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椽巨筆書新篇--浙江頻道--人民網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如椽巨筆書新篇

從良渚古城遺址的壯闊到溫州永嘉崑劇行腔的明快,從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氣度到浙江美術館典藏的藝術高度,從文化機構的星羅棋布到浙江精神的無形滋養……新中國成立70年來,浙江文化建設源遠流長、潤物無聲。

「千百年來,浙江人民積澱和傳承了底蘊深厚的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的獨特性,正在於它令人驚嘆的富於創造力的智慧和力量。」習近平同志對浙江文化的表述,在最近16年間得到了尤為鮮明的印證——文化遺產保護亮點頻出,文化浙江建設穩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春風化雨。

像空氣一般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像之江一般奔騰不息,生機勃勃;像東海一般海納百川,胸懷全球。文化浙江正在書寫嶄新的篇章。

一城出浙江 驚豔世界

「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把它保護好。」

——摘自習近平2003年赴良渚遺址調研時的講話

「在近代以前時期的所有文明中,沒有一個國家的文明比中國文明更發達、更先進。」英國學者保羅·甘迺迪的論斷,讓杭州良渚街道東蓮村村民錢琴英頗有共鳴。

2019年7月6日,和許許多多浙江人一樣,錢琴英把目光聚焦在千裡之外的亞塞拜然。

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3屆大會主席手中的木槌重重落下,人們熱血沸騰——經歷數十年努力,良渚古城遺址從被發現到被確認,終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良渚遺址保護和申遺工作。2003年以來,習近平同志曾兩次到良渚調研,多次就良渚遺址保護和申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03年7月16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赴良渚調研。在良渚文化博物館會議室,習近平同志語重心長地說:「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把它保護好。」

2007年,良渚發現古城遺址;2009年後,良渚古城外圍大型水壩遺址陸續出土。考古學家還發現,距今5000多年前,良渚先民就開始使用文字,為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證。

10多年來,浙江廣大幹部群眾認真貫徹習近平同志對良渚古城遺址的重要指示精神,舉全省之力,努力擦亮這張世界級的「文化金名片」。

就在申遺成功次日,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開門迎客。總面積14.33平方公裡的遺址公園,目前有限開放了城址區3.66平方公裡的核心部分。開園首月,公園吸引全國各地近7萬人次遊客前來參觀,讓身為講解員的錢琴英和同事們辛苦卻又自豪。

這種自豪,不僅僅源自良渚。如今的浙江,擁有江郎山、西湖、大運河、良渚4處世界遺產和23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群星熠熠,閃耀東方。

除了可觸可感的物質文化遺產,習近平同志還非常關心散落在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僅2005年5月到6月,習近平同志就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作了6次批示,涉及「浙江民間工藝傳承保護」「浦江縣高登山古村落搶救」「民間藝術保護工程」「搶救振興永嘉崑劇團」等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

「浙江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之所以能多年來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其重要原因和根本保障,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重視。」浙江省文物局局長柳河感慨道。

習近平同志關於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在浙江大地貫徹落實,生根、開花、結果——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非遺名錄中,浙江省有9個項目上榜,入選數位居各省之首;在全國率先啟動涉及全省範圍的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浙江為172個重點村、868個一般村定製了保護利用項目;《浙江省傳統戲劇保護振興計劃》出爐後,每年安排1620萬元用於56個傳統戲劇非遺項目的傳承和越劇藝術的振興發展……

文化作地標 築實家底

「加快文化大省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我省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摘自習近平在2003年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大省建設座談會上的講話

背倚玉皇山,毗鄰西子湖,浙江美術館依山形展開,向湖面層層跌落,建築輪廓起伏有致,與西湖山水自然融為一體。剛過10周歲生日的她,推出了一系列韻味十足的展覽:「紙上談繽」「我負丹青」「丹青育美」「自我修養」……

時光回溯到2003年,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經過深入調研後,拍板美術館要建在西子湖畔,還於2005年親自出席浙江美術館奠基儀式並按下開工按鈕。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生動面孔。秉持著「宜藏不宜露」的設計理念,2009年8月9日,體現「中國風格」的浙江美術館正式開館。

浩志凌雲,十年曆歷。在浙江美術館館長應金飛看來,區別於博物館代表歷史的厚度、文化館代表文化的廣度,美術館代表著藝術的高度。如今,裝入萬卷書畫的館區,不僅「腹有詩書氣自華」,還擔負美育重任,引領著浙江的藝術展覽與創作。

「開館至今,我們穩步建構了具有浙江地域特色的典藏體系、學術研究體系,累計舉辦展覽500個以上,舉辦學術活動300餘場次,藏品達2.5萬餘件。」應金飛的話語中滿是自豪,浙江美術館已躋身全國重點美術館之列,成為浙江的文化地標之一。

漫步杭州南山路,文化勝跡串珠成鏈,與西湖山水相映成趣。距離浙江美術館約1.5公裡處,西湖博物館風採奕奕。

2005年5月,習近平同志考察西湖博物館建設情況。在臨時搭建起的工棚內,他講了這樣一番話:「建築是『丫環』,西湖是『主人』,西湖博物館的建築形式要符合西湖特色,要進一步堅持『濃抹自然、淡妝建築』的理念。」

西湖博物館館長潘滄桑介紹,按照習近平同志的要求,開館14年來,該館以闡述西湖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為己任,開展了有體系、有理論、有科學的「西湖學」研究,徵集收藏西湖文物及歷代文獻資料等藏品1萬餘件,不斷舉辦特色鮮明的專題展覽,組織面向青少年的第二課堂活動及科普環保教育活動,成為解讀西湖的重要陣地。

9月1日,「我心相映湖山間——西湖文化及摩崖碑碣展」在西湖博物館拉開帷幕,70餘件(套)文物及展品,從「湖山之境」「風雅生活」「石載丹青」等維度展示西湖山水與人文精神的契合;開幕式現場的捐贈活動,更是體現出本土藝術家、杭州百姓對西湖文化的無盡熱愛。

從2003年「加快建設文化大省」寫入「八八戰略」,到建設文化強省、文化浙江,浙江文化研究的步伐堅定、足音鏗鏘。尤為讓人自豪的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曾親自擔任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指導委員會主任。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的地方文化研究項目之一。自2005年啟動以來,圍繞「今、古、人、文」四大研究主題,一期工程的財政專項投入就超過1億元。2017年3月啟動的二期工程,重點突出當代發展研究、歷史文化研究、「浙學」文化闡述,計劃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全部研究項目,逐步形成有中國氣派、浙江特色的當代「浙學」品牌,打造浙江文化研究新高地。

丹青傳千古,翰墨有餘香。「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是習近平同志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持續關注,並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項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

在《宋畫全集》《元畫全集》《明畫全集》《清畫全集》部分卷冊陸續面世後,今年8月,讀者終於盼來了《先秦漢唐畫全集》卷冊的出版和發售。

以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的中國繪畫《女史箴圖》為例,為了不使畫作在捲動過程中受損,每年僅平攤展示六周。而在《先秦漢唐畫全集》中,我們隨時可以翻看極為精美的畫卷,感受春蠶吐絲般的筆法和畫中人物的瘦骨清相。

文化力量,潤物無聲;文化之河,生生不息。以文博藝術場館、重大文化工程構築起文化地標的浙江,不斷築實家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噴湧不盡的精神力量。

此間花自開 共建共享

「我們的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實現好人民群眾文化權利。」

——摘自習近平在2015年浙江省宣傳文化系統調研座談會上的講話

「不雨山長澗,無雲水自陰。」翻過西湖西南面的五雲山、獅子峰,就到了龍井茶知名產地梅家塢。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曾踏訪杭州梅家塢茶文化村,並表示「省裡積極支持西湖綜合保護與環境整治工程」,鼓勵保護好、利用好西湖周邊的歷史文化遺存。

此情此景,梅家塢村老書記翁廣銀記憶猶新。「當時,我和龍井村的支部書記陸鑫富一起向他匯報工作。」翁廣銀說,「我們兩個基層書記的名字裡,又帶金又帶銀,恰好也在帶著村民努力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除了弘揚綠意盎然的茶文化,梅家塢幹部群眾還自發自覺地建設紅色文化。

「從1957年到1963年,周恩來總理先後5次到梅家塢視察工作和調查研究,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梅家塢村村幹部翁國良介紹,梅家塢周恩來總理紀念室已先後改建3次,每年都會迎來數萬遊客。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不僅關注文化遺產的保護、文化精品的鍛造、文化人才的培養,還十分關心群眾文化建設。如今,浙江百姓不僅共享身邊的文化資源,而且參與文化共建。

9月中旬,在杭州市拱墅區,原熱電廠留下的煙囪被改造成了書店,以「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十一屆浙江·中國非遺博覽會(工藝周)在新落成的運河文化藝術中心給市民以美的薰陶。將於今年10月開放的民俗生活館,收藏了近千件「老底子」的物件,如立桶、縫紉機等,全部來自城市有機更新過程中徵遷居民的無償捐贈;

在紹興楊汛橋鎮,鎮文化活動中心成為群眾休閒娛樂的主陣地。在這裡,活躍著80餘個文藝團體的300餘位「民星」;

在寧波書城,寧波「鋼琴奶奶」莫志蔚坐在自己捐贈的公共鋼琴前,彈奏著《土耳其進行曲》。80高齡的她,捐贈10架公共鋼琴,讓城市上空不斷奏響分享的樂章……

截至2019年7月底,全省累計已建成12826家文化禮堂。文化共建共享的星星之火,散落在東海之濱、之江兩岸。

此間花自開,待君緩緩來。浙江文化,在沉澱中積蓄力量,在惠民中收穫雋永。

(責編:郭揚、吳楠)

相關焦點

  • 人民網甘肅頻道12月16日甘肅熱點新聞回顧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2020-12-18
  • 社區案例--上海頻道--人民網
    上海市社區治理優秀案例集錦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2017-10-09 13:23)   「你住在30號樓啊,真羨慕!」
  • 春來--上海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視頻介紹進入《上海頻道》專題 作者: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潘慧敏 金嘉怡 張怡雯 指導老師 胡斯文 (責編:嚴遠、韓慶)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 人民網評:澳門成功實踐的制度密碼
    時間是一支如椽巨筆,記錄著發展日新月異、風貌昂揚向上、前進步伐堅實有力的澳門風雲。「開創了澳門歷史上最好的發展局面,譜寫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華彩篇章。」(來源:人民網)
  • 2017中國旅遊日--旅遊頻道_權威全面報導旅遊--人民網
    來源:人民網-旅遊頻道(2017
  •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招聘啟事
    因事業發展需要,人民網黑龍江頻道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具體信息如下:  一、招聘崗位  (一)運營部主任  1.擬聘人數:1人  2.崗位職責:負責黑龍江省內經營業務拓展,提高市場佔有率,完成經營任務;負責人民網黑龍江頻道的品牌推廣和整體營銷
  • 人民網理論頻道投稿須知
    人民網理論頻道自創辦以來,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與厚愛。我們一直致力於推動學術理論研究和交流,及時反映社科理論界的最新動態,關注理論研究的熱點。 為保證您的稿件及時被關注、採納,請在投稿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來稿基本要求: 1、作品須確為作者本人作品(如同時投寄多處、已在他處發表,請註明)。
  • 人民網日本頻道:專家解讀日本新型磁懸浮列車技術背後的隱憂
    人民網日本頻道:專家解讀日本新型磁懸浮列車技術背後的隱憂日本拓殖大學王曙光教授  人民網東京6月9日電(李潤澤)日本JR東海公司成功試運行的磁懸浮  然而,擁有卓越技術的同時,耗資甚巨的中央新幹線商業運營體制中卻似乎隱藏著諸多懸念。在其未來的建造和運營中具體存在那些課題呢?熟知中日高鐵產業的日本拓殖大學王曙光教授日前接受人民網記者的專訪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  【人民網】中央新幹線是高鐵大國日本的最高技術結晶,其技術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 河北安平中學:揮如椽巨筆 繪教育丹青
    大膽創新的安中人揮舞如椽巨筆,雄姿英發,鬥志昂揚,在教書育人的廣闊畫卷上描繪丹青,抒寫奇章,為重點高校輸送無數精英,為中華民族培育無數棟梁。 書香校園  讀書好地方   深秋時節,漫步安平中學,孫犁大師題寫的校名石屹立在校門口,莊重大氣。
  • 人民網陝西頻道總經理袁飛來我市調研
    本報訊(記者 思博海)4月20日至21日,人民網陝西頻道總經理袁飛一行來我市調研脫貧攻堅和復工復產情況。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孫礦玲陪同調研並座談。人民網陝西頻道將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延安發展,充分利用自身的媒體資源,加強對延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亮點報導,為建設美麗幸福新延安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 孫礦玲對袁飛一行來延調研表示歡迎,對人民網陝西頻道關心支持延安發展表示了感謝。
  • 人民網北京頻道招聘銷售主管、運營經理等職位
    人民網北京頻道(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是國家網信辦批准、人民網派駐北京的唯一合法機構,全權負責人民網在北京的新聞宣傳、品牌運營以及事業發展等事宜。依託「人民系」豐富的信息資源及權威品牌,人民網北京頻道具有卓著而獨特的宣傳優勢和豐富的人脈資源。
  • 人民網山西頻道與山西大同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人民網大同12月17日電(常慧忠 汪軍)12月17日上午,人民網山西頻道與山西大同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中央媒體與地方省屬高校合作新模式。山西大同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洪、人民網山西頻道總經理馬立明籤署了《山西大同大學、人民網山西頻道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胡健、弓永華為山西大同大學教學實習基地揭牌。弓永華、馮鋒、胡健、馬立明共同啟動了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大同大學專欄。山西大同大學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大同市,是省屬全日制綜合性大學。
  • 人民網陝西頻道全媒體報導組深入延安市調研
    4月20日至21日,人民網陝西頻道總經理袁飛一行來到延安市,就延安市當前復工復產情況以及疫情期間各級黨組織如何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等情況展開調研採訪。延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孫礦玲陪同調研並座談,延安市委網信辦主任劉曉軍以及延安新區相關領導陪同調研。
  • 人民網行走新絲路--人民網福建頻道--人民網
    古代泉州的包容和開放讓人驚嘆著名詩人、文化學者葉匡政幾天來全程跟隨人民網《行走新絲路》採訪團,探尋福建海絲印記。說到對泉州的「海絲」印象,葉匡政表示古代泉州的包容和開放程度讓他驚嘆。「靈山聖墓、老君巖,這些都展示了泉州是一個多元宗教、文化並存的區域。這個在中國內陸和沿江城市,這種情況都是不多見的。」
  • 周恩來與書--黨史頻道-人民網
    在陳家書房裡,周恩來先後讀了明朝末年馮夢龍纂輯的《醒世恆言》以及《天雨花》和《西廂記》等文學、文藝書籍,還閱讀了《繡像施公案傳》(也叫《施公案》)等書。周恩來記憶超群,讀了這些書不僅能記得書中情節、故事,還能熟知書中人物的行為舉止和性格特徵。
  • 人民網廣東頻道2021年招聘啟事
    人民網廣東頻道(gd.people.cn)因事業發展需要,本著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現面向全國誠聘採編人員。人民網廣東頻道2020年12月14日
  • 《我的世界》書與筆怎麼製作 書與筆製作方法分享
    導 讀我的世界書與筆製作為使用工具箱製作,製作材料為書、墨囊和羽毛。書與筆是可用於創作成書的物品。
  • 如來掌上一遊--浙江頻道--人民網
    正是山巔一長嘯,萬裡清風來…… 興盡而返,復至山麓平臺,再回望那如仙人立掌般的崔嵬險峰,真不敢相信年近古稀,我還敢像孫猴子那樣,在如來巨掌上留下幾絲遊蹤。 (責編:張帆(實習生)、翁迪凱)
  • 歡樂的冬季那達慕--內蒙古頻道--人民網
    歡樂的冬季那達慕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2014年12月30日14:30
  • 人民網與澳大利亞新聞頻道籤署合作協議 提升對澳傳播「本土化」水平
    人民網雪梨5月27日電(雪萌 盛楚宜) 5月27日上午,人民網與澳大利亞新聞頻道在雪梨香格裡拉酒店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新聞內容互換、推出系列視頻節目等領域開展合作。人民網總編輯餘清楚與澳大利亞新聞頻道執行長方安吉在籤約儀式上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