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一統日本的豐臣家族為何最後輸給了德川家族?其實早已註定!其實豐臣秀吉的失敗也可以說是自己造成的。在統一日本之後,豐臣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並且命令日本各地諸侯參加,其中主要的力量是豐臣的直系,而德川家康系卻沒有出徵,沒有在侵略韓戰中損失。在明國的支持下,朝鮮明國軍隊最終打敗了日本軍,也就是打敗了豐臣直系軍,力量的此消彼長使得德川家族在豐臣秀吉死後可以有實力挑戰豐臣吉秀。
豐臣家族最後輸給德川家族最重要的原因是豐臣吉秀野心膨脹,在織田信長死於「本能寺之變」成為「天下人」後自不量力,急於對外擴張進攻朝鮮,試圖以朝鮮為跳板進攻中國,但戰事不順,異常鬱悶,在戰爭晚期死去。死時他的兒子豐臣秀賴僅是個六歲的幼兒,根本不是老奸巨猾的德川家康的對手,以致遭滅族之災。
豐臣秀吉自己就是「創一代」,所以手下那幫子同富貴的兄弟也是根基不牢的暴發戶,如果這群暴發戶能團結一致,共保豐臣家族,或許還能在秀吉死後與德川家康一戰,但他們偏偏鬧成了仇人,都欲將對方置於死地。而德川家康團隊都是整個家族200年來的精華,經過幾代人的磨合不和諧的人早被幹掉了,剩下的都是忠心耿耿,力往一塊使的精英,能力強不強不知道,反正不會起內訌。
而且豐臣秀吉並沒有徹底收服德川家康,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豐臣秀吉的偷襲部隊被德川家康徹底消滅,這使得德川家康一直在日本眾大名裡享受至高的榮譽,後來秀吉也是沒辦法,又是送自己的妹妹給家康當姬妾,又是把自己的老母送去當人質,哭著喊著才把家康拉攏過來。如此一來,反而是把家康抬到了僅次於秀吉之下的地位,當秀吉去世之後,就連五大老領百萬石的織田家老人前田利家尚且不敢和家康正面對抗,其他人就更別說了。
豐臣秀吉的情況很像三國時期的曹操,但德川家康卻並非司馬懿。德川家康 只是暫時屈服與豐臣秀吉,關西諸侯支持豐臣家族,但關東諸侯仍然支持德川家康。德川家康非常忌憚豐臣秀吉,所以在豐臣秀吉死後才敢動手。由於豐臣秀吉大敗於朝鮮,因此德川家康趁機放手一搏。
結果顯而易見,德川家康平定了亂世後,注重基礎農業發展,維護各大名之間平衡,政局逐漸穩定,歷史也進入了日本最後一個幕府時期。所以,最終德川戰勝的原因是由德川的老奸巨猾,秀吉的苦逼人生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