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組織實施過程及主要特點

2020-12-14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在組織實施流程方面,根據國發64號文件和11號文件的精神,科技部、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在深入調查研究,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項目形成機制和管理流程,主要環節為:徵集科技需求,凝練形成任務方向,編制各專項實施方案,戰略諮詢與綜合評審委員會諮詢評議,部際聯席會議審議布局並按程序報批,編制發布年度項目指南,專業機構開展申報受理、評審立項、檢查驗收等過程管理。監督評估工作貫穿全部流程。
  在管理主體方面,按照國發64號文的精神,科技部、財政部、發展改革委等31個相關部門組成的部際聯席會議,負責審議重點專項的布局設置;科技界、產業界和經濟界的高層次專家組成特邀諮評委,對重點專項的布局設置和任務分解等提出諮詢意見,為聯席會議決策提供參考;7家具備條件的科研管理類事業單位被確定為首批項目管理專業機構試點,經改建後,將負責各重點專項中具體項目從受理評審到驗收的全流程管理。
  截止此次指南發布,改革後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各個組織管理環節,所表現出的主要創新和亮點有:
  1.在項目形成機制上,聚焦國家戰略目標,強調部門協作
  在需求徵集和凝練中,充分聚焦國家戰略目標,強調部門協作,通過「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與「自下而上」的需求徵集方式,一方面緊密圍繞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網際網路+等國家戰略,另一方面廣泛徵集各部門、地方、行業協會、企業等科技創新重大需求,充分發揮各部門作用,共同凝練形成8個方面62個任務方向,既貫徹落實了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又體現了行業科技需求和領域的均衡發展。
  在實施方案編制中,為了避免關門編方案、僅有少數專家和管理人員參與的情況,在組織實施中強調充分開放。每個重點專項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都成立了跨部門工作組,共有50多個部門、20多個行業協會及相關地方參與各個實施方案的整體規劃,在工作層面召開了百餘次會議,建立了不同層次的部際聯合工作機制,近900位相關部門共同推薦的高層次專家參與了各個編制專家組的工作。此外,還通過會議、書面、走訪調研、電子郵件等多種方式,在較大範圍內聽取和徵求本領域專家以及科技界、產業界、相關地方的意見,完成了59個重點專項的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同時,在專項經費需求上做到科學測算。按照64號文和11號文件的精神,充分考慮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社會資本相結合,從任務出發,「以事定錢」,提出科學合理的經費需求測算方案。在聚焦國家目標的同時,體現「激勵相容」原則,充分調動地方、企業等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共同投入的創新合力。
  2.在重點專項論證布局上,做到充分論證評估、科學民主
  充分發揮特邀諮評委的諮詢評議作用。特邀諮評委通過專題會議和全體會議進行充分論證。專題會議針對重點專項的領域特徵,重點圍繞專項啟動的意義和緊迫性、問題分析和工作基礎、目標和主要任務、經費需求與組織保障等四個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在諮詢評議方式上採用了特邀諮評委委員、大同行專家和小同行專家相結合的方式,既立足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確保重點專項任務與國家戰略保持一致;又從專業和細分的視角出發,保證了重點專項技術路線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全體會議則從領域均衡和學科持續發展的角度,在尊重特邀諮評委專題會議分組評議和排序結果的基礎上,認真研究部際聯席會議相關成員單位的意見,對重點專項的啟動實施進行統籌考慮,提出綜合平衡建議。
  充分利用部際聯席會議決策機制,做到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主要依據專項需求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實施方案的科學性與可行性。同時,綜合考慮部門共識度、領域科技發展均衡性以及中央財政能力,形成了59個重點專項的總體布局和優先啟動36個重點專項的相關建議,經國家科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後,得到國務院批准。
  3.在專項目標任務設計上,體現全鏈條設計、一體化實施
  為了更好加強科技與經濟在規劃、政策等方面的相互銜接,新的國家科技計劃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鍊,統籌銜接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等各環節工作,更加主動有效地服務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經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各重點專項從基礎前沿、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到應用示範的全鏈條設計和一體化組織實施,加速基礎前沿最新成果對創新下遊的滲透和引領。專項的任務目標體現出較強的整體性,上下遊部署和橫向布局的任務不是簡單「拼盤」,而是相互關聯、有機銜接,具有「不可剝離性」,改變了原來按照不同研發階段分頭支持的做法,實現上下遊研發活動間的快速傳導和相互促進。
  4.在指南編制和組織申報上,做到體現服務意識、尊重科研規律
  一是「預申報書+正式申報書」的申報評審方式。在前期試點重點專項工作探索經驗的基礎上,實行「預申報書+正式申報書」申報方式,即先由項目申報者提交3000字左右的預申報書,詳細說明申報項目的目標和指標,簡要說明創新思路、技術路線和研究基礎;經過首輪專家評審後,遴選出3-4倍於擬立項數量的申報項目,請項目申報者再提交詳細的正式申報書,進入答辯評審。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科研人員的負擔,避免了不必要的申報準備工作。
  二是一個指南方向不限定支持一個項目。科技創新具有研發路徑和技術路線多元化的特徵。為降低創新風險、優化科技發展布局,在同一指南方向下,如有不同技術路線、均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申報項目,可以擇優同時支持,在項目執行中按期嚴格評估,及時調整聚焦。
  三是對於合理確定項目體量,對項目下設課題數和參與單位數提出了明確要求。重點研發計劃的項目要求研究重點突出,考核指標明確,項目下設的研究任務緊密聯繫,分工銜接,形成有機整體;不同目標、不同品種、不相關的任務,不能強行組合成一個項目。同時,為提高項目部署中各研發任務間協調銜接的效率和效益,對項目下設課題數和參與單位數提出明確要求,合理規劃項目體量。
  四是加快進行首批7家專業機構的全面改建,做好申報受理準備。提供將按委託協議和相關制度的要求切實做好項目管理,圍繞項目管理需要開展全面改建,提高服務意識,規範管理流程,將從項目申報受理開始,提供專業化的服務。
  5.在主動公開信息上,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如在發布重點專項申報指南時,同步公布指南編寫專家組名單、形式審查條件要求、形式審查責任人等,力求在項目管理源頭就公開透明、責任明確。同時,結合前期6個試點重點專項的申報組織工作經驗,整理了項目申報常見問題答疑,將與指南一起公布到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上,方便申報者查閱、解惑,高效率準備申報材料,節約時間精力。
  6.在整個項目形成、申報、評審過程中,已經並將繼續嚴格執行專家迴避制度
  為了確保「公開、公平、公正」,特邀諮評委委員及參與重點專項諮詢評議的專家,不能申請本人參與諮詢和論證過的重點專項項目;參與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和年度指南編制的專家,不能申請和評審相關的重點專項項目;項目評審專家在遴選和具體評審中,也嚴格執行相關迴避條件和要求,將「運動員」和「裁判員」徹底分開。

相關焦點

  • 科技部關於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現代服務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及...
    (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國發﹝2014﹞64號)的總體部署,按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管理的相關要求,現將「現代服務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示範」重點專項2018年度定向項目申報指南予以發布,請根據指南要求組織項目申報工作。
  • 中科院發布「率先行動」計劃組織實施方案
    實施「率先行動」計劃各項改革舉措,要與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相關改革舉措相銜接,與國家各類規劃、重點計劃實施相銜接。要統籌分類改革試點與各項改革舉措實施,統籌規劃、執行、資源配置和評價全鏈條的科研活動管理,統籌承擔國家任務、落實國家支持和調整資源配置、盤活存量資源,統籌人才資源布局和人事制度改革,使各項舉措相互銜接、各項政策相互協調。
  • 我校楊光紅教授團隊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近期,由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東北大學、南非開普敦大學礦物研究中心等三家單位聯合申報的「選礦過程關鍵設備故障診斷與產品質量在線管控技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專項獲得國家科技部批准立項,國撥經費716萬元,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楊光紅教授為項目負責人。
  • 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啟動
    ,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慧機器人」專項立項項目,並獲中央財政經費撥款1352萬元。值得一提的是,「汽車板材機器人雷射落料和三維切割系統研發與應用」項目是重慶市唯一一個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慧機器人專項。
  • 我市漁業部門首次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近年來,市農業農村局緊盯甌江口漁業資源變化,重點研究鳳鱭、刀鱭等河口洄遊性魚類的增殖和養護,多年的漁業資源保護經驗積累,為我市爭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創造了條件。日前,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名單,我局漁業技術推廣站順利入選,籤約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研究中的3個子項目,這也是我市漁業部門首次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該項目總經費達2.91億元,實施周期為3年,重點關注具有溫州地域特色的大黃魚、鳳鱭、刀鱭等經濟魚類資源,為守護「浙南魚倉」注入科技力量。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專項石墨項目花落五礦
    據了解,《石墨資源開採加工源頭減量關鍵技術與示範》項目是科技部貫徹黨中央關於「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的部署,制定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實施方案的指導下形成的。該專項實施方案面向生態文明建設與保障資源安全供給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核心原則,圍繞源頭減量—智能分類—高效轉化—清潔利用—精深加工—精準管控全技術鏈,研究適應我國固廢特徵的循環利用和汙染協同控制理論體系,攻克整裝成套的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形成系統性綜合解決方案與推廣模式,建立系列集成示範基地,全面引領提升我國固廢資源化科技支撐與保障能力,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經作」專項2020年度項目啟動
    12月11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要經濟作物優質高產與產業提質增效科技創新」重點專項(以下簡稱「經作」專項)2020年度立項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召開,標誌著專項第三批集成示範類項目進入實施階段。據了解,「經作」專項實施期為5年,共投入資金近15億元。專項以主要經濟作物「優質豐產、提質增效」為目標,以50種在我國種植規模大、產值效益好、產業特色明顯、對精準扶貧和產業興旺發揮顯著作用的園藝作物、熱帶作物、特色經濟林、大田經濟作物為研究對象,按照基礎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典型應用示範一體化全產業鏈進行設計與實施。
  • 河南科技大學馬彥博教授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獲批立項
    近日,國家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立項結果。河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馬彥博教授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於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肉雞應激分子機制研究」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經過預申報、初審、正式申報、答辯和中外政府間磋商最終獲得立項,資助經費362萬元。這是河南科技大學自成立以來首次作為項目牽頭單位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的支持。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冷泉生物多樣性、環境適應性與應用潛力...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冷泉生物多樣性、環境適應性與應用潛力評估」項目啟動 2018-11-12 海洋研究所   11月2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深海冷泉生物多樣性
  • 張日俊教授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畜禽養殖綠色安全飼料飼養新...
    本網訊 由我校動科學院張日俊教授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畜禽重大疫病防控與高效安全養殖綜合技術研發」重點專項「畜禽養殖綠色安全飼料飼養新技術研發」項目日前在京啟動。葛毅強指出: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創新、共享與合作,加快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提高項目研究成果對產業發展的貢獻度;項目組在完成研究任務的同時,要做到合理、合規及合法使用經費。田見暉表示畜禽養殖綠色安全飼料飼養新技術研發,對解決我國目前養殖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實現畜禽安全高效養殖和保障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傳統燻炸烤食品加工過程安全控制技術集成示範...
    11月19-20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主持的「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傳統燻炸烤食品加工過程安全控制技術集成示範(2019YFC1606200)」項目啟動會暨2019-2020年度匯報會在京召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拍瓦雷射質子加速器裝置研究與應用示範」項目...
    2020年6月12日,由北京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拍瓦雷射質子加速器裝置研究與應用示範」項目啟動會在北大召開。他強調,北大高度重視科學儀器設備自主研發,接下來將調動優質資源,有組織地支撐項目組在「兩組一委」的監督和指導下開展研究工作,加強與參與單位的合作交流,力爭將該項目做成北大乃至全國高校中強化科學儀器設備自主研發、推進科學儀器設備工程化、產業化和轉化應用的重要範例。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卞曙光在致辭中指出,科學技術是社會進步最具革命性的推動力量;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海深無人潛水器AUV關鍵技術研究」等8個項目...
    2019年9月26日,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以下簡稱「21世紀中心」)在北京會議中心組織召開了「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全海深無人潛水器AUV關鍵技術研究」等8個項目的中期檢查會議
  •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藏高原社區生態畜牧業技術研究與...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畜禽重大疫病防控與高效安全養殖綜合技術研發」專項 「青藏高原社區生態畜牧業技術研究與集成示範」項目啟動會近日在拉薩召開。科技部農村中心賈敬敦主任,西藏自治區科技廳赤列旺傑廳長以及項目相關單位領導、項目首席專家、課題負責人、科技人員、農牧民代表等共90餘人參加了會議。
  • 青島理工大學獲批這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的課題
    近日,科技部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公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綠色宜居村鎮技術創新」重點專項2020年度獲批項目。由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劉長青教授團隊參與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綠色宜居村鎮技術創新」重點專項中「華北東北村鎮資源清潔利用技術綜合示範」項目(項目編號:2020YFD1100300)獲批立項。項目總經費11085萬元,其中中央財政經費4285萬元,項目實施周期3年。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4500米載人...
    2017年5月3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4500米載人潛水器海試及試驗性應用」項目實施方案在無錫通過論證,標誌著我國自主研製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已基本完成總體集成工作,正式拉開「入海」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重載鐵路用高耐磨高強韌性鋼軌關鍵技術...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重載鐵路用高耐磨高強韌性鋼軌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中期檢査會在包鋼召開 2019-12-30 10:07:00
  • 湘潭大學獲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近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0年度項目立項工作完成,湘潭大學牽頭承擔的《智慧司法科學理論與司法改革科技支撐技術研究》《智能導航及遙感數據高精度融合的數學方法》2個項目獲準立項。《智慧司法科學理論與司法改革科技支撐技術研究》屬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含司法專題),項目總經費1600萬元。該項目包含5個課題,項目負責人為廖永安教授。《智能導航及遙感數據高精度融合的數學方法》屬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立項經費1451萬元。該項目包括4個課題,項目負責人為黃雲清教授。
  • 被央媒點名之後,馬雲終於「醒悟」,承擔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被央媒點名之後,馬雲終於「醒悟」,承擔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阿里巴巴作為網際網路巨頭之一,電子商務做得風生水起,馬雲本人也為國內的慈善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馬雲的成功除了個人的努力,主要還是因為國內良好的商業環境,正如媒體所說的那樣「沒有所謂的馬雲時代,只有時代中的馬雲」。馬雲自然也不會因為這幾件事,就放棄應當肩負的社會責任與使命。這不,馬雲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終於徹底醒悟,開始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曲阜10項目入圍2020年濟寧市重點研發計劃擬立項項目名單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濟寧報導近日,濟寧市科技局網站公示了2020年濟寧市重點研發計劃擬立項項目名單。其中,曲阜市10項目入圍,立項數目創歷史新高。2020年濟寧市重點研發計劃依據《濟寧市重點研發計劃管理辦法》(濟科字〔2020〕31號)組織實施。本年度計劃共分8個產業(技術)領域,每個領域布局若干項目方向,分別以揭榜制、組閣制等形式組織,項目申請書經專家評議後擇優項立項,對立項項目採取項目無償資助、平臺建設補助等方式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