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墓葬著一位中國人,他的後世子孫去掃墓,德川家族定會陪同

2021-01-20 青燈白髮品文史

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今人物一如長安……

徐福,秦國方士,他為求長生不老藥,出海尋蓬萊仙山,從此下落不明,至於他是不是去了日本難以考證,倒是日本尊徐福為農神、藥神,日本各地為了供奉徐福,都修建起祠堂,雕像。

徐福、楊貴妃都是傳聞,很難證明他們是否去日本,倒是有一個中國人葬在了日本德川家族墓地,中國人向來都講究落葉歸根,他為什麼會歸葬日本呢?

朱之瑜,號舜水,浙江紹興餘姚人,明末貢生,崇禎十一年(1638年)以「文武全才第一」入禮部,然而明末宦官專權,魏忠賢死後,東林黨又控制朝野上下,朱之瑜有一腔抱負,卻不願跟他們同流合汙,他放棄了仕途,回鄉教書。

崇禎十七年,朱之瑜已經45歲,李自成攻破紫禁城,崇禎皇帝自縊煤山,造就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福王朱由崧逃到南京,建立南明,但也只是曇花一現,就被清兵攻陷,朱之瑜老師、好友先後殉國,朱之瑜聽說這件事後悲痛不已。

他不願看到清兵橫行,遠走日本,希望能籌集資金「反清復明」,他搭上了一艘去日本的船,在船上認識了日本學者安東守約,他崇尚儒學,就跟他討教,他深深被朱之瑜的學識折服。

當時日本也在閉關鎖國,實行「三四十年不留一唐人」,朱之瑜進不了日本,只能改變航程,進入了安南,又輾轉回到了國內,永曆十四年(1660年)受鄭成功之邀抗清,他親率大軍北伐,一路收復瓜州、鎮江……直達南京城,然而鄭成功不願在繼續北伐下去,他們也錯失了這次機會。

北伐失敗後,朱之瑜也絕望了,但他始終不剃頭,他給弟子安東守約寫了一封信,只有短短幾句:悲,學術之不明、師道之廢壞亦已久矣;喜,豈孔顏之獨在中華,而堯舜之不絕於異域。

意思很簡單,朱之瑜復國無望,但不打算荒廢儒家學術,他要再次東渡日本,將儒學傳承下去。

安東守約收到信後,欣喜不已,立刻聯繫了德川家族的人,日本國副將軍聽說後親自審批,朱之瑜打破了幕府40年的國禁。

永曆十九年(公元1665年)受水戶侯德川光國的邀請到江戶講學,雖然進入了日本,但他始終都穿著明朝服飾,就連私塾也是按照明朝的標準打造的。

德川光國一直以弟子自謙,不敢直呼他的名諱,就讓他取一個稱呼,朱之瑜就以故鄉的「舜水」為號,意思是「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他這是在告誡自己不要忘記故土之情。

朱之瑜儒學思想影響很大,日本學者紛紛上門拜訪,一時間門庭若市,在德川光國的資助下,又建設了學宮、設置考試,甚至編撰了《大日本史》這一思想著作。

永曆三十六年(公元1682年)朱之瑜病逝東京大學,享年83年,他臨終前交代了一些身後事,喪事一切從簡,墓碑上一定要刻上「故明人朱之瑜墓」。

德川光國遵照的他的遺願,將他葬在歷代水戶藩主墓地瑞龍山,他的墓地也是明朝樣式,碑文為「明徵君子朱子墓」,東京大學也在農學院中立了石碑「朱舜水先生終焉之地」。

朱舜水死後,他的思想傳承了200多年,德川家族每一年都會祭祀他,朱之瑜的第11世孫朱育前去祭拜時,德川家族第15代掌門人也是親自陪同,兩大家族也結下了一段很深的歷史淵源。

明朝不僅有朱之瑜這樣的大學士,還有王守仁的心學,他的學識同樣受日本人推崇,明朝作為最後一個漢族王朝,有著許許多多有意思的歷史,這本《明朝那些事兒》記載了明朝近300年的歷史,原價288元,現在僅需128元。

相關焦點

  • 日本葬著一個中國人,他的11世孫去掃墓時,德川家族還得親自陪同
    文/日本葬著一個中國人,他的11世孫去掃墓時,德川家族還得親自陪同 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十三,每天更新歷史故事,歡迎點讚留言。 人死後一定要回到自己的故鄉,藏在自己的故土上,靈魂才會得到安息,而這種思想一直紮根在所有的中國人的心中。
  • 日本葬著一個中國人,他的子孫去祭拜時,德川家族都得親自陪同
    這種情況下,有個中國人冒險東渡日本,希望藉助日本的力量完成「反清復明」大業,他的名字叫做朱之瑜。 朱之瑜是浙江餘姚人,明末清初著名學者,他沒葬在中國,而是葬在了水戶德川家族的族墓裡,墓碑上刻有「明徵君子朱子墓」。德川家族對朱之瑜非常尊敬,直到現在,朱之瑜子孫後代去日本祭拜先祖,德川家族都要親自陪同。
  • 日本葬著一個中國人,他的11世孫去掃墓時,德川家族前來親自陪同
    例如,在明末清初的那個動蕩年代,就有這麼一個人,他有著讓人敬佩的執著與毅力,雖然被埋葬在日本,但他對於學術的追求,對復明願望的強烈,不僅感動了中國人,也讓日本人為之落淚。雖然這位人物過去很久,但他的十一世孫去掃墓的時候,日本的德川家族甚至還得親自陪同著他。那麼這位執著的人物到底是誰呢?
  • 日本葬著一位中國名人,他的後代去掃墓時,德川家族還得親自陪同
    說到日本,就不得不想到上個世紀30年代,日本給我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給我國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災難。而日本至今也有著許多中國人的後裔長期定居於此,就像是劉邦的後代劉阿知曾經就在日本繁衍生息,他的後人雖然改了日本的姓氏,但祭祖的時候還是會回來祭拜劉邦的。
  • 日本葬著一個中國人,中國子孫前去掃墓,德川家族全程親自陪同
    今時今日一提到日本這個國家,很多國人都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日本的人文文化,恨是因為那段抹不去的歷史。日本因四面環海獨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別具風格的日本文化,而在這些文化的譜系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影子無所不在。
  • 日本葬著一個中國人,他的子孫後代去掃墓,德川家族也得全程陪同
    不過在朱舜水8歲那年,他的父親因病去世,因此家道也開始中落,甚至曾一度影響他讀書治學,好在朱舜水堅持了下來,最後考中了貢士。 朱舜水深知南明已經難以抵禦清軍,因此他前往了日本想要藉助日本的援兵來抵禦清軍。 不過日軍當時在實行海禁,因此朱舜水好幾次連國門都沒有踏進去,等他好不容易得到了日本學者安東守約的支持,最後一次出海時,不久便被告知舟山也已經被清軍攻陷了。復國無望的朱舜水也不願做清王朝的子民於是便定居到了日本。
  • 日本群馬縣葬著一中國人,每年其後代前去掃墓,德川家族必定陪同
    他父親朱正則擔任光祿大夫,授總督漕運軍門,在當時權傾一時。朱舜水自幼便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成年後在官場走得非常順。崇禎十一年,他以「文武全才第一」被薦於禮部任職。後由於東林黨弄權,朝政黑暗,朱舜水便辭官回餘姚隱居。1644年,清軍入關,在北京擊潰李自成,迅速佔領了北方地區。
  • 他是中國著名學者,死後葬在日本,後人去掃墓時德川家族親自接待
    他與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顏元一起被稱為「明朝中國五大學者」,其死後,日本人德川光國父子將他生前講學的書札和問答刊印成書籍。在日本,他有很高的威望。甚至其後人去掃墓時,日本曾經最強盛,也是最後的武家政治組織——德川家族,還得親自陪同。此人,就是朱舜水。
  • 他是明朝人卻做了日本的國師,後人每次祭拜,德川家族都有人陪同
    好在,最後我們勝利了,並且也藉此實現了中國人的覺醒和自信,再一次開創了全新的時代。但是,我們兩個國家的聯繫也更加緊密了,以至於有人發現了一個中國的大人物,居然被安葬了日本,而且他的後人去祭拜他時,日本的德川家族還要陪同,這個人就朱舜水。在清兵入關前,他作為一個小小的貢生沒有選擇投降,反而是一個人去了日本向日本尋求幫助。
  • 日本葬著個中國人,中國後代若去掃墓,德川家族將親自陪同
    通過遣唐使,日本在各領域借鑑、傳承了中華文化,而對中華文化,日本也是打心底裡喜歡。也正因此,在歷史中才有那麼多諸如鑑真東渡等中日交流事件。此後,不管中國王朝如何變化,中日之間始終有一層紐帶進行著雙方的交流,而在明清時期,有位大師更讓日本崇拜不已,不僅尊其為「勝國賓師」,就連中國後人前往日本拜祭祖先時,日本德川家族都得派專人前往跟隨。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朱舜水。
  • 本是中國人,死後卻被葬在日本,後人掃墓,德川家康後代還得陪著
    明朝末期,有一個中國人,在報國無望之時流亡日本,後來又以其精深的學問和優秀的經世致用之才,把中華文化傳播於日本。他就是朱舜水,他的一生堪稱傳奇。他的真實心態,在流亡日本後給德川光國的書信中也作出了明確的表述:他拒絕朝廷徵召,並非沽名釣譽,只是不願意與那些噁心的人同流合汙罷了。朱舜水為了積蓄抗清的力量,頻繁往返於日本外有清政權,內有農民起義軍,在如此雙重打擊下,明王朝以崇禎皇帝自縊為標誌,終宣告滅亡。
  • 一個中國人葬在日本,後人前去掃墓,德川家族還得親自陪同
    他就是在日本擁有很高聲望的「勝國賓師」,叫作朱舜水,原名朱之瑜,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在清軍攻佔北京後,參加過反清復明的活動,後來明朝滅亡,朱舜水東渡日本,並在日本定居,傳播儒家文化,還收了許多的弟子,被尊稱為「國師」。他的學術主張經過他的弟子的傳承和宣傳,對日本後來的社會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見他對日本社會的影響之大。
  • 李登輝被曝將葬在五指山軍人公墓,臺灣退伍軍人怒了:他會玷汙軍人...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已病亡的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將葬在臺灣五指山軍人公墓,引發退伍軍人不滿。臺灣退伍軍人協會南加州分會發聲明向民進黨當局呼籲:切勿讓李登輝葬入五指山軍人公墓,他玷汙軍人英靈安息聖地。
  • 民國時期上海灘,第一家族非他莫屬,後世子孫也讓人稱讚
    民國時期上海灘,第一家族非他莫屬,後世子孫也讓人稱讚文|良敏愛家鄉本文由良敏愛家鄉獨家發布,歡迎關注。在朝廷倒臺以後,盛宣懷就去了日本,雖然他在浙江一帶的產業並不少,但是卻沒有遭到實質性的毀滅,其實就是因為各地的勢力都想跟盛宣懷這位實業家搭上關係,所以最後盛家也沒有遭到抄家的境地。在一九一六年的時候,這位亦官亦商的有名商人盛宣懷逝世了,留下了諾大的家業,依據他的遺囑,遺產的一部分拿出來興建義莊,救濟那些苦難的人,並且從事社會慈善;另一半就分給五房的子孫們。
  • 清明話掃墓:日本掃墓一年得掃好多次,日中掃墓文化不一樣
    花期恰逢秋分時節的紅花石蒜,被日本人稱為「彼岸花」墓地不一樣:國內墓園禁忌多,日本墓園很極簡日本火葬率幾乎達到百分百,遺骨大多統一收編進家族墓,陽世子孫不需要東奔西跑,一次就搞定。日本家族墓佔地不大,掃墓也簡單,只需稍事整理草皮,把墓碑及附近地板擦洗乾淨,最後在墓碑上淋一瓢清水就完成。且許多墓地位於市區,省卻掃土葬墓時需要翻山越嶺弄得滿腳泥巴,甚至得除草砍樹才有路走的麻煩。中國人對死亡忌諱多,掃墓時也有許多禁忌,對隨時想掃就掃的日本人而言,是相當大的文化衝擊。
  • 統治了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滅亡後,德川家族怎麼樣了?
    但是明治維新後,江戶幕府民心已失,幕府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將權力還給了明治天皇(其實也是名義上的,事實上是被長洲,薩摩那些維新派大佬掌握),幕府政權滅亡,那麼,交出權力之後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和德川家族怎麼樣了呢?
  • 他是浙江人,被日本德康家族尊為老師,他是誰
    日本富士山的擁有者,不是日本政府,是德川家族。政府每年向德川家族支付不菲的富士山使用金。德川家族統治日本264年。有一個中國人,被德川家族尊為老師。是誰呢?
  • 顏春嶺公墓掃墓專車增加 去富山公墓需電話預訂
    據悉,清明節期間,前往顏春嶺公墓的掃墓免費專線車數量將增加,而前往富山、吉蔭賢公墓的掃墓免費專線車則需市民提前電話預定,再確定發班車次及線路。  本報記者王洪旭  顏春嶺公墓:墓區放置數百消防水桶  27日上午,記者到達顏春嶺公墓時看到,已有不少市民掃墓,一位姓李的市民說,「提前過來掃墓,免得高峰期人多擁擠。」  墓園入口處設置了不文明祭祀曝光欄,路兩邊關於文明祭祀的橫幅十分顯眼。
  • 臺灣退伍軍人反對李登輝葬五指山公墓:他有何資格?
    臺退伍軍人反對李登輝葬五指山公墓:他有何資格與將士們比鄰而葬,同沐英靈?
  • 成都周邊公墓清明節掃墓:新墳不到三年需要掃墓不?
    去過《殯儀館、墓地陵園、參加葬禮、醫院、烈士陵園、掃墓》等您必須要做的三件事:首先去最熱鬧的地方逛30分鐘;回家照鏡子三分鐘;洗澡更衣或者跨火盆。成都公墓風水諮詢成都公墓購買服務183 283 29737春秋兩社是如何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