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600年石居城堡,是現實版世外桃源,被譽為江南石頭第一村

2021-01-12 麗水網

  前言

  你喜歡什麼樣的人居環境?是鋼筋混凝土的水泥森林中,那"上不著天,下不挨地"的高樓洋房?還是石頭配木材的原真自然裡,那"枕山面水,藏風聚氣"的小宅庭院?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只關乎選擇,而無關對錯。城市,雖也偶有山水之趣,但畢竟人工幹預多過於自然生長。而山水,既是一種陪伴,更是一種理想。

  因為,大多數中國人的理想狀態,就是活在山水中。《論語•雍也篇》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嚮往之。

  初識巖下古村

  就像我這次前往浙西群山腹地,探訪一處擁有600餘年歷史的石頭古村,第一眼看到這裡的殊麗山水與奇特人居,就有如仙境小桃源一般,閃耀進我的性靈,令我驚豔震撼。

  這處石頭古村,位於麗水市縉雲縣壺鎮鎮,地處括蒼山西端蒼嶺段,海拔588米的丘陵平畈間,村東的"百丈巖"突兀挺拔、懸崖似削,村西的"雙獅山"層巒迭嶂,千峰凝翠。

  古村,因處於百丈巖之下得名巖下村,又因全村民居均用石頭壘砌,俗稱石頭村。巖下村始建於明建文帝三年(1402),村民以朱姓為主。

  據《朱氏宗譜》記載,巖下村朱姓祖先,可追溯至唐懿宗朝的淄州刺史朱珍(872-936),曾任後梁太祖朱溫的大將,後被貶至溫州永嘉任司戶,並落戶永嘉南溪。

  朱珍次子朱勳(896-966),於後梁末帝朱友貞貞明年間(915-920),遊獵至縉雲蒼嶺,看到南田山川秀美,便在此發子旺孫,綿延19代至明朝,朱氏子孫開始外遷開創新基業。

  其中18世孫朱慶,於1401年從南田遷至巖下,成為巖下朱氏的始遷祖,至今已傳19代。

  600餘年間,巖下朱氏聚族而居,得此天地之靈氣,在這片自然山水間生生不息,恪守耕讀傳家的淳樸家風,代代相傳,人才輩出。

  建國前,這裡出過2名進士、12名庠生、4名六品軍功獎獲得者,分布在北宋、元、明、清及民國各個時期。建國後,村中走出了碩士、博士、專家及廳級幹部,服務於各行業。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塊鍾靈毓秀的世居之地,給了巖下朱氏身體骨骼的滋養,而祖先傳下的家風則塑造了他們的精神人格。於是,我們看到他們走出山鄉,走向全國。

  正因如此,巖下村先後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落、省級旅遊特色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麗水市首批"美麗鄉村"示範村,並於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遊走巖下石屋

  巖下村的村口有一座石拱橋,名為"封溪橋",始建於清末。石頭砌築的橋身,造型美觀,如虹臥波。這座古橋,如今已成為網紅旅遊景點,吸引著天南海北的遊客前來打卡。

  橋邊樹木,或枝虯葉茂,或黃葉飄零。橋下小溪,碧水瑩潤,穿石而流,遊魚可數。橋畔老宅,沿溪而建,懸掛醒目招牌,一幅鄉村田園圖卷,自此漸次鋪排展開。

  沿著石砌小道,走進村前廣場,可見全村的房屋、路面、臺階及橋梁,均用清一色的原石砌築而成,高低錯落有致,儼然如同一座充滿原始氣息的石頭城堡,令人心生無限好奇。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磚黛瓦的朱氏宗祠,始建於清順治年間,並於嘉慶十年進行翻修,至今已有330多年歷史,兼具管理宗族事務、村文化禮堂及遊客服務中心三重功能。

  宗祠內建有一座木結構古戲臺,目前保存完好,每遇重要節慶日,都會有戲班登臺演出。

  尊敬堂居中,懸掛有巖下朱氏祖先朱珍及其夫人的畫像,寄託後世子孫對先祖的感念。

  村中砌築石屋的石塊大小不一,顏色也不盡相同,看似隨意壘砌的石頭,甚至很少用到水泥粘合,卻能讓牆體基本做到嚴絲合縫,充分展示出建房工匠的高超技藝。

  石頭屋的牆體,一般有三層,兩側外層是較大的石頭,中間一層則是小石頭和黃泥的混合物,這樣的結構設計,就像為石頭屋配備一套"呼吸裝置",使之冬暖夏涼。

  巖下村現存200餘幢石屋,以兩層的石木結構建築為主,屋面為人字型雙坡屋頂,外牆封閉,內向空間開敞,中間為天井,具有典型的浙中山地建築風格。

  其中古民宅有28處,多以五間、七間、九間排屋及十九間、廿間頭四合院式建築為主,呈現出原有樸實的精神和文化況味。

  典型代表建築包括600多年的西園舊居、400餘年的上間沿明堂、200多年的廿間頭明堂以及100餘年的新屋明堂等明清四合院古建築,彰顯著舊時宗族文化的遺存。

  歷經數百年風吹、日曬、雨淋的石頭,顯得格外光潔而素雅。走在石板路上,置身於石頭的包裹中,讓人油然生出一種踏實的安全感和古老的神秘感。

  走著走著,就看到路邊豎立的一塊石碑,上書"普通嶺"三個朱紅大字,原來這就是普通嶺古道了。古道開鑿於南朝梁武帝普通年間(520-527),故得名,至今約有1500年歷史。

  普通嶺古道,跌宕起伏50餘裡,自金竹、唐市、三裡、巖下、巖背,至仙居橫溪,是舊時台州、婺州、處州間的交通要塞。相傳,朱元璋曾到過巖下村,經普通古道前往仙居。

  路旁的《普通嶺古道碑記》,不僅記敘了古道開鑿之難,更向今人描繪了這條千年古道曾經有過的盛況,文中寫道:

  千餘年來,嶺上行旅絡繹不絕,百姓挑鹽,販夫負重;山民斫柴,壯漢幫工;商賈乘轎,僧隨仙蹤;痴男遺愛,怨女情濃;盜匪出沒,俠客如風……

  春則山花爛漫,百鳥爭歡;夏則清風習習,濃陰蔽天;秋則楓紅菊黃,層林盡染;冬則冰封玉壁,白雪皚皚……

  如此說來,普通嶺古道既有千年歷史文化,又有秀美自然風光,成為這片山水之間一道靚麗的風景。普通嶺,確實一點也不普通!

  魅力巖下山居

  眼前的巖下村,兩山夾峙,三水交匯,氏族聚居,房屋大多沿溪而建,這般村落布局,既秉承著"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哲學觀,又展現出"枕山面水,藏風聚氣"的風水觀。

  在600餘年的歷史進程中,巖下村人依然完整保留著前人的居住習性,從溪邊、山澗及山林中就地取材,用石頭和木料蓋起房子,一戶緊挨一戶,世代相傳,守望相助。

  於是,我們才得以看到,一處由石屋、石牆、石門、石窗、石階、石欄、石道及石橋,構建起的渾然天成的石頭世界,真可謂是深山古村中獨一無二的璀璨明珠。

  也正因為整個村莊石居獨立、簡單純粹,猶如一座"活化石",並是目前浙江省唯一的集中且保存完好的傳統山地石居村落,從而享有"江南石頭第一村"的美譽。

  環顧四周,石屋依山傍水,相互毗鄰。無論是新建的住宅,還是翻修的老屋,都與自然環境保持和諧統一,這早已成為巖下村人,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

  在村中,可見老奶奶坐在門口吃飯,叔叔阿姨聚在一起聊天,阿公阿婆在拾剝著農作物,老爺爺在堂前做著手工藝品,黑狗在街巷中行走……

  還有家門前晾曬著醃菜、豆腐,魚池裡養的遊魚,路邊綻放的秋花,被菸灰燻黑的石壁,長滿青苔的牆基,處處呈現出一派寧靜祥和、歲月靜好的模樣!

  據測算,巖下村空氣中每立方釐米的負氧離子數量,在10000個以上,真的堪稱天然氧吧。更厲害的是,村民的平均壽命超過85歲,是名副其實的養生福地和長壽之鄉。

  村東的百丈巖的與村西的雙獅山,巋然不動,為村民遮擋風雨,也遮擋冷空氣;穿村而過的裡坑溪、百丈前溪及巖下溪,為村民提供生活和灌溉用水。

  山和水分開了,可以各自嵯峨澎湃,在一起又能協作孕育萬物,像一對父母,給這處天地間生態鏈裡的每一位提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便利。

  山水既是一種實在的景觀形態,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構建,這在巖下村的山居生活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村民與周邊的山水環境,互相投桃報李,彼此饋贈,從而實現了和諧共生。

  漫步在深秋的巖下,看那群峰頂霧靄重重,山林裡松濤陣陣,古道旁翠竹瀟瀟,小溪中流水潺潺,石牆上炊煙嫋嫋,一幅靈秀奇美的山水田園畫卷,就這樣鋪排於天地之間……

  這就是巖下山居無與倫比的魅力,這魅力中有紅塵不到的純淨,也有滲入骨髓的江南靈秀,更帶給我從未有過的激動和回味無窮的美景。

  結語

  千年古道悠悠,六百年歲月匆匆。巖下村自建村至今,整體山水環境、村落布局及建築形態,幾無大改。  這既要感謝朱氏始遷祖的獨具慧眼,也要感謝後世子孫,始終堅守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居理念。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山智水,巖下人兼而得之。

  回望巖下,不禁想起陶淵明"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的詩句。那鑲嵌在群山與林海之間的石頭古村,不正是這位千古隱逸之宗筆下的理想園田居嗎?

  巖下石頭村,為習慣了城市生活的我們,提供了另外一個人居樣板:這裡遠離車馬喧囂與機器聒噪,有峰巒疊嶂與清澗幽谷,也有山環水繞和田園交錯,宛如一處桃源仙境!

  你不必移居此地,但可以在城市住得膩了、厭倦了的時候,來到這裡看看山水、看看石頭,在原生自然與原味鄉土的環境中,淨化身心的繁冗,從而獲得愉悅性靈的美妙體驗。

  來源:《大自然的節慶》徵文活動 風月書旅


相關焦點

  • 浙江600年石居城堡,是現實版世外桃源,被譽為江南石頭第一村
    ,俗稱石頭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於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可見全村的房屋、路面、臺階及橋梁,均用清一色的原石砌築而成,高低錯落有致,儼然如同一座充滿原始氣息的石頭城堡,令人心生無限好奇。
  • 誤打誤撞遇到的石頭村,距今600多年,遊客不多卻美如仙境
    上周去浙江麗水出差,忙完工作後,便一個人四川閒逛,誤打誤撞中遇到了一座具有600多年的石頭村,石頭村雖然遊客不多,卻宛如世外桃源一般:寧靜、安詳、美麗,美如仙境,這個石頭村就是位於縉雲縣境內的巖下村。提到浙江的古村,大部分人心中都會浮現出小橋、流水、人家一般的江南水鄉,但巖下村卻不同,它既沒有江南水鄉的柔情,也沒有明清古建築的恢弘,但巖下村,卻是最能勾起我們內心的鄉愁之情,也是我們最常見的農村生活方式。
  • 浙江一座600年的石頭村,建築全是石頭壘砌,古樸靜謐遊客不多
    浙江,是一個富饒的江南省份,這裡不光經濟發達,而且還有很多值得前往的景點,可有一些景點卻常常被人忽視,比如這個極具特色的巖下石頭村。壺鎮,巖下藏在括蒼山脈的起始峰處,距縉雲壺鎮十五公裡,當第一次踏進石頭村,這裡真的處處皆是美景。
  • 縉雲除了燒餅,還有一個浙江最美的石頭村!
    作為麗水人,若不知道這些浙江最美的石頭村,你就大大滴落伍啦!看膩了被《瘋狂動物城》刷屏的朋友圈,今日,來刷一下麗水的《瘋狂石頭村》吧!
  • 浙江麗水有個石頭城堡,與世隔絕,宛如世外桃源
    位於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壺鎮鎮巖下村,有個原始的古村落,因為全村房屋、路面、臺階、橋梁等都是清一色用石頭建成,所以被稱作為"石頭村"。石頭村石頭村現存的石頭屋有200餘幢,其中古民宅28處,最古老的四合院建於1700年,據今已有310餘年歷史,曾在201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浙江最美的五個古村落之一。
  • 浙江原生態石頭村,距今600年沒門票,像世外桃源般安寧
    此處被群山環抱,原始古樸,宛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目及之處皆是青石塊,它就是縉雲巖下村。巖下村始建於明朝建文帝時,約在1402年,距今有600這是實實在在的石頭村,房屋、路面、臺階、橋梁,幾乎所有建築都是清一色的石頭,別說鋼筋混泥土,連磚塊都是稀罕物。村民們就地取材,將山上的石塊壘築成房,再把瓦片鋪在屋頂,便成了居住房屋,足夠簡單,足夠原始。
  • 浙江一石頭村存在近600年,仿若桃源般神秘寧靜,風景真是一絕
    浙江一石頭村存在近600年,仿若桃源般神秘寧靜,風景真是一絕近年來古村落旅遊大熱起來,人們越來越發現隱匿在山野之中的小村子有著浮華繁華難得的寧靜和平和。在人們熱衷於湧入城市時,古村落的美就成了遺珠般的難得。不過,也有一些古村落因為被當做景區開發,其原本的質樸反倒有些變了味道。
  • 浙江一石頭村存在近600年,仿若桃源般神秘寧靜,風景真是一絕
    浙江一石頭村存在近600年,仿若桃源般神秘寧靜,風景真是一絕近年來古村落旅遊大熱起來,人們越來越發現隱匿在山野之中的小村子有著浮華繁華難得的寧靜和平和。在人們熱衷於湧入城市時,古村落的美就成了遺珠般的難得。
  • 中國最美古村落,「仙居」巖下石頭村,是浙江古村的門面!
    其中集美食、生活戀愛以及田園風光於一體的《人間煙火花小廚》電視劇就是在風光如畫的浙江麗水取景的,美食誘人美景更勝,網友紛紛表示說衝著美景也要追劇追到底啊,每一幀風景都極美!那麼今天小編來介紹一下古老而神秘的巖下石頭村。
  • 浙江一江南小城「惹火」,被稱「石頭村」,安靜秀麗比肩蘇州
    的一個小城裡還有一個世外桃源,這裡的居舍都是石頭堆砌而成。巖下石頭村位於浙江麗雲市縉雲縣壺鎮,因為此處處於「百丈巖」下而得名,而且,這個小村子的歷史悠久,明建文帝三年而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當你踏足在巖下石頭村的第一刻起就得做好心理準備,因為你即將面對的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 浙江有一座古村落,村內至今無法通公路,現實版的「世外桃源」
    提起藏於深山中的古村落,相信不少人會聯想到「世外桃源」般的景色,像這樣的古村落在我國有很多,除了處於大山中,建築、人文及山水風景也是格外的原始與淳樸,如今也成了許多人旅遊的首選目的地,只為逃避城市的忙碌與喧囂,過上幾天慢生活。
  • 寧海,被譽為浙江東部的世外桃源,私藏的森林溫泉小城
    ,造就了一處「世外桃源」。憩於其中,坐看晨曦日暮,靜聽鳥鳴松濤,醉人醉心的溫泉氤氳裡,仿佛與曾經歸隱山林的夢想在現實中不期而遇。石凳、石梯、石窗……就連屋內能看到的家具都是就地取材,石頭已經佔據了當地村民生活的一隅角落。
  • 浙江最低調村落,被譽為「江南第一古村」,擁有黃山的靈氣還免費
    這裡山水環抱,樹木蔥鬱,擁有「江南第一古村」的美譽。知曉大陳古村,源於央視的一次紀錄片介紹,那馬頭牆、雕花窗等典型的徽派建築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對於我這個「古村控」來說,當然興致濃鬱。而近些年探訪過的古村中,像大陳這種看起來既古老又現代的村落,實屬少數,遂趁著前往江郎山的機會,想要去浙西這處古村一睹真容。
  • 浙江有個用石頭壘起的村子,200戶石屋古色古韻,被稱世外桃源
    ,整個村子用石頭壘起來,風景迷人歷史悠久免門票這個石頭村身處浙江省麗水市東南,它始建於明朝建文帝時期,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因位於「百丈巖」之下而得名,當地人把這個村子叫巖下村。,在明清時期因交通不方便,這個村一直都是與世隔絕,生活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而且村民鄉風純樸,加上身後的百丈巖上植物終年翠綠,晨間霧氣繚繞,宛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 藏在麗江的世外桃源,被譽為玉龍山下第一村,是人們心之所向
    今天小編也要給大家介紹一個靜謐古老的村落,這是一片美好的世外桃源,歷史悠久,至今保持著一片原生態的景象,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這個地方位於雲南麗江的玉龍山腳下,古村的名字就叫做「玉湖村」,也叫做雪嵩村或巫魯肯,意思就是雪山腳下的村子。這裡生活著納西族的人民,距今已經千年的歷史了。
  • 浙江最美的古村落之一!美到驚豔的石頭古寨你看過嗎?
    來到麗水縉雲縣你就能找到這個傳說中的人間仙境——壺鎮鎮的巖下石頭古村巖下村位於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壺鎮鎮境內,地處括蒼山西端蒼嶺段山腰的丘間平畈,距壺鎮約15公裡,平均海拔600多米,村舍呈點狀散列,因處蒼嶺岧嶢的「百丈巖」下而得名。
  • 被譽為「中國五漁村」的浙江網紅村,擁有少女七彩屋,還不收門票
    它曾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盛譽為「世外桃源」,「懸崖上的彩色聖託裡尼」是對它最恰當的讚譽。其實,無需遠渡重洋,在浙江就有一個中國版的「五漁村」,它有著馬卡龍般的夢幻色彩,美麗得像個童話。它,就是浙江溫嶺的小箬(ruò)村。
  • 安順有個600年屯堡村落 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始建於明代初年的雲山屯,作為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屯堡文化村寨,是全國24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久歷風雨,飽經戰亂,經過幾百年的歲月沉澱,依然保存完好。 整個村寨落於雲鷲山半山腰,四面環山,周遭古樹林立、石頭堆成的牆,木頭搭建的房屋,看似無序地堆積在小小的山間平地上,卻和蜿蜒交錯的石板小徑相得益彰。
  • 浙江有一世外桃源,被譽為「江南香格裡拉」,寫下《桃花源記》
    自陶淵明寫《桃花源記》傳世以來,人們一直嚮往這樣的世外桃源,環境安靜,古風簡單,山清水秀, 但是,我們知道這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桃花源只寄託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的不滿, 事實上,中國確實存在著浙江台州下直轄縣仙居縣中的古老村莊——公盂村,可以說是現代的世界外桃源。
  • 被譽為「中國五漁村」的浙江新晉網紅村,擁有少女七彩屋,還不收門票
    它曾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盛譽為「世外桃源」,「懸崖上的彩色聖託裡尼」是對它最恰當的讚譽。其實,無需遠渡重洋,在浙江就有一個中國版的「五漁村」,它有著馬卡龍般的夢幻色彩,美麗得像個童話。它,就是浙江溫嶺的小箬(ru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