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垃圾變「花糧」 北京西城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回饋社區

2021-01-0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千龍網訊 9月19日上午,北京在全市範圍內舉辦生活垃圾分類集中宣傳活動暨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回饋社區活動,西城區在德勝街道新風街1號院小區設置主會場,在月壇街道南沙溝小區、天橋街道祿長街19號院小區、金融街街道豐融園小區和廣外街道京鐵和園小區設置4個分會場,同步開展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回饋社區活動,在回饋居民的同時,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營造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氛圍。

圖為活動現場。千龍網發 於志強攝

在德勝街道新風街1號院小區中心廣場上,精彩的文藝節目輪番上演,太極拳、舞蹈、可樂球展示等豐富多彩,吸引了眾多居民駐足觀賞。

新風中直社區垃圾分類宣傳隊成員也在向小區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在垃圾分類志願者的引導下,小區居民有序排隊,領取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後的「花糧」和由街道印製的垃圾分類知識手冊。居民領取的「花糧」以及手提袋,均是利用廚餘垃圾和可回收物製作。

圖為活動現場。千龍網發 於志強攝

「垃圾分類變廢為寶,這次回饋社區活動,就是一次生動的垃圾分類教育,讓居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垃圾分類再利用後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小區居民汪光信告訴記者。

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垃圾分類事關市民群眾生活環境、基層治理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是居民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而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進一步提高了資源利用水平,希望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形成合力,推動垃圾分類成為社會新時尚。

圖為活動現場。千龍網發 於志強攝

德勝街道新風街1號院小區自2006年便開始踐行垃圾分類行動,德勝街道以新風街1號院小區為試點,推出了預約回收服務和定點投放稱量計重返現(積分兌物)模式,並在小區內16個點位安放了29組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小區還建有集宣教培訓、廚餘垃圾就地化減量處理設備、多功能於一體的「綠色生活館」。

到現在,小區每天產生的大約1噸廚餘垃圾,都能實現本地化消納,產生的中水可以直接排入市政管網。

千龍網訊 9月19日上午,北京在全市範圍內舉辦生活垃圾分類集中宣傳活動暨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回饋社區活動,西城區在德勝街道新風街1號院小區設置主會場,在月壇街道南沙溝小區、天橋街道祿長街19號院小區、金融街街道豐融園小區和廣外街道京鐵和園小區設置4個分會場,同步開展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回饋社區活動,在回饋居民的同時,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營造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氛圍。

圖為活動現場。千龍網發 於志強攝

在德勝街道新風街1號院小區中心廣場上,精彩的文藝節目輪番上演,太極拳、舞蹈、可樂球展示等豐富多彩,吸引了眾多居民駐足觀賞。

新風中直社區垃圾分類宣傳隊成員也在向小區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在垃圾分類志願者的引導下,小區居民有序排隊,領取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後的「花糧」和由街道印製的垃圾分類知識手冊。居民領取的「花糧」以及手提袋,均是利用廚餘垃圾和可回收物製作。

圖為活動現場。千龍網發 於志強攝

「垃圾分類變廢為寶,這次回饋社區活動,就是一次生動的垃圾分類教育,讓居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垃圾分類再利用後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小區居民汪光信告訴記者。

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垃圾分類事關市民群眾生活環境、基層治理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是居民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而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進一步提高了資源利用水平,希望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形成合力,推動垃圾分類成為社會新時尚。

圖為活動現場。千龍網發 於志強攝

德勝街道新風街1號院小區自2006年便開始踐行垃圾分類行動,德勝街道以新風街1號院小區為試點,推出了預約回收服務和定點投放稱量計重返現(積分兌物)模式,並在小區內16個點位安放了29組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小區還建有集宣教培訓、廚餘垃圾就地化減量處理設備、多功能於一體的「綠色生活館」。

到現在,小區每天產生的大約1噸廚餘垃圾,都能實現本地化消納,產生的中水可以直接排入市政管網。

相關焦點

  • 廚餘垃圾哪裡去?北京豐臺垃圾變寶回饋社區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廚餘垃圾哪裡去?變成肥料回饋社區!9月19日,以「綠色生活新時尚,垃圾分類我先行」為主題的北京市豐臺區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回饋社區活動在東鐵匠營街道宋莊路第二社區舉辦。
  • 廚餘垃圾變肥料 浙江寧波寧海縣試點菜場垃圾資源化處置
    廚餘垃圾變肥料 浙江寧波寧海縣試點菜場垃圾資源化處置北極星固廢網訊:日前,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物業公司投資30餘萬元購置的廚餘垃圾處理器在南門臨時菜場投入使用,該設備日處理廚餘垃圾量約2噸,出肥率20%,將廚餘垃圾變成有機肥料。
  • 安徽首座中小型廚餘資源化利用中心啟用 2020年合肥老城區還將建8座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日處理量從1 噸提高到4 噸;處理過的餐廚垃圾不僅可以變成有機肥,還能轉化為生物柴油和中水……記者昨天從合肥廬陽區城管局獲悉,安徽首座中小型廚餘資源化利用中心正式投用,將處理周邊1.5 公裡範圍內的全部餐廚垃圾。
  • 這個社區把廚餘垃圾變成肥料 居民植樹種花供不應求
    新京報快訊(記者 黃哲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在5月1日正式實施,新條例提出推進廚餘垃圾源頭就地處理。記者探訪了解到,目前已有社區設置了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備,可將居民廚餘垃圾轉化為有機肥料和廢水,實現垃圾減量和資源化利用。
  • 廚餘垃圾去哪兒了?變廢為寶,黑水虻「吃」完廚餘垃圾變肥料→
    培植這些花卉和多肉的營養土,則來自小區居民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而從餐廚垃圾到營養土的轉換,離不開社區裡的這一臺餐廚垃圾處理機。每周,它會進行兩次處理,大約可以消化掉400斤的處於垃圾。北京市海澱區二裡莊社區營造工作坊負責人李紫瑩:居民投放的廚餘垃圾,我們進行二次破袋處理,也可以將它進行一個堆肥處理,然後最後處理出來營養土,可以用於咱們屋頂陽光花園的一個種植。他很直接讓居民看到了廚餘垃圾投放的厲害,激發了大家參與的熱情。
  • 就地處理:「消化」廚餘垃圾的便捷之路
    「自從社區裡安裝了生物轉化器,廚餘垃圾不出院可以就地無害化處理了,小區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都提高了。」李春燕說。上海市普陀區在餐廚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普陀區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牽頭,在區機關大院食堂配置溼垃圾處理設備。
  • 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公用事業服務中心東莞市清溪鎮廚餘垃圾資源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項目概況東莞市清溪鎮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運營項目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 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體育路2號鴻禧中心五層A區505室 獲取招標文件,並於 2020 年 08 月 12 日 14 點 30
  • 東莞社區垃圾分解站 讓廚餘變身有機肥很受歡迎
    東莞社區垃圾分解站 讓廚餘變身有機肥很受歡迎金羊網  作者:餘曉玲、胡鵬輝  2019-07-31 興塘社區工作人員尹國鋒表示,分解站的有機肥料非常受歡迎
  • 餐廳、食堂、酒店的廚餘垃圾,交給邦必拓大型廚餘垃圾處理設備
    餐廳、食堂、酒店每天都會產生大量廚餘垃圾,廚餘垃圾處理不當將直接影響就餐環境,不僅如此,廚餘垃圾若被不法商家利用製成地溝油,重返餐桌,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危害,因此,廚餘垃圾源頭減量化
  • 分散式處理模式或可破解廚餘垃圾處理難題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白雪「光碟行動」倡導節約、反對浪費,多年來已深入人心,但是如果實在不能實現光碟,那麼廚餘垃圾怎麼辦?據了解,廚餘垃圾在我國生活垃圾中的佔比高達50%左右,但是大量廚餘垃圾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資源化利用,並且在填埋場和焚燒廠中還產生了負面的作用。
  • 北京市城管委:廚餘垃圾「破袋」投放非常有必要
    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實施四個月。9月3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情況。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廚餘垃圾「破袋」問題當前市民很關心的問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李如剛表示,《條例》沒有規定廚餘垃圾必須破袋投放,從目前情況看,是非常必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破袋投放的廚餘垃圾能確保後端處理工藝穩定運行,實現廚餘垃圾最大限度地資源化利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可以檢查廚餘垃圾分出質量,精準指導居民源頭分類。如果不破袋,沒法檢查廚餘垃圾分出質量,看不出有沒有雜物。」
  • 北京新發地:「大胃王」就地吃掉廚餘垃圾 垃圾減量率達95%
    來源標題:北京新發地:「大胃王」就地吃掉廚餘垃圾 垃圾減量率達95% 近日,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果品批發區,工人們正在忙著將裝滿了果皮、果葉的垃圾桶送進區域一角的鐵皮房。
  •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培育健康土壤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嘉博文」)利用微生物技術將這些垃圾變廢為寶還田利用,讓有機質從土壤中來再回到土壤中去,改良土壤,減少化肥,既生產出安全美味健康的農產品,又產生了減排和土壤固碳雙重效應,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
  • 山東泰安:推動「兩網融合」協同處理廚餘垃圾
    泰安市現有43家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在社區、單位等公共場所收運電器、金屬、塑料、紙類等高值可回收物。在醫院等即時產生可回收物的場所,該市用車輛駐點代替傳統回收站點的方式,即時回收生活垃圾。在市政大樓等定期產生可回收物的單位、場所,採用定時上門回收的收運方式回收生活垃圾。
  • 廚餘垃圾裝小桶 其他垃圾裝大桶(民生調查·垃圾分類該咋幹①)
    破解「垃圾圍城」「垃圾圍村」難題,推廣垃圾分類是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儘管倡導多年,但各地垃圾分類的效果仍不盡如人意。難點主要在哪兒?不同規模的城市、廣大農村地區,該如何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類?近日,本報記者走訪京、陝、渝三地,對垃圾分類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情況進行了調研。
  • 河西區誼景村社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精品示範社區」 在這裡 垃圾...
    拎著事先分好類的生活垃圾,河西區友誼路街誼景村社區居民張阿姨,來到垃圾分類箱房門口,踩下踏板,箱門自動彈開,她把事先分好類別的垃圾投入對應的箱桶,感慨地說,「如今,生活垃圾分類已經成為街坊鄰居的新習慣,不僅改善了周圍環境,還帶來生活品質的提升。」
  • 北京生活垃圾分類實施8個月 廚餘垃圾分出率達到21.78%
    北京生活垃圾分類實施8個月 廚餘垃圾分出率達到21.78% 中國新聞網 | 2021-01-06 09:47:04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簡稱《條例》)實施8個月以來,北京垃圾分類成果顯著,居民分類參與率逐步提升,廚餘垃圾分出量增長了12.7倍,廚餘垃圾分出率達到21.78%。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11月初,東城區一小區內,一名垃圾分類指導員正在二次分揀從5月1日新修改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開始,北京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經超過半年時間。據媒體報導,在11月26日舉行的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上,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報告檢查《條例》實施情況時指出,目前北京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的街道(鄉鎮)共計333個,覆蓋範圍達到了99%。10月份家庭廚餘垃圾分出率19.79%,分出量從《條例》實施前的309噸/日增長至3946噸/日,增長了11.8倍。
  • 北京家庭廚餘垃圾每天分出近四千噸
    來源標題:北京家庭廚餘垃圾每天分出近四千噸9月28日,北京國際車展場館內,順義區城管局直屬隊在館內餐飲門店檢查廚餘垃圾分類情況。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攝新的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北京已處罰11241起,罰款1646.95萬元。
  • 黑水虻「吃」廚餘垃圾 甘家口社區垃圾處理好辦法
    甘家口街道建設部社區引入黑水虻處理廚餘垃圾,現場展示的黑水虻和完成降解後的有機肥。新京報訊 4月29日上午,海澱區甘家口街道建設部社區舉辦了一場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活動中,社區志願者指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介紹環保酵素製作方法,並展示了利用黑水虻如何處理廚餘垃圾。據了解,海澱區甘家口街道建設部社區,共有居民3500餘戶,自2011年起,社區就開始逐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通過開展各類宣傳活動和日常垃圾分類指導,建設部社區已經成為生活垃圾「從源頭分起」的帶頭示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