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江縣,因瀾滄江和小黑江交匯於縣境東南而得名,被稱之為「北回歸線上的一顆綠色明珠」,有著「草經冬而不枯,花非春亦不謝」之說。
作為著名的普洱產區,以「冰島」和「大雪山」為標誌性茶區。此前,我們走進了冰島,現在,我們一起去「爬」大雪山!
大雪山,雄踞雙江縣勐庫鎮西北瀾滄江西岸,距縣城19公裡;其年均溫低於11℃,降雨2000mm左右。土壤為黃棕壤,有機質含量豐富。
大雪山是孕育勐庫大葉茶的搖籃,目前已發現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樹群落就分布在其中上部,海拔2200至2750米的原始森林中。
勐庫野生古茶樹是一個野生茶樹物種,在進化上比普洱茶種(包括若干栽培品種如勐庫大葉種等)原始;具有茶樹一切形態特徵和茶樹功能性成份(茶多酚、胺基酸、咖啡鹼等),可以制茶飲用;由於所處海撥高,抗逆性強,尤其抗寒性強,是抗性育種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寶貴資源。
大雪山野生古茶樹主要分布在大雪山自然保護區內的幹河、藥地河、大平掌河、四十八道河的中膠廠、雙河、挖路河、牛頭山、淘金河等地的原始常綠生態林中,茶樹樹圍在40釐米以上的分布株數達25—30萬株。
茶樹品種為大理茶種和長果大頭茶種。其中,四十八道河分布面積約3.3萬畝,樹幹基圍40釐米以上的庫存量達20—25萬株,茶樹品種為大理。
長果大頭茶主要分布在牛頭山一帶,其分布範圍北起烏木龍鄉扎莫村莫得組的李文玉地基,南至大雪山鄉團山村曼董組的大平掌,東起大雪山保護區的牛頭山,西至大雪山保護區的挖路河。
勐庫大雪山普洱茶,因地處高山密林,原料採摘不易,故產量並不算高。勐庫大葉種茶條索肥厚、芽峰顯毫、內含物質豐富、水浸出物高,堪稱是製作普洱茶的最好原料。
其葉質肥厚寬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帶蘭香;茶湯勁揚質厚,滋味濃鬱、微苦,回甘悠遠,沉雄霸道;舌面甘韻與上顎中後段香氣飽滿,口感刺激性強。
精選2年陳期的勐庫大雪山野生茶和勐庫栽培型大葉種古樹茶而製成的2018年大雪山,野生茶獨特的甜香味中透著煙香味,二者融合協調;細品一口,帶來清爽喉韻,且尾水冰甜,有喝淡蜂蜜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