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適合吃餃子了,熱乎乎的餃子不僅好吃又能暖身。醫聖張仲景發明餃子的初衷,就是為了驅寒,讓老百姓吃餃子、喝熱湯來預防凍傷。餃子發展到今天,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民間有著「好吃不如餃子」的說法。
餃子可以說能包羅萬象,只要你喜歡,任何食材都能包成餃子吃。雖然餃子餡有多種多樣,但是肉餡始終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肉餡可以做純肉餡餃子,也可以作為「母餡」,搭配上各種蔬菜和「山珍海味」調成餃子餡。
肉餡作為基礎餡,在餃子餡裡不僅起到黏合的作用,還有增加餃子餡香味的重要作用。許多朋友苦惱,為什麼自己調出來的肉餡不會鮮嫩多汁,吃起來也不夠香還發柴?雖然是買的最好的肉,但是包出來的餃子總沒有餃子館裡的好吃。
我開了10年餃子餛飩店,包肉餡餃子也有些經驗,教你調肉餡時「2放2不放」,只要能掌握好訣竅,包出來的餃子一定也會鮮嫩多汁,香而不柴,比餃子館裡的還好吃!
一,2放
1,放蔥姜花椒水
包肉餡餃子時,除了要掌握好肥瘦比例,還要在調肉餡時打水,這樣餃子餡才能夠鮮嫩多汁,香而不柴。
因為肉都有點異味,牛肉有腥味、羊肉有羶味,豬肉雖然異味較輕,但是也會有點肉腥味,所以調肉餡時去除異味很重要。既然調肉餡時要加水,那就加點去腥增香的水,這樣可以一舉兩得,加入「蔥姜花椒水」就非常合適。
蔥姜花椒水的製作方法:蔥姜切碎後放入碗中,加幾粒花椒,倒入適量的開水,蓋好後放涼,過濾出料渣,剩下的就是蔥姜花椒水,可以用它打入肉餡裡,餃子餡會鮮嫩多汁、香而不柴!
2,放料油
調肉餡時,肉餡調好味道打好水後,還要加入適量的油來封住水分,讓打進肉餡裡的水不會滲出來。
調肉餡時不能加生油,因為沒有經過加熱的生油會有異味,所以肉餡裡加的油必須要經過高溫加熱。
在生油加熱的過程中,可以加入各種香料,能讓加熱後的油變得香味更濃,這種油就是「料油」。
料油的製作方法:熱鍋內倒油,油溫五成熱時放入切小的蔥姜、洋蔥、芹菜炸出香味,然後放入花椒、八角和桂皮炸出香味後關火,等油放涼撈出所有的料渣,剩下的就是「料油」,用料油調出來的肉餡香氣撲鼻,鮮嫩多汁、香而不柴!
二,2不放
1,不放料酒
因為肉有肉腥味,不管是炒肉還是燉肉,都要加點料酒,料酒可以利用熱汽帶出肉裡的腥味,讓肉吃起來沒腥味也更香些。
用肉餡包餃子,千萬別放料酒去腥。因為肉餡是包進餃子皮裡的,調肉餡時加料酒,餃子在煮熟的過程中,熱汽無法從餃子皮的包裹中散發出去,所以料酒也就失去了它去腥的作用,反而因為料酒的無法散出,讓肉餡有了一股料酒的酸味,會嚴重影響餃子餡的味道。
所以調肉餡包餃子,千萬可別放料酒!
2,不放大蒜
蔥姜和大蒜是做菜必備的調料,調肉餡時蔥姜可以直接放入,能去除肉餡的腥味。因為大蒜的味道很衝,特別是生蒜的味道會更濃,如果直接放入肉餡裡,大蒜的味道會掩蓋了肉餡和其他調料的味道,所以調肉餡時不能放大蒜!
調肉餡時雖然不能放大蒜,但煮熟的餃子蘸上大蒜泥或直接吃大蒜,卻是吃餃子時的標配,不僅解膩還可以開胃。有句話說的好「吃餃子不吃蒜,營養會減半」,說明吃餃子配大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