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木明治維新前二百多年的歷史裡,德川一直以「東照神君」、「權現樣」、 「神祖」等形象為日本人頂禮膜拜。在今天日本的名古屋、久能山、日光、上野等地的 「東照神宮」裡,到處都懸掛著德川家康的「訓條」。
德川家康是日本歷史上唯一的英雄人物,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他1541年生於三河國岡崎,為岡崎城主松平廣忠之長子,原姓松平氏。他的先祖是發跡於三河地方的一個土豪,但其領國被夾在勢力較強的兩個大名尾張的織田氏和駿河的今川氏之間,地位很不鞏固。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為其五謀事之首)
德川家康雖出身顯赫,卻自幼生活坎坷,在年僅6歲的時候即遭人綁架成為俘虜,後又被作為禮物在兩個部族之間交換。過早地失去父母的呵護和長年的寄人籬下生活,培養了他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狡猾奸詐的性格。他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為了取信於盟友,他可以殺妻殺子; 為了結歡權貴,他不惜屈下累代尊貴武土之膝,下拜一個市井浪子出身的豐臣秀吉。他的這種功夫,為他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使他成為了日木歷史上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豪傑。
(老年德川家康)
德川在臨死前,給後人留下了「人生,任重道遠」為文首的 遺訓。他的政權傳14代,他的遺訓也一直為日本人所頂禮膜拜, 直至300年後,終為維新的日木所唾棄,成了歷史的陳跡。
1981年8月,德川家族的第二十一代子孫德川義宣對德川家康的遺訓提出了疑問,他認為「德川家康遺訓均為偽作 遺訓」根本不是出自德川家康之手。依據如下:
一、「遺訓」 的問題過於整齊,這與德康時代所習慣用的「慶長文體」有很 大的不同;
二、「遺訓」的內容過於華而不實,這與德川家康的風格不盡吻合。
由於德川義宣是德川家族的嫡系後裔,而且他一直都在研究自己家族的歷史,因此他的觀點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
不過,人們對他的觀點也有很多疑問。
如果遺訓是偽造的,那麼偽造者為何人呢?因為長期以來,德川家康的「遺 訓」一直都「指引」著日木人,正是這篇「遺訓」,使德川家康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成為日本人心目中神聖的偶像,這肯定不會是局外人所偽造的,因為有必要為一個跟自己毫無關係的人、家族臉上去貼金麼?
如果是德川家族其他的人,那麼這個人也一定是德川家族非同一般的人物,那麼「遺訓」就不應該是假的,即使不是德川家康的親筆,但畢竟是得自於德川家康的家族利益思想。
(日光東照宮)
無論怎樣,德川義宣作為一個歷史學家, 敢於以科學的態度探索任何一段歷史,並親自打破環繞在自己 家族頭上的光環,其勇氣的確是難能可貴的,其直面歷史的認真態度也是值得嘉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