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件事情,你有沒有用心去做,結果自然是不同的。
對於這樣一句話,之前我沒有太過於在意。但是,等到我開始意識到用心做事的「威力」,才發現果不其然。
職場中最厲害的是哪些人?有人說,那些學歷高、能力強的人才是最厲害的人。
也有人說,那些口才好,善於左右逢源甚至溜須拍馬的人,才是真正的「強人」,因為一般來說,這些人往往在職場中混得還不賴。
但是我認為,只有那些真正用心做事的人,才是職場中最不容忽視之人。
因為一個真正用心做事的人,他的內心一定是強大的,他的意志一定是堅強的,他的品格一定是過硬的,久而久之,他終將會成為那個領導信得過、同事都信服的人,這無關學歷,甚至也無關能力,我覺得這是一種品質。
而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品質,那些真正用心做事的人,才會成為職場中最不容忽視之人,因為這樣的人,不想成功都難。
比如,那些擅長溜須拍馬之人,或許可以得領導一時歡心而快速高升,但是德不配位的問題終究會導致這樣的人即便走的快,但是未必能走得遠。
再比如,那些學歷高或者能力強的人,雖然也是職場中的「香餑餑」,但是有太多恃才傲物的人才終究黯然落幕,有太多能力很強的人終其一生平庸而過,說白了,還有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
這樣看起來,只有那些真正用心做事的人,才有可能無往而不勝。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用人做事的人呢?
假如說用心做事的人有什麼特質的話,我認為主要有這幾個方面,那就是:不唯上、不唯書、不投機、重細節。
1.用心做事的人,不唯上。
什麼叫不唯上?其實指的就是在日常工作中,服從領導管理,但是卻不一味聽從領導安排,能夠有相對獨立的思考,以事實為導向,並非處處時時惟領導馬首是瞻。
其實這類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之人。我們知道,平時工作中有些人見了領導大氣都不敢出一個,領導說一自己就不敢說二,雖然有些領導喜歡這類唯命是從的「奴才」,但作為那些真正想幹大事的領導來說,絕對不會允許自己身邊只有一群這樣的人,相反的,他們或許更喜歡那些有自己意見的人,尤其是可以給自己決策提供參考意見的人。
比如我之前有位朋友在一家省屬事業單位上班,他是一名副科級職員,同部門的另外一位和他各方麵條件都差不多的同事是他下一步升遷的有力競爭者,他們兩個人,學歷都是本科,工作能力相差不大,唯獨不同的是,另外那位同事在領導面前顯得很聽話,領導說什麼他就做什麼,而這位朋友則有些「刺頭」,有時候領導安排的事情,他可能會提出不同的意見。
正因為如此,很多人覺得他們單位下一次升遷的時候,領導一定會提拔那位聽話的同事,但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這位有點「刺頭」的朋友居然捷足先登走上了領導崗位,那位很聽話的同事反而落敗了。
2.用心做事的人,不唯書。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在這樣一句話的指引下,很多人從小立志發奮讀書,並且深知只有讀書才能升官發財,而在這樣的成長背景下,很多人參加工作以後的思維基本已經定式,尤其是工作中遇到問題以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去書本中找答案,或者即便沒有書本,也會想辦法找一些替代書本的東西,比如別人的經驗等等。
但是真正用心做事的人,雖然也知道經驗的重要性,但是他們深知,只有自己真正經歷過的,才是有價值的經驗。因此,他們更善於立足本職工作或者具體某個事項,多花一些心思去研究,多花一點時間去打磨,這樣的話,最終他們做出來的工作,往往比別人做出來的工作總是更有質量一些。
比如領導安排幾位秘書人員寫一篇發言材料,有的秘書人員抱著完成工作任務的心態去寫,那麼寫出來的材料讀起來一定很生硬,因為文字是有生命的,如果你機械為了完成任務而寫,那麼寫出來的文字自然是沒有生命的。有的秘書可能機靈一點,他會想辦法找領導之前的發言材料,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領導的習慣用語等等,這類材料讀起來可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卻沒有新意。
真正用心寫材料的秘書,一定是在總結之前領導發言材料的基礎上,結合此次發言的主題以及近期重點工作等,在羅列了提綱,收集了素材等等之後認真下筆去寫的,這樣的材料寫出來以後,必然會是高質量的文字材料,而這樣的秘書,自然也會是更有發展前途的秘書,難道不是嗎?
3.用心做事的人,不投機。
投機取巧,這四個字裡面包含了太多的東西,甚至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研究琢磨這四個字,但是琢磨來琢磨去,光陰蹉跎了,時間浪費了,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者往往不凡其人。
但是,用心做事的人,一定專注於做事,而不是專注於去鑽營和投機,雖然鑽營和投機之人往往更容易被關注,更容易「得勢」,但是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這類人往往並不會走的很遠,因為既然是投機,那麼他所投的,僅僅只是時機,而不是時勢。
但是時勢往往變幻莫測,你想要追,自然很難追的上,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應有「以不變應萬變」之策,而用心做事,在我看來就是這樣一種一勞永逸且最值得去採用的策略。因為時勢不可追,時機不可投。
當然,時機不可投,不代表時機不可錯過。這也提醒那些專注用心做事的人,在埋頭拉車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抬頭看路,因為人生的路雖然很漫長,但是最關鍵的,往往也就那麼幾步,假如你錯過了,那麼很可能要花費很久的時間才能去彌補。另外,專注做事的前提,當然是先要學會做人,而這裡所說的做人,主要指的還是品質和品德方面,至於其他人際交往之類的,其實也重要,但是相比於用心做事,我認為人際交往倒也還是其次。
因為一個用心做事的人,必然是有擔當的人,是有責任心的人,是可以值得信賴的人,這樣的人,還怕結交不到真正的朋友嗎?
4.用心做事的人,重細節。
既然是用心做事,那麼何以體現「用心」二字呢?當然在於細節。
至於細節的重要性,我們不再多說了,因為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重視細節的各種好處和有利之處。
但是,真正能夠做到重視細節並且專注於細節的人,又有多少呢?其實並不多,因為大多數人只知道重視而不知道落實,這也就是為什麼各行業都如此缺少「工匠型人才」的原因所在。
同樣的例子,比如上面我們提到的寫材料,話說清朝的時候,曾國藩在鎮壓太平軍初期,作戰並不是很順利,於是他給朝廷寫奏摺請旨,其中有一句提到他自己「屢戰屢敗」,而在奏摺正式派發之前,他的幕僚在核稿的時候發現了問題所在,於是將「屢戰屢敗」改為了「屢敗屢戰」,兩個字之差,其含義自然是天壤之別,前者是無能的表現,而後者則展示了愈挫愈勇的精神和擔當。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換一位不是很用心或者不是很負責的幕僚,他會發現這樣的細節問題嗎?而且即便發現了,會做出判斷並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嗎?顯然不會,而這也是用心做事之人的價值所在。
所以說,職場中學歷高的人有很多,能力強、本事高的人也不少,善於投機取巧、左右逢源甚至溜須拍馬的人更是不計其數,但是,職場中在眾人當中最有可能脫穎而出的一些人,他們一定是有擔當、有責任心的人,一定是不唯上、不唯書、不投機和重視細節的人,歸結起來:
只有真正用心做事的人,才是職場中最不容小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