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的由來傳說、臘八粥的來歷故事

2021-03-05 營養早餐做法食譜大全

臘八節,也俗稱「臘八」,是古代慶祝豐收、感謝先祖和神靈的一種古典祭祀儀式。因為在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舉行,故稱這個月份作為臘月,把進行儀式的這一天稱為臘日。作為一種民間風俗,農曆臘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臘八節在老一輩人心裡是一個重要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喝臘八粥的生活習俗。一起來看一下臘八粥的由來傳說、臘八粥的來歷故事吧!

臘八粥的由來傳說:

典故一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過一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將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他關進一間房子裡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忽然發現屋裡有一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裡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兒,便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

典故二

相傳臘八粥來自印度,它的普及多虧了佛教。眾所周知,農曆的十二月初八也是佛祖悟道成佛之日。根據民間傳說,在未成道之前,釋迦牟尼週遊了印度許多地方。一天,他又累又餓,昏倒在路邊。一位牧羊姑娘發現了他,給他飯吃,釋迦牟尼很快恢復了體力。然後,他在附近的河裡洗了一個澡,獨坐在菩提樹下,靜觀思維。苦行六年後,終於在臘月初八之夜一睹明星而悟道成佛。牧羊姑娘的飯食是用大米和糯米加上些在大山裡採摘的新鮮野果做成的。從那時起,釋迦牟尼的追隨者就開始用新糧米和鮮果做粥。粥要從臘月初七開始,一直煮到第二天黎明。這種粥象徵性地用來祭佛。農曆十二月初 八就成為「佛祖悟道紀念日」。

典故三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老夫妻,一生勤勞,日子過得很紅火,可就是沒有兒女。老伴五十歲那年,臘月初八這天生了個白胖兒子,老兩口給兒子取名叫臘八。老兩口對兒子從小嬌慣,要啥給啥,說幹啥就幹啥,他說要往鍋裡灑尿,他父親就說:灑吧,少灑些。他用劃道的方法記錄數,母親怕他累,就給他一把掃帚,一下可劃好多道道。這樣臘八從小就養成了任性、懶惰、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臘八成人以後,父母給他娶了媳婦,滿想著媳婦會勸他改掉惡習,誰知媳婦和他一樣,也是好吃懶做。老兩口沒辦法,只好讓他們倆人自立鍋灶生活,想讓他們知道東西來之不易,沒想到過了一年,他們連鍋也揭不開了。到了臘月初八這天,人家都購買年貨哩,可他倆卻要米沒米,要面沒面,掃掃瓦缸底,撣撣瓦罐,湊了幾樣雜 糧熬了點稀粥喝了以後就睡了,但仍然覺得又冷又餓,第二天,人們才發現他們二人凍死了。從那以後「臘八,臘八,凍死一家」的民謠就傳開了。每逢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讓全家汲取臘八一家的教訓,勤儉持家,勞動致富。

為了記取懶的教訓,叫人千萬別忘了勤快節儉地過日子,從那以後,每逢農曆臘月初八那天,人們就吃用五穀雜糧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為這一天正是臘月初八,所以人們都叫「臘八粥。」

以上就是臘八粥的由來傳說、臘八粥的來歷故事。

本訂閱號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臘八粥的來歷由來和故事 臘八粥和八寶粥的區別是什麼
    臘八粥還被稱作七寶五味粥,喝臘八粥的習俗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熬粥。在民間,家家戶戶做臘八粥祭祀祖先,以粥饋贈親朋好友,同時合家團聚喝粥。
  • 什麼是臘八粥?臘八粥的由來、來歷及傳說
    在河南,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嶽飛的一種節日食俗。另一種說法是臘八粥本來是佛教寺煮來供菩薩的——十八種乾果象徵著十八羅漢,後來這風俗便在民間通行 佛教中臘八粥的故事來自於牧牛女供養乳糜的典故,後來中國的佛教弟子乃起而效之,於每年農曆臘月初八這一天,以五穀及諸果物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相沿至今,此習俗漸漸廣傳至民間,一般人家也大多要在這一天煮食臘八粥,成為民間風俗之一。
  • 黃浩 | 臘八粥來歷的傳說
    為了教育後代勤勞耕作,精打細算過日子,人們為了記取臘八的教訓,每年臘月初八這一天,家家戶戶一大早就熬八樣粥,這就是臘八粥的來歷。先後主編了兩輪《臨漳縣誌》《建安文學》《古鄴文化》《臨漳一中志》《村村有故事》《鄴城公園志》《大運河與鄴城》。整理點校明清民國七部《臨漳舊志》。對鄴城公園內的建安文學館、千佛塔和新建臨漳縣烈士陵園布展進行了設計和文字編寫。2005年和2010年先後對臨漳縣城街路巷和公園遊園進行了命名。多次接受中央和省市縣電視臺採訪,為提高臨漳的知名度做出貢獻。
  •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 喝臘八粥來歷傳說寓意介紹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 喝臘八粥來歷傳說寓意介紹  走進臘月,撲面而來的,是臘八粥的甜香。這甜香,氤氳著家的味道,也醞釀著春節的喜樂。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臘八粥吧~臘八節快樂流傳千年的臘八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  在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 臘八粥的由來
    明天是臘八節,小編祝願大家節日快樂,願大家明天都有美味的「臘八粥」喝。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經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苦行,這時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後,恢復了體力,便端坐在菩提樹下入定,於12月8日成道,稱為「佛成道節」。佛寺在這天舉行誦經,並效法成道前牧女貢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做粥供佛。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
  • 漫說| 臘八粥的來歷
    漫說 | 臘八粥的來歷 2019-01-16 0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臘八粥與佛教傳說
    在臘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臘八粥」。    對於「臘八粥」的來歷和傳說很多,各地說法不一。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有關紀念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傳說釋迦牟尼逃出王宮到迦嘟山當了和尚以後,學習經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學經完畢的時候,正是臘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說的「釋迦牟尼得道日」。
  • 臘八粥的來歷
    臘八粥的來歷  每逢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根據史料記載,臘八節吃臘八粥盛行於宋代:  臘八粥的傳說有三種。  一是共工的兒子死後變成了撒播瘟疫的鬼,這個瘟疫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豆,故民間有「臘八赤豆打鬼」之說。所以,臘八粥多以多種豆熬煮,就與此有關。  二是佛教傳人我國以後,宗教習俗又滲透影響了這一節日活動。
  • 臘八粥的做法_臘八粥的來歷_臘八粥的材料_臘八粥怎麼做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大米綠豆小米臘八是指每年農曆十二月(俗稱臘月) 的第八天,十二月初八(臘月初八)即是臘八節;臘八節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在這一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老百姓最傳統、也最講究的習俗。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
  • 臘八節與臘八粥的由來
    追溯臘八節的源頭,不僅有佛教的因素, 而且還有民俗的成分,因此, 這個具有不同由來的節日,不僅為佛教界所重視, 也成為我國民間一個重要的節日。 下面就簡要介紹臘八節的佛教及民俗由來。 「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粥由此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
  • 臘八粥的做法材料 臘八粥的來歷由來及歷史故事介紹
    甜臘八粥的做法  甜臘八粥主要食材是五穀雜糧和乾果蜜餞,儘量豐富,煮出的粥口感才會層次多樣、香甜可口。做法一  材料:圓糯米150克,綠豆25克,紅豆25克,腰果25克,花生25克,桂圓25克,紅棗25克,陳皮1小片,冰糖75克。
  • 臘八粥的由來,臘八粥的六種做法
    臘八粥的由來是什麼呢?提起臘八節,必不可少的就是美味可口的臘八粥了。臘八粥是中國北方地區傳統的營養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那麼,臘八粥的由來是什麼呢?臘八粥的由來1、臘八粥的由來:源於宋代在民間有著這樣的俗語,「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天寒地凍臘八粥,暖暖親情湧心頭」,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
  • 臘八節的來歷由來簡介20字30字50字 臘八節故事傳說簡單點
    臘八節的來歷由來簡介20字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臘八節的來歷由來簡介30字  《說文》載:「冬至後三戌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戌日曾是臘日。後由於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臘八節的來歷由來簡介50字  臘八節本是佛教的節日。
  •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臘八節的由來傳說及臘八粥的製作方法
    臘八節為什麼要喝臘八粥?2020年1月2日農曆2019年臘月初八,是臘八節。臘八節顧名思義就是臘月初八,這個節日就是原汁原味的佛教節日。為什麼臘八這一天要喝臘八粥呢?臘八除了喝粥還有哪些習俗?
  • 臘八節、臘八粥的由來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臘八這一天吃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最早有文字記載始於宋代。在臘八這一天,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貧民百姓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天子會賞賜臘八粥給群臣,還會向各個寺廟發放大米,果脯等供僧侶食用,百姓們也自己做臘八粥,用於祭祀祖先,饋贈親朋,都是寓意美好。
  • 經典傳說,臘八粥的來歷
    臘八粥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老夫婦,膝下有兩個兒子。為了記取懶的教訓,叫人千萬別忘了勤儉持家地過日子,從那以後,每逢農曆臘月初八那天,人們就吃五穀雜糧混在一起煮成的粥,因為這一天正是臘月初八,所以人們都叫這粥為「臘八粥」。
  • 幼兒園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臘八粥》
    【教學目標】 1.了解臘八節的來歷,了解民俗臘八節的常識。,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2.認識臘八節 了解了「臘八節」的由來,讓我們來看看,孩子們又會通過哪些有趣的活動一起度過這個傳統節日呢? 動員家長給孩子講述臘八節的來歷和傳說!告訴孩子熬臘八粥需要哪些食材,去廚房或者超市認識食材!收集臘八節的兒歌老師和孩子一起分享!
  • 【佛教常識】臘八節與臘八粥的由來
    追溯臘八節的源頭,不僅有佛教的因素, 而且還有民俗的成分,因此, 這個具有不同由來的節日,不僅為佛教界所重視, 也成為我國民間一個重要的節日。 下面就簡要介紹臘八節的佛教及民俗由來。 「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粥由此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俗。
  • 品味臘八粥,揭秘朱元璋與臘八粥的那些事兒!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古時每逢農曆十二月初八,中國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臘八粥!
  • 臘八的由來是什麼?你知道臘八粥的典故嗎?
    關於臘八粥的由來有好幾個典故一,是關於明太祖朱元璋的,朱元璋幼時家貧曾給財主放牛,有一次牛滑下橋去摔斷了腿,於是財主把他關進一間屋子不給飯吃,餓的厲害,忽然發現屋裡有鼠洞,洞中囤積了米、豆和棗之類的,他把這些東西放一起煮了一鍋粥,吃著香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