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上海灘,第一家族非他莫屬,後世子孫也讓人稱讚
文|良敏愛家鄉
本文由良敏愛家鄉獨家發布,歡迎關注。往期還有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
在清末民初時期,上海灘曾經有過兩位聲名赫赫的富商,一個是胡雪巖,另一個就是盛宣懷。論名氣的話,胡雪巖要勝過盛宣懷的,但是要從成就跟結局,那麼盛宣懷就在胡雪巖之上了。關於胡雪巖,他的表面風光,而且在民間的名聲也很大,但是說到底他只不過是介於政商之間的商人,在他的身後,其實就是萬丈深淵,在那個時期,這類型的商人一般最後都是任人宰割的結局。但是盛宣懷可就不同,雖然他的本質上也跟政界有些許的關係,但是他是屬於亦官亦商的商人,就是說他在從商的時候,也把官位坐上去了,甚至坐上了尚書的位置。
胡雪巖的政界關係說到底也就是裝點門面罷了,但是盛宣懷的可是扎紮實實的有實權,他還一手掌握著洋務的經濟命脈,可以說是握有實權。手裡面握有如此的實業,有身居官位,那麼說盛家是上海的第一家族那也是不過分的,在盛家最繁盛的時期,可以說要權勢有權勢,要錢財是有錢財的。值得一說的是,盛宣懷也打破了幾千年來「盛後必衰」的魔咒,甚至可以這麼說,他是依靠朝廷政府擴張了自己的權勢地位,最後朝廷倒了,他卻一點事也沒有。
引起辛亥革命的就是盛宣懷路權政策回收引發了四川的保路運動。朝廷為了鎮壓運動,就把駐守在武漢的官兵調遣到四川,才讓革命黨抓住了武漢三鎮的大好時機。在朝廷倒臺以後,盛宣懷就去了日本,雖然他在浙江一帶的產業並不少,但是卻沒有遭到實質性的毀滅,其實就是因為各地的勢力都想跟盛宣懷這位實業家搭上關係,所以最後盛家也沒有遭到抄家的境地。在一九一六年的時候,這位亦官亦商的有名商人盛宣懷逝世了,留下了諾大的家業,依據他的遺囑,遺產的一部分拿出來興建義莊,救濟那些苦難的人,並且從事社會慈善;另一半就分給五房的子孫們。那麼很多人就會好奇其中可分的財產到底有多少呢?下面就和小編來詳細了解下吧。
其中就包括了莊夫人的七十萬兩的遺產,蕭姨太太的三十萬兩遺產,盛愛頤跟盛方頤各分六萬兩的出閣費用,還有一個孫子輩的盛毓蓉分的三萬兩齣閣費,全包括一共有一千一百六十萬兩的錢財,其中的五成分給了五房的子孫,每房都可以拿到一百一十六萬兩,生下的五成就建立了義莊。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對盛家的產業實力有了基本的了解了吧。
那麼盛家後來出了哪些有名的人物呢?在三代中倒是有一些讓人稱讚的人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盛家三代中很努力的一位,他就是盛毓郵,他是盛宣懷的孫子,也就是盛老四的兒子。他出生的時候正是盛宣懷在尚書位最為風光的時期,所以盛宣懷親自取了盛毓郵的名字,可惜的是,這樣的運氣並沒有維持多久,在他在尚書之位做了十個月的時候,革命運動就掀起來了,他也因此倒下了臺。在盛宣懷逝世分家產後,盛毓郵竟分得了一百一十六萬兩的家產,那時候的他才九歲的年齡,其中包括了好幾家公司以及各地的多處房產,還有銀行跟揚子公司的股份等等。
很多人就問了,他是盛老四的兒子,按理說不會分到這麼多的家產啊。那就不得不說盛毓郵真的是一個非常有財運的人,因為盛家三子在早期無子嗣,盛毓郵就過繼給了他,也就是他繼承了老三的那份遺產。一個還不到十歲的幼童,名下就有了這麼多的家產,在那樣的時期,這樣的人很有可能成為紈絝子弟。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他先是在上海讀書,後來又去了英國留學,學成歸來後就自己搭理繼承的那些家產實業。
他的一生也不是一直這樣順風順水的,四十九年後,從一個九歲的富豪一夜之間就成了無產階級了。但是他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不畏艱難,跌倒就想辦法爬起。在隨後的十年裡,他去過很多的地方,甚至做過老師,還做過小生意,最後他去了日本,開始的時候在弟弟盛毓度的飯店裡面幫過一段時間的忙,後來他也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開了新亞飯店。都說富不過三代,但是在盛家的三代裡還有這樣的努力的人物,雖然說不是特別的有名氣,但是這樣的精神確實讓人稱讚。在小編看來,總體而言盛家的後世雖然沒有特別有名氣的,但是看點還是很多的。單憑在失敗後,能憑藉自己的力量,白手起家創建屬於自己的天地,這樣精神是讓人非常稱讚敬佩的。
本文章為原創,請勿抄襲,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