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朝聖地】第53期:中國大陸著名朝聖地——東閭中華聖母堂(再次刊登)

2021-02-23 天主教生命之光福傳平臺

東閭中華聖母堂是位於中國河北省清苑縣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裡)的大型天主教堂,是在中國大陸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2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

起源

東閭是華北平原上一個大型村落,全村近9,000人口,近7,000村民信仰天主教,可能是中國天主教信徒最集中的一個村落(山西省清徐縣六合村也有近7,000名信徒)。

1862年時,全村2000人口中還沒有一名天主教信徒。村裡的分屬2個家族:楊姓和蔡姓。楊姓較窮,他們聽信佔卜者的話,偷偷拆毀了水塘裡屬於蔡姓的佛塔。事情被蔡姓發現,將肇事的楊姓人扭送保定府府衙。楊姓人得到鄰村信奉天主教的親戚的指點,找到遣使會劉神父(中國人),要求加入天主教。他們得到了劉神父發給的教理書,認真鑽研,為6個月後的洗禮做準備。蔡姓知道天主教徒可得到外國保護,也前去找到劉神父,鑽研教理書。1863年春,劉神父來到東閭村,為大約50名楊姓人和蔡姓人施行了洗禮。[2]此後,村裡的多數居民都信奉了天主教:1874年村裡有103名天主教徒;1896年,東閭村已經有698名天主教徒。

【東閭聖母像】

1901年,東閭教堂祭臺上供奉的聖母畫像是任神父(GIRON)請一位貞女畫師所畫,名為東閭之後聖母像。1908年,任神父調離,雷孟諾(P.Flament,C.M)接任本堂神父,他認為祭臺上原先的所供聖母像人物繁多、不夠典雅莊重,不適宜祭臺供奉。他前往上海,聘請了一位旅居上海的法國畫家重新繪製東閭聖母像:聖母的面容是以慈禧太后的一張大型油畫像作樣板,以顯示聖母為天地之後,地位崇高、雍容華貴。她穿著中國皇后服飾,穿戴著珠翠金冠,坐在寶座上。小耶穌穿著中國太子服飾,雲鞋錦袍,頭戴金冠,站立在寶座左側。在聖母像的上邊還寫了「天主聖母東閭之後,為我等祈」的標題。這張聖母像,後來在1924年在全國主教會議上被尊為中華聖母,流傳到整個中國。最後在1966年毀於文化大革命中。1989年東閭重建的聖母大堂所供的聖母像是依原照片由河北堯陽縣教友畫師完全按原版盡寸重繪。

初版

正式聖像原版

重繪版

另一版本


照片是教宗代表剛恆毅樞機與同行主教們的合影,後面有東閭老本堂戴牧靈神父(後左三),左邊第一位(抱雙手)是東閭的蘇靜賢(大蘇)神父。


1995年5月24日進教之佑聖母瞻禮彌撒


【聖堂今貌】

【聖母亭】

【聖堂內部】

較早之前的內景,可見幾年前裝修時拆除了祭臺欄杆

其他


庚子年1900年6月,義和團事變期間,有9000名附近地區(包括保定城內)的天主教徒來此避難。當時東閭的本堂神父張芳濟滯留北京,無法回來,由在此避難的蠡縣高莊的王神父帶領村民在村子周圍挖掘了很寬的壕溝,裡面插滿了帶刺的樹枝,在壕溝內側建造了防禦工事。不久4萬名義和團從姜莊撤圍後轉向東閭,紮營安寨,三面包圍東閭,宣稱將殺盡「二毛子」(教徒)。教徒們使用幾支火槍和一門鐵炮護村保教,擊退了義和團的4次進攻。在7月,又擊退了清軍的44次進攻。直到8月15日北京被八國聯軍攻陷的消息傳來,清軍才撤退。這樣,東閭教堂成為在1900年義和團事變期間整個直隸北境代牧區僅有的兩處未被破壞的教堂(另一處是北京西什庫天主堂)。據說當時聖母常常在東閭村上空顯現,施以大能保護。神父戴牧靈說許多後來皈依天主教的義和團民告訴他,在村子上空顯現的「白人太太」使他們非常害怕,這意味著任何人進了村子就別想活著出來。

成為朝聖地

1901年-1903年,為了感謝聖母的庇護,遣使會神父在東閭村建成了一座哥德式大教堂、一所修女院和幾所學校,並且加固了村子周圍的工事,建起了4座堅固的門樓,分別題名為「援助基督徒」、「大衛塔」、「聖米迦勒」和「聖路易王」。1915年,東閭成為擁有42000名教徒的總鐸區的中心。1939年,本村已經有3500名天主教徒。

義和團事變平息以後,東閭村成為華北地區著名的聖母朝聖地。附近的天主教徒開始流行對東閭聖母的敬禮。1924年,教宗比約十一世委託宗座首位駐華代表剛恆毅總主教(以後榮升樞機)在上海召開第一屆中國主教會議,其中的一項內容就是由全體與會主教獻上「奉獻中國於聖母誦」,將中國奉獻於中華聖母(Our Lady of China),並且選定東閭村大教堂內供奉的聖母像作為標準中華聖母像。

參加全國主教會議的保定教區主教滿德貽返回教區後,商議把東閭聖堂闢為中華聖母朝聖地,通知全國各地,來東閭朝聖。

1928年,保定教區代牧主教周濟世得到剛恆毅總主教批准,派遣東閭本堂法籍戴牧靈神父(CM.Tlemonent)去法國露德朝聖,並學習經驗,準備將東閭聖母發展成全國性朝聖地。1929年5月,朝聖活動正式揭幕。自此每年陽曆5月,保定教區各村鎮的天主教徒按預定計劃每日輪流來東閭朝聖。後來,北京、天津、獻縣、安國等教區的主教、神父也紛紛帶領教友前來東閭敬拜聖母。

1937年,教宗庇護十一世在審閱了宗座駐華代表蔡寧主教呈遞的《東閭朝聖匯報書》及《申請書》之後,批准東閭為中國的國家朝聖地。5月,蔡寧主教、周濟世主教和易縣監牧區馬迪懦主教帶領數千教徒前往東閭朝聖,並在東閭大教堂裡,公布了教宗的勒令。

毀滅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軍迅速佔領華北地區。1941年,東閭教堂被日軍燒毀。朝聖活動隨之停止。

重建

1989年3月12日,在東閭教堂被毀48年之後,熱心的東閭教徒在請示保定教區範學淹主教後,自籌資金百萬餘元,義務勞動,在村北開始重建一座規模更大的新教堂,於1992年5月1日竣工,重新奉獻給聖母。建堂期間,在1990年10月3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向東閭建堂教徒和建堂工程頒賜祝福。

建築

1901年建造的東閭教堂身長55米、寬15.5米,鐘樓雙塔高23米。1910年保定教區成立,東閭教堂的規模為全教區教堂之冠。這座教堂在1941年被毀。

1992年建成的大堂規模比以前更為雄偉(擴大了近1/3)。大堂長66米,寬18米,佔地面積1548平方米,建築風格為哥德式。鐘樓兩側雙塔對峙,高43米。頂部還覆蓋有閃閃發光的金屬片。該教堂可容納3000餘人,是中國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這座高大的西式教堂,聳立在華北平原的鄉村,周圍是生長小麥和玉米的廣闊田野。

朝聖活動

教會當局規定每年5月第2個星期日(母親節)的前一日是中華聖母的慶日。此慶日祈求聖母為中華民族轉禱基督,祝福中華民族國泰民安。每年五月為朝聖季,全國教友前往朝聖的人絡繹不絕,5月24日的進教之佑聖母節則為朝聖的最高潮。

每年5月,每天上午九時,由當日的朝聖團神父主持大禮彌撒。每天午後兩點,開始上街進行熱烈的聖體遊行,沿街住戶負責清掃、張貼標語,各戶門前插上彩旗。聖體巡禮走完預設的路線後,隊伍回到堂院,眾人整隊齊跪院裡,等候聖體降福,最後再回堂內。

從1929年到1937年中日戰爭開始以前,每年都有眾多天主教徒到東閭朝拜中華聖母。前後來東閭朝聖行列中的教會上層人士有:首任駐華代表剛恆毅總主教和第二任駐華代表蔡寧主教,有北京教區滿德貽主教、安國教區孫德楨主教、獻縣教區等教區主教共二十餘位,以及于斌(後榮升樞機),雷鳴遠等各地神父百餘位。天津教區的文貴賓主教是每年5月必到東閭朝聖;保定教區的周濟世主教更是每年不只一次前往東閭祈求聖母,並著書宣揚。至於前來朝聖的天主教徒的數目,據東閭本堂戴牧靈神父於1931年報導,僅在這一年就有兩萬五千教友來東閭朝聖。據稱在朝聖期間,中華聖母常顯奇蹟,有垂死病童康復,盲者復明,癱子行走等若干個案。因此增長了教徒們對天主教的信仰熱情,每年來東間朝聖的人逐漸增加。對於華北地區天主教的發展也起著推動的作用。

1992年重建新堂後,曾有一個短暫的時期恢復了若干朝聖活動,如聖體在東閭村街道遊行,但不久後受到限制,僅能在聖堂院牆內舉行。1995年5月23日,據稱有3萬名朝聖者目睹聖母顯現。但在1996年,因發生東閭朝聖事件,朝聖活動被政府暫停,之後一直未獲得政府批准恢復。天主教愛國會也向河北省人民政府提出恢復東閭朝聖的申請,理由是恢復東閭朝聖將有助於公開教會的主教爭取自己在信教群眾中的權威地位。(河北省保定等教區的愛國會勢力弱於忠於梵蒂岡的地下教會勢力)[6]2009年起,朝聖活動公開進行。

影響

今日,對中華聖母的崇敬已經擴展到中國大陸以外的地方,中華聖母像普遍流傳。1964年,羅光主教在臺灣臺南市開山路建立了一座中國式壯觀的中華聖母聖堂。1974年,該堂建堂十年慶之際,臺灣地區的主教、神父、教友聚集於此,慶祝敬禮中華聖母50周年。

相關焦點

  • 【想朝聖找生命之光】朝聖地第6期:中國大陸著名朝聖地——東閭中華聖母堂
    東閭中華聖母堂是位於中國河北省清苑縣東閭村(在保定市東南20公裡)的大型天主教堂,是在中國大陸經過天主教教宗批准的2處聖母朝聖地之一(另一處是上海市松江區的佘山進教之佑聖母大殿)。義和團事變平息以後,東閭村成為華北地區著名的聖母朝聖地。附近的天主教徒開始流行對東閭聖母的敬禮。1924年,教宗比約十一世委託宗座首位駐華代表剛恆毅總主教(以後榮升樞機)在上海召開第一屆中國主教會議,其中的一項內容就是由全體與會主教獻上「奉獻中國於聖母誦」,將中國奉獻於中華聖母(Our Lady of China),並且選定東閭村大教堂內供奉的聖母像作為標準中華聖母像。
  • 天主教著名朝聖地大全42處之十三,河北篇(總第32-33處)
    連載:天主教著名朝聖地大全42處之十三,河北篇(總第32-33處)32 河北省獻縣教區路德莊朝聖地33 河北省保定教區東閭聖母天主堂朝聖地 露德莊朝聖地與其它朝聖地一樣,都是聖母特別施恩的地方,聖母在此屢顯奇蹟。9 河北省保定教區東閭聖母天主堂朝聖地 東閭位於河北保定市清苑縣,中華北平原上一座著名的聖母大堂。
  • 天主教著名朝聖地大全42處之十三,河北篇(總第32-33處)
    連載:天主教著名朝聖地大全42處之十三,河北篇(總第32-33處)32 河北省獻縣教區路德莊朝聖地33 河北省保定教區東閭聖母天主堂朝聖地 露德莊朝聖地與其它朝聖地一樣,都是聖母特別施恩的地方,聖母在此屢顯奇蹟。9 河北省保定教區東閭聖母天主堂朝聖地 東閭位於河北保定市清苑縣,中華北平原上一座著名的聖母大堂。
  • 天主教著名朝聖地大全42處之五—山東篇(總第15-16處)
    連載:天主教著名朝聖地大全42處之五—山東篇(總第15-16處)15.山東平陰胡莊尖山聖母堂 16 洪家樓耶穌聖心主教座堂15. 山東平陰胡莊尖山聖母堂濟南平陰胡莊尖山路徳聖母堂、濟南洪家樓天主教堂、撫州天主教堂被稱為全國三大天主教聖地。
  • 天主教著名朝聖地大全42處之十二,遼寧河南篇(總第30-31處)
    天主教著名朝聖地大全42處之十二,遼寧河南篇(總第30-31處)30 遼寧鐵嶺聖母山朝聖地 31 河南田家井聖母山朝聖地1997年初,遼寧教區為滿足教徒渴望對露德聖母的敬禮,選定鐵嶺為朝聖地,在教堂院內建立了聖母山,將每年的5月4日定為朝聖日,到了那天,遼寧各地的教徒紛至沓來,祈求聖母轉禱天主祝佑我中華國泰民安。
  • 天主教著名朝聖地大全42處之十二,遼寧河南篇(總第30-31處)
    天主教著名朝聖地大全42處之十二,遼寧河南篇(總第30-31處)30 遼寧鐵嶺聖母山朝聖地 31 河南田家井聖母山朝聖地30 遼寧鐵嶺聖母山朝聖地遼寧鐵嶺位於遼寧省北部,松遼平原中段。市區面積638平方公裡。總人口302萬人(2004年)。
  • 狼山聖母像簡介 和 狼山露德聖母堂祭文
    狼山很快在1933年獲得普世教會推崇,教宗庇護十一世頒布詔書,敕封狼山為求賜聖教廣揚之宗座朝聖地,並規定每年聖母月、玫瑰月及諸聖母瞻禮日赴狼山朝聖者可得「全大赦」的特恩。狼山作為天主教的一處朝聖地(全中國共十二處),也是長江流 域北岸唯一的一處朝聖地,至此名揚海外、譽滿遠東。1936年,天主教海門教區朱開敏主教邀請我國著名建築工程師潘世義設計一座風格新穎的教堂,並在翌年落成開放。
  • 法國迎聖母升天節 朝聖地盧爾德依然高度戒備
    據法國媒體8月15日報導,法國當地時間8月15日,法西南部朝聖地盧爾德迎來約2.5萬名朝聖者、參加紀念聖母升天節活動。法國當局繼續對這一天主教朝聖地採取嚴密安保措施。據悉,法國政府派出300名憲兵及警察、30名執行反恐「哨兵」行動的軍人,負責這一面積為52公頃的朝聖地的節日安保任務。安保人數雖比2016年減少200人,但當地仍然戒備森嚴,邊境警備飛機在空中配合監視地面情況。
  • 周江勇接受省市媒體專訪:打造中華文明「朝聖地」和中國文化「展示...
    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良渚古城遺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當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接受省市媒體專訪,談切身感受、話使命擔當,對杭州如何加強良渚古城遺址保護傳承研究利用、推動這張中國文化「金名片」更好地走向世界提出要求和期冀。
  • 鹿城創建「中國山水詩朝聖地」
    8月28日上午,鹿城區召開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大會,啟動創建「中國山水詩朝聖地」。會議透露,鹿城計劃每年至少安排3200萬元促進全域旅遊發展。下午,鹿城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暨共創優質國際休閒旅遊目的地高峰論壇舉行。
  • 朝聖地與廟宇其實是一個強大的覺知能量場,覺知從身體流向靈魂
    而朝聖地就是這樣的方式之一。 在朝聖地,覺知從身體流向靈魂,這裡是個覺知場。在這裡人們進入了三摩地,在這裡人們開悟。這樣的地方受到場的作用。在這樣的地方,如果你揚起帆,什麼都不用做你就能開始你的旅程。所以所有的宗教都建立他們的朝聖地。
  • 天主教15大朝聖地,足不出門也能大飽眼福!
    公元8世紀,紅衣主教奧貝受天使顯現默啟在島上最高處修建一座小教堂城堡,山頂建有著名的聖彌額爾山隱修院。聖米歇爾山及其海灣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每周皆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到泰澤參與團體生活,這裡也成為了著名的祈禱朝聖之地。
  • 東閭聖母像和中華聖母像,你知道多少?
    一、關於東閭聖母像和中華聖母像的一些情況介紹有許多人搞不清楚東閭聖母像和中華聖母像是一張像還是兩張像?如果是一張,則又不完全一樣,如說是兩張則大體看一模一樣,究竟差異何在,請閱下文:正如上文所述,東閭本堂雷孟諾神父曾請了一位法國旅居上海的畫家,畫東閭聖母像。
  • 聖米歇爾古堡:為法國旅遊勝地,也是教徒的朝聖地
    聖米歇爾山(Mont-Saint-Michel)位於法國諾曼第附近,是距海岸約1公裡的巖石小島,為法國旅遊勝地,也是教徒的朝聖地,山頂建有著名的聖米歇爾修道院。聖米歇爾山及其海灣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
  • 是整個歐洲情侶們的戀愛朝聖地
    匈牙利的漁人堡正是戀人們的朝聖地,有太多的年輕人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初吻記憶。在漁人堡俯瞰那夜色中的布達佩斯,那藍色的多瑙河,波光與霓虹交錯,只有純潔的愛情才不負這燦爛的美好時刻!漁人堡建於1905年,是匈牙利一個著名的地標建築,它位於多瑙河西岸的城堡山上,顧名思義這個地方其實跟漁人也有關。這裡最早曾是個魚市,後來漁民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修建此堡,作為防禦工事。漁人堡是一座兩層的白色建築群,融合了新哥特、新羅馬式風格,它與匈牙利國會大廈、國家歌劇院一起被譽為匈牙利最令人震撼的建築群。
  • 這裡是世界首富國,是比杜拜更富的小眾國家,全球設計師的朝聖地
    這裡是世界首富國,是比杜拜更富的小眾國家,全球設計師的朝聖地。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一起來看的這個國家,雖然很富,但是名字之前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裡可以說是世界的首富國了。這個國家的名字叫做卡達國,平時被稱為卡達。這個地方是在亞洲的西南部,是一個阿拉伯國家,處於阿拉伯半島。
  • 法國迎聖母升天節 朝聖地盧爾德嚴密戒備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法國國際廣播電臺8月15日報導稱,8月15日是天主教聖母升天節,法國著名朝聖地盧爾德(Lourdes)嚴加戒備。大約2.5萬名朝聖者在警方和軍方的嚴密戒備下舉行升天節彌撒。法國主教團(CEF)主席喬治-彭提耶主教呼籲信徒為「法蘭西祈禱」,並為7月26日被恐怖分子殺害的阿梅爾神父點亮蠟燭。
  • 國內朝聖——陝西寶雞市十字山朝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