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臘八節是人們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在臘八這一天民間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但是中國人過臘八喝臘八粥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給大家聊一聊有關臘八的傳說故事。
傳說一: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五帝之一顓頊氏的三個兒子死後變成了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時人們普遍迷信害怕鬼神,認為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什麼都不怕,惟獨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天用紅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二:釋迦牟尼未成佛前在深山修行。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身受此苦曾想放棄。恰好遇到一位牧羊女送給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後人為了紀念將此日稱為 「佛成道節」。古時信徒出自虔誠與「臘日」融合,遂成臘八節,並舉行隆重的禮儀活動。現在我國仍有不少寺廟在臘八這天廣施臘八粥。
傳說三:秦始皇為修建長城,強徵天下民工。由於工程浩大工作繁重,人們常年不能回家,吃糧要靠家裡人送。有些勞工的家遠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人餓死在工地之上。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勞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分食,不過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腳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勞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示紀念。
傳說四:臘八節出於人們對抗金名將嶽飛的懷念。當年,嶽飛率領嶽家軍在朱仙鎮抗金。時值數九寒冬,嶽家軍卻由於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當地百姓相繼送粥,嶽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與金軍大戰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嶽飛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於是就成為了習俗。
傳說五:元朝末年,朱元璋曾落難在監牢受苦,當時正值寒天,饑寒交迫的朱元璋遭受著折磨。然而有一天他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裡刨找出了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五穀雜糧,於是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飽食。那天正是臘月初八。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為了紀念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以上就是我搜集到的一些關於臘八的傳說故事。不知道在讀的您了解到哪些傳說故事呢?可以給大家分享。最後,祝大家在寒冬裡喝碗臘八粥,過一個溫情的臘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