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個!「海上長城」變身遺址公園

2021-02-24 讀城杭州

千百年來北海塘是蕭紹平原的生命線

守護著一方沃土被譽為「海上長城」

今天,蕭山區榮星北海塘遺址公園正式建成對外開放。據悉,這是我省第一個錢塘江古海塘遺址公園。

榮星北海塘遺址公園 

北海塘也稱捍海塘,以西興永興閘為起點,一路向東經北幹街道、新街街道、新塘街道、衙前鎮、瓜瀝鎮、益農鎮等地,與紹興後海塘相連,境內全長41.44公裡。2017年,北海塘作為蕭紹海塘(杭州段)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公布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海塘與彩色步道猶如兩條紐帶串起古與今

 

據民國《蕭山縣誌稿》記載,唐垂拱二年(686),蕭山山陰一帶築海塘五十裡,稱界塘。唐開元十年(722),會稽縣令李俊芝主持修築海塘,西起西興,東至三江閘。北宋景祐年間,張夏主持修築海塘,將部分柴塘、泥塘改建為石塘。由於海塘位於蕭山老城區以北,俗稱北海塘。明清時期,北海塘屢毀屢建,逐漸形成目前的規模。


北海塘遺址公園改造前

榮星社區居民在北海塘遺址公園留影 


榮星段北海塘全長約530米,現存的石塘為清道光十四年(1834)修建,由條石一丁一順錯縫疊砌,並由下往上逐層內收,迎水面最深時可見8層條石。近幾十年來,由於榮星村村莊建設發展,海塘逐漸埋入地下,後隨著榮星村整村拆遷及周邊房地產建設,海塘周邊堆積了大量土方及建築垃圾,影響了北海塘的原有風貌。
2020年8月,總投資400餘萬元的榮星北海塘遺址公園建設正式啟動,按照「最低限度幹預」、「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蕭山專門組織文保專家充分論證後形成方案,對北海塘文物本體進行保護修繕,包括對鬆散的海塘條石結構進行歸安、去除石條上的水泥和鋼筋、補齊缺失的石條等,恢復該段海塘的原貌。


海塘遺址公園內雕塑

同時,對海塘周邊的環境進行整治提升,種植綠化,鋪設彩虹塑膠跑道,將該段海塘打造成為一處集文物展示、休閒運動為一體的城市公園,使北海塘得以更好地展現給廣大市民,實現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的完美結合。

千百年來,北海塘是蕭紹平原的生命線,守護著一方沃土,被譽為「海上長城」。由於南沙大堤、圍墾大堤的建成,北海塘失去了防禦江潮的功能,而它的修築是蕭山圍墾歷史的開始,是「奔競不息、勇立潮頭」蕭山精神的歷史見證,是蕭山先民留給後代的寶貴財富。

歷史上,蕭山北部區域有三條重要的防洪防潮大堤,從南到北分別是北海塘、南沙大堤和圍墾大堤,它們記錄著錢塘江河口段灘涂的變遷。
據清乾隆《蕭山縣誌.蕭山縣境之圖》記載,當時瓜瀝航塢山以北區域都還是錢塘江。從西興起,向東沿著長山、瓜瀝航塢山一帶,從唐代時就開始陸續修海塘,這一段就被稱為「北海塘」。到清朝初期,蕭山北海塘以北部分區域已經淤成平陸。當時的蕭山在沿江區域陸續築堤圍塗墾殖,逐步形成南沙大堤的雛形。

新中國成立後,對錢塘江河口段進行統一規劃,蕭山人民開始在南沙大堤以北區域築堤圍塗,西起浦沿半爿山,東至圍墾二十二工段的錢塘江灘涂上,累計組織大規模的圍墾三十三期,築起長達數百公裡的「圍墾大堤」,圍塗54.6萬餘畝。築堤圍塗和搶險護堤需大量的塊石,幾十年來,移掉了整整一座雷山和其他10多座山頭。有人匡算過,圍墾工程所用的石頭可以鋪設一條蕭山通往北京的鐵路路基。

昔日茫茫的海塗,終於成了沃野萬頃。這背後的搏潮踏浪也成為「蕭山精神」的一個重要來源。
如同當年的圍墾一樣,現在的錢塘江南岸江堤串起了蕭山的四座新城——湘湖國家旅遊度假區、錢江世紀城、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蕭山科技城)和杭州空港經濟區,它們猶如四位「排頭兵」,躋身蕭山深度融杭、加快建設杭州新中心的新徵程,可謂蕭山精神的傳承。一條條大堤,曾見證圍墾時期的勇立潮頭,而今進入創新創業的新時代,它們又開始見證「潮起蕭山再創業」的奔競不息。

相關焦點

  • 全省首個!蕭山這個遺址公園建成開放!
    2月5日,蕭山榮星北海塘遺址公園正式建成對外開放。據悉,這是我省第一個錢塘江古海塘遺址公園。千百年來,北海塘是蕭紹平原的生命線,守護著一方沃土,被譽為「海上長城」。由於南沙大堤、圍墾大堤的建成,北海塘失去了防禦江潮的功能,而它的修築是蕭山圍墾歷史的開始,是「奔競不息、勇立潮頭」蕭山精神的歷史見證,是蕭山先民留給後代的寶貴財富。
  • 喇家遺址成為我省首個獲批立項的考古遺址公園
    1月6日,從省文物管理局傳來消息,在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中,有「東方龐貝」之稱的青海喇家遺址列入其中。喇家遺址成為我省首個獲批立項的考古遺址公園,填補了我省沒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空白。  喇家遺址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國唯一的大型災難遺址,被稱為「東方龐貝」。
  • 全省首個!榮星北海塘遺址公園建成對外開放
    近日,榮星北海塘遺址公園正式建成對外開放。據悉,這是我省第一個錢塘江古海塘遺址公園。北海塘又稱捍海塘,全長41.44公裡,以西興永興閘為起點,一路向東,經北幹街道、新街街道、新塘街道、衙前鎮、瓜瀝鎮、益農鎮等地,與紹興後海塘相連。
  • 陝西建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4個立項8個
    以「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申遺成功為契機,全面促進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水平,石峁遺址和西漢、唐代帝陵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全省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和預備名單共9處42個點。發揮高校、科研院所資源優勢,建成國家重點科研基地5個開展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和預防性保護,實施文物科技保護研究項目100餘個、共有45個獲獎,其中秦兵馬俑考古發掘現場保護研究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包頭一段最古老的長城—走訪昆都侖戰國趙北長城遺址公園
    這首帶有邊塞風格韻味是詩出自於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的《登大青山訪趙長城遺址》。 最後這處,就是位於昆都侖區110國道北側的昆都侖戰國趙北長城遺址公園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座長城名字中偏偏要加一個「北」字呢?而不是直接叫戰國趙長城?
  • 濟南首 個!城子崖遺址升級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國家文物局2日在浙江慈谿召開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現場工作會上,公布了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共有12處考古遺址公園入選,其中包括位於章丘區龍山街道辦事處的城子崖遺址,這也是山東省和濟南市的首 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海風陣陣送電來 全省首個海上風電場首颱風機併網
    2017-12-15 09:1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林上軍 通訊員 趙夢乾 張伊芮海上風電場初現雄姿 浙江新聞客戶端通訊員 張雄圖 攝海風不用抵達彼岸就轉化為電能,全省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國電舟山普陀6號海上風電場,於12月14日下午實現首臺機組成功併網發電
  • 黃賢海上長城森林公園
    海上長城森林公園旅遊區位於寧波市奉化黃賢村,是宋代著名隱士梅妻鶴子—林逋故裡。景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是一個集山川美景、濱海風情和人文古蹟於一體的國家級四A景區。  公園內古樹蔥蘢,溪水淙淙,規模宏大的商山飛瀑、氣勢雄偉的抗倭長城、清碧靈秀的明珠湖泊,構成了一幅立體的景觀畫卷。  海上長城森林公園毗鄰象山港,海域遼闊,灘涂遍布。
  • 寧波郊區有一座「海上長城」,離海邊只有幾百米,去玩的人卻不多
    由於歲月的不斷變遷,中國古代早期修建的那些長城早已殘缺不全,目前保存得最為完整的是明代的長城,它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途徑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十個省份,延綿數千公裡,蔚為壯觀!而除了這個萬裡長城之外,在我國的沿海城市浙江寧波,也有一段極具特色和魅力的海上長城!
  • 陝西建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4個立項8個
    以「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申遺成功為契機,全面促進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水平,石峁遺址和西漢、唐代帝陵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全省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和預備名單共9處42個點。發揮高校、科研院所資源優勢,建成國家重點科研基地5個開展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和預防性保護,實施文物科技保護研究項目100餘個、共有45個獲獎,其中秦兵馬俑考古發掘現場保護研究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重慶最早洋行」 將變身開埠文化遺址公園
    文化遺址公園效果圖和立德樂洋行局部。    立德樂洋行,南濱路上一棟塵封多年的知名歷史建築,在歷經120多年風雨之後,將和其他幾棟百年歷史建築一起,打造成為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結合歷史文化和現代時尚,帶領市民見證開埠時期的風雲變遷。   昨日,記者從重慶市地產集團獲悉,重慶開埠文化遺址公園整體改造工程正式啟動,預計明年年底公開亮相。
  • 廣東:高明古耶貝丘遺址將變成溼地公園
    中國園林網3月23日消息:高明區文體旅遊局前日透露,高明古耶貝丘遺址已被正式納入國家文物「十二五」規劃項目庫。高明區擬將遺址變身為城市溼地公園。區文體旅遊局文物科科長餘紅英介紹,被正式納入國家文物「十二五」規劃項目庫,意味著國家、省市將在資金和政策上對古耶貝丘遺址保護建設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該遺址將迎來新的機遇。據了解,古耶貝丘遺址為「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距今約4500年,是目前發現最為完整,最為典型的貝丘遺址。
  • 海昏侯國遺址公園開園首日人氣爆棚
    在此次海昏侯國遺址公園開園試運營推出的4個展覽中,便藏匿著這些珍寶,敬待「識貨」的遊客去發現它們。漆衣鏡分上、中、下三部分,每個部分都有相向而立的兩個人像的彩繪,其中首層為孔子和顏回(子淵),中層為子貢(子贛)和子路,下層為子夏和子羽。
  •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進展如何?
    為高質量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河北多次組織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推進會和現場調研督導,積極開展項目銀企對接、招商推介等活動。目前,長城河北段已落實資金52.11億元,已開工項目25個,太子城遺址保護利用、可閱讀長城數字雲平臺一期等項目已基本竣工,金山嶺文旅融合示範區提升等標誌性項目建設任務過半,中國長城文化博物館配套工程已啟動建設。
  • 河南今年將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公園建設為契機,打造夏代王都大遺址群
    1月18日,2020年全省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河南商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0年河南省文化和旅遊系統要在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有新作為和新擔當,要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以黃河文化為主線,統籌推動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 河北紮實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建立了45個項目、總投資額287.4億元的省級規劃重點項目庫。多次組織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推進會和現場調研督導,積極開展項目銀企對接、招商推介等活動。實施長城本體保護修繕、監測預警等重大項目,建設山海關中國長城文化博物館(暫定名)、太子城遺址公園等標誌性展示載體;開展長城文化精神研究,使長城蘊含的豐厚歷史文化資源鮮活起來;建設提升風景道、導覽導遊、形象標識等公共服務設施;謀劃實施文旅融合示範區建設提升、產品培育、品牌塑造等系列項目;推進長城「網際網路+」建設,提升數位化展示水平。
  • 寶雞北首嶺遺址有望建遺址公園
    本報訊(記者李彪)比半坡遺址還早400多年的著名史前文化遺址——寶雞市北首嶺遺址正在制定新的保護規劃,計劃用遺址公園的整體展示方式規範對它的保護。  北首嶺遺址位於寶雞市金陵河西岸的二階臺地之上,屬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
  • 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要來了!
    大角山炮臺現存炮臺主要是清朝光緒年間(1885年後)重建,後又多次修建改建,現存7個炮臺。公園周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樣,既有以媽祖文化為核心的天后宮,又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欖核香雲紗,豐富的文化遺產給公園打造多元複合功能。公園內自然生態資源沿獅子洋兩岸密集分布,山巒疊嶂、山海相依,具備較好的自然生態環境。
  • 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 要來了!
    核心範圍:公園西至南沙區港前大道,東至太平水道,北至大虎山,南至扯旗山。規劃面積:約63.27平方公裡,重點進行海防主題文化展示。公園規劃範圍圖(據《粵港澳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概念規劃【簡本】》)《規劃【簡本】》指出,這一區域內炮臺遺址保存較完整。
  • 今年甘肅將推動長城、長徵兩大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這些地方被「點名」了!
    統籌考慮保護利用,加大規劃編制力度,榜羅鎮會議舊址、東灰山遺址、果園—新城墓群、雷臺漢墓、崆峒山古建築群等5處規劃經國家文物局審批並完成修改後已報省政府審定公布;哈達鋪會議舊址、長城烽燧遺址等15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甘肅規劃編制工作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