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19年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之中,首次提出修建三峽大壩的偉大構想之後,歷經70多年的考察,最終將壩址選擇在:湖北省宜昌市三鬥坪境內。
也就是大家現在所知道的位置。
經常有很多人去到三峽大壩,不知道怎麼遊玩。
那麼今天我們將帶著大家全方位,360度去遊覽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屬於全封閉式管理的景區,所以自己的車是開不進去的,只能乘坐景區的換成車。
不過景區的換成車是滾動發班,但是班車很多,除非周末或者節假日需要排隊等候,大部分時間是不需要等待太長時間的。
三峽大壩遊覽的第一站是罈子嶺園區,也是整個壩區的最高點,在這個地方可以從空中俯視三峽大壩。
罈子嶺園區也是正常遊客參觀線路上,唯一一個能夠同時看到上下遊的觀景區。
可以從空中遙遙俯視三峽大壩。
如果碰到夏季洩洪,在罈子嶺園區也能夠清楚地看到。
在罈子嶺除了能夠看到攔河大壩,看到上下遊水位落差之外,還能夠看到全世界最大的內河船閘,雙線五級連續梯級船閘。
這個地方也有很多可以拍照留戀的地方,比如截流石,銀版天書,三峽大壩壩址基石等等。
從罈子嶺園區遊覽完畢之後就可以去看看三峽大壩的模型,它將整個壩區的全貌整合在一個小小的模型裡面,瞬間讓大家對三峽大壩就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
在去185的路上會經過全世界最大的內河船閘,當然如果時間充足,運氣又好的話,可以耐心的等待船隻過閘。
過一個閘的時間大概需要半個小時左右,還是非常有趣的。
185平臺是整個園區,遊客能夠抵達的離三峽大壩最近距離的地方。
很多第一次來三峽大壩的遊客會誤以為能夠到攔河大壩的壩頂走一走,其實關鍵區域都是有武警把守的。
但是185平臺就在攔河大壩的旁邊,所以從這個地方能夠清楚地看見攔河大壩。
隔江相望,還能看見秭歸新縣城,特別是雨後天晴的時候,在185平臺看高峽平湖風光,簡直美到爆。
當然在185平臺還能夠看到單線一級垂直升船機。
圖中十根柱子撐起來的地方便是單線一級垂直升船機。
如果時間夠其實也可以去體驗一把過閘。
這個過閘的時間大概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時間。
在上下遊水位正常的情況下,可以迅速提升或者下降113米的水位落差。
所以有時間一定要去體驗一把。
185遊覽完畢之後,就是最後一個園區,截流紀念園,這個地方是一個環形線路。遊覽起來還是非常輕鬆的。
在截流紀念園的觀景平臺,可以從下遊仰視三峽大壩。
這個地方可以看到三峽大壩攔河大壩的全景。每次在這個地方看大壩都會無限感嘆,太壯觀了。
而且在這個地方拍出來的照片也是美美的。
當然,如果在下雨天截流紀念園有可能只能霧裡看壩,觀景平臺離大壩大概有800米左右的距離。
但是在天晴的時候,截流紀念園看大壩簡直不要太美。
整個三峽大壩遊覽下來大概需要2.5-3個小時,進去之後便只能跟著換成車的線路走。
當然因為景區管理非常規範,景區的工作人員也很多,所以不用擔心自己不知道路,或者走錯地方。
不過三峽大壩作為世界級的工程,每天的客流量都很大,所以節假日或者是周末的時候,一定要錯峰出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