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百度
人口老化是人力供求失衡的主要因素。依推算,香港65歲以上長者人口將由2012年的97.9萬升至2041年的255萬,2029年每名在職人口需扶養1.25個非勞動人口。
據香港《文匯報》5月20日報導,隨著香港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的情況愈見嚴峻。勞工及福利局根據香港人力推算發現,香港勞動人口2022年將有367萬,但勞動力增長速度追不上同期人力需求增長。2022年人力需求高達379萬,香港將缺工12萬人。
金融服務建造業缺口最大
如今的香港,招工難的問題已經顯現。根據萬寶盛華人力資源公司的統計,57%的僱主表示招聘新員工存在困難。萬寶盛華的區域總經理徐玉珊表示,香港的公司普遍比全球同行更感缺乏人才,80%的公司認為員工短缺將影響自己的服務水平和競爭力。
從現實情況看,香港目前已經面臨勞動力短缺的行業是零售、餐飲、建築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尤其是目前香港正在加大基礎建設投資,預計接下來幾年內還將投資超過700億港元,這更使勞動力捉襟見肘。
根據相關部門分析推算,未來各行業中,以金融服務業的人力需求年均增長率最高,達2.2%,其次為專業及商用服務業(1.5%)、建造業與資訊及通訊業(各為1.4%)。至於電力、燃氣、自來水及廢棄物管理業;製造業;農業、漁業及採石業的人力需求則分別錄得0.4%至0.7%的跌幅。
相應的,以教育程度劃分,學士學位或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力需求在10年間的年均增長率高達3.3%,但初中或以下的需求卻下跌2.1%。
延長工作時間優化輸入外勞
去年底,洗碗工「紅遍」香港,餐飲業招不到工,餐館老闆每月花5萬港元僱洗碗工包場的事並非個案。事實上,目前一些建築行業的高薪技術工人的日薪已經接近2000港元。洗碗工、建築工人的高薪「逆襲」折射出的是香港整個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用工荒」。
香港特區勞工及福利局預計顯示,2018年,香港勞動力市場的老齡化程度將繼續增加,55歲以下勞動力的比例將出現下降。香港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日前公布的報告書指出,由於人口老化,人力供應失衡,「潛在本地生產總值增長很可能受到嚴重掣肘,因此我們必須補充本港的就業年齡人口」。
人口老化是人力供求失衡的主要因素。依推算,香港65歲以上長者人口將由2012年的97.9萬升至2041年的255萬,2029年每名在職人口需扶養1.25個非勞動人口。勞動人口雖然將由2012年的351萬增至2022年的367萬,但勞動人口參與率卻因人口老化由58.8%降至58%。根據香港政府的測算,香港社會將加速老齡化,勞動人口在2018年後增速將會開始下降。
人口不斷老化加上持續的低生育率,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為此,港府出臺政策鼓勵生育:在財政預算中提高子女免稅額,以減輕父母撫養子女的負擔。增加本地勞動力供應:提高退休年齡、鼓勵本地及新移民女性就業,提升青年就業能力。此外,在吸引人才方面,特區政府也一直維持開放政策吸引人才:吸納非本地學生畢業後在港工作,積極從海外尋找人才,以及在不損害本地工人利益下,優化現有的輸入外勞機制等。(木曰)
(責編:夏麗娟)
(原標題:【海外版】人口老化 香港8年後缺工12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