點山東的那些碗粥,除了臘八粥,還有哪些山東經典美食粥呢?跟隨好客君,去尋找你家鄉的那碗粥吧!那碗臘八粥臘八節喝臘八粥是民間傳統習俗,山東有碗臘八粥喝過的人每逢臘八定會砸吧砸吧嘴,回味那口香甜。山東的「孔府食制」中,共有兩種臘八粥,在封建古代等級嚴明的制度下,這兩種臘八粥給不同人群食用。
  • 臘八與雍和宮的臘八粥
    文/ 李立祥 攝影/高志堅    這些年,每到臘月初八這一日,古寺雍和宮的院內就會熙熙攘攘,空氣中瀰漫著粥香,人們手捧著一碗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喝著、交談著,陽光映照著張張幸福的笑臉。  臘八源遠流長,可溯至遠古。
  • 過臘八,不止喝臘八粥這麼簡單
    民間一直流傳著「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的俗語,臘八節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更預示著新年的到來,充滿濃濃的年味。每到農曆十二月初八,家家戶戶都會和家人聚在一起,喝臘八粥,慶祝臘八節。傳說喝了這種粥以後,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被稱作「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臘八粥只是冰山一角臘八這天民間百姓要喝「臘八粥」的習俗,文字記載是從宋代開始的。從清代開始,每年的臘八節,北京雍和宮還會舉行盛大的臘八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