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煎肉」,傳統特色名菜,屬川菜,川菜家常風味菜餚的代表作,與回鍋肉共稱為姐妹菜。本品以豬肉為原料烹製方法加工而成,成菜肉片鮮嫩,顏色深紅,幹香酥嫩,味道鮮美,具有濃厚的地方風味。鹽煎肉在四川、重慶地區家喻戶曉,是下酒佐餐的佳餚。菜譜配料:豬後腿肉50克,青蒜150克,郫縣豆瓣40克,甜醬10克,化豬油75克,醬油10克,料酒15克。製作方法:1、將肥瘦相連的肉去皮,切成5釐米長、2.5釐米寬的薄片,清蒜擇洗乾淨,切盛3釐米長的節;2、鍋內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肉片,煸炒至剛熟,烹料酒,下豆瓣醬、豆豉,炒出紅色,加醬油、甜醬、青蒜炒勻,青蒜熟時起鍋裝盤,鹽煎肉即成。烹調技巧:1、豆瓣要炒出紅色,肉味才香辣;2、青蒜下鍋不宜久炒,要快速起鍋,方能保持翠綠色,如無青蒜,可用大蔥代替。菜品特點:色澤紅潤,滋味濃香,鹹鮮中帶辣,質地酥軟適口。豬肉的營養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質、脂肪等主要營養成分外,還含有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和尼克酸等。豬瘦肉中還含有血紅蛋白,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能夠預防貧血。肉中的血紅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補鐵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1、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食之過多,便使人攝入了過多熱量,多餘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在人體內儲存,就致人肥胖,肥胖則易發多種疾病;多食或冷食易引起胃腸飽脹或腹脹腹瀉;對於脂肪及豬油,患高血壓或偏癱(中風)病者及腸胃虛寒、虛肥身體、痰溼盛、宿食不化者應慎食或少食之。2、適宜陰虛不足、頭暈、貧血、老人燥咳無痰、大便乾結,以及營養不良者食用;、對溼熱偏重、痰溼偏盛、舌苔厚膩之人,忌食豬肉。每100克豬肉(瘦)所含營養素:熱量 (143.00千卡) 、蛋白質 (20.30克) 、脂肪(6.20克) 、碳水化合物(1.50克) 、維生素A(44.00微克) 、硫胺素 (0.54毫克)、核黃素 (0.10毫克) 、尼克酸(5.30毫克) 、維生素E(0.34毫克) 、鈣 (6.00毫克)、磷 (189.00毫克) 、鈉 (57.50毫克)、鎂(25.00毫克)、鐵 (3.00毫克)、鋅(2.99毫克)、硒 (9.50微克) 、銅 (0.11毫克) 、錳 (0.03毫克) 、鉀 (305.00毫克)、膽固醇(81.00毫克)。1.牛奶與瘦肉不合適同食,因為牛奶裡含有大量的鈣,而瘦肉裡則含磷,這兩種營養素不能同時吸收,國外醫學界稱之為磷鈣相剋。只有當鈣磷比在最佳比1∶1到1∶1.5之間,才能互相促進吸收.適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因為茶葉的鞣酸會與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延長糞便在腸道中滯留的時間,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還增加了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的吸收,會影響健康。
蛋白質豬肉的蛋白質為完全蛋白質,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胺基酸,並且必需胺基酸的構成比例接近人體需要,因此易被人體充分利用,營養價值高,屬於優質蛋白質。豬肉的蛋白質含量平均在13.2%左右,因豬的品種、年齡、肥瘦程度以及部位而異。比如豬身上不同部位的肉,因肥瘦程度不同,其蛋白質含量的差異就會比較大。脂類豬肉中的脂類主要是中性脂肪和膽固醇。在畜肉中,豬肉的脂肪含量最高,脂肪的組成以飽和脂肪酸為主,熔點較高。這也是豬油在較低溫度下呈固態的原因。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在瘦肉中較低,肥肉比瘦肉高,內臟中更高,一般約為瘦肉的3-5倍,腦中膽固醇含量最高,每100克可達2000毫克。碳水化合物豬肉的營養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質、脂肪等主要營養成分外,還含有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和尼克酸等。豬瘦肉中還含有血紅蛋白,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能夠預防貧血。肉中的血紅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補鐵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蒜苗的營養價值蒜苗,又叫蒜苔、蒜毫、青蒜,是大蒜幼苗發育到一定時期的青苗,它具有蒜的香辣味道,以其柔嫩的蒜葉和葉鞘供食用。蒜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等營養成分。蒜苗含有辣素,其殺菌能力可達到青黴素的1/10,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以起到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治療感染性疾病和驅蟲的功效。它的辣味主要來自其含有的辣素,這種辣素具有消積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