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
農曆年的收尾
春節的前奏曲
是中國人祈求豐收和吉祥的傳統節日
「令節清晨煮粥忙,炊煙風散萬家香。」一走進臘月,便聞到濃濃的年味兒。臘八臘八,凍掉下巴,那碗暖人身又暖人心的臘八粥,你有多久沒喝了?
臘八節,俗稱「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喝臘八粥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其中「臘」的含義有三——
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
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臘者,逐疫迎春」。
《祀記·郊特牲》說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
在熬臘八粥的時候不同的地方放的東西也不一樣,但是都會選擇糯米、紅豆、桂圓、紅棗、花生、薏米、紅棗、枸杞等具有滋補作用的食材。這些食材都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臘八之味,在酸,在苦,在甘,在辛,在鹹
人生之味,在喜,在怒,在哀,在樂,在悲
臘八節是我國的重要節日,在臘八節這一天,你知道有哪些習俗嗎?
喝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最早開始於宋代,人們熬煮、贈送、品嘗臘八粥。
吃臘八蒜
臘八蒜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蒜瓣湛青翠綠,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涼菜也可以用,味道獨特。
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面
中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臘八前後,開始殺年豬、大豆腐、採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看著一場街的紅紅的燈籠,積雪寒風中,春日已不遠了。把酒言歌,載風載雪,辭舊迎新,又是一年。
要說起廣東過年的習俗,最講究的就得算是著名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盆菜了。盆菜是廣東深圳和香港新界的飲食習俗,據傳起源於南宋末年,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一種雜燴菜式。傳統的盆菜用木盆或銻盆盛載。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居入夥、祠堂開光或新年點燈,新界的鄉村均會舉行盆菜宴。
盆菜,這種源於元朗圍村的傳統菜式,一盆菜裡可薈萃有百菜百味,共冶一爐,基本原則是「和味」。過去,農村裡有喜慶事,便在空曠的地方,配以木臺木凳,以木炭加熱,大家圍著熱烘烘的盆菜,一邊品嘗,一邊慶祝。人們喜歡逢年過節時吃盆菜,盆菜就有了喜慶團聚的意義。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吃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臘八是溫暖的節日,
是團圓的節日,
嚴寒的天氣中,
小編用心為大家送上溫暖。
祝大家
臘八快樂,闔家幸福!
孩子每天一個認知,日日積累,一年就是365個認知,孩子還可以在其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中英文年曆認知卡為每月賦予一個主題,涵蓋國家、節日、動植物等方面的內容,配合原創手繪圖案、中英文對照文字,極大地拓寬兒童認知,領略繽紛世界。另外,還為家長精選了眾多育兒乾貨,陪伴孩子度過美好童年。▲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小編推薦:這裡有最時尚的育兒理念和育兒心得,為寶爸寶媽解決育兒難題,希望我們的陪伴,能讓你成為更好的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