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紐約佳士得「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現場
· 寫在前面 ·
紐約時間11月11日晚,佳士得「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率先登場,開啟2018紐約秋季藝術周。全場61件作品上拍,共取得近2.7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9.4億元)。
本場拍賣佳士得緊扣畢卡索、梵谷、莫奈等市場熱點,從多位重要私人藏家手中挖掘出許多優質拍品。
亞洲買家2.2億元斬獲莫奈《睡蓮池》
▲佳士得香港印象派及現代藝術資深專家何杏淇的電話委託拍得莫奈《睡蓮池》
全場最高價來自莫奈晚年作品《睡蓮池》,該作當晚以2000萬美元起拍,在兩位電話買家不疾不徐的競價中,最終以2800萬美元落槌於佳士得香港印象派及現代藝術資深專家何杏淇的電話委託,加佣金成交價為3181.2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2億元),為亞洲買家競得。
▲克勞德·莫奈 (1840-1926)
《睡蓮池》
油彩 畫布
100.7 x 200.8 cm
1917至1919年作
成交價:美元 31,812,500
此件《睡蓮池》是莫奈在1918年為參加杜蘭·魯埃畫廊(Galerie Durand-Ruel)展覽所創作的14幅「睡蓮」之一,代表了莫奈晚年高超藝術造詣。
由於戰亂原因,現已有兩幅《睡蓮》毀於戰亂,而在近期的展覽及研究當中,莫奈的《睡蓮》被看作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源流,而被賦予了新的學術價值和市場高度。
在2000年,佳士得曾公開拍賣過此件作品,當時的估價為900-1200萬美元,當時售價遠低於估價,僅為680萬美元。
然而,18年後的今年,莫奈的市場顯然更加強勁,亞洲和中東買家的需求在當前的全球化市場中扮演了越發重要的角色。
▲莫 奈
(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
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
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
他對於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
他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
來實驗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
靈`感`家莫奈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作多幅的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覺。
· 追光者--莫奈 ·
克勞德·莫奈在池塘裡種了許多睡蓮。莫奈把整個身心都投在這個池塘和他的睡蓮上面了。莫奈的妻子愛麗絲去世,這給他造成沉重打擊。
緊接著他的右眼患白內障,他又因為風溼病已不能在畫架前作畫,便在家裡客廳的牆壁上,用綁著長杆子的油畫筆作睡蓮的寫生。
從此莫奈開始了他那悲劇性的生命鬥爭時期。他以極大的毅力畫完《睡蓮》畫幅。水光花影,斑駁閃耀,雖然已經不像年輕時代那樣嚴謹、認真,但其敏銳而獨到的色彩觀察力,卻絲毫不減當年。
畫家的餘生只畫「睡蓮」。沒有比水更能安慰人,也沒有比花更能讓人喜悅的了。
莫奈一生都愛花。「我會成為畫家,也許是拜花所賜。」 從中可以讀出花卉在他生活中的意義。
在那些貧困的日子裡,他的居所也沒有缺少花的環繞。花園中的蓮池亦成了莫奈藝術追求的最後寄託,他以極度的熱情繪製著《睡蓮》組畫,《睡蓮》組畫印證了莫奈頑強的生命力度。
在這片由濃烈的色彩構成的繽紛的世界裡,睡蓮成為色彩的魔幻載體,那些短暫的生命獲得了永恆。
「睡蓮」自古以來就是新生的象徵,或許正如畫家所說:「讓疲乏的神經在寂靜的水面上休息片刻,得到舒展;在開滿鮮花的房間中央,為浮動的思緒提供一個休息場所。」
因此,睡蓮成了畫家晚年描繪的主題,此後27年裡,莫奈把精力全放在《睡蓮》上,不斷地從事著他的連作,幾乎沒離開過這個主題。
當宏大的《睡蓮》連作安裝在巴黎奧朗熱利博物館一間圓形廳的四壁時,觀眾頓生一種奇幻。人們把它稱作「印象派的西斯廷教堂」。
莫奈一生一共創作了 251 件《睡蓮》作品,很多都屬於組畫,所謂「組畫」,就是畫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對同一物象,在不同時間、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畫作。
區分它們的,僅僅只是大師對光與色的瞬間捕捉,這是莫奈晚年作品中的一個特色。
莫奈 《睡蓮池與玫瑰》
2015年5月5日,在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上,莫奈於1913年創作的作品《睡蓮池與玫瑰》以2041萬美元(約合1.27億人民幣)成交,買家為大連萬達集團。
莫奈常常可以從普通的風景中挖掘其魅力。他觀察景物細緻入微,對光線的變化十分敏銳。他可以就同一處場景畫出十幾幅作品。
如《谷堆》《睡蓮》等。而這僅僅是為了表現同一場景的不同天氣、光線下的不同表象,這是其他畫家很難做到的。
莫奈在《睡蓮》的畫中竭盡全力描繪水的一切魅力。水照見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
水在莫奈的筆下,完全成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繪出的最奇妙和富麗堂皇的織錦緞。馬奈稱他是「水中拉斐爾」。
在莫奈的《睡蓮》中,與其說他是用色彩表現大自然的水中睡蓮,不如說他是用水中睡蓮表現大自然的色彩。
· 莫奈的睡蓮 ·
《睡蓮》是印象派繪畫最具代表性的大師克勞德·莫奈晚年的作品,以令人叫絕的技法,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繪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遠處延伸的視覺效果。
《睡蓮》這個標題,是1909年在迪朗-呂埃爾畫廊展出作品時,莫奈自選的標題。這48幅畫作於1903年至1908年間,用莫奈自己對畫商說的話,這是「一次不尋常的畫展」。
在大師的筆下,葉子是純綠色的,而花朵卻像暗紅的火焰。看似隨意的彩色線條筆觸柔美,似乎讓水流動起來,又像是捉住了一瞬間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
參觀者站在畫旁,就如同佇立在池塘旁邊,竟能領略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蓮花別樣紅」的唐詩意境。
莫奈曾在1900年底的丟朗-呂厄的畫廊裡初次展出他的《睡蓮》連作,共13幅,那座日本式拱橋在他的畫上已被覆蓋著索藤;池岸的背景是一片翠綠。從1904年起,莫奈畫的池塘已不見那座日本式拱橋了。
日本橋(睡蓮池塘和水溝)
日本橋(睡蓮池塘和水溝)
日本橋(睡蓮池塘和水溝)
莫奈展出的第一批12張睡蓮油畫作品,當時作品中還有日本式的小橋,它從蒼翠遮天的樹叢中拱起,形象十分生動別致。
1904年以後,莫奈又畫了48張睡蓮連作,這裡已經沒有了小橋,池內的睡蓮更加簡練,有的時候天空看不見,水畫得很深沉。
展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當時的評論家不再吝惜他們的讚美 :「我們認為較早的那些組畫不能夠和這些非凡的池塘景色相比。它們把春天俘獲到畫廊裡。
莫奈把睡蓮系列油畫作品中的淡蘭和深蘭的水,金液一般的水,反映著天空和池岸邊的變化莫測的水,在倒影之中淡色的睡蓮和濃豔的睡蓮盛開著。
繪畫如此近似音樂和詩歌,誰曾見過?這些繪畫中含有內在的美,精煉、深邃;是戲劇和協奏的美,是造型和理想的美。」
晚年的莫奈視力越來越差,白內障幾乎使他失明,但他仍然堅持作畫,在風格上更加簡潔、抽象。
具體的花卉、睡蓮都消融了,只有顫動的筆觸和閃爍、跳躍的色彩,我們分不清哪裡是水面,哪裡是水底,哪裡是倒影,作品具有東方式的夢幻氣息。
有人認為莫奈晚年的睡蓮題材過於單一,過於講究技巧,不如他19世紀的作品那樣有革新性。因此在他去世後他的池塘花園和畫室長期空置,很少有人過問。
然而在1950年以後,隨著抽象表現藝術的興起,人們逐漸認識到畫家的睡蓮實際上離開了印象派對自然的自然主義的描摹,走向了前人從未有過的自由的、主觀的表現領域。
畫家在表現池塘時,將自己的意願駕於自然之上,這無疑在藝術史上是很有突破的進展。如今法國政府在吉維尼村他的池塘邊建造了一座圓廳型的博物館,廳內四壁陳列著《睡蓮》系列作品。
這些作品環繞著觀眾周圍,池水和蓮葉無邊無際,虛幻縹緲,讓人們好像飄浮在水面上,十分奇幻和迷人,這也使博物館成為了巴黎最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 莫奈的秘密花園 ·
從巴黎乘車一路向西,在大約45分鐘的走馬觀花之後,會抵達一個綠樹成蔭、風光旖旎的吉維尼小鎮。這處位於塞納河畔的小鎮上,有一處二層樓房,唯美至極。
1883年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乘火車經過小鎮的時候,被那裡的寧靜氛圍所深深吸引,於是決定在此定居。
這裡擁有一座非常著名的花園,人們稱為「莫奈花園」。莫奈的傳世之作 ——《睡蓮》就是在這裡創作的。莫奈故居是座美麗的綠色房子,從這裡依稀可以找到很多莫奈作品中的景色。
在莫奈的精心構築下,莫奈花園的花兒,幾乎是四季不敗。莫奈花園分為陸園和水園。莫奈曾在給朋友的信中說:「我在尋找,想做以前沒做過的事情,向最大的神秘挑戰,建一座水花園。」
1893 年,莫奈又買下鄰近的一塊土地,挖了一個池塘,引入吉維尼小鎮附近的河水,種植了紅、黃、藍、白和攻瑰色的大片睡蓮,並搭建了一座日本式的拱形木橋。
他說:「普天之下能引起我興趣的,只有我的畫和我的花。」素雅、高潔的睡蓮成為夏天花園裡真正的主角,它們是莫奈畫筆描摹的對象。
晚年的莫奈幾乎足不出戶,在近20 年間,他常把畫架支在水邊。
那時的莫奈凌晨3 點起床,一連幾個小時坐在睡蓮池畔,與大自然心靈交融,捕捉不同季節、不同氣候甚至一天的不同時刻裡,花與水在光的閃爍和風的流動中,變換顫動的瞬時效果,把這種稍縱即逝的印象複述到畫布上。
今日世界各地所看到的莫奈晚年的《睡蓮》作品其創作原型大多來源於這個水園中。
· 拍賣價格Top10·
最後,小艾將為大家展示2018紐約佳士得秋季藝術周「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現場藝術品拍賣價格Top10!
Top1
拍品編號32A
克勞德·莫奈 (1840-1926)
《睡蓮池》
油彩 畫布
100.7 x 200.8 cm.
1917至1919年作
成交價:美元 31,812,500
Top2
拍品編號22A
巴布羅·畢卡索 (1881-1973)
《燈》
油彩 畫布
162.5 x 130.4 cm.
1931年1月21日至6月8日作于波舍魯城堡
成交價:美元 29,562,500
Top3
約翰娜·蘭伯特女男爵舊藏
拍品編號24A
阿爾伯託·賈克梅蒂 (1901-1966)
《貓》
銅雕 深褐色銅鏽
長 81.5 cm.
1951年構思,1955年前鑄造
成交價:美元 17,187,500
Top4
拍品編號16A
克勞德·莫奈 (1840-1926)
《在吉維尼花園裡的年輕女孩》
油彩 畫布
73.4 x 92.5 cm.
1888年作
成交價:美元 16,062,500
Top5
伊莉薩白·斯塔福德珍藏
拍品編號37A
克勞德·莫奈 (1840-1926)
《吉維尼雪景》
油彩 畫布
65.4 x 92.7 cm.
1893年作
成交價:美元 15,500,000
Top6
拍品編號6A
阿爾伯託·賈克梅蒂 (1901-1966)
《坐著的女人》
銅雕 褐色及綠色銅鏽
高 77.1 cm.
1949 至1950年構思,1957年鑄造
成交價:美元 13,812,500
Top7
拍品編號10A
卡密爾·畢沙羅 (1830-1903)
《聖拉扎爾大道,陽光明亮的時分》
油彩 畫布
73.2 x 60.2 cm.
1893年作
成交價:美元 12,350,000
Top8
拍品編號8A
巴布羅·畢卡索 (1881-1973)
《斜靠著的女人》
粉彩 紙本
104.7 x 75 cm.
1921年作
成交價:美元 12,125,000
Top9
A.傑羅德·佩雷橋珍藏
拍品編號29A
亨利·摩爾 (1898-1986)
《斜躺的人像》
銅雕 褐色及綠色銅鏽
長 246.3 cm.
高 117 cm.
1982年構思,藝術家生前鑄造
成交價:美元 9,312,500
Top10
歐洲博物館舊藏
拍品編號21A
塔瑪拉·德·藍碧嘉 (1898-1980)
《音樂家》
油彩 畫布
115.8 x 73 cm.
1929年作於巴黎
成交價:美元 9,087,500
待時光致趣 / 讓藝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