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臘八與臘八粥的傳說

2020-12-13 習慣裝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臘八節是人們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在臘八這一天民間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但是中國人過臘八喝臘八粥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給大家聊一聊有關臘八的傳說故事。

圖片來源自網絡

傳說一: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五帝之一顓頊氏的三個兒子死後變成了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時人們普遍迷信害怕鬼神,認為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什麼都不怕,惟獨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天用紅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二:釋迦牟尼未成佛前在深山修行。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身受此苦曾想放棄。恰好遇到一位牧羊女送給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後人為了紀念將此日稱為 「佛成道節」。古時信徒出自虔誠與「臘日」融合,遂成臘八節,並舉行隆重的禮儀活動。現在我國仍有不少寺廟在臘八這天廣施臘八粥。

傳說三:秦始皇為修建長城,強徵天下民工。由於工程浩大工作繁重,人們常年不能回家,吃糧要靠家裡人送。有些勞工的家遠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人餓死在工地之上。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勞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分食,不過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腳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勞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示紀念。

傳說四:臘八節出於人們對抗金名將嶽飛的懷念。當年,嶽飛率領嶽家軍在朱仙鎮抗金。時值數九寒冬,嶽家軍卻由於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當地百姓相繼送粥,嶽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與金軍大戰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嶽飛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於是就成為了習俗。

傳說五:元朝末年,朱元璋曾落難在監牢受苦,當時正值寒天,饑寒交迫的朱元璋遭受著折磨。然而有一天他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裡刨找出了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五穀雜糧,於是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飽食。那天正是臘月初八。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為了紀念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以上就是我搜集到的一些關於臘八的傳說故事。不知道在讀的您了解到哪些傳說故事呢?可以給大家分享。最後,祝大家在寒冬裡喝碗臘八粥,過一個溫情的臘八節!

相關焦點

  • 臘八粥的由來傳說、臘八粥的來歷故事
    作為一種民間風俗,農曆臘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臘八節在老一輩人心裡是一個重要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喝臘八粥的生活習俗。一起來看一下臘八粥的由來傳說、臘八粥的來歷故事吧! 臘八粥的由來傳說:典故一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
  • 過臘八,不止喝臘八粥這麼簡單
    臘八節起源於佛教「臘八」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才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傳說在臘月初八,釋迦牟尼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因此,臘八節又稱「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傳說喝了這種粥以後,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被稱作「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臘八粥只是冰山一角臘八這天民間百姓要喝「臘八粥」的習俗,文字記載是從宋代開始的。
  • 臘八飯臘八粥
    那時候的臘八就是踩著這樣嚴寒的腳步進入了每一個哈著熱氣的農家。現在人一說到臘八就會提到臘八粥,似乎臘八一到,全民都要喝粥。其實在老家,臘八那天是吃臘八飯,而不是喝臘八粥。處在三九邊緣的臘八,早晨起來一看,水缸裡總結著厚厚的冰。常常是燒火做飯前先砸開冰層才能舀水。有時候晚上忘了把舀水的馬勺拿出來,馬勺會凍在冰層下的。做臘八飯離不開豆腐。
  • 什麼是臘八粥?臘八粥的由來、來歷及傳說
    臘月初八日亦稱臘八。禱祝是臘祭的一個重要方面,內容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確保農業豐收。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用乾物祭祀八谷星神,進行禱祝,稱為臘八祝或稱蠟八祝,祝與粥同音,於是就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將蔬果乾物攪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獻農神,以表示慶豐收之意,並進行禱祝。用臘八粥來諧音臘八祝的意思,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含義是用乾物煮粥,敬獻農神,進行禱祝,祈求保佑,以慶豐收。
  • 【臘八吉祥】• 臘八節---相約寧國│食臘八粥
    2020年1月2日農曆己亥年臘月初八是佛陀釋迦牟尼佛的成道紀念日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說文解字》中記載,冬至後的第三個戍日就是臘八節。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逐漸形成喝臘八粥的習俗。
  • 臘八粥與佛教傳說
    在臘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臘八粥」。    對於「臘八粥」的來歷和傳說很多,各地說法不一。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有關紀念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傳說釋迦牟尼逃出王宮到迦嘟山當了和尚以後,學習經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學經完畢的時候,正是臘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說的「釋迦牟尼得道日」。
  • 臘八喝臘八粥的意義
    又是一年臘八節到了,在小編家有一句俗語「臘七、臘八,出門凍傻!」。說明臘八節這天是整個冬天最冷的時候。不過今年的臘八貌似有些暖和,可能是霧霾消散的原因,太陽早早就出來了,天氣也不顯得那麼冷了。言歸正傳,臘八節在我最在意的就是那碗粥,如果不喝一碗臘八粥怎麼叫過節呢?早晨早早出門買了兩碗臘八粥回來,可是跟前幾年一樣,怎么喝也喝不出原來的味道了。小編這幾年過臘八的時候在外面買,每年都換一個地方,希望能找到一碗美味的臘八粥。還買八寶米自己熬過。記憶裡的八寶粥貌似用料更簡單,就是糯米、高粱、小米、紅棗、花生放一起煮。現在的八寶粥用料更講究了,也更有營養了。
  •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 喝臘八粥來歷傳說寓意介紹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 喝臘八粥來歷傳說寓意介紹  走進臘月,撲面而來的,是臘八粥的甜香。這甜香,氤氳著家的味道,也醞釀著春節的喜樂。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臘八粥吧~臘八節快樂流傳千年的臘八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  在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 佛陀故事會:漸漸遺忘的臘八 一碗臘八粥造就的成道日
    佛陀故事會:漸漸遺忘的臘八 一碗臘八粥造就的成道日 漸漸遺忘的臘八,一碗臘八粥造就的成道日。夏曆以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稱作臘八。中國漢族地區,將這一天作為釋迦牟尼的成道日,於是臘八成了佛教節日。佛教傳入我國後,各地興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動也隨之盛行起來,尤其是到了臘月初八,釋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舉行誦經,並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等造粥供佛,名為臘八粥。這便是臘八粥的來歷。
  • 明天「臘八」了 我們蘇州人的臘八粥原來是這樣喝的
    明天就是臘八了,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這意味著春節的序幕已經拉開,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
  • 今日臘八 | 喝一碗臘八粥,年近了...
    特別是在臘月初八這一天,暖暖糯糯的臘八粥與熱度相氳氤,彌散在寒冬大地上空。今日臘八,因受疫情影響,各寺廟不再進行臘八粥派發活動,不妨在家做一碗美味的臘八粥。為什麼叫臘八?關於這個節日,古已有之。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往後才叫臘日。
  • 今年共喝「臘八粥」,濃情「臘八」暖人心|百家故事
    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嶽飛的一種節日食俗。2.臘八節順口溜,你知道哪些?大年初一扭一扭臘八臘八,凍掉下巴。臘七臘八,凍死寒鴉,臘八臘九,凍死小狗,臘九臘十,凍死小人兒。臘八,臘八,有的,臘八,沒有的,哈撒。臘八,祭灶,新年快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媽子吃著桂花糕,老頭子戴著新氈帽。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來辦!
  • 你不知道的民間故事,明朝皇帝朱元璋與臘八粥的傳說
    我們今天就再給大家分享一個關於朱元璋的傳說。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 。古時每逢農曆十二月初八,中國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這種風俗流傳很廣,管過各地也有不同的傳說。
  • 13號就到臘八了,該吃臘八粥了,給大家講講臘八粥的故事和做法!
    臘八粥的故事由來明朝皇帝朱元璋。就是那個從要飯做到皇帝的猛人,他小時候啊家裡特別窮,他給地主老財人家放牛。放牛的時候牛腿還摔斷了。地主這下就不樂意了,就把朱元璋給關起來懲罰他不給他飯吃。後來朱元璋當了皇上了,天天是山珍海味吃膩了,便想起小時候吃的這碗粥,便叫御廚煮了碗雜糧粥,並且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所以叫臘八粥。就是一個傳說,我這麼一說,您這麼一聽。我家這邊不只是吃臘八粥,還有臘八蒜。每次到臘八這一天都是臘八蒜和臘八粥一起吃的。還有一點特別怪,就這個臘八蒜只有臘八這天醃製才會綠的,平時醃製是不會綠滴。
  • 過了臘八就是年,喝臘八粥嘍!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作為過年的前奏,從臘八開始年味就一天比一天濃厚,家家戶戶也開始忙碌起來。中華民族向來尊重傳統,基本上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多個習俗,臘八節也是如此,每年的臘八節,我們都會準備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作為上一年的完美收尾。那麼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又是怎麼來的呢?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種食材(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紅棗、蓮子、花生、桂圓)熬製成的粥。
  • 黃浩 | 臘八粥來歷的傳說
    農曆臘月初八,一大早家家都有用八樣物品熬成香甜、美味可口的臘八粥食用的習慣,大人小孩都愛吃。相傳,古時候有一對夫妻老年得子,得子那天,正好是農曆臘月初八,丈夫順口以時間給孩子起了一個名叫「臘八」。老夫妻視「臘八」為掌上明珠,嬌生慣養,在家中一切順著「臘八」行,由著「臘八」幹。不管好事壞事,「臘八」做到那兒也無人幹涉。日月穿梭,臘八逐漸長大,遊手好閒,不求上進,好吃懶做。天意也該這家門風垮臺,臘八又找了個懶媳婦,整天光想如何吃好,不去幹活,家中地裡一概由老夫妻包做。老倆口臨下世前才知道教育孩子勤儉過日子,好好耕作。老兩口撒手西去前留下了幾囤糧食和大批乾果離開了人間。
  •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臘八節的由來傳說及臘八粥的製作方法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2020年1月2日農曆2019年臘月初八,是臘八節。臘八節顧名思義就是臘月初八,這個節日就是原汁原味的佛教節日。為什麼臘八這一天要喝臘八粥呢?臘八除了喝粥還有哪些習俗?
  • 臘八節 | 諸事粥全,一碗臘八粥,明年好兆頭~
    臘八臘八,凍掉下巴,那碗暖人身又暖人心的臘八粥,你有多久沒喝了?臘八節,俗稱「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喝臘八粥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祀記·郊特牲》說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 在熬臘八粥的時候不同的地方放的東西也不一樣,但是都會選擇糯米、紅豆、桂圓、紅棗、花生、薏米、紅棗、枸杞等具有滋補作用的食材。
  • 今日臘八,送您一份臘八粥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
  • 臘月初八是佛成道日,有關於臘八粥的傳說
    蜡祭後來流行到民間,其習俗至今還有所遺存,就是臘月初八,南方的人們要吃臘八飯,北方的人們要喝臘八粥。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中國喝臘八粥的風俗,在宋代已十分風行。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盛。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