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教授16年獻血200次:不要拔高個人,我不是什麼英雄

2020-12-14 中國青年網

堅持「平民的慈善事業」16年獻血200次

武大「熱血」博導在學生心中

播撒無償獻血的種子

11月17日晚,武漢大學一棟教學樓內,一堂面向本科生的核心通識課——《世界文明史》正在進行,授課教師是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潘迎春。她同時也是首批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主講老師,曾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首屆「査全性教授1977紀念獎」等一系列獎項。

課程結束,潘迎春放起無償獻血知識PPT,展示自己的部分獻血證。這並非是她第一次向同學們科普無償獻血知識,她說:「無論種子是不是會開花結果,但起碼曾經撒下。」

「不要拔高個人,我不是什麼英雄」

「沒有多麼偉大,更談不上是英雄」,潘迎春傾向於將獻血視為「和吃飯喝水一樣的生活習慣」。最終打動她受訪的緣由,是她想到「如果可以讓更多人加入,宣傳就宣傳吧」。

11月15日,潘迎春完成了第200次獻血。截止到這天,她共獻血達84900毫升。實際上,在她看來,這僅是16年獻血生涯裡平凡的一天。

潘迎春和無償獻血的緣分始於2004年。武漢的8月,在烈日下走幾分鐘就會汗流浹背,那天,潘迎春從武大蹬了半小時自行車,趕到中南商業大樓,在獻血車上獻出第一份200毫升全血。她回憶,此前看過無償獻血的宣傳後就打算參與,「暑假時間比較自由,就騎著車去了」。

後來,她又獻過兩次400毫升全血。

全血獻血間隔期是6個月,潘迎春了解到,成分獻血的獻血頻率可以更高。2008年1月,她開始參與成分獻血,這讓她的獻血打卡時間再度縮短。

成分獻血是在儀器提取血小板後,將其他血液成分還輸體內,多數獻血者是一個手臂採血,一個手臂還輸。而潘迎春只有左臂的血管符合採血條件,每次只能單手採與還,加上每次她會選擇捐獻雙份即2個治療量的血小板,獻一次成分血,意味著要保持手臂在近3個小時的獻血過程中紋絲不動。

武漢血液中心成分獻血科副主任林卉介紹,潘迎春個人累計獻血總量相當於捐獻出了350多個治療量的血小板。

在完成第200次獻血後,潘迎春的獻血義舉登上熱搜。面對網友的讚賞,她雲淡風輕,「在我看來,獻血可以說是平民的慈善事業,不過是舉手之勞就能挽救他人生命,為什麼不堅持做下去?」

「如果真想堅持,什麼困難都不可能成為阻礙」

新冠疫情發生後,作為長期獻血者,潘迎春很快意識到,往日獻血的主力軍大學生不在武漢,血液庫存必然緊張。「封城」期間,她先後5次前往武漢血液中心江南分中心,經體檢確認,成功獻出8個治療量的血小板。

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想出入武大校園並不容易。她與獻血已近百次的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師許雲結伴同去,先請血液中心開出通行證,兩人列印後將證明交到社區,再由社區開具出入證才能外出,「看到一些獻血者是騎著共享單車去的,這是發自我們本心的一種自覺」。

新冠疫情發生後,已有33年黨齡的潘迎春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黨員突擊隊,參與巡守工作,為退休教師、學院值班師傅、年輕教師送去各類生活物資,同時完成網課教學、線上家長會等工作。

路程、天氣、工作……潘迎春告訴記者,如果真想堅持一件事,什麼困難都不可能成為阻礙。

出於環保考慮,潘迎春一直乘坐公交車往返於武大和漢口寶豐路的血液中心,「上午8點出門,下午三四點回到學校」。

2013年5月,血液中心江南分中心投入運行,她外出獻血的時間只需四五個小時,她很滿足。遇上國內外出差、訪學,她往往一回到武漢,就立刻趕去獻血。

十餘年相處下來,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早已與潘迎春成為朋友,也有醫護曾碰到她的學生趕來獻血,林卉動容地說,「潘老師是知名教授,常常看到她在獻血時用右手在手機上忙工作,她能夠長期堅持下來,讓我們特別感動。」

11月15日,與潘迎春同為「秦義無償成分獻血感召隊」隊員的馮享根陪伴她一起獻血,認識兩年多的時間裡,「低調、執著」是她給馮享根留下的印象。

「一個人獻血百次,不如讓一百個人共同加入」

「也許有人擔心獻血會影響身體,我的親身感受是:不會」,在選修課上,潘迎春會在課程結束後,抽出10分鐘,向學生們科普無償獻血知識,並展示部分獻血證和參加馬拉松比賽獲得的沉甸甸的獎牌。

到底有多少本獻血證?潘迎春沒有認真數過,只知道有些放在辦公室,有些放在家裡。

當宣傳後有學生走到講臺,向她諮詢獻血注意事項時,她會感到特別欣慰。

由於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畢業的武大學生只能回校數天處理事務,潘迎春得知,有些同學匆匆抽空去完成離校前的最後一次獻血,「大家都說尊敬我,我也非常尊敬這些孩子們」。

在身負傳道授業解惑重任的同時,她願意將獻血這顆種子播撒到學生心中,「也許有一天就發芽了,對吧?」

被她打動的,已不止學生。

2015年起,潘迎春開始堅持長跑訓練,目前已跑完5次半程馬拉松以及2次全程馬拉松。她加入的武漢大學珞珈樂跑團裡,不少老師聽聞她獻血的故事後,紛紛在群裡舉手,「潘老師,你下次獻血喊一聲,我們也去」。

獻血與長跑,都是她人生日程表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會堅持多久?52歲的她莞爾一笑,「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

(來源:武漢晚報)

相關焦點

  • 武大教授16年獻血200次:別拔高個人 我不是什麼英雄
    堅持「平民的慈善事業」16年獻血200次武大「熱血」博導在學生心中播撒無償獻血的種子11月17日晚,武漢大學一棟教學樓內,一堂面向本科生的核心通識課——《世界文明史》正在進行,授課教師是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 武大1994級校友聚會,200人一起聽課吃食堂
    楚天都市報10月4日訊(記者 柯稱 通訊員 吳江龍)「畢業20年,回『珈』仍是少年。」10月2日上午,武漢大學1994級近200名畢業生,從天南地北回到母校,相聚在櫻頂老圖書館撫今追昔。校友們請來的兩位嘉賓,武大副校長周葉中、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教授,都是大半輩子讀書、教書都在武大的老學長。
  • 一家人的獻血堅持:22年,663次
    16日下午,楊予軍裹著厚棉衣走進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進行第285次無償獻血。  年近六十歲的楊予軍,是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的老熟人,工作人員都親切地稱他「楊老師」。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正式頒布實施,獲悉此消息的楊予軍和妻子楊建霞商量參與無償獻血。  「首次獻血還是我愛人提出來的。」楊予軍說,獻出人生第一管血後,他們又計劃著下一次,就這樣堅持下來。
  • 湖州「獻血達人」20年獻血100次
    10月16日,在湖州市勞動路愛心獻血屋,市民賀金花正在捐獻血小板。愛心獻血屋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賀金花的第100次無償獻血,同時也是迄今為止該市無償獻血達到100次的第10位湖州「獻血達人」。2000年第一次的獻血經歷,讓賀金花與無償獻血結下了不解之緣。20年來,她的愛心舉動,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同時感動了無數的湖州市民,「獻血達人」的故事在當地被傳為佳話。2012年以來,賀金花連續3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省政府頒發的無償獻血之江杯獎和無償獻血特別奉獻獎。
  • 西安兒保醫生參與公益互助15年 獻血182次曾入選《全國無償獻血...
    黃哲提到了他第一次參加公益時去過的周至聾啞學校,公益團隊已連續14年不定期去看望那裡的孩子,在這些志願者心裡,給老人和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陪伴。  這些年,華商論壇公益互助志願者團隊已成為陝西地區頗有影響力的民間公益團隊。黃哲也收穫了華商網「十佳公益人物」、華商網十年資深公益人等稱號,但若要問他為什麼要去做這些事?他的回答很簡單:我開心,別人快樂,僅此而已!
  • 武漢同濟急救醫生26年獻血百次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武漢1月10日電(鮑捷 蔡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26年間,100次獻血5.5萬毫升。連日來,武漢抗疫一線英雄、同濟醫院急診科醫生鄭凱的熱血故事感動了寒冬裡的江城。「這是新年最特殊的紀念!」2021年首日,鄭凱和往常一樣,來到武漢血液中心獻血。
  • 武漢市民積極響應無償獻血倡議 三天獻血近百萬毫升
    >作者 武一力「上一次看到街頭捐血點這麼多人無償獻血,還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時候。」9日上午,看著沉寂許久的武漢循禮門M+廣場捐血車前又排起了長隊,有著15年志願服務經歷的志願者胡倩華既意外、又感動。「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勇敢、熱情且無私的人民。」她說。
  • 獻血女狀元獻第145次血 獻血要注意哪些事項
    此時,工作人員忽然想起經常前來獻血的志願者韓珞是A型血,於是就撥通了她的電話。接到電話後,韓珞二話沒說,打車趕往市中心血站。  韓珞告訴記者,下午1點多的時候她正在家裡照顧82歲的老母親,「平常我跟隨血站的外採獻血車進大學、進企事業單位採血、做志願服務,每天早出晚歸,已經連續在外面奔波8天了。今天好不容易沒有外出做志願服務,我就留在家中照顧母親。
  • 鄭州有位「牛人」:累計獻血300次、每年跑步約6000公裡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 文/圖12月13日早上8點,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獻血大廳來了一位熟面孔,就在剛剛,他結束了當天的15公裡晨跑。這是年近59歲的他,第300次參與無償獻血,也是鄭州市單人獻血新紀錄誕生的「歷史」時刻。
  • 節前獻血人,清明祭哀思!
    看到黨中央決定清明節舉行默哀三分鐘、鳴防空警報活動,以深切悼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我再也坐不住了。3日一早,我就跑到義務獻血點,成為該獻血點當天獻血第一人。抽血開始了,我是當日獻血第一人填表之後開始量血壓,140-90,稍有點高,不過還算正常,這讓我鬆了一口氣,慶幸自己沒有白跑一趟。手腕上扎針抽了一點血,好像要先做個什麼測驗。不一會就告訴我情況正常,可以獻血。上到樓上,先喝了點水,便開始抽血。
  • 女子無償獻血9年,母親需用血時卻被要求證明:我媽是我媽
    關於獻血,我國《獻血法》是有相關規定的,只要你無償獻血了,那麼你的丈夫或妻子,以及你的父母子女,在臨床需要用血的時候,都可以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全部報銷或者報銷一部分費用。張女士無償獻血九年,她的母親按理來說,能夠享受這樣的待遇,可是現在卻因為找不到一個「我媽是我媽」的證明,遭到了拒絕。這到底是個什麼情況?記者來到了紅十字會獻血站,了解了情況。
  • 女孩獻血200ml卻被抽了400ml 血站:工作失誤
    獻血女子自願獻血200ml 護士卻抽了400ml王玲玲說,今年4月6日,她在眉縣縣城逛街時,看到路邊有採血車,她便決定獻一次血。「護士給我做完體檢後,就鼓勵我可以獻血400ml,但我是第一次獻血,怕不適應,就明確表示獻200ml就可以了。」
  • 獻血200ml終身用血免費 96969獻血服務熱線等您來電
    據統計,2019年,全市無償獻血招募35.93萬人次、獻血總量114.98噸、供應臨床用血161.06噸,獻血率達11.59‰。  「受冬季獻血淡季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目前本市血液供應正處於一種緊平衡狀態,希望廣大健康市民積極踴躍加入自願無償獻血的隊伍。」市血液中心主任何濤表示,2019年全市血液質量保持了「零事故」。
  • 天漸漸冷了,我們去獻血有什麼特別注意的地方
    近日,上海新冠肺炎抗疫小組組長、著名醫學教授張文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11月份,將會再來一波,因為天氣寒冷之後,新冠肺炎病毒傳播能力變強。」所以,我們現在對待新冠疫情絕不可掉以輕心。同時,個人也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勤洗手,講衛生,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戴口罩,少扎堆,少聚會,只有防控常態化,才能真正防患於未然,堅決杜絕第二波疫情的發生!
  • 為解封ID遊戲玩家紛紛「獻血」 網遊公司稱獻血完全自願
    「無償獻血抵制外掛」  昨天下午,記者趕到南京路步行街的世紀廣場時,一眼就看到了獻血點的大幅標語:無償獻血從我做起,抵制外掛人人有責。「說今天來獻血就可以立即解封帳號,我就來了。」玩家小許獻血後,被現場的上海摩力遊數字娛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力遊公司」)員工喊去登記。「他們說能立即解封。」
  • 獻血有沒有壞處?為什麼有人說醫生不願意獻血?
    沒感覺身體有什麼異樣,我老公獻血後有點兒饞,平時不怎麼吃肉獻血後特想吃。我一開始有點兒害怕,獻了一次之後什麼感覺也沒有!過幾天我有時間還去獻血,希望能為那些急需O型血的人獻上一份愛心,能為社會做出一點兒小小的貢獻!謝謝!@周大俠:我媳婦是熊貓血,獻過血,有獻血證。但分娩時需要備血,生產完後我滿醫院問大夫費用能不能減免,需要什麼手續,連問了4人,都不接我的話!
  • 東臺有近2000人次獲得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
    其獎項和獲獎標準為:(一)銅獎,自願無償獻血達20次以上的獻血者;(二)銀獎,自願無償獻血達30次以上的獻血者;(三)金獎,自願無償獻血達40次以上的獻血者。註:獻血量的計算以全血200毫升按1次、400毫升按2次,無償成人獻血一個機採單位按1次計算。
  • 獻血時,說好的獻200,真的就是200嗎?
    在平常的獻血過程中,偶爾有些小夥伴一開始選擇了獻血200或300毫升,但是在採血過程中,難免擔心會被護士小姐姐多抽了血。於是,大家心中不禁疑問:獻血過程中血量會不會被任意更改呢?今天,血液君就帶大家一探究竟~~1血袋有規格經常獻血的小夥伴如果有留意,就會發現血袋有不同。獻全血的血袋主要分200、300、400毫升三種。
  • 女子獻血200ml卻被抽400ml 血站稱工作失誤
    獻血女子  自願獻血200ml  護士卻抽了400ml  王玲玲說,今年4月6日,她在眉縣縣城逛街時,看到路邊有採血車,她便決定獻一次血。「護士給我做完體檢後,就鼓勵我可以獻血400ml,但我是第一次獻血,怕不適應,就明確表示獻200ml就可以了。」王玲玲說,但護士一直勸說,說根據體檢結果完全可以獻400ml。
  • 【烏石鎮】七一獻血我先行!
    【烏石鎮】七一獻血我先行! 2020-07-06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