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公務員的小門道,ID:xiaomendao018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問候的禮儀
次序:
秘叔看來,在正式會面時,賓主之間的問候,在具體的次序上是有一定的講究的。
1. 一個人問候另一個人。此時通常應為「位低者先行」,即雙方之間身份較低者首先問候身份較高者,才是適當的。
2.一個人問候多人。此時既可以籠統地加以問候,也可以逐個加以問候。當一個人逐一問候許多人時,既可以由「尊」而「卑」、由長而幼地依次而行,也可以由近而遠地依次而行。
態度:
問候是敬意的一種表現。當問候他人時,在具體態度上需要注意四點:
1.主動。問候他人,應該積極、主動。在他人首先問候自己之後,應立即予以回應。
2.熱情。問候他人時,通常應表現得熱情而友好。毫無表情,或者表情冷漠,都是要避免的。
3.自然。問候他人時,必須表現得自然而大方。矯揉造作、神態誇張,或者扭扭捏捏,都不會給他人以好的印象。
4.專注。在對其交往對象進行問候時,應當面含笑意,以雙目注視對方的兩眼,以示口到、眼到、意到,專心致志。
內容:
問候他人,有兩種形式。
直接式——所謂直接式問候,就是直截了當地以問好作為問候的主要內容。它適用於正式的人際交往,尤其是賓主雙方初次相見。
間接式——所謂間接式問候,就是以某些約定俗成的問候語,或者在當時條件下可以引起的話題,諸如,「忙什麼呢」、「您去哪裡」,來替代直接式問好。它主要適用於非正式交往,尤其是經常見面的熟人之間。
介紹禮儀
秘叔認為自我介紹要態度謙虛,鎮定而充滿自信,不能自我吹噓。如果你聽他人介紹時,要視情況作出積極回應,言行舉止親切有禮。如果你是被他人介紹時,除女士和年長者外一般都應起立,相距近者可握手,遠者可舉手致意。如果你介紹他人時,手勢動作應文雅大方,手心朝上、手臂朝下、四指併攏,指向被介紹的一方,並向另一方點頭微笑。例如:
介紹自己:
內容要真實——介紹自己時所具體表述的各項內容,首先應當實事求是,真實無欺。
時間要簡短——在介紹自己時,理當有意識地抓住重點,言簡意賅,努力節省時間。一般而言,介紹自己所用的時間以半分鐘左右為佳。若無特殊原因,不宜超過1分鐘。
形式要標準——應酬型的自我介紹僅介紹本人姓名。自我介紹型,由本人的單位、部門、職務、姓名等幾項內容構成。
介紹他人:
最重要的是被介紹的雙方的先後順序。一般我們「尊者居後」,即為他人作介紹時,先要具體分析一下被介紹雙方身份的高低,應首先介紹身份低者,然後介紹身份高者。
例如:
介紹女士與男士相識時,應當先介紹男士,後介紹女士。介紹長輩與晚輩相識時,應當先介紹晚輩,後介紹長輩。介紹外人與家人相識時,應當先介紹家人,後介紹外人。介紹客人與主人相識時,應當先介紹主人,後介紹客人。介紹上司與下級相識時,應當先介紹下級,後介紹上司。
介紹集體:
介紹集體時,被介紹雙方的先後順序依舊至關重要。具體來說,介紹集體又可分為兩種基本形式。
單向式——當被介紹的雙方一方為一個人,另一方為多人集體時,往往可以只把個人介紹給集體,而不必再向個人介紹集體。
雙向式——所謂雙向式,是指被介紹的雙方皆為多人集體。在具體進行介紹時,雙方的全體人員均應被正式介紹。常規做法是,由主方負責人首先出面,自高而低依次對其集體進行介紹。接下來,再由客方負責人出面,以同樣順序依次進行介紹。
彼此打招呼:
在平時工作中,彼此之間的稱呼要莊重、正式、規範。職務稱呼一般較為常見,主要用姓名加職務的方式稱呼對方,以示敬意有加。但是千萬不要稱呼人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這個問題秘叔在以前就說過。
同事之間也可以直接稱呼姓名,作為平時打招呼、示意問好的方式。
彼此問候:
公務活動中的致意,就是主動問候,以示關心。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一般不做聲,可抬起右臂,舉手致意。
不宜交談的場合,可與人點頭致意。微笑致意則用於不相識者初次見面,或在同一場合反覆遇到老朋友時。
致意是一種無聲問候,因此距離不能太遠,以3至20米為宜,不能在對方的側面或背面。
交談的禮儀
眼神:
與人交談,目光應和善、友好,不時注視對方的眼睛。聽者的情緒也會從眼神中透露出來:眼神專注、嘴角略帶微笑、不時點頭,表示贊同、理解,而目光遊移,則是對談話不感興趣。
舉止:
舉止文雅、得體、大方。交談時距離合適,注意口腔衛生。為了強調某論點,可適當運用手勢,但動作不宜過大,不可手舞足蹈。談話現場超過3人時,不要只與其中一兩個人說話,要與多人互動,不冷落任何人。大庭廣眾之下,避免兩人頻頻耳語。別人正在交談時,切忌自己與人嘻嘻哈哈、拉拉扯扯、勾肩搭背。
語音、語速:
交談時需注意語音、語速、語調。如果發音不準,讀錯音、念錯字、口齒不清則妨礙交談;有些人說話太快,像連珠炮,聽者高度緊張,不利於交談;語速太慢,容易造成氣氛沉悶,會讓人失去耐心。交談時忌尖叫、旁若無人縱情大笑,以及喋喋不休、車軲轆話囉嗦個沒完。
照顧場面:
講話人應隨時注意聽者的表情、姿態,是否對談話內容有興趣,必要時需做出調整。遇有聽者提出不同看法,應持鼓勵態度。眾多人交談,當個人意見被否定時,不要小家子氣,滿臉不高興,應以求同存異的心態,讓時間去證明。
老講「我」,自我炫耀、自吹自擂,會令人生厭;咬文嚼字、滿嘴專業術語,有賣弄之嫌;在不懂外語的人面前,不時夾雜外語詞彙是顯擺;遇到老鄉,過多講地方話,會讓在場的其他人感到無所適從。
電話接待禮儀
電話鈴一響,拿起電話機首先自報家門,然後再詢問對方來電的意圖等。電話交流要認真理解對方意圖,並對對方的談話作必要的重複和附和,以示對對方的積極反饋。應備有電話記錄本,重要的電話應做記錄。電話內容講完,應等對方結束談話再以「再見」為結束語。對方放下話筒之後,自己再輕輕放下,以示對對方的尊敬。
握手禮儀
一定要用右手跟人握手,不要面無表情或過份客套。
遇到若干人在一起時,握手致意的順序是:
先貴賓、老人,後同事、晚輩,先女後男。
不要幾個人競相交叉握手,或在跨門檻甚至隔著門檻時握手,這些做法都是失禮的行為。握手時要掌握力度、注意分寸,不要把對方的手拉過來推過去,或者上下左右抖個不停。
伸手順序:
一般情況下,講究的是「尊者居前」。即通常應由握手雙方之中的身份較高者首先伸出手來。
具體而言:
女士同男士握手時,應由女士首先伸手。長輩同晚輩握手時,應由長輩首先伸手。上司同下級握手時,應由上司首先伸手。賓主之間的握手則較為特殊。正確的做法是:客人抵達時,應由主人首先伸手,以示歡迎之意;客人告辭時,則應由客人首先伸手,以示主人可就此留步。
握手禁忌:
戴手套與人握手。握手前務必要脫下手套。女士在社交場合戴著薄紗手套與人握手除外。戴墨鏡與人握手。在握手時一定要提前摘下墨鏡。用雙手與人握手。用雙手與人相握,只有在熟人之間才適用。與初識之人握手,尤其當對方是一位異性時,兩手緊握對方的一隻手,是不妥當的。
著裝禮儀
穿著要符合身份,禮儀的基本要求是整潔、規範、端莊、得體、素色。
男士重要公務場合應著正裝
一套完整的西裝包括上衣、西褲、長袖襯衫、領帶、皮帶、襪子和皮鞋。
越是隆重的場合,服裝顏色越深。鮮豔的條紋、格子等圖案的衣服更適合在非上班期間穿著。
上衣:
應挺括、合身。西裝須拆除袖口的商標後才穿著。
西裝上衣的外口袋只是裝飾性的,一般不裝東西。站立時應將西裝的紐扣扣好。雙排紐扣的要全部扣好;單排紐扣的如三粒紐扣的以扣中間一粒或上面兩粒為宜,兩粒紐扣的扣上面一粒,單粒紐扣的一定要扣好。
西裝上衣裡面最好不穿毛衣或毛背心,以更好體現西裝的層次感。
長褲:
褲線應清晰筆直,褲腳前面蓋住鞋面中央,後至鞋跟中央。
長袖襯衫:
是搭配西裝的唯一選擇,顏色一般以白色或淡藍色為宜。
衫袖子的長度與領子的高度都應比西裝上衣的袖子稍長、領子稍高,這樣的襯衫才是與西裝最般配的。
男士西裝領帶(領結):
西裝的靈魂,在西裝的穿著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領帶圖案一般以幾何圖案或純色為宜;領結要飽滿,與襯衫領口吻合要緊;長度以垂到皮帶扣處為準。皮帶以牛皮材質為宜,皮帶扣應大小適中,樣式和圖案不宜太誇張。
襪子:
顏色起服裝與鞋子的過渡作用,切忌黑皮鞋配白色或淺色襪子,襪口以坐下時不露皮膚為宜。
皮鞋:
式樣應造型簡單規整,光亮的皮鞋會給人留下良好的整體感。壓花、拼色、蛇皮、鱷魚皮和異形皮鞋不適於搭配正式西裝。
如穿著中山裝時,紐扣要全部扣好,還要扣好領子上的風紀扣。
女士正式場合首選西服套裙
女士的標準職業著裝,可塑造出大方、幹練、優雅的良好形象。
上班適宜選擇「流行中的保守」「保守中的流行」的服裝,而不宜穿著太標新立異的服裝。在正式場合,女士的穿著忌短、忌露、忌透。
西服套裙上裝:
如果是單排扣的,扣子可扣可不扣,雙排扣的則應全部扣上(包括內側的紐扣)。
套裙:
穿單色的套裙能使身材顯得修長一些,裙子一般以窄筒裙為主。
襯衫:
搭配以單色為最佳之選。也可以是多種顏色,但要與套裝相匹配。白色、黃白色和米色與大多數套裝都能搭配。襯衫一定要保持清潔、平整。
襪子:
西服套裙一般配長筒絲襪或連褲襪,顏色以肉色、黑色最為適宜。
鞋子:
宜選擇高跟鞋或中跟鞋,款式以簡單為主,顏色應與西裝套裙相搭配。正式場合不宜穿涼鞋和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