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桃花源記》中說
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怡然自樂之感
陸遊筆下道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
那麼真的有這樣的地方嗎?
來到麗水縉雲縣
你就能找到這個傳說中的人間仙境
——壺鎮鎮的巖下石頭古村
巖下村位於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壺鎮鎮境內,地處括蒼山西端蒼嶺段山腰的丘間平畈,距壺鎮約15公裡,平均海拔600多米,村舍呈點狀散列,因處蒼嶺岧嶢的「百丈巖」下而得名。
村莊位置獨特,山水交融,村東是突兀挺拔、懸崖似削的「百丈巖」,仰望絕頂似平峰一片,蒼松鬱郁,村西山謂「雙獅山」,峰巒迭嶂,千峰凝翠,兩山夾峙,平峽幽谷,村莊、田野、田園交錯,生態環境優美。
巖下村布局肌理相對緊湊,清晰有序,較好地保存了村落傳統風貌,村內建築特色明顯,具有浙中南山地石居風格,用材簡潔粗獷。
現存200餘幢房子依山而建,最古老的四合院距今已有310餘年歷史,另有古祠堂、古寺廟、古戲臺、古橋、古道各一處,牆體多為山石壘築,所以大家更喜歡稱呼它為「石頭村」。
在2015年,它就曾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浙江最美的五個古村落之一,這兒儼然就是一個充滿原始氣息的石頭城堡,一個渾然天成的石頭世界。
古時婺州與台州間交通要塞——普通嶺古道穿越村落,古道石塊石級依稀可見。
山石砌築的房屋依山而建,路面、臺階、橋梁都是就地取材,清一色用石頭建成。
有人說:每一座古鎮都由一座座古村落組成,而每一座古村落就像電影中的場景。在巖下村,這話可以說是極有道理的。
記憶裡的武俠片段總有青山綠水中的古橋人家,十裡竹林中的俠骨柔情,在巖下石頭村就能完美滿足你想像中的世界。
遠處「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百丈巖瀑布下一座石頭堆砌的小橋,一排排古老韻味的石屋,山石鋪成的古道表面早已磨得發亮,鞋子叩擊石面發出「咯噔咯噔」的聲音。
整個古村被鬱郁勁竹所環繞,峰巒迭嶂,茂林修竹間雖無繁華鬧市之盛,可一山一水,亦足以暢敘幽情。
雖說有山有水有竹林,但是巖下村最吸引人的還是村口那座網紅級石拱橋——封溪橋,初建於清末重建於民國丁丑年(公元1937年)。
這座橋完全是石塊築就,不顯雜亂,倒像是藝術珍品,它就那樣靜靜地橫跨在小溪流之上,任憑日曬雨淋、四季變幻,頗有種歷經滄桑之感。
圖1源@攜程 | BG4FEI 、圖4源@盧榮任/攝
去巖下村走一走,除了能欣賞建造獨特的山鄉石屋,還能感受到久違了的古樸民風和濃厚鄉情,炊煙嫋嫋是古村的問好。
農家人種菜、刨土豆、曬蘿蔔乾、醃腐乳、晾臘肉、曬油茶籽、曬豆腐塊、制梅乾菜……他們做著最簡單的農活,卻讓人感到無比的舒適與心暖。
這兒是尤其適合秋冬來玩的村落,尤其是冬日的午後,當暖陽從山峰的林隙中奔流撒歡而出時,在村子裡隨意尋一處石階坐著,打個盹兒或是和當地村民們聊聊天,此地此時,所有煩惱都會煙消雲散了吧~
風雅依舊的石頭村,還是個絕佳的攝影創作天然基地。那些老屋、那些石塊堆砌的牆、那些生長了多年的草木,還有千年古道、百丈瀑布.
不必刻意取景,植物的繁茂與石頭的滄桑悠然結合,留下的是一幅幅耐人尋味的特寫,還有那些極具生活化的背景,因而每年都吸引著一批批人過來寫生、攝影。
最可貴的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依然保持著傳統的生活習俗,空氣裡滿滿的都是天然的味道,在這裡把玩小東西,嘗一口腐乳、農家菜,再就著天地風景喝杯茶……
踩著石板路
在這青磚石瓦之間
無關工作 不帶目的
就這麼慢悠悠地逛著
自己來看看 也很好
►地址:麗水市縉雲縣壺鎮鎮巖下村,高速在壺鎮出口下約30分鐘即可抵達
►門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