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我們都未曾搖響,的那串加德滿都的風鈴。
------ 汪峰-加德滿都的風鈴
杜巴廣場,加德滿都這座1000多年古城的核心。聚集了尼泊爾古老的王宮建築群。磚紅色的鑄造,古老的石雕,廣場上各種建築的風格雖各有不同,但宗教背景都來自印度教的神話,2015年大地震時,部分神殿倒塌,幸運的是木製建築都保存下來了。
那年體檢出了問題,擔心自己有重疾,膽小不敢去醫院檢查。朋友寬心說:「你不是還沒出過國麼,如果中了,我就陪你去北海道滑雪,如果沒中就去尼泊爾燒香。」
後來萬幸,沒中。不過去尼泊爾燒香這事也被工作壓的拋在了腦後。只是第二年五月末,街邊突然聽到汪峰唱的加德滿都的風鈴,想起了這回事就決定要去了。
本以為汪峰歌曲是描寫加德滿都的神秘與世界之遼闊類似的,後來才發現,原來這首歌原來是描寫他和前妻沒完沒了的爭吵的。我就像是被騙了的文藝青年。其實回來後我還想和汪峰說一句,加德滿都的風鈴重的很,一般風吹不響。
加德滿都的風鈴
尼泊爾地處南亞,它的南面靠著印度北部,北部邊界緊貼著中國的喜馬拉雅山脈,並同時和中國共享珠穆朗瑪峰的峰頂。人稱雪山之國。
加德滿都,尼泊爾的首都。凌亂的市區建設,數不清的市井小廟,遍地的牛糞和不知道從哪跑出來的猴子,也許就是許多人對加德滿都的第一印象了。對,還有那個騙了不少文藝青年的風鈴。
苦行僧,燒屍廟,藏傳喇嘛和印度教。走在杜巴廣場附近。不知道哪個角落裡就會有一個小平臺,上面會擺著叫不出名字的神,幾十根蠟燭和一個功德箱。剛去的時候,看到當地人拜的虔誠,莫名被感染,也跟著拜了許多不認識的神,捐了不少銀子,當時燒香還願了吧。
加德滿都市政衛生很差,道路年久失修,基本一輛車駛過可以帶起半斤土。所以剛到時特別期待下場雨,這樣就不用吃灰了,結果來了場大,整個馬路成千島湖了。
那天晚上準備出去吃飯,在馬路上跳來跳去躲避積水,結果看到馬路上兩個白晃晃的身影也跳來跳去,尼泊爾人膚色偏黑,一問是中國人,幸運。最美不敢說,中國姑娘一定是這條街最白的崽。
「活女神」在尼泊爾被稱為庫瑪麗(Kumari),意為處女神,其實就是來例假之前的小女孩。根據印度教聖典,活女神是智慧女神的化身,是力量神的象徵,是印度王權和庇護的神源,也是其教徒的精神支柱。尼泊爾上至國王,下至百姓,對「活女神」的崇拜都很虔誠。 女孩一旦被選中,就會離開了世俗生活,終日生活在庫瑪裡廟中,直到她來了第一次例假為止,然後再從庫瑪裡廟搬出回歸世俗生活。
關於尼泊爾的女生,最有印象的肯定是住在杜巴廣場庫瑪裡廟中的活女神了。
據說是活女神是釋迦牟尼的傳人但挑選她的方式是根據印度教的種姓制度,她是從尼瓦爾族佛教徒的僧侶種姓,釋迦家族中挑選出來的。
挑選活女神說呢的過程十分嚴苛,必須是沒經歷月經初潮,沒有受過傷病,聰明伶俐,膽色過人,在甄選過程中,經常會有許多著裝奇異,表情兇惡的男子質嚇她,若女孩無懼色、無憂無喜,才能合格。
擔任活女神受眾人崇拜,但其實女孩一生也因此飽受所害。她必須一直住在庫瑪麗神廟裡,偶爾就在窗口探個頭,平時不能出門,遇到重大節日需要巡遊時,雙足是不能碰到地面的。
回歸世俗生活的活女神可以結婚生子。只不過當地人認為活女神福大業大,而且由於從小過著宗教服侍的生活,並且在關鍵的成長階段沒有過基本的社交,大多數活女神都很難再融入世俗生活。
下一期------雪山之王-尼泊爾 加德滿都的風鈴 第二期 苦行僧與燒屍廟
苦行僧,燒屍廟,藏傳喇嘛和印度教,宗教信仰教會人最多的,也許就是虔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