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3獨家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從二次元遊戲在移動端興起至今,為非人類事物賦予人格和形象的擬人化遊戲,一直是二次元遊戲題材中非常活躍的一種。
且不說想法更加大膽和重口的日本擬人遊戲了,這些年被中國二次元製作人「盯」上的題材就不少,從最經典的戰艦、武器,到後來的食物、動物,時至今日連文物和酒水茶葉都有擬人化了。
可以看出這些被選中的題材多是具有可以深挖和再塑造的歷史背景的,但在長達數年的擬人遊戲發展中,平時玩家接觸最多、也最具文化底蘊的書籍,反而成為了其中的「冷門」題材。究其原因和難點,是對製作組博覽群書和理解還原能力的高要求,以及很難在迎合大眾審美與具象化書籍形象中做好平衡,這才使得書籍擬人化成為二次元圈子裡吃力又不討好的一個選擇。
直到最近新遊《幻書啟世錄》的出現,才填補了這一題材的空缺。雖然於立項出發點而言確實不易,但「書籍擬人」這一概念的提出,卻是實打實地為這款遊戲吸引了一波眼球,也算是在眾多二次元擬人遊戲中找到了突破口。
一、書籍擬人化的首次嘗試,跨了很大一步
雖然這是書籍二次元擬人化的首次嘗試,但《幻書啟世錄》的這一步邁得格外大膽。選定的書籍並非局限在某一國度或者時代,而是涵蓋了從古至今的東西方文化著作,從詩詞歌賦到人生哲學再到科學理論,堪稱「世界名著人性大賞」。
(這些角色你們知道是哪些書擬人的嗎?)
我們可以看到諸如《詩經》《神曲》這樣文化厚重感極深、但不易理解和領悟的著作,也有《死海文書》《往世書》等歷史文獻和英雄史詩,還有《格林童話》《胡桃夾子》之類輕鬆愉快的兒童讀物,甚至《元素周期表》、《量子論》等現代科學讀物都被擬人化了。
當平時抽象難懂的書籍以另一種具象化的形式出現在玩家的生活中,這無疑為玩家帶來了驚喜;而且以耳熟能詳的書籍名字為媒介,在很大程度上也消除了玩家對於遊戲新角色的陌生感。遊戲未來的角色擴容也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比如玩家群體中呼聲很大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真要被做進遊戲會是個什麼形象,不禁讓人十分期待。
而為了將如此浩蕩如煙海般的書籍合理地做進一個遊戲中,製作組特別設計了一個頗具幻想色彩的世界觀。玩家作為唯一能感知「現實被修改」的人,需要收集並養成強力的幻書,穿梭在題材各異的多重世界中與虛假的世界進行戰鬥。
圍繞著每一本書籍,製作組往往從其中抓取最為人感知且具有代表性的部分進行擬人化形象上的塑造,而後通過更加貼近大眾想像的立繪、技能表現、音樂以及書界檔案去逐步讓角色變得更有血有肉。
就拿遊戲中人氣排名前三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來說,名字「曲流觴」取自書中名句「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造型上為一名飄逸劍客,衣擺上的「神龍本」字跡和左肩的神龍半印都是原著的象徵,最妙的還是核心技能「神韻,廿之各異」的視覺表現,正是為後人稱讚不已的20個「之」字的水墨特效,頗有當初王羲之酒酣意暢時激情創作時的神韻。
再比如化身為少女姜嫣的《封神演義》,喜歡釣魚,卻從來不掛魚餌,信奉一切皆是天數,在漫長的神魔亂鬥繪卷中,一邊騎著「四不像」坐騎斬妖除魔,一邊等待著真正「願者上鉤」的那人那事兒。姜嫣的大招「斬妖誅仙」正是還原了這一意境。
其實不止是對局內華麗的技能特效,《幻書啟世錄》在劇情的演繹和角色的塑造上,也是將它在美術方面的造詣展現得淋漓盡致。過場CG流暢且色調舒服,宛如在觀看一部青春熱血動畫,男主睜眼後與幻書小姐姐的第一次對視,這大概就是戀愛的感覺吧。
而且與常見的線條清晰明了的平塗二次元遊戲不同的是,《幻書啟世錄》在立繪的創作上採用了古典厚塗的繪畫方式,比如源自古印度文獻的《往世書》伊舍那,光暗面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卻給人一種十分立體且寫實的感覺,用這種美術風格恰恰能更好地呈現擬人化書籍的歷史厚重感。
還有類似《死海文書》這樣本體為羊皮古卷的古老聖經原抄本,將羊皮紙中的「羊」抽離出來賦予生命,這就很有畫龍點睛的味道。《死海文書》伊芙既是性格活潑的牧羊人又是能行使奇蹟的先知,她將自己視為迷途羔羊的指引者,在美術上也是神聖與活潑兼顧 ,連大怪獸貝希摩斯和大海怪利維坦對她來說都是毫無威脅的可愛小羊,視覺表現上頗有衝擊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幻書啟世錄》每個角色升格前後的立繪和建模還會產生巨大的變化,不只是簡單的服飾華麗化,有的甚至進行了雙重形態的轉換,比如《神曲》中的黑白雙子,升格後就變成了一名四翼天使:
(升格前)
(升格後)
《格林童話》的小紅帽丹,升格後竟然跟自己的灰狼寵物合體了:
(升格前)
(升格後)
這種雙重立繪形態的轉變,不僅僅為玩家帶來更豐富的視覺體驗,還能吸引玩家進一步去探究升格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
除此之外,《幻書啟世錄》在音樂音效以及CV配音方面也是堪稱豪華,前者由日本知名作曲家橫山克親自操刀,根據每本書出場時機、場景的變化會製作不同的BGM。目前發布的幾支EP專輯,彈幕裡更是有玩家刷起了「這音樂莫名讓我想流淚的感覺」的彈幕。
CV方面也足以窺見其用心,《幻書啟世錄》請到的一眾知名聲優,有二次元人群熟知的茅野愛衣、悠木碧、花澤香菜、南條愛乃等。除了標準的日語配音之外,項目組也回應玩家要求加入了全角色的中文配音,這在二次元遊戲中非常少見。為《沙之書》配音的山新、為《蘭亭集序》配音的夏磊以及為《我是貓》配音的沈念如,都是國內具有極高知名度的專業配音演員,也為每個角色的代入感增瓦添磚。
總總這些,大概就是《幻書啟世錄》在測試階段就收穫250萬預約的原因吧,玩遊戲的過程中也是在細細品味書籍的歷史和故事,能讓玩家更加形象地理解原著的魅力並且重燃去閱讀的興趣,也是對文學作品的一次反哺和創新。
二、傳統回合制卡牌的再進化
而從玩法角度來說,《幻書啟世錄》採用的是網易最得心應手的回合制卡牌類型,每次戰鬥可以選擇四名角色出場、兩個角色進行援護,然後根據行動力的高低和攢集的能量點數,分別使用普攻、必殺技來進行作戰。
但是與平時無腦站樁打輸出不同的是,這個回合制融入了「戰棋」的概念,無論是我方還是敵方都可以主動或者被動地改變角色的站位。角色的技能範圍分為單體、小範圍、大範圍、超大範圍四種類型,而且近戰角色還得移動到敵方跟前才能進行打擊。
走位、距離等元素的加入,讓回合制需要考慮的策略因子大大增加。帶有聚怪、擊退等改變敵人站位的控制性角色也成為戰場上的香餑餑。是主動「投敵」成為打擊的焦點,還是迅速繞後切後排,更加靈活的陣型安排也讓卡牌角色的使用套路更加多元化。有時還能根據走位躲避敵人的定向技能攻擊。
另外,戰局中還加入了靜電場等特殊環境地形的影響因素,每隔一段時間,靜電場會放出電流,電流會治療不死者,同時傷害其他角色。唯一例外的是,電場對弗蘭肯斯坦不會造成傷害,反而同不死者一樣受到治療。這在回合制遊戲中也比較少見,使遊戲玩法更加多元,也更具策略性。
總結:成為一本好書
雖說,選擇書籍擬人化的題材為《幻書啟世錄》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素材庫,但同樣,如何把書籍的具象化角色塑造好、讓玩家真正感受到原作賦予的魅力、從而吸引玩家去看原作,這個平衡的拿捏也成為了玩家評判遊戲好壞的標準。
而正如官方QA中所言,「就像讀到一本好書,玩家能與書中的人物和故事產生共鳴,自然而然會將其推薦給朋友。」從《幻書啟世錄》三次測試到正式公測的變化來說,它正在持續向這個方向努力著。
【來源:幻書啟世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